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战后苏联如何恢复经济

战后苏联如何恢复经济

发布时间:2022-11-19 01:11:22

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识点

对于大部分的20个世纪,苏联相抗衡美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尽管苏联的中央命令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自由主义截然相反,但苏联人在本世纪中叶发表的快速经济发展使该体系成为可行的经济替代方案。1个

但是在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并进行了各种改革以恢复停滞的经济之后,苏联最终垮台了,它承诺可以替代西方资本主义。在集中的经济计划帮助刺激其本世纪中叶的增长的地方,苏联为分散经济权力而进行的零星改革最终破坏了其经济。

重要要点

㈡ 苏德战争中苏联损失惨重,为何后来能在短时间就恢复元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大家都知道的,德国对苏联发动的侵略战争,其中着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更是号称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苏德战争,花费了数年时间,双方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苏联更是付出了高达两千多万人伤亡的代价,其它方面的损失更不言而喻 ,但是战后的苏联为何后来能在短时间就恢复元气,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呢?而且苏联特殊的经济体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的苏联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集中国家资本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发展工业的优势在战后就显露了出来,加之苏联本就深厚的工业基础,因此苏联得以在短短时间内恢复了元气,并在随后有了与美国相争的实力,但是苏联最终还是倒在了经济上面。

㈢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经济重建措施是什么

莫洛托夫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它是在1947年由苏联所创立的经济互助组织,是一项参与国与苏联的双边贸易协定,协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是提供重建物资援助给东欧国家,协助东欧各国重建经济,务求令其卫星国在政治及经济上与苏联看齐。
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在政治因素考虑下拒绝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因此在铁幕下的东欧国家不能加入马歇尔计划。为了避免东欧国家参与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决定推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可被视为苏联版本的马歇尔计划,旨意反击马歇尔计划。这能使欧洲国家不再一面倒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及可以与苏联进行更紧密的贸易。莫洛托夫计划最终扩充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㈣ 二战时,苏联的恢复能力有多强大

二战时,苏联的恢复能力有多强大?仅数年就超越了战前的水准

在二战苏德战争的初期,德国凭借凌厉的闪击战攻势与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大败苏联军队,俘虏了成千上万的苏军官兵;在苏联境内长驱直入,夺取了苏联西部辽阔的国土。因为战争的开局如此良好,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国高层曾自信满满的以为只需两个月就能彻底打垮苏联。

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德军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苏联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以及高度集中统一的、实施中央指令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很快便可以转入战争轨道,并建立具备强大恢复能力的战争体制。而苏联辽阔的疆域与丰富的资源,恰恰又可以为苏联的战争体制进行“战斗加成”。那么,苏联恢复能力的强大,体现在哪里呢?

望采纳

㈤ 二战后苏联对欧洲有采取帮助措施吗

二战后,苏联对欧洲的帮助措施,主要是对东欧(苏联通过二战控制的东欧国家)的援助,这些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对西欧采取的援助措施较少,主要是由于当时美国正推进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遭到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抵制。
苏联对欧洲(东欧)的援助包括:
(1)扶植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在苏联控制的东欧各国,战后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实行了和苏联相同的经济体制。
(2)帮助东欧各国恢复经济,通过经济援助,技术支持,设备援助等措施帮助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恢复因战争而破坏的经济。
(3)对东欧各国进行军事援助,提供武器装备,训练军事人员等措施,来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
苏联的这些援助,使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同时也加强了苏联对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从而为后来的华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㈥ 苏联经济基本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1918年苏联面对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对及打压,实施了三年的战时主义政策。而到了1921年因苏联取得相对独立,该政策满足不了那时的人民需要,激化了人民与政府的矛盾。因而在哪一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获得苏联人民的认可。1924年,斯大林接手苏联后,开始了着手于他的治理思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因从人民那掠夺太多也,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军事大国,世界第二。再如:1955年的赫鲁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小部份冲击,以及之后的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对苏联的恢复在特定时候都有一定作用.

㈦ 简要评述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经济政策

1.从指导思想来看: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经济遭到战争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通反对的情况下,于1921—1927年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的统称。其指导思想是:恢复经济,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一般来说判断一种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的。
2.从措施来看
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而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贸易方面,改变国家垄断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依据的按劳分配制,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这些措施的着眼点都在于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是符合苏俄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3.从影响来看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是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上没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因而,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感到"困难",甚至是"痛苦"。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这和后来苏联的解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㈧ 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

二战后苏联崛起,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吧!

二战后苏联崛起的原因

1、二战后苏联通过向德国进军,在事实上占领了大部分东欧国家以及德国的大部分,根据二战时期承认的事实占领,那些东欧的国家大多在政治经济上收到苏联的影响,从而苏联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到半个欧洲。

2、二战之后,苏联通过计划经济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儿的优点,集中精力恢复了国内以及东欧国家的经济,从而极速恢复了国力。

3、二战之后英法依赖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法国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法国只是个被解放的国家,而有了殖民地,法国依旧是列强。英国的战后地位也是依靠对于印度、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控制权和影响力而定的,但是二战之后数十年间,非洲国家相继脱离英法控制,然后落入了美苏的控制下。随着英法相对影响力和实力的下降,苏联跃居欧洲第一强国。

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包括收到苏联影响力扩张出来的欧洲、朝鲜以及自带干粮的中国。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对于苏联和社会主义有着比较大的向往。

5、随着核武器的发展,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苏联是世界上第二个有了核武器,就是说明了苏联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美国对苏联核打击的计划不得不考虑核报复的可能性。

㈨ 二战后苏联为什么恢复这么快呢

看看苏联对德国的掠夺,才知道二战后苏联为啥会恢复的那么快。



但是在日本投降之后,国际上主要针对的是度过,当时德国赔偿很多,也不知道现在偿还完了吗?而苏联字苏占区大量的掠夺机器和物资,但是美国的做法要高明的多,因为他们抢夺的是科技人员,转过弯来的苏联在掠夺科技人员的时候已经晚了,好的技术人员已经被美国人带走了,而苏联抢来的只有二流的科学家。而且苏联还要求德国向他们赔偿100亿美元的赔偿,但是苏联在苏占区也没有得到什么实质的东西,所以美英法让苏联在自己的占领区拆卸25%的设施,最终苏联才同意方案,而德国一直赔偿到1953年,这期间苏联发展的经济主要是德国的赔偿。




㈩ 概述二战后苏联经济政策改革历程,并谈谈你的看法

苏联的改革分为列林、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戈尔巴乔夫五个阶段;
1。列宁时期:此时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俄国在一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革命,所以为了保证军事上的胜利,此时并没有实际改善农民阶级的现状,实行余粮收集制度,排斥商品交换和市场 在后期1921年爆发了水兵起义,列宁看到了如果不改变政策,政权必然被倾覆,所以制定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开始用商品和市场来发展经济。结果;苏联红军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成功的驱逐和打败了外国干涉军,成功的镇压了本国反对势力。同时在初期由于列宁的正确抉择,避免了德国的打击,赢得了时间。在此期间内俄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后期用商品交换和市场来发展经济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开始复苏并迅速增长,余粮收集制度随着战争的结束也随之被取消,农民可以用自己剩余的粮食到市场上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时也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客观上为斯大林实行五年计划准备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最重要还是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斯大林时期:此时斯大林时期:此时经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俄国无论从农业产值还是生产力上都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所以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实行几个五年计划,正巧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1929-193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客观上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次经济危机(虽然在列宁时期帝国主义以武力扼杀苏维埃政权遭到失败,但他们还是对苏联采取经济封锁,妄图摧毁它)列宁和斯大林都在重用资本家,他们用高薪从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挖掘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工程师,熟练工人等,用他们迅速得建立起苏联第一批工业,并且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放松了对进出口货物的检查力度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苏联得到了一批非常重要且先进的机器设备,同时,国内也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悬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再加上斯大林经过大清洗运动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直接影响,苏联在1929年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巨大成就,在短期内迅速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实力大幅增加,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当时形结果:苏联顺林度过最危难的时刻,突破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在短期内迅速的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应看到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在以后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制度强制的将整村整村的农奴化为人民公社社民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斯大林执政后期通过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迅速恢复了经济,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原地打转并没有解决苏联所面临的问题,一上台就全面否定斯大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盲目崇拜起到一定作用,但并没有实际的行动。对苏联的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附: 赫鲁晓夫
内容:1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施收购制,增加农民收入;开垦荒地,开展的规模种植玉米运动。2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影响 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消极: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领域)
内容: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重工业。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场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影响: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又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到八十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全面失败。
戈尔巴乔夫
内容;1经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加快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影响:经济滑坡,苏联解体。

阅读全文

与战后苏联如何恢复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2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298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17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58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4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84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2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04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08
灰太狼和叶太郎哪个更幸福一点 浏览:384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浏览:211
拼多多16万步等于多少健康金 浏览:823
煤田局所属有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133
两位吃蝙蝠的美女现在怎么样 浏览:580
报考食药监事业单位怎么准备 浏览:724
银川婚姻中介有哪些 浏览:317
美女问我怎么没睡好该怎么回复 浏览:567
优质恋爱和婚姻需要的前提是什么 浏览:295
什么词语代表婚姻美好 浏览:49
爷爷的婚姻我该怎么选择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