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张掖在甘肃算穷吗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那么张掖在甘肃省的经济算穷吗?‘贰’ 求我国各城市GDP总量排行榜及人均GDP排行榜
中国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2007的(前20)
1 东莞 27025
2 深圳 24870
3 温州 24002
4 上海 23623
5 广州 22469
6 宁波 22307
7 台州 22245
8 北京 21989
9 绍兴 21717
10 杭州 21689
11 厦门 21290
12 苏州 21260
13 佛山 21234
14 无锡 20898
15 中山 20317
16 南京 20317
17 湖州 20046
18 舟山 19856
19 金华 19855
20 珠海 19290
中国各城市GDP排名:
上海市 12001.16亿 13.3% 沪01
北京市 9006.20亿 12.3% 京01
广州市 7050.78亿 14.5% 粤01
深圳市 6765.41亿 14.7% 粤02
苏州市 5700.85亿 16.0% 苏01
天津市 5018.28亿 15.1% 津01
重庆市 4111.82亿 15.6% 渝01
杭州市 4103.89亿 14.6% 浙01
无锡市 3858.00亿 15.3% 苏02
青岛市 3786.52亿 16.0% 鲁01
佛山市 3588.50亿 19.2% 粤03
宁波市 3433.08亿 14.8% 浙02
成都市 3324.36亿 15.3% 川01
南京市 3275.00亿 15.6% 苏03
东莞市 3151.00亿 18.1% 粤04
武汉市 3141.50亿 15.6% 鄂01
大连市 3131.00亿 17.5% 辽01
沈阳市 3073.90亿 17.7% 辽02
烟台市 2878.97亿 16.6% 鲁02
唐山市 2779.14亿 15.0% 冀01
济南市 2554.29亿 15.7% 鲁03
哈尔滨 2436.80亿 13.5% 黑01
郑州市 2421.00亿 16.0% 豫01
石家庄 2393.00亿 13.2% 冀02
泉州市 2288.60亿 16.0% 闽01
长沙市 2190.25亿 16.0% 湘01
温州市 2157.00亿 14.3% 浙03
南通市 2111.82亿 16.2% 苏04
长春市 2089.00亿 17.7% 吉01
潍坊市 2056.02亿 15.8% 鲁04
福州市 1974.59亿 15.1% 闽02
绍兴市 1971.00亿 14.3% 浙04
淄博市 1945.02亿 16.0% 鲁05
常州市 1880.00亿 15.6% 苏05
大庆市 1822.40亿 10.5% 黑02
西安市 1737.10亿 14.6% 陕01
济宁市 1736.01亿 16.3% 鲁06
台州市 1722.89亿 14.5% 浙05
徐州市 1679.56亿 15.3% 苏06
临沂市 1660.46亿 16.2% 鲁07
东营市 1658.42亿 16.1% 鲁08
邯郸市 1609.50亿 14.9% 冀03
洛阳市 1595.50亿 16.0% 豫02
嘉兴市 1585.18亿 14.4% 浙06
威海市 1583.45亿 15.3% 鲁09
沧州市 1485.69亿 13.9% 冀04
金华市 1462.45亿 14.8% 浙07
昆明市 1393.69亿 12.5% 云01
南昌市 1390.10亿 15.5% 赣01
厦门市 1375.26亿 16.1% 闽03
保定市 1373.40亿 12.0% 冀05
盐城市 1368.00亿 15.0% 苏07
鞍山市 1350.40亿 16.3% 辽03
南阳市 1338.50亿 13.1% 豫03
合肥市 1334.20亿 18.1% 皖01
扬州市 1311.00亿 15.7% 苏08
包头市 1275.00亿 20.0% 内蒙古01
太原市 1254.95亿 16.4% 晋01
泰安市 1226.10亿 16.1% 鲁10
镇江市 1213.00亿 15.5% 苏09
中山市 1210.69亿 14.7% 粤05
泰州市 1202.20亿 15.7% 苏10
德州市 1180.82亿 15.2% 鲁11
鄂尔多斯 1150.90亿 25.9% 内蒙古02
呼和浩特 1100.90亿 18.0% 内蒙古03
江门市 1095.33亿 15.0% 粤06
惠州市 1085.11亿 14.1% 粤07
茂名市 1066.27亿 13.1% 粤08
南宁市 1062.99亿 17.1% 桂01
滨州市 1030.29亿 16.9% 鲁12
聊城市 1022.96亿 16.2% 鲁13
邢台市 冀06
枣庄市 926.91亿 16.0% 鲁14
岳阳市 915.84亿 15.2% 湘02
湖州市 895.94亿 14.4% 浙08
湛江市 892.56亿 13.0% 粤09
珠海市 886.84亿 16.5% 粤10
吉林市 吉02
廊坊市 冀07
许昌市 867.00亿 14.4% 豫04
常德市 864.10亿 14.6% 湘03
漳州市 863.74亿 15.2% 闽04
焦作市 豫05
汕头市 850.15亿 13.0% 粤11
宜昌市 820.90亿 15.0% 鄂02
周口市 817.82亿 13.0% 豫06
衡阳市 湘04
平顶山 豫07
安阳市 808.00亿 17.9% 豫08
襄樊市 785.45亿 14.0% 鄂03
乌鲁木齐 782.00亿 15.2% 新01
商丘市 781.31亿 13.1% 豫09
新乡市 777.90亿 16.0% 豫10
淮安市 765.23亿 15.2% 苏11
桂林市 桂02
柳州市 桂03
株洲市 748.70亿 14.9% 湘05
兰州市 732.76亿 12.5% 甘01
贵阳市 贵01
信阳市 711.02亿 13.7% 豫11
赣州市 701.68亿 13.5% 赣02
驻马店 686.37亿 13.4% 豫12
绵阳市 673.50亿 14.3% 川02
榆林市 672.31亿 20.1% 陕02
秦皇岛 665.08亿 13.4% 冀08
菏泽市 659.90亿 17.1% 鲁15
临汾市 658.50亿 10.3% 晋02
衡水市 冀09
曲靖市 650.42亿 云02
郴州市 649.40亿 12.3% 湘06
德阳市 648.40亿 14.8% 川03
肇庆市 粤12
盘锦市 辽04
日照市 629.58亿 16.8% 鲁16
连云港 615.23亿 15.1% 苏12
安庆市 皖02
揭阳市 粤13
清远市 597.00亿 32.3% 粤14
延安市 594.03亿 14.6% 陕03
九江市 592.56亿 14.1% 赣03
咸阳市 585.89亿 13.2% 陕04
芜湖市 皖03
宝鸡市 580.17亿 14.7% 陕05
张家口 564.47亿 12.0% 冀10
克拉玛依 新02
开封市 豫13
齐齐哈尔 黑03
松原市 吉03
锦州市 辽05
长治市 晋03
营口市 辽06
抚顺市 辽07
濮阳市 豫14
龙岩市 556.03亿 16.0% 闽05
承德市 551.60亿 15.7% 冀11
三明市 551.32亿 15.4% 闽06
赤峰市 内蒙古04
马鞍山 预计540.00亿 18.5% 皖04
宜宾市 529.05亿 14.8% 川04
上饶市 528.06亿 13.7% 赣04
荆州市 519.60亿 12.4% 鄂04
湘潭市 湘07
宿迁市 苏13
通辽市 内蒙古05
玉林市 桂04
三门峡 518.56亿 18.7% 豫15
莆田市 513.81亿 16.5% 闽07
邵阳市 湘09
达州市 510.41亿 14.5% 川05
宜春市 508.86亿 13.6% 赣05
南充市 508.13亿 14.4% 川06
永州市 506.39亿 14.0% 湘08
吕梁市 500.14亿 16.0% 晋04
玉溪市 495.50亿 云03
韶关市 粤15
辽阳市 辽08
绥化市 黑04
黄冈市 鄂05
四平市 吉04
本溪市 辽09
丹东市 辽10
孝感市 480.79亿 14.6% 鄂06
大同市 480.09亿 14.0% 晋05
南平市 473.54亿 15.0% 闽08
宁德市 470.51亿 16.7% 闽09
晋中市 470.30亿 14.7% 晋06
衢州市 468.18亿 15.5% 浙09
黄石市 466.68亿 16.4% 鄂07
滁州市 皖05
阜阳市 皖06
乐山市 452.97亿 15.2% 川07
娄底市 湘10
凉山州 450.58亿 14.8% 川08
漯河市 444.60亿 13.8% 豫16
宿州市 皖07
红河州 429.75亿 11.8% 云04
丽水市 425.26亿 15.6% 浙10
海口市 琼01
蚌端口市 皖08
荆门市 鄂08
葫芦岛 辽11
梅州市 粤16
阳江市 粤17
十堰市 鄂09
益阳市 408.85亿 14.8% 湘11
银川市 宁01
怀化市 湘12
舟山市 407.00亿 17.0% 浙11
吉安市 406.01亿 13.6% 赣06
巢湖市 404.62亿 13.4% 皖09
泸州市 403.82亿 15.3% 川09
渭南市 400.92亿 13.0% 陕06
潮州市 粤18
自贡市 394.15亿 15.6% 川10
铁岭市 辽12
淮南市 皖10
六安市 皖11
内江市 374.61亿 15.0% 川11
资阳市 373.97亿 15.0% 川12
抚州市 367.92亿 14.0% 赣07
莱芜市 367.27亿 16.9% 鲁17
昌吉州 新03
亳州市 皖12
攀枝花 345.59亿 14.2% 川13
眉山市 343.75亿 14.2% 川14
西宁市 343.09亿 15.3% 青01
广安市 338.84亿 14.3% 川15
宣城市 336.70亿 14.1% 皖13
河源市 332.34亿 20.7% 粤19
朔州市 330.19亿 15.8% 晋07
佳木斯 黑05
大理州 322.03亿 13.2% 云05
萍乡市 316.28亿 13.9% 赣08
朝阳市 辽13
汕尾市 粤20
铜陵市 皖14
云浮市 粤21
延边州 307.20亿 17.9% 吉05
遂宁市 304.95亿 14.8% 川16
钦州市 303.87亿 17.2% 桂05
汉中市 291.22亿 12.8% 陕07
新余市 278.12亿 15.8% 赣09
景德镇 270.14亿 14.5% 赣10
咸宁市 鄂10
淮北市 皖15
鹤壁市 豫17
随州市 257.62亿 13.9% 鄂11
楚雄州 253.57亿 12.3% 云06
北海市 桂06
恩施州 鄂12
崇左市 桂07
忻州市 245.30亿 15.5% 晋08
来宾市 244.36亿 15.3% 桂08
辽源市 吉06
昭通市 225.34亿 11.2% 云07
黄山市 215.15亿 13.5% 皖16
鄂州市 鄂13
广元市 208.46亿 14.3% 川17
鹰潭市 204.78亿 14.0% 赣11
庆阳市 200.82亿 13.3% 甘02
阜新市 195.50亿 17.3% 辽14
白银市 甘03
安康市 189.85亿 12.6% 陕08
湘西州 184.82亿 15.9% 湘13
雅安市 176.75亿 14.3% 川18
巴中市 176.12亿 12.0% 川19
保山市 161.00亿 13.9% 云08
金昌市 甘04
鹤岗市 黑06
张家界 151.34亿 14.6% 湘14
普洱市 151.33亿 14.5% 云09
石嘴山 宁02
平凉市 甘05
吴忠市 宁03
七台河 黑07
防城港 桂09
临沧市 135.80亿 12.9% 云10
商洛市 135.80亿 12.4% 陕09
三亚市 122.32亿 22.1% 琼02
阿坝州 105.10亿 13.7% 川20
铜川市 102.27亿 15.3% 陕10
阿勒泰 新04
丽江市 84.82亿 13.9% 云11
德宏州 84.00亿 13.2% 云12
甘孜州 78.87亿 13.5% 川21
海北州 28.73亿 14.2% 青03
昌 都 藏02
吐鲁番 新05
哈 密 新06
和 田 新07
阿克苏 新08
喀 什 新09
克孜勒苏 新10
巴音郭楞 新11
博尔塔拉 新12
伊犁州 新13
塔 城 新14
固原市 宁04
中卫市 宁05
海西州 青02
黄南州 青04
海南州 青05
果洛州 青06
玉树州 青07
海 东 青08
天水市 甘06
嘉峪关 甘07
武威市 甘08
张掖市 甘09
酒泉市 甘10
定西市 甘11
陇南市 甘12
临夏州 甘13
甘南州 甘14
拉萨市 藏01
那 曲 藏03
山 南 藏04
日喀则 藏05
阿 里 藏06
林 芝 藏07
西双版纳 云13
文山州 云14
怒江州 云15
迪庆州 云16
六盘水 贵02
遵义市 贵03
安顺市 贵04
铜 仁 贵05
毕 节 贵06
黔西南 贵07
黔东南 贵08
黔南州 贵09
梧州市 桂10
贵港市 桂11
‘叁’ 白银、平凉和张掖,谁能率先跻身甘肃省内前五名城市
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便利,人们纷纷来到甘肃省感受这儿美丽辽阔的西北风光,今天小编也带领大家来到了甘肃省,看一看这三座实力相当的城市,谁会先突破自我,成为甘肃的第五大城市呢?
听完小编的叙述,相信你对甘肃省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了,你认为这三座城市,谁的经济能够率先跻身省内前五名呢?
‘肆’ 庆阳市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
排名 地区 GDP总量
1 兰州 1086亿
2 酒泉 415亿
3 庆阳 387亿
4 白银 311.8亿
5 天水 305亿
6 金昌 243亿
7 平凉 237亿
8 张掖 235亿
9 武威 230亿
10 嘉峪关 189亿
11 陇南 178亿
12 定西 110亿
13 临夏 100亿
14 甘南 60亿
‘伍’ 张掖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充满挑战和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决策部署,努力拓宽“三条路子”,深入推进“十大工程”,抢抓政策机遇扩投资,培育特色产业调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增活力,统筹城乡发展惠民生,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82.7 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2亿元,增长2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亿元,增长18.7%。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5亿元和6.3亿元,增长18.3%和13.4%;财政支出完成53.1亿元,增长41.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38 元,达到1015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501元,达到5016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项目投资创近年最好水平。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投资,多措并举改善投资环境,通力协作加快建设进度,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63项,比年初计划增加243项,是“十一五”以来开工项目最多、投资增幅最大的一年。打破常规抢抓项目,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417项,落实资金9.1亿元,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领域项目投资创近年最好水平。创新思路谋划项目,军民合用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祁连山腹地环线旅游、城市天然气管网等一批全市人民长期盼望、事关张掖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进入建设施工阶段。立足特色扩张项目,“十大工程”支撑条件、项目储备进一步强化,黑河湿地保护、500万千瓦发电、百万头肉牛、现代农业示范等工程建设成效明显。突出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银行贷款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净增25亿元。
──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迈上新台阶。采取政策扶持、市场驱动、科技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实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全面丰收,总产超过100万吨。特色产业强劲发展,玉米制种、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设施葡萄面积达到160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71.7万头,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32户,带动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25万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4.8万亩;“金张掖玉米种子”、“金张掖肉牛”商标注册进入评审程序,“金张掖红提”获“中华名果”称号。争取财政支农资金2.3亿元,落实各项惠农补贴2.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劳务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输转劳动力2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4亿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6万户,建成小康住宅楼233栋、户用沼气3.2万户,农村面貌和生活条件显着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工业经济在困难中回升向好。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出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加大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产能整合和技术改造力度,及时协调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解决原料收购、产品外运等困难和问题,支持优势企业扩张规模,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工业经济回升势头逐步增强。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黑河三道湾电站等30个重点项目建成26项,有效带动了工业增长。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民乐30万吨电石生产线、庆华集团40亿立方米煤制气、华电集团5万千瓦光热发电、国电集团1万千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在改造提升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同时,投入2500万元,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张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引导优势产业、新办企业向园区集中,打造产业集群提供了有效载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5.6亿元,增长16.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了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和3个县城、11个乡镇、74个村庄修建规划编制工作。采取政策推动、市场运作、项目融资等措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滨河新区和黑河湿地防洪堤坝、水源涵养、绿化灌溉、水系疏浚工程快速推进,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张掖城郊湿地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城区地下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改拓建城区道路17.5公里,新增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15.7公里。黑河治理剩余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改建衬砌干支渠138公里。建成通乡公路144公里,通村公路719公里。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编制实施祁连山环线旅游规划,大佛寺、马蹄寺、骆驼城遗址3个“申遗”备选点的保护修缮有了新进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建成开放,祁连山冰川、丹霞地貌、山丹马场、肃南草原、黑河湿地等优质资源保护性开发力度加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2%。
──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开工建设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122项,完成投资11.2 亿元,投资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星火产业带建设和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院地、院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新扩建城区初中5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初中3所,调整农村小学12所,排除危房6.4万平方米,招考21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高考再创佳绩,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张掖医专新校区建成使用,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教育部评估。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全市210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配套建设,招考录用450名大学生充实乡镇卫生院,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实现翻番,全市参合农民92.6万人,参合率96.5%,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到44.2%。数字电视转换工程全面启动,县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推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建成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514个“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全覆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人口计划全面完成。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藏区维稳、国庆安保、严打整治、信访接待处理、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部署周密、措施得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矿山、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民族宗教、双拥共建、外事侨务、扶贫助残、审计统计、工商物价、防震减灾、老龄妇幼、人防气象、史志档案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从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省市承诺的21件31项实事。投资5170万元,解决了9.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800多万元,为31个乡镇、66个行政村的近3000户偏远乡村群众解决了用电难题;投资1000多万元,为10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了标准灶具;
免费为3.3万名女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城镇职工和参保居民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10%,分别达到65.7%和55.3%;争取保障补助资金1.1亿元,建设廉租住房12.9万平方米,为1.2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2300多万元;落实优惠政策,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万平方米。投资270多万元,建成市县城区水冲式公厕23座。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000多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累计发放低保金1.6亿元、五保供养金1100多万元、特困家庭冬季取暖补助520万元。全面启动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全市用于办实事的资金达到9亿多元,受益群众60多万人。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执行和落实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与谋划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定位、求突破,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配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对支持张掖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举办全国性的马铃薯、肉牛、设施葡萄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主动加强与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变成了现实。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采取政务督查、效能监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季度督查通报、新闻媒体公示、现场观摩评比等措施,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持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保障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省市承诺实事的督查考核,促进了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的全面提升。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则和相关工作程序,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新闻发布等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有了新进展。
在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环境困难的形势下,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驻张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中央和省属驻张单位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张掖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全市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生产性投资规模偏小,经济增长缺乏强劲的内生动力;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差距在拉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紧迫;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化进程缓慢,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够坚实,统筹城乡发展难度较大;税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许多想办、应办的惠民实事难以付诸实施;机关作风建设还不完全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政府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对张掖发展负责、对张掖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陆’ 甘肃张掖是不是很穷
甘肃张掖不是很穷。
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张掖,其数字实在是不好看。据官方统计,2018年,张掖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07亿,居全省第8位。这个数字还不如东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县。其实以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完全可以承载比现有体量多五倍乃至十倍的经济规模。
首先在农牧业上就有巨大的拓展空间。张掖市现有大量的荒地、空地,稍加改良,辅之以先进的滴灌技术,即可变成耕地、牧草地。其次,工业方面一直是张掖市的短板。可以在提高环保标准的前提下,适度发展采矿、农产品深度加,还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另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在张掖可以同时进行高品质的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军体旅游等。到张掖必须住下来,几种旅游做完,需要好几天。其能够吸纳的游客规模,比现在高出数倍。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深度体验的外部人,甚至不少本地人,都是雾里观花,远远没有领会其文化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因为被低估,或者未被发现,张掖市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就不完整,甚至滞后于其现实变化。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张掖,这是建设新张掖的必有之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张掖
‘柒’ 甘肃省张掖市怎么样
我是张掖人,但是生活在外地。小时候没出来过,当时上学,刚到学校,那些同学一听说我是甘肃人就说甘肃很穷吧。当时我也不太懂,没说什么。感觉我们那里真的好穷啊。就是光听他们说自己家乡怎么怎么好,我从来不说我们家乡怎么好。只是听他们说。
当毕业后到南方发展,偶尔也跟着朋友去他们家里,去了一些地方后 才发现,。天哪,所谓的南方城市,只是说城市里建设的不错(那也是政府支持的)农村真的是很落后,相当于张掖10年前的水平都一点不夸张,吃饭用的桌子黑不溜秋的,房子都没有粉刷,都还是十多年前的老房子,去镇上买东西有些老人还走路去,家里养只鸡鸭什么的还要拿到镇上去卖。由此看出他们的经济水平远远不高。更搞笑的是,有个老太太听说我是甘肃的,还说,甘肃很穷啊,。我听到这个话真的是很想笑,不过看看她那么大年纪了,就没说什么。,还有一个老大爷,他说他以前当兵的一个战友也是甘肃的,他那个战友来到他们家说他们那里条件好,他也这么跟我说,我知道,说的意思就是甘肃很穷啦,想让我夸他们那里有多富裕,我猜他那个战友可能是一些偏远山区的是有这种情况,但是不能以片概全。只能是说他们那里更落后,那些人都没出过远门,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像广东这边的一些农村也是一样的,。条件根本是不怎么好,那里的人没有什么稳定的经济收入,只能跑到城里打工,运气好的就赚了,运气不好的还不是在大城市里受气。只是说他们家乡的环境要好点,有水,有绿色。
甘肃总体来说经济很落后,但是张掖是农业城市,农业支撑着这个城市,经济比较稳定,发展的不是很快,但是人民的生活都还是差不多。就是气候不怎么好,夏天有风沙,冬天比较冷。
‘捌’ 甘肃省张掖市的简介
历史发展
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水草丰美,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张掖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民乐永固城)它与昭武城(今临泽县境内)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拥有几十万强兵的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月氏人;张掖成为匈奴之中右贤王的领地。匈奴占据后,不断进行掠夺,破坏了匈汉的友好往来,割断了汉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关系。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张掖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也比较有名,比如有搓鱼儿,拉条子,炒炮,揪面片,炒拨拉, 鱼儿粉本地小吃,还有诸如兰州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等等,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张掖特色,保证让你吃的回味无穷.由于地处西北,光照充足,使得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两季整车的瓜果被运往外地,为张掖人增加了收入.张掖最有名的还是要数葡萄酒了,由于张掖的纬度和法国极为相似,具有和法国一样的酿制葡萄酒的自然条件,而且张掖的葡萄酒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着名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就是古代的张掖.但是由于交通和历史原因,张掖的葡萄酒至今没能进入省外市场,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城市名片
张掖市在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山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交通通讯
[编辑本段]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系统已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