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收入为什么影响消费
只有有了钱,才能消费。
所以,收入多才可以想大的消费,收入少只能精打细算。也就是说,收入的多少,决定着消费的意识,从而影响着消费。
❷ 工作收入微薄赶不上日常开销,有什么办法破解
一、自我反思
就自己工资的金额来看,自己每个月的具体消费主要用于那些方面,如果说只是吃饭房租可能并不会花掉你全部的工资,也有可能是在其他的购物方面,比如说对于女孩:化妆品、包包、生活用品;对于男孩:鞋子、电子产品、潮牌服饰;这些都会在不经意间花掉你的工资。如果说还有这些额外的支出,可以每月列出一个计划清单,做到断舍离,有什么不是必需品可以化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活开支。
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前的入不敷出只是短暂的,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改变现在的经济困境,过上更好的生活。
❸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越来越低,而消费却越来越高.
我国居民消费群体的分析与研究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 方言 2002年8月5日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已发生较大变化,了解目前各消费阶层的构成、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投资去向,对于把握国内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将起到—定的作用。 不同消费群体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一)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继续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差距倍数扩大了1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情况,收入差距更大。从净增额看,2001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2366元,净增113元,城镇居民净增580元。城镇居民全年可支配收入的净增总额比农村居民高出4.1倍,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生活消费支出比率扩大到3:1。 (二)城镇居民之间特别是高低收入群体消费差距悬殊。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元,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组以上的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收入差距相差悬殊,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购买力出现严重的分布不均。 (三)农村居民之间消费群体的消费差距扩大。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纯收入进行五等份分组,2000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产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元和1442元,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是2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增长了1.6%、3.3%和6%。
拓展资料:
不同层次收入群体消费状况
(一)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首先是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的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工资水平非常低。低收入消费者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500—5000元,其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需求相对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间,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基本稳定,在满足日常消费之外略有结余,但是受近几年体制改革的影响,消费倾向下降很快。而且这一消费群体的家庭占到城镇家庭总数的60.98%,收入占到居民收入总数的58%,是我国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对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启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启动的成败。 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资料显示,目前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占据较大比重,处于“多收少支”和金融资产积累阶段。这部分居民属温饱型消费群体,其基本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正积聚资金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但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的集中推进,使这些居民预期支出大增,有钱也不敢花,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获得“未来安全”需要。目前在城市居民中仍有相当—部分消费者抱有中长期的消费行为。
(三)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期盼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日趋明显。2002年,25.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通讯设备(包括电脑),19.9%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贵重家电,14.4%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住宅(包括装修、家具),12.8%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车。另有1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股票,6.1%的高收入家庭准备投资商业和服务业。
❹ 工作收入微薄赶不上日常开销,怎么办
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你想办法去增加你的收入。因为你现在开销很大,那么两个方法要么是减少开销,要么是增加收入,那对于第一种来说减少开支恐怕不太现实的,但是增加收入,你是可以实施的。利用你的空闲时间,可以做一些兼职或者是找一些时间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作这样的话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时间长了也会弥补你的开支空缺。
❺ 经济生活影响消费的因素
经济生活影响消费的因素:
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❻ 为什么消费和收入不成正比
挣得总是不及花的,要考虑到整个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现在社会太多促使你消费的地方,包括消费提高国家GDP,所以国家在一定经济管控的情况下,也是完全愿意提倡大家消费的,自然而然,收入就与消费不成正比了; 当然如果个人可以控制在自己经济范围之内消费,成正比还是有可能的
❼ 除了收入会影响消费水平还有什么因素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 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 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 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 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物价 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 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其他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❽ 有一天,赚钱的能力赶不上消费的速度,怎么办
您好,赚钱的能力赶不上消费的速度时,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消费,达到与赚钱的能力相匹配。
若是赚钱的能力赶不上通胀的速度,那么只能通过投资理财来是财富增值,比如投资实体经济,做点生意,或者理财,比如炒股、期货、基金等等。
❾ 职工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增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现我们以前一块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可能什么都买不了。而我们现在用100块钱才能够买到以前相当于价值50块钱的东西,并且可能还没有之前50块钱那个价值东西质量好。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只能说明是物价上涨了,物品价格提高了。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想到,可是我的工资却没有怎么增长呢,以前是几千块钱,现在还是那几千块钱。仿佛挣的钱越来越不够自己花了。以前几千块钱每个月还能剩点,但现在几千块钱除了日常生活开支,根本就剩不下什么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职工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增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吧?
❿ 为什么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越低
你要是指在我们国家,第一,居民收入平均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差距扩大了,钱只在少数人手里。第二,大多数人的消费受到房子教育医疗的限制。第三,社会经济环境没有提供可以增加消费的条件,物价一直在上涨,人们的收入跟不上菜价和房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