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供应链危机致大量货物积压在港口,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这会让民众的生活成本变高。
这是前段时间美联储的一则新闻。美联储主席表示,美国仍处于供应链短缺的局面,这将进一步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至于明年是否会变得更糟,美联储也在观望。
主要原因是当地疫情严重,很多货车司机害怕被感染,不愿外出工作。此外,当地卡车司机工作辛苦,工资普遍较低。所以很多司机都放弃了工作,转投其他行业,这也是卡车司机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 被集装箱改变的世界
(1)
1956年四月二十六日,美国新泽西州的纽沃克港,在一百多名嘉宾的注目下,起重机把五十八个集装箱(也叫货柜)依次装载到名叫Ideal-X 的货轮上。这艘货轮,隶属卡车司机出身的企业家Malcom McLean. 一个货柜的装载不到七分钟完成,几个小时后,轮船驶离港口,五天后抵达南部的休斯顿港。集装箱引领的世界革命悄然开始了.
集装箱普及之前,大部分货物都是零散地用人工从船上装货,卸货。即使更多的叉车和机械装置引进,码头工人的日常生活仍然是艰辛和危险的。五十年代初纽约的统计数字显示,工人伤残率是建筑工人的三倍,其他普通工种的八倍.
由于装卸速度慢,货船50%的时间都停靠在港口,只有一半时间在海上航行.
集装箱,就是一个标准化尺寸的金属盒子,看似平淡无奇,突然使机械装卸的效率大大提高.
1956年以前,美国一艘中型货轮装卸的费用大约每吨5.83 美元。第一次使用集装箱装卸以后,每吨装卸的费用降到了15.8美分,效率提高了三十多倍,而且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停靠装卸的时间减少,现在的货船90%的时间都在海上航行.
集装箱也减少了货物的损坏和偷窃,保险费下降了80%以上。而工人数目的减少,也减少了罢工对船运的干扰.
(2)
“集装箱只是一个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运用的交通方式的新演变”, 法国历史学家Rene Borruey 当时评论道.
美国历史学家Donald Fitzgerald 说,“这并不是一场革命,五十年代的集装箱化,只是海运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篇章而已”.
如果从局部看,他们说的无疑是正确的.
但McLean 的洞见,在于他意识到加速船运发展,要解决装卸货物的瓶颈。解决这个瓶颈需要集装箱,但也要配合集装箱运营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建立: 港口,起重机,仓储,卡车,火车和船队的运营.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每个环节的标准化.
McLean把自己的集装箱设计专利开放给外界,孜孜不倦地推动行业标准化,十五年后,他拥有了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
当整个生态系统建成后,其后续发展,远远超越所有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想象,甚至包含推动集装箱的先驱者McLean.
(3)
五十年代末, 哈佛经济学家Benjamin Chinitz 在研究集装箱对纽约地区经济影响的时候,预测这是对纽约地区的工业生产经济的利好。他的主要逻辑是,相对于美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纽约在海岸边上,往美国南方运货将更便宜.
服装生产,是当时纽约经济的最大的一块。Chinitz 认为不会受运输费用降低的影响.
大多数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和Chinitz 一样,只是看到自己关心的一点一线一面。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也拒绝接受这种可能性:集装箱的普及,大大降低运输费用,将导致一个全面的全球经济大分工。资本会追寻最低价的解决方案,成本高昂者最终会被抛弃.
集装箱的普及,降低了世界任何地方到美国的运费,美国包括纽约在内的大部分的传统工业生产经济,因为价格偏贵,而被摧毁.
4)
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丹麦的马士基,其官方网站显示,2015年从亚洲海运到欧洲的运费是: 一台平板电视,2 美元;一双鞋,11美分;T恤,4 美分;平板电脑,5 美分.
2015 年十一月,从深圳运往荷兰的一个四十英尺长的货柜,最便宜时运费仅需三百美元,勉强覆盖人力物力,和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买路钱。这个运费可以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想环游世界一年,那么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放到轮船的集装箱上,可能比本地的储藏仓库还要便宜.
集装箱催生的低廉运费产生了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新协作关系:
如果你在苏格兰抓到鱼,通过集装箱运到中国加工处理后,再把鱼运回来,其成本也低于在苏格兰本地加工处理.
2002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沿海到内陆的运输费用,是从中国到美国海运运费的三倍.
中国南方从美国进口大豆,比从东北购买大豆还便宜,因为一顿大豆从美国到中国的运费,只有二十美元左右.
受惠于集装箱技术最大的,是八十年代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准时制生产”工业模式 ( Just in time manufacturing) 。丰田把大部分零件的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双方签订长期合同,供应商承诺在很短的时间窗口内把零件迅速运送给丰田.
海运费用的大幅度降低,可以让丰田在全世界寻找最价廉物美的合作伙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的囤货.
有分析指出,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的三十年,由于集装箱对供应链全球化的推动,全世界非农业产品的囤货减少了一万亿美元。囤货的减少,意味着厂家负担的减轻,这里面节省的资金利息,一年至少八百亿美元.
而这些成本的下降,最终又降低产品价格,惠及世界各地的终端消费者.
今天,全世界集装箱海运的货物中,三分之二是供应链上的零部件和半成品.
(5)
集装箱的另外一个重大影响,在于限制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议价能力.
在新的全球大分工的形势下,如果你的技能容易被替代,那么你就实际上在和世界上所有货船所到之处的工人在竞争,在打价格战.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显示,发达国家雇员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1980年的 65%左右,不断下降到2010年的58%.
美国一家民间机构,“经济政策研究院”(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Elise Gould 的数据显示,1979年到2013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人时薪的中位数只上涨了6.1%。而收入排在10% (意思是只有10%的人收入比他们低)的人群,时薪则下降了5.3%.
(6)
从1985年到2012年,全球集装箱的运量,基本上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2014 年,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十个集装箱港口中,除了新加坡,釜山和迪拜以外,其余七家全在中国。吞吐量最大的上海港,三千五百万TEU (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 二十英尺标准货柜),这个数字是2001年世界第一吞吐量的香港的两倍左右.
但是庞大和迅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极具讽刺意义的,是整个船运业的周期性惨重亏损.
标准化的另一面是缺乏差异化,竞争到白热化时,只有打价格战。行业的先行者,并没有什么优势.
分析公司Drewry 估计,整个船运界,由于价格竞争,2016年将集体亏损五十亿美元.
船运业,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建造更大的船。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船的体积,从六十年代初的 1000 TEU 增加到现在的18000 TEU。运载能力的提高是把双刃剑,经济上升的时候赚得盆满钵满,经济下滑时惨烈的价格战则可能导致部分公司破产.
美国烟草公司R.J Reynolds 曾经投资船运先驱Malcom McLean 的第一个公司Sea Land, 但因亏损严重八十年代全部退出。它的高管在给股东的信中解释,烟草公司的股东,不是那种对“重资产,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有兴趣的投资者.
McLean 的第二个公司United States Line (USL),八十年代初石油危机时,订购了十四艘省油但是航速更慢的货船,每艘单价七亿五千万美元。他低估了行业过剩的运力,而1985年油价大跌到14美元一桶后,他的节油货船因为速度慢丧失竞争力. 最终公司无力承担十二亿美元的债务,1986年十一月宣布破产重组. 这在当时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
USL 在世界各地的五十二艘货船,一万多个集装箱最后被债权人收缴,拍卖。McLean 在USL 里的股权资产也被清零.他自己始终没有真正从这个破产中恢复过来,2001年五月去世,享年87岁。
(7)
六十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已有类似集装箱的各种标准化新技术悄悄出现?
它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它的长期发展远远超出了置身其中的所有人的想象?
它是否会让所有缺乏想象力的经济学家蒙羞?
它是否会让投身此技术的大多数人白忙一场,但却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使多数人的生活更加丰富,美好?
⑶ 集装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海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水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远海特(600428)、长航凤凰(000520)、中远海控(601919)、宁波海运(600798)、中远海发(601866)、招商轮船(601872)、海峡股份(002320)、中集集团(000039)、盛航股份(001205)、渤海轮渡(603167)等。
本文核心数据:集装箱海运价格、运价指数、船舶数量、集装箱产量、出口量
1、疫情爆发以来集装箱海运运价飙升
去年以来,全球集装箱运价如乘上了火箭一般,一路飙升。彭博社报道称,在疫情爆发前,大多数航运分析师都无法想象从亚洲到美国的每个集装箱会被收取每集装箱10000美元的费用。根据Drewry的数据,2011年至2020年3月期间,从上海到洛杉矶的平均运费不到每个集装箱1800美元。2021年7月起,从中国运往欧洲和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的标价接近每集装箱12000美元,一些公司表示,他们最后在货物装船前被收取20000美元的费用。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⑷ 亚欧航线集装箱运价飙升至12000美元,疯狂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亚欧航线集装箱运价飙升至12000美元,疯狂涨价的原因是疫情的打击。
总而言之,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亚欧航线集装箱运价飙升至12000美元,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疫情。毕竟现在全世界仍然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中,各个港口的人员下降,自然会导致运费的增加。当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如此高昂的运费,自然是维持不了多少时间,等疫情缓解之后,价格也会逐渐降低了。
⑸ 急急急:全球经济危机对物流的影响求大神帮助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刚有发展趋势的物流产业的影响很大,它也为将来物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目前经济危机影响物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业务量急剧减少,企业无货可运;一种是资金回收困难,造成资金链的紧张。 现如今,我国物流行业的业务量明显下滑,这对物流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以航海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方式进行的物流企业正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据有关人员估计,今年对外贸易物流业务量下滑30%左右,对于许多经济对外型的城市,出口贸易及关联产业直接受到欧美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外围经济一萧条,各个行业的需求量随即减少,这也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量随之减少,下游的物流业必然也会受到冲击,深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飙升的油价今年上半年已经对行业造成冲击,如今外围经济危机对深圳物流企业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深圳港口码头都是以外贸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工厂倒闭和生意不景气,造成整体货量下降,企业自然也就面临无货可运的境地。 这种影响会随着经济危机在中国不断渗透,且会变得更加严峻,整个行景不容乐观。并且由于经济危机使得整个行业不景气,现在物流企业贷款也很困难。银行放贷需要抵押,物流企业的资产大多是仓库、车辆等,银行不认同这些,因此物流企业的贷款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业务量锐减的情况下,企业急需资金的支持,资金链一断,也就基本面临破产。 那么针对目前的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首先是开源节流,通过积极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降低业务减少带来的冲击。过去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只关心运输等单项服务的价格成本,不太注重整体物流的概念。现在的工作就是加强将传统物流向综合物流转型,为他们提供优化整合的整体物流服务方案。这些方案从长远看会降低生产企业和采购商的成本,也为物流企业赢得了竞争力。 其次,物流企业可以与制造业联合发展。世界制造业已经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已经让位多品种、小批量的精益生产模式。企业加快引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加速企业的现金周期,提高资金利润率。 最后,物流企业要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把创新内化到企业文化中,加强模式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规模大、实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次危机可能是一个加快兼并扩张、做大做强的大好机遇;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做精做细特色领域,或者依托网络平台,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 随着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转化,影响还会发生变化,只要我国的物流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次危机,我们坚信我国的物流产业会变得更加的成熟,发展前景会更加乐观。 根据几家专业机构的研究分析,这种负面影响将会持续到2011年。
⑹ 集装箱涨价近10倍,外贸企业还“一箱难求”,给哪些行业造成了影响
近日,一则“集装箱涨价近10倍,外贸企业还“一箱难求””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那么,这会给哪些行业造成影响呢?那基本上,所有的需要出口货物到国外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会受到影响的。出口的企业,他们因为“一箱难求”,导致他们的货物堆积如山的情况。有订单,也有货,但是就是运不过去。 而为何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箱子滞留在了其他的国家,例如新西兰就滞留了很多的空箱子。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外贸行业可以说对于所有的需要出口的行业都会造成影响,需求越大的企业,那么影响也是越大。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⑺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向
1)全球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世界贸易增长下滑。自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步入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仅为1.4%)开始,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实现了近4年来的最好水平(达到4.5%)。然而到了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又开始总体减缓。与2004年相比,200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0.9%(为5.9%);高收入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下滑了0.6%(为2.5%)。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伴随全球一体化的继续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拆除,2005年的世界贸易基本上延续了2004年的强势。2005年的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达7.2%,与2004年相比下滑了1.6%,但仍大于2003年6.1%的增长速度(IMF)。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从2005年的5.9%减为约5.7%[1];高收入经济体继续保持2005年的增长水平,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望实现4.3%(IMF)。
全球主要经济区域表现继续良好。我国经济增长可以保持8.5%~9.0%较快的速度增长,美国经济GDP仍有可能达到3.6%,日本2006年在民间投资、重组企业等带动下经济势头仍有可能保持较旺的势头。有人预测2006年世界贸易增速比2005年快,预计可达7%以上;但是,有人预测未来世界贸易增速下滑,2008年可能下滑到4.5%(伦敦集装箱国际研究分析中心)。
⑻ 集装箱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集装箱运输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集装箱运输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中远海控(601919.SH)、铁龙物流(600125.SH)、盐田港(000088.SZ)、中远海发(601866.SH)、*ST安通(600179.SH)等。
本文核心数据: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运价指数
集装箱吞吐量恢复性高速增长
从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情况来看,2016-2020年国内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逐年增长,到2020年达到23429万TEU,同比增长1.5%;2021年1-4月累计吞吐量为7916万TEU,恢复性高速增长17.1%。
⑼ 海运市场大分化:美国航线集装箱运价暴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局面
全球通货膨胀、美国激进加息、俄乌等因素持续冲击欧美消费端购买力,是集装箱航运运价连续暴跌的原因。
⑽ 美国港口出现集装箱堆积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港口出现了集装箱大量堆积的现象,为什么集装箱不能按照正常规定装卸,而是堆积在港口内呢?造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注重此问题,正在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加以协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