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商对于中国经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近年来电商快速发展,迅速崛起,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带来很多弊端也带来很多好处,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的。
总体来说,电商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打击了实体经济,减少就业岗位,但也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如美工、摄影、物流等,而电商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却是实体店无法做到的。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必定的,而先进的产能必定是越来越高效的,在这一点上,电商的发展是符合发展的方向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利大于弊的。
⑵ 电商毁灭中国经济,是正常经济秩序的害群之马!
电商和重房地产败坏经济,这二者功不可没。这十多年电商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相反电商把品牌上升的梯子抽走了,把产业上升的通道毁掉了。电商更多的只是作为抢钱工具模式,只是来抢钱的。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有质量的工业化。相反电商作为劣币正在驱逐正常经济这个良币。电商假货,劣质,低质,高仿充斥,刷单,先涨价后打折欺诈行为正在败坏正常经济。其所谓的方便,去中介化,去中间环节,真实感,体验感,创造就业,全都是伪命题,都是电商为了发展对实体的污名化。
⑶ 电子商务之所以不能迅速取代当前经济模式是因为什么
对于商业而言,互联网只是手段与工具,所以,网店与实体店不存在取代,更多的是走向融合。马云提出“新零售”之后,这几年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物流充分应用到实体店。尤其是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业态的崛起,将大数据与实体店的体验完美结合在一起。但很显然,被互联网赋能了的实体店,已经告别了传统模式。仓店一体,半个小时送货到家等,将效率提高到了极致,成本大幅下降,便捷购物体验,都是传统实体店所不具备的。
⑷ 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扶持“电商”,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不同于我国电商发展迅猛的现状,国际社会对“电商”兴趣不高,发达国家为何不愿大力发展电商?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扶持“电商”?
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员阶层相对固定,人们需要走进企业工作。以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为导向,电商使消费模式升级,与此同时,产品的开发、生产等环节必然随之转变,对人员分工需求自然不同。
其实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土文化背景,背景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失业率,侧重实体经济的经营似乎更为合理。
⑸ 深度剖析:摧毁“实体经济”的是电商还是高额的房租
时不时可以在网上看到有些人抨击电商是阻碍国家发展的,是有害的,是隐患,弊远大于利。而这些人反驳的论点无非这几类,没有一个站得住脚。
1. 如果电商那么好,为什么国外不发展电商?
2. 电商摧毁了实体经济,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3. 网上假冒伪劣产品多。
4. 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对于第一点,相信很多人所谓的国外,对标的都是美国,那就从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电商公司来看,首先看看亚马逊和阿里分别是什么样的公司。
亚马逊公司(Amazon,简称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2016年10月,亚马逊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8名。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亚马逊排名第三。
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二。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亚马逊名列第4位。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亚马逊排名第1位。
2019年7月,全球上市互联网30强榜单发布,亚马逊排名第1位。
2019年8月,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协会(IPO)公布了2018年美国实用新型专利授予机构的300强名单,亚马逊名列第16。
2019年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6位。 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第三位。
2019年10月23日, 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公布,亚马逊(Amazon.com)排名第31。
2019年12月11日,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强》公布,亚马逊排名第二。
2020年1月22日,名列2020年《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第2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亚马逊排名第1位。
2020年2月20日,入选福布斯区块链50强榜单(第2期)。
2020年5月13日,亚马逊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22位。
2020年5月18日,亚马逊位列2020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2位。
2020年6月,《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亚马逊排名第1位。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发布,亚马逊排名第4位。
2020年8月10日,亚马逊(AMAZON.COM)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9位。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第14位
2018世界品牌500强第85位。
2018年《财富》“改变世界”的企业榜单第五
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强》第75名。
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10位。
2019《财富》“改变世界的企业”第37位
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排名第11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32位 。
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31位。
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第93位。
其次看几组数据:
美国人口约3.26亿,从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访问亚马逊网站(包括桌面和移动)的总人数为26.3亿。根据Statista的数据,在2019年3月,亚马逊应用程序成为美国主要购物应用程序,拥有1.452亿活跃的移动用户。仅Amazon.com就有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
中国人口约14亿, 截至2020年6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年度中国用户数量为10.7亿。
无论从营业收入还是GDP占比,阿里大概只相当于亚马逊2014年的水平,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国外不发展电商吗?而且这跟国外发不发展什么并没有太大关系,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文化属性、人文环境不同,并不是国外大力发展的,我们就一定要大力发展,更不是国外没有的东西我们就不能有,或者我们就不能创新,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转,那就永远只能受制于人。
关于第二点,在这些人眼里,所谓的实体经济就是实体店,把实体店当成是实体经济,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实体店也不过是跟网络一样,仅仅是商品的一种销售渠道,除了高额的房租和运营成本,并不能代表什么。这就让商品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而实体店的价格一般会是进货价的300%,甚至更高,低于这个价格应该是很难赚到钱。
为什么电商出现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壮大,为什么网络购物出现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因为这是消费者的选择,网络只不过是增加一个商品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而已。好比一个地方以前只有一家饭馆,大家都去这家店吃饭,现在旁边新开一家面馆,大家发现面也挺好吃,更多的人选择吃面,结果开饭馆的人不愿意了,拉了一伙人要去砸别人的面馆,这是什么流氓逻辑。
关于第三点,首先要了解假冒伪劣产品是怎么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并不是电商之后的产物,以前并不会比现在少,村里的政策,市场大环境,人文背景等才是决定因素,而不是销售渠道。三鹿奶粉、白酒塑化剂、注水猪肉、40天出栏的鸭子,哪一件是因为电商产生的?只有严格的市场监管,通过法律手段约束生产源头,让投机取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有所畏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于第四点,有人说实体店能解决更多人就业,或者实体店的增加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从而会增加一批中等收入人群。但中等收入的人数并不会因为实体店的减少而减少,这些人一样会在别的行业以别的形式存在。以前的国企改革同样有很多人反对,但时间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至于贫富差距,或者财富集中度问题,这是任何人为的经济制度或 社会 法则都无法改变的,因为这是自然规律,草原上狮子的数量永远不会超过羊的数量。
据2000年、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95-1997年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变化不大,分别为10955万人、10949万人,10766万人。但从1998年开始,人数就开始暴跌:1998年,8809万人;1999年,8336万人;到2002年,这项数据已经滑落至6924万人。6年间,国有单位职工减少将近4000万,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下岗潮。与此同时,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也呈大幅下降之势,从1995年的3076万人变为2002年的1071万人,减少2000万。这些人当中应该绝大部分人都是比以前过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古今中外,时代进步,每一次重大变革,总会有遇到一些阻力,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这其中无非是由三种人组成:
第一类 利益即得者,受益于以前的 社会 规则,当然不希望有人打破这种平衡,夺取他们的胜利果实,不能适应新的 游戏 规则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人。
第二类 保守派,由于对变革不确定,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只希望在当下的环境中过着安稳的生活。
第三类 无思想者,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总喜欢在别人的煽动鼓舞之下,为人摇旗呐喊,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数码相机的出现,胶卷退出了 历史 舞台;手机的出现,BP机退出了市场;智能手机的出现,功能机完成了它的使命,苹果手机的兴起,见证了诺基亚的衰落,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历史 无数次证明,试图阻挡 历史 车轮前进的人,最后都倒在了 历史 前进的滚滚车轮之下。
⑹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愿意扶持电商电商为何在发展国家却发展不起来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互联网电商平台也随之应运而生,很多的朋友们,会在刷手机的时候看到有主播在直播带货,这其实就属于电商。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各式的电商服务,甚至说我们有"双11"这种电商节,鼓励网民去消费。很多网友也表示奇怪,为什么在国外的发达国家没有见到如此大规模的电商平台。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以上问题,小编接下来为大家深入的分析一下。
总的来说,一些发达国家虽然说对于。线上销售的电商不愿意扶持,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苛求,因为各个国家的行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所做的跨境电商,也是根据国家的特点,进行合作。这样的话才能促进我们全球的经济大融合,把我们特色的产品输出出去,把国外的商品吸引进来。
⑺ 电商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吗为什么呢
国民经济发展是繁杂的系统工程,并不会因为单一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而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但电商经济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成果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只不过长远来看还谈不上利大于弊,甚至会对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不可否认,电商的发展对商品销售业绩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即便是偏远地区的三农产品,也借助成熟的电商模式取得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这个角度的电商经济是值得肯定的。
总而言之,任何经济形势的非常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来说都可能会产生弊大于利的结局,因此如今的电商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仅没有起到利大于弊的作用,而且在某些领域还产生了弊大于利的结果。既然已经对电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了客观理性的认知,未来的发展轨迹就有必要加以规范,才能逐步形成各种经济模式互为激励的发展趋势。
⑻ 你对电商和实体经济的冲突关系,都有哪些见解
电商让很多人赚钱,为少数家电企业赚钱,而且越来越导致垄断,很多人没有话语权,利润还是全部由电商吸收剩余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你现在比以前辛苦,但生活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虽然国家目前在控制,然而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撼动几个电商寡头。电商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是由实体工厂生产的,由实体农业种植的。
电商并没有打败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实体经济。实体店不是实体经济,而是流通领域。电商取代实体店是一件好事。80%的实体店被淘汰后,中国的实体店经营可以减少3000万人,中国的产品和商品流通可以减少3000万人。关闭实体店腾出的3000万人将去工厂工作,并在农村地区扩大农田,增加粮食产量。工业产品会更贵,而粮食会更多、更便宜。这对社会是有好处的。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⑼ 实体经济被电商平台挤垮,实体还能迎来第二个春天吗
现如今实体经济被电商平台挤垮,因为互联网行业是非常的发达,尤其很多电商平台出现,使得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很多人都期盼着实体还能迎来第二春,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的,电商平台要取代实体。
在之前实体是非常的欢迎,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在实体店里面购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在选择东西的时候会存在着很多困难,有的东西买不到,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直到互联网的出现,网上购物逐渐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购物。因为网上的东西不仅便宜,而且应有尽有,只要想买的东西网上基本都有,所以人们逐渐的接受网上购物,从而忽略了实体店。
对于电商平台的崛起,我们应该理智的对待,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