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沙河哪个乡镇经济好

沙河哪个乡镇经济好

发布时间:2022-11-13 05:41:39

❶ 沙河桥镇的经济发展

重点发展四大产业:
(1)红薯。根据本地土壤沙性、河滩地较多的特点,重点推广红薯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发展成一个1万亩的红薯生产加工基地。(2)花生。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使花生亩数达到8000亩。
(3)大葱。在十官庄和五位村重点发展章丘大葱10000亩。培育大葱批发市场。
(4)枣粮间作。使枣粮间作扩大到1万亩。帮助农民提高枣树管理和晾晒加工技术,引进枣粮新品种,创新枣产品的包装和深加工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 沙河桥镇是有名的电缆之乡,沙河桥镇共形成线缆企业集团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超千万元企业18 家,超百万元企业20家,企业摊数达到165家。拥有省部级以上名牌12个,其中“亚龙”、“大桥”等名牌产品已应用于北京西客站、上海黄浦大桥、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并打入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0年线缆行业共完成产值91000万元,销售收入89000万元,利润6800万元,税收900万元。加快改造老企业。主要在三个创新上作为主攻方向。一是创新组织结构,增强乡镇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发展后劲。以市场为导向,打破区域界限,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兼并、接管联营、收购等手段,大力推行资产重组,使存量资产向优势企业转移聚集,着力发展几个实实在在的功能齐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竞争能力的“大、高、外”型企业集团。加快工业小区建设,引导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引导一些有市场前景,有经济实力的好项目、好企业分批分期的向镇中心聚集,以沧保公路为主干线、以亚龙、华瑞、裕桥、康利四个集团公司为中心,建成一个“十里工业长廊”和“四个工业小区”。

❷ 沙河铺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农业生产蒸蒸日上
197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78325元,人均62元,农民购买力低下,物质也短缺。1980年秋,实行了联产承包责 任制,仅一年,与197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35%,人均增收28元。1980年至1986年是逐步完善和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阶段,并将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发展“专业户、联产户、重点户”,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农村集市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1979年以前,由于耕作方式的落后,小麦亩产在100斤至200斤之间,水稻也在300斤以下,通过“三杂一优”,两段育秧—杂交水稻的推广,小麦种植以豫麦18为主,结合化肥、农药的配套使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亩产600—800斤,水稻1000—1200斤,油菜籽300—400斤,玉米800—900斤,还有上千斤的,大大提高了种粮户的经济效益。到1987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6元,比1979年翻了一翻。1989年,全乡就已有3000多户农民购买了架子车(全乡总户数7683户),碾米、磨面等加工机械287台,水泵355台,大中型拖拉机19台,手扶拖拉机56台,其它动力机械163台,总动力近万马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1993年3月,对土地承包期进行了延长,土地还可以向种田能手集中,并大力发展“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科工农一体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1998年5月,乡政府在国道312线旁边成立了蓼东花木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随后又鼓励陈明宽、陟吉巨、李永桂等花卉种植大户相继加入,使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0年,种植面积近千亩,产值1000多万元。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2年全乡种植“双低油菜”3.2万亩,并与中油集团签订了油菜籽收购合同,10月信阳市政府、市农业局在我乡召开“双低”油菜育苗移栽现场会,并把姚营村作为油菜种植示范园,市委书记李中央亲自为示范园挂牌。2003年,油菜籽获得丰收,沙河铺乡分别被市、县授予优质油菜产业开发“先进单位”和“一等奖”。2007年以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宣传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重点培育和发展花木、蔬菜、花生加工、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扩大了种植、养殖和加工规模。
注重实效,加强农水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沙河铺乡地处梅山灌区中游西边,境内虽有几条支渠,但毕竟属于水的边尾。1980年,全乡仅有一些小型沟塘、堰坝,总储水量不到300万立米,水浇地面积少而且不稳定,湾地及夹河、汪营两村,仅有生产围堤,防洪能力低,排灌没条件,遇到洪灾只能干瞪眼,群众多有怨言。90年代以来,乡党委、政府不惜投入大量劳力、资金,对境内支渠、涵闸进行了修整、配套。200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花园状元桥、夹河桥、窑湾电灌站、沙河电灌站、汪营排灌站的建设,建成中干柯楼退水闸、前楼节水闸,新开挖1700米双庙斗渠和1500米窑湾草坊渠,新建汪(营)夹(河)路涵配套工程17座,湖沿路涵配套工程2座,对七支渠涵闸进行了全面维修,花园村排涝工程正在实施中,结合史河中段防洪治理工程和312线经济开发示范带建设,对史河堤16.7公里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对1384米小黑河进行清淤固堤,恢复维修了五支六斗渠系,打机井30眼,小眼机井1200个,挖大塘53口,修整配套干、支渠总长64公里。2006年筹资20多万元,新建和改善了双庙、祁庙、联塘等村组道路和桥涵闸设施。
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发展方兴未艾
沙河铺乡由于距城关较近,一直是个过路店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80年至1990年,乡里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五七厂、印刷厂、打米厂等就算是乡办企业了,在乡企业办领导下,有职工23人。到90年代中期,这些乡办企业也全部由个人承包,1998年6月,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五七厂农机经营户由于抓住了机遇,在这期间发展迅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市场逐渐被几家有实力的经营大户垄断,企业也由资本积累期转变为规模扩张期,为了不在竞争中造成两败俱伤,2002年下半年,沙河铺乡农机经销大户刘世平,联合柴明括、李春林两个农机具经销大户组建了“固始方圆农机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固定为江动股份、全柴股份、常柴股份、六安手拖四个上市公司和30多个国家大型企业的产品在信阳辖区和皖两西地区的总代理,主要经营农用车、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小型拖拉机、农副加工机械等100多个品种,营销网络遍及安徽六安、信阳市八县两区。
2005年以来,初步形成了以饲料加工厂、珍珠岩厂、石灰窑场和花生油料加工为主的沙蒋路经济点,以方岗米业、和丰麻制品有限公司、德邦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为主的集镇经济点,以华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为重点的312经济点,有力地促进了我乡工业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以来,沙河铺乡党委、政府努力贯彻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精神,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沙河的区位优势。2007年德邦日立彩瓦厂扩大生产规模,购入“面包砖”机械设备,新上生产线,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固始高中分校二期土地开发及附属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华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完成二期投资500万元。
实施集镇开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沙河街道是沙河铺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街道市容“脏、乱、差”,骑路市场屡禁不止,给国道312线造成堵塞,使道路坏损严重,辖区内有一小集市在黄土村,由于没有专业市场,商户们都在沙蒋公路两侧摆傩设点,给行车带来了不便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1996年以来,沙河铺乡几届党委、政府在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实施了沙河新街、黄土新街开发建设,完成对189户,650间房屋拆迁任务,投资150万元,对两街的路面进行了柏油硬化,现已建成商铺门店800间,彻底解决了骑路市场问题,街区面积由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不足1000人增加到5600人,2007年,沙河铺新街还形成了肉鸡批发市场,年销肉鸡300多万只,产值4000多万元,利润400多万元。 2007年实施“六城联创”以来,中心集镇街道得到重点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成立组织,制订方案,印发《致居民和个体工商户一封信》、《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二是通过多种渠道,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垃圾筒20个,修建了绿化带500米,安装路灯32盏,硬化了十字路口路面5000多平方米,修建了下水道,硬化了场前区,修建了农贸市场;三是建立了市容卫生管理机制,坚持中心集镇日常卫生有专人清扫。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卫生工作再现生机
1979年,全乡有小学教师297人,具有中师学历的21人,仅占7%,初中教师68人,具有专科学历的3人,仅占4%,二十多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学历达标率大大提高,截止2003年,全乡共有教师426人,其中小学教师288人,学历达标率占98.7%。中学教师138人,学历达标率占85.3%,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人,具有中级教师职称的126人,获省级优师3人,地级优师8人。
1980年以前,全乡有小学24所,初中4所,小学入学率85%,初中入学率78%,全乡中小学校舍简陋、破旧,农村大队校舍全是土墙草顶房,通风、采光条件都很差,学生用的桌凳破旧不堪,相当一部分学校用的是土桌土凳,还有一些教室是危房。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号召群众集资办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乡掀起了集资办学高潮,到1996年,全乡共集资500多万元,新建、改建教室643间,厕所27所,消除危房350间,添置课桌凳4000余套,使全乡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六配套(即教学及生活用房、厕所、围墙、操场、道路、大门基本配套)。
1998年9月,祖籍沙河铺乡双庙村企业家——北京蓝天集团总裁李靖东捐资28万元兴建的“双庙希望小学”投入使用,1997年至2003年,乡政府先后集资、投资800多万元,为乡一中建24班教学楼一幢,为乡二中重新征地35亩,建24班教学楼一幢、厕所一座,拉围墙3000多米,为乡直小学迁址征地22亩,建18班教学楼一幢,厕所一座,围墙2600米,新配桌椅1000余套。乡一中、二中通过社会融资140多万元,于2003年底,建成男女生宿舍楼各两幢,学生餐厅食堂各一座,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解决了2000多学生的食宿问题。截止2003年底,全乡有初中2所,在校学生3084人,初中入学率达98%,小学21所,在校学生65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2007年争取到项目资金60万元,新建祁庙、郭岗两所中心小学,从而使我乡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达到了3.4平方米,危房率下降到2.1%。乡一中二中教学类仪器达二类标准,生均图书达13.16册。
1979年,乡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1人,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病床有16张,设备只有一台显微镜,可进行简单化验。各村有医疗室一个,一般由2—3人组成,担负本村农民医疗、防疫工作。1997年,乡政府对原卫生院房屋进行了拍卖,在沙河新街征地20余亩,投资120万元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医院,2001年,卫生院与分水医院联合,开办精神病专科,到2003年有医师1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护士6人,病床36张,科室有内科、外科、生化科、五官科、放射科、妇产科、精神病专科等,主要医疗设备有X光机、B超机、显微镜,手术床等,可做胃穿孔、剖腹产、阑尾炎等手术。全乡个体诊所208家,从业医生322人。农村合作医疗已入户54217人,入户率达88%。卫生工作上,2007年乡卫生院由县妇幼保健院托管,相继投入技改资金20万元,用于医疗器械的更新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并下派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整体医疗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次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常抓不懈。着力消除威胁人群公共安全卫生方面的隐患。
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
1980年以来,国家对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乡党政领导始终把计划生育放在重要位置,对人口增长实行目标管理,以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1993—2003年,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的遏制,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2005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完成春、秋两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工作目标,坚持如一地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要务来抓。
加强土地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农宅规划,认真搞好荒地、荒滩和废弃砖瓦厂的复垦工作。复垦废砖厂28个,面积215亩,同时,依法保护现有耕地,加大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强化对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2007年以来,进一步强化了土地管理,初步开展村庄农宅规划和文明村庄建设。开展“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土地百日执法行动”等工作,巩固土地治理整理成果;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坚决坚持基本农田保护的原则,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在桥东、窖湾、莲花、柯楼等综合条件较好的村(居),引导开展了村庄农宅规划和文明村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进一步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坚持建设与环保同步规划,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对沙河兴达木制品厂进行了噪声整治,2004年对玄中村苎麻脱焦厂排污进行了治理,使周边环境得到了改善,结合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和植被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2007年各项环境目标达到了规定指标。
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沙河铺乡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一直靠一台54匹马力的柴油机发电,除机关单位外,很少有居民用电,1979年沙河铺乡架通了第一条高压线,随后低压线路逐步架通村庄,农村居民开始用上了电。1988—1998年,全乡有25台变压器,高低压线路17KM。1999年10月,开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到2003年底,全乡共集资300多万元,完成了22个村的电网改造,使农户电价由原来的每千瓦时0.98元降至每千瓦时0.66元。全乡共有10KV线路55.8KM,0.4KV线路31.5KM,变压器116台,总容量为5085KVA,其中抽水、加工专变75台。2007年农网改造完成杨集、湖沿、玄中三个村,累计完成24个,改造率达100%。全乡农网改造即“户户通”工程全面结束,原高耗能,小全部被淘汰,大大改善了全乡的配网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1980,沙河铺乡镜内只有5公里的312国道是柏油路面,沙陈路、沙泉路也是沙石路,乡村公路全是砖碴路和土路。1990年,沙泉路整修,沙河铺镜内10公里泥路变成了柏油路;1996年,沙陈路重修,乡筹资160多万元,对境内15公里公路进行了取直加宽,拆迁房屋200多间,顺利地完成了油路的铺设。1998年至2003年,乡通过发动群众和争取项目,筹集资金200万元,相继修通了窑湾村至花园村2.4公里沙石路,庙庄村—夹河村—汪营村5.5公里沙石路,街道—杨集村—联塘村—梓树村6.4公里柏油路,黄土村—郭岗村—柯楼村3.2公里石子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1978年至1992年,全乡仅有一部50门磁石交换机,只有机关单位装电话,全乡只有11部电话。1996年,沙河铺乡架通了传输光缆。现已装机3952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中国移动公司先后于1999年5月和2003年11月在沙河街道和黄土街道建起了基站,移动用户3252户。
1980年前后,全乡仅有部分群众能听到小喇叭,1986年,全乡村村通广播。1996年,乡投资40万元,装配了一座35米高的调频广播发射塔及无线电接收系统,安装了一套50W无线微波接收传递装置,使广播覆盖率达100%。1999年有线电视在街道开通。2000年至2003年,乡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电视回传系统二级通信干线及对各村庄的埋杆架线建设,有线电视入户1800户。2007年广播电视事业明显进步,新开通有线电视2个村,全年新增用户433户,新上数字MMDS用户45户。

❸ 沙河市有哪几个镇哪几个村

沙河市辖5个街道、4个镇、4个乡:褡裢街道、桥东街道、桥西街道、周庄街道、赞善街道、綦村镇、十里亭镇、白塔镇、新城镇、柴关乡、册井乡、刘石岗乡、蝉房乡。

❹ 莱州市朱桥镇和沙河镇那个经济好

你好!莱州市沙河镇和朱桥镇相比而言还是沙河镇经济实力好一些,主要是有地理优势,属于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处,各项工农商比较发达,希望我的回答能使你满意。

❺ 沙河市 有那几个镇那几个村

2011年,沙河市辖5个街道、4个镇、4个乡:褡裢街道、桥东街道、桥西街道、周庄街道、赞善街道、綦村镇、十里亭镇、白塔镇、新城镇、柴关乡、册井乡、刘石岗乡、蝉房乡。

行政区 行政驻地 面积 人口 管辖范围
褡裢街道 办事处驻京广路 19平方千米 5.50万 辖5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太北、广阳、晨光、新华、庆阳;褡裢、西崔、东崔、南汪、中汪、东升
桥东街道 办事处驻建设北路 54.35平方千米 3.18万 辖3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委会:园西、风阳、温泉街;新杨庄、普通店、常庄、毛村、田村、葛村、辛寨、西杜、杜一、杜二、杜三、高一、高二、高三
桥西街道 办事处驻桥西大街 14.9平方千米 2.01万 辖2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太西、兴农;赵泗水、正招、辛庄、兴固、曹一、曹二、曹三
赞善街道 办事处驻赞善村 34.97平方千米 2.73万 辖13个村委会:赞善、许庄、尚贤、岳坪、下郑、上郑、霞渠、丈八、官庄、福益、大掌、新石岭、东侯峪
周庄街道 办事处驻周庄村 41.4平方千米 1.42万 辖16个村委会:周庄、王庄、冀庄、老庄、姚庄、张庄、韩庄、申庄、高庙、竺村、淮庄、刘庄、毛庄、河北庄、东南庄、西八里庄
白塔镇 镇政府驻白塔村 78.17平方千米 5.76万 辖34个村委会:白塔、白涧、新村、秦庄、新王、西赵、浅井、下元、赵窑、中关、下关、章村、王窑、马庄、栾卸、温窑、权村、温庄、天生、贾庄、窑坡、养儿河、李家庄、朱金紫、王金紫、南金紫、西郝庄、王下曹、林下曹、张下曹、樊下曹、塔子峪、显德汪、东下河
綦村镇 镇政府驻綦村 123.8平方千米 2.46万 辖18个村委会:綦村、綦阳、西左、西毛、岗冶、朱庄、张峪、纸房、赵册、峪里、后坡、孔庄、称湾、黑硇、东苏庄、西苏庄、西南沟
新城镇 镇政府驻新城村 52.37平方千米 3.36万 辖21个村委会:新城、侯庄、三王、东冯、西冯、北冯、后河、白错、王庄、新章、店上、河头、北掌、南掌、台上、胜利、前升、小屯桥、西许庄、东郝庄、西石岭
十里亭镇 镇政府驻十里亭村 65.18平方千米 2.24万 辖15个村委会:十里亭、西葛泉、东葛泉、上申庄、大油、西油、南高、中高、高店、柳沟、下解、王岗、曹章、王窑、水涧
册井乡 乡政府驻册井村 60.58平方千米 2.31万 辖23个村委会:西北街、西南街、东南街、东北街、八十县、北盘水、功德汪、通源井、小南沟、张沟、高窑、康川、全呼、锁会、贾沟、常庄、蛇身、新庄、后井、蔡林、白庄、刘庄、魏庄
柴关乡 乡政府驻柴关村 85.59平方千米 1.52万 辖20个村委会:柴关、彭硇、刘硇、王硇、杜硇、康硇、陈硇、南站、西沟、峡沟、高庄、安河、东沟、温家园、阴河沟、石门沟、杏花庄、绿水池、五里碑
蝉房乡 乡政府驻蝉房村 168.71平方千米 1.49万 辖35个村委会:蝉房、南沟、花木、后欠、前欠、中欠、大欠、口上、连沟、大台、小台、寨底、渐滩、侯峪、西寨、王茜、寺沟、连庄、朝阳、良峪、石盘南街、石盘北街、前渐寺、后渐寺、石岩沟、后王峪、中王峪、前王峪、小汉坡、温家沟、南台沟、碾子沟、小东沟、水磨头、梧桐沟
刘石岗乡 乡政府驻刘石岗村 75.37平方千米 2.20万 辖20个村委会:刘石岗、李石岗、南石岗、后石岗、孟石岗、东柳泉、西柳泉、将军墓、八里庙、御路、上关、梁庄、寺庄、新庄、渐凹、渡口、石岭、北沟、小仓、大坪

❻ 沙河镇的基本概况

沙河镇立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南部,南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西依江苏最大的人工河——石梁河水库,是江苏省首批对外开放卫星镇,省重点中心镇。全镇下辖52个行政村,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万亩,人口12万。是江苏省农业大镇,盛产优质小麦、水稻、花生,蔬菜、花卉、草莓及优质大蒜生产形成规模;是苏北有名的商贸重镇,自古就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被着名的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称为“苏北三大集镇”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八的时候都会逢会,为期三天周围各大乡镇的都会过来游玩消费,人数和热闹程度不比春节差甚至有超越!
沙河镇与东海县隔河相望,国道310、327、省道牛青公路交汇于此。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11.6万人口。沙河镇先后被市命名为设施栽培先进乡镇、多种经营先进乡镇、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小城镇、群众文化先进乡镇,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平原绿化百家乡镇。
沙河因古大沙河横穿东西而得名。西汉时定名,春秋战国时初属郯,后属楚,终归齐。齐相管仲曾在沙河兴渔盐利,使沙河名闻遐迩;唐宋以来,沙河的经济贸易相当繁荣,是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沙河镇历史悠久,文人荟萃。明末沙河街的朱梓在湖广靖州任天柱令,为苗汉民族团结立下大功;传说中为七仙女、董永做媒的槐树在沙河境内,殷庄因此而得名。
沙河镇是省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和连云港远郊蔬菜基地。现有经济作物6.5万亩,其中蔬菜2.5万亩,粮经比例达到4:6,初步形成万亩设施蔬菜栽培基地、万亩大蒜生产基地、万亩草莓、万亩薯仔和5000亩花卉、杂果生产基地五大基地,年产各类蔬菜15万吨,产值1.5亿元。沙河镇多种经营生产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饮食、草竹编、贩运等门类,建成各类专业村40个、专业户5000户,其中规模养殖千只(头)以上的300多户,珍珠獾、蓝狐、白玉蜗牛、落地王鸽等特种养殖60余户。发展粮油加工大户200余户,流通专业大户300多家;500多名农民经纪人每年将各类农副产品30万吨销往全国各地,培育的“颜河”牌西红柿、三顺萝卜、黄牙菜等特色农产品畅销苏鲁农贸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沙河镇的工业经济进入规模发展轨道,全镇有木业建材、塑料管件、糖果食品、机械铸造、服装针织等门类企业近百家。私营经济已成为沙河的重要经济支柱,全镇发展个体工商户4600家、私营企业260家,从业人员达2.8万人。其中投资580万元兴建浪潮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PPR塑料管材管件已通过国家质量体系验证,年可创产值2200多万元,利税超百万元;殷勇化工厂生产的胱氨酸市场前景看好,年可创产值400万元,利税80万元;与加拿大迪克斯电器公司合作的汽车发动机生产项目,总投资150万美元,年可创产值2300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元,并积极与福建、浙江、韩国、加拿大等地客商洽谈,大力五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新上化工、建材、塑料、机械、食品等20多外项目。
沙河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区由原来的0.8平方公里扩大到2.7平方公里,投资近亿元实施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投资建设中小学楼房18幢,镇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建有农贸、粮油等规模市场8个,其中沙河粮油批发市场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县级粮油批发市场。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四通”目标;15%农民建起两层以上楼房;2002年全镇人口出生率8.56%,计划生育率达90%。
在今后工作中,沙河镇将积极实施农民增收、财税增源、企业增活、市场增大、集体经济增强、城镇建设增新的富民强镇工程,把沙河建成“农业大镇、工业强镇、三产重镇、商贸富镇”。一是突出工业主体,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力争在两年内吸引外资8000万元,兴建外资、合资合作企业20家,年增加产值2亿元以上;二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两年内增加温室2000栋,大棚1000个,更新技术、品种20项,农民年增加经济收入1500万元;三是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私营个体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00户、私营企业40家,年创税收500万元;四是建设文明新镇,树好赣榆南大门形象。

❼ 沙河镇的经济发展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沙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抓好项目建设,从而加快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积极做好项目跟踪服务,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烟花爆竹、打火机、钢铲遍及全国,目前仍蓬勃发展,产销两旺。2009年新上项目共6个,投资总额达2100万元。其中,一是计划总投资800万元的博白县林兴沙砖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于2009年9月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二是投资180多万元的博白县海利钢铲厂已竣工,目前已实现产值20万元,上缴税收0.35万元。三是计划投资160.2万多元的博白县财华木业旋切单板厂,于2009年8月动工建设,预计年产值250万元,实现税收1.5万元。四是投资150多万元的博白县佳林工艺品厂,已于2009年11月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310万元,实现税收11万元。随着林兴沙砖、海利钢铲、财华木业等企业纷纷落户沙河,该镇林果产业、针织工艺、烟花炮竹、交通运输、沙河铲业、矿产加工、农林肥制造业等,初步成为沙河镇的骨干产业。全镇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800万元,增长36.38%,标志着沙河工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二)基础设施建设沙河镇党委、政府历史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外引内联筹集资金,在2005年以来,相继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征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同意该镇建设面积为1.9546公顷的文华小区,于当年投资480多万元硬化长680米,宽10米,厚度20公分街道,硬化街道排污沟800多米,“三通一平”全部就绪。规划建房108间,房屋正建设中。2006年投资30万元硬化河西路至沙河船厂的四级公路,2006年投50多万元修建长远便民码头,2006年投50万元修建鲤鱼头渡头。2008年投资350万元硬化沙河——菱角公路20多公里;投资50多万元硬化朱锡昂故居公路1.8公里;投资80多万元修复沙河——东平水毁公路。2009年尤为突出:投资19多万元硬化白石村菜冲队至沙菱公路;投资14多万元硬化礼安村园地队公路;投资55多万元硬化双江村双坎队至叶屋村、双坎大桥公路;投资850多万元除险加固亚舟冲水库、联合水库和山塘;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双山、长远、礼安三个村的农田基础设施;投资60多万元修建便民码头和道路、渡口。全镇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革。沙河镇把发展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各项事业更好地发展。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全镇在教育方面基础硬件建设的投入极大,于2006年投资30万元建设玉桥村小教学楼。2006年投资24万元建设山桥村园地小学。2007年投资35万元建设沙河镇二中学生食堂和蓝、排球场。2006年投资223万元建设沙河高中教学楼一幢、教师住房一幢。2007年投资80万元建设沙河中心校教师住房一幢,2008年投资30万元建设新香小学,投资30万元建设竹旺小学,投资36万元建设白石村小学,投资540多万元建设沙河二中综合楼。2009年投资100万元新建新香村、竹旺村、白石村3个村的小学教学楼;投资410万元建设一中、二中教师、学生宿舍楼和校园基础设施等。为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保障。目前,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09年全镇中考上重点线人数26人,其中1人上玉高线,博高线25人,继续名列全县前茅。文化工作成绩显着,镇文化广场是全县乡镇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好的文化广场。文化站曾荣获过自治区受予先进文化站称号。几年来,该镇多次组队参加市县文艺节目比赛,并取得好名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水平不断丰富,2008年白石村才冲屯农民自费举办“农民奥运会”,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2008年计生工作一直走在全县最前列,投资36万元建设镇计生服务所办公大楼,全镇认真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去做,坚持“三为主”方针,把工作重心放在村民自治中去,由于成效显着,年度考评总分排在全县第一。城乡医疗惠民工程成效显着,2009年新农合参保人数6.13万人,参合率91%以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人数2800多人,发放低保金105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各项行政管理逐步规范,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使全镇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为经济建设和开放开发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了方便前来投资办企业的客商,并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镇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简化报批手续,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千方百计地为外商排忧解难。近几年来,先后与外地客商签订企业合同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到了1.6亿元。沙河镇党委多次获得玉林市和博白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基层党委、“六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镇政府大院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庭院,镇文化站荣获全国先进文化站荣誉称号。风生水起,百舸竞发;春潮涌动,生机盅然。如今,面临泛北部湾经济区成功获国家批准后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全镇客家儿女,发挥现有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精神风貌,积极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为国内外客商和朋友献上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努力把沙河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裕文明和谐新城镇。

❽ 沙河驿镇的经济发展

2000年,全镇共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5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934万元、10254万元、108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0.6%、13.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7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完成32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19.5万元,比上年下降10.6%。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48.7万元,比上年下降7%;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11001万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85万元,比上年下降1.4%;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比上年增长1.1%;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59129万元,比上年增长38.8%。乡镇企业利润完成5099万元,比上年增长41.6%。乡镇企业税金完成596万元,比上年增长4.6%。乡镇企业增加值12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利润完成34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工业税金完成5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充分发挥三大优势(铁路、公路、驿站),紧紧依靠三种力量(基础推力、政策拉力、干部动力),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工业强镇、养殖富民、城建商贸推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揽全局,以争创“全国千强镇”、“国家卫生镇”为总抓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镇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钢铁为主的工业产业、养殖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和铁路货场为辐射源的商贸物流产业),培育出了两家钢铁企业(荣鑫公司、鑫达公司)、两家焦化企业(蓝海焦化、宝利源焦化)、两家水泥企业(富源水泥、黎明水泥)及迁安市唯一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唐山市鑫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次产业比重由9.1:47.2:43.7调整到8:72:20。2006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连续两年跨入全市亿元镇行列,2006年全省百强乡镇综合评比中,排名第71位。
城乡一体化建设稳中有升。近年来,全镇累计投资1亿多元,对102国道两侧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强化镇区环境综合治理,镇区的“三化”水平显着提高。占地30亩水上公园、法庭、工商所等一批高标准办公楼相继投入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明显完善。镇北环路、万太路与卑杨线连接线以及二店子村跨线桥绕道工程,使镇内道路网络体系日益完善;加快主城区国道两侧的规范治理以及老卑杨线的改造治理,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和建设品位。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近临北京、天津、秦皇岛、唐山,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秦电气化铁路横穿东西,卑水铁路、卑杨公路、杨柏公路纵贯南北,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格局。镇内设有国家二级货运编组站,年货运能力可达1300-1600万吨,是迁安市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和门户。

❾ 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经济状况怎么样

在赣榆县,沙河镇还是不错的!

❿ 2020年莱州市哪个乡镇经济发展好 对比土山镇和沙河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环境状况

莱州市的经济发展最好的是土山镇,其次是金仓镇

阅读全文

与沙河哪个乡镇经济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38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7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3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7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2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3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09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19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7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7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4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6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1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4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1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3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89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6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0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