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洞庭湖经济带怎么样

洞庭湖经济带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1-06 16:42:45

1. 洞庭湖的主要特点

1、面积大。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湖区范围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面积6.0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2200万,地区生产总值7152亿元。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鱼粮基地。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流地区最大的调蓄性湖泊和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是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落后。但近年来,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湖泊日益萎缩,已由洪涝灾害频发演化为趋势性缺水,低枯水位期提前,长江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

(1)洞庭湖经济带怎么样扩展阅读

洞庭湖水文化对社会民风民俗的影响 :

洞庭湖水资源充裕,在洞庭湖区的民风民俗大都受到水文地理因素的影响,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随着时间沉淀下来,一直沿袭至今。

从洞庭船俗说来,洞庭湖区水运发达,船是重要的水运工具,水对于船俗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

洞庭湖水文化对湖湘儿女精神的影响 :

洞庭湖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湖湘儿女的性格形成,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拥有着一种独特的性格和情怀,即“湖湘精神”。

2. 洞庭湖区的经济效益

洞庭湖区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周围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业生产基础雄厚,劳动力众多。建立洞庭湖环湖经济圈对于加速洞庭湖区以至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强调经济效益并坚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国特大型商品粮基地、商品生猪基地、商品水产基地、高水平创汇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贸基地,实现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什么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中国政府网22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要求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局、统筹城乡新福地、合作发展新平台,加快解决血吸虫病、城乡饮水安全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批复还指出,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路径,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4. “湖广熟,天下足。”历史上洞庭湖地区农业经济很发达,是我国着名的“鱼米之乡”,请概述其有利于农业生

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坡肥沃;河湖众多,灌溉方便;气候条件优越,这一区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祝学习进步!

5. 洞庭湖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吗

据报道,日前有专家表示,洞庭湖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严管方面,采取了包括打捞、清理、投净水宝和一些生物制剂等措施,加强水生植物栽种以净化水质。同时,进行人放天养,即每年春天投放大量鱼苗,以能吃蓝藻的大口鲢为主要鱼种,也是生物净水的方法之一。

希望洞庭湖的环境可以日益改善!

6. 中国的洞庭湖有什么特点

1、面积大。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湖区范围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面积6.0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2200万,地区生产总值7152亿元。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鱼粮基地。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流地区最大的调蓄性湖泊和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是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3、经济落后。但近年来,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洞庭湖湖泊日益萎缩,已由洪涝灾害频发演化为趋势性缺水,低枯水位期提前,长江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

7. 环洞庭湖经济圈的三条开发轴

应用点轴开发模式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是要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和重点开发据点。鉴于洞庭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状况,目前宜采用点轴式地域开发模式。在洞庭湖区内,重点布局轴线可确定东线、西南线和中线三条。 东线的主轴线为京广铁路湖区段,107国道、湘江、东洞庭湖东岸线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湖区内基本上与铁路平行。此轴线北有岳阳、南有长沙,表现为“哑铃状双星式”的地域格局,其沿线地带正为现阶段湖南省的重点投资地区。在湖区三条布局线的建设时序上属于先期开发。
西南线的主轴线为石门—长沙铁路,与此基本平行的还有长沙—常德高速公路、319国道长沙—常德段和207国道常德—临澧—张公庙段。本轴线呈西北—东南向斜贯湖区,对连接京广与枝柳两大铁路干线、沟通湖区腹地具有重大意义。在湖区建设时序上属于中期开发。
中线的主轴线为联结石首-华容-南县-茅草街-沅江-益阳的南北向公路干线,北通长江,南达娄底,辐射带动湖区中部的开发。本轴线纵贯湖区腹地,所途径的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水运和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提高产业层次:一是发展避洪农业和养殖业;二是突出发展资源型工业,打造轻型工业航母;三是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环湖景区整合为精品路线,联手打造洞庭湖“水乡风光游”。
洞庭湖承担着长江及四水调水功能;环湖常德、岳阳、益阳、荆州4市、27县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同时,环湖地区资源丰富,除农副产品外,还拥有丰富的石膏、卤水、长石粉、石灰石等。该地区在产业、环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可实行优先发展,培育全省继长株潭之后的“第二增长极。

8. 洞庭湖地理知识点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洞庭湖南近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在北纬27°39′~29°51′;东经111°19′~113°34′之间。

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另有资料指为四部分,还有一部分为大通湖)。

东洞庭湖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9.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介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包括岳阳、常德、益阳3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规划总面积6.05万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2200万。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5964.9亿元。现有22个商品粮基地县、9个商品棉基地县、13个水产基地县、5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棉花、油料、淡水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2.3%、6.4%、4.7%、7.8%,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

10. 洞庭湖的社会经济

洞庭湖平原地区,约5万平方公里,它包括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松滋县、公安县、石首市江南部分,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临湘市、汩罗市、屈原管理区,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澧县、安乡县、津市,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南县、大通湖管理区,长沙市望城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和宁乡县的一部分,株洲市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板块之一,是湖南水利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地,将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城市腹地经济支撑试验区和国家大江大湖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区。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洞庭湖地区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水、土、生物资源条件,成为中国最早的稻作农业发祥地。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上发现了炭化稻谷的遗址,经碳十四检测,这些稻谷遗存距今9000~8000年以前,比浙江省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还要早1000~2000年。根据孢粉分析,彭头山的水稻与现代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已十分接近,表明彭头山出土的水稻已属人工栽培水稻。1993年,在彭头山遗址不远的城头山古城墙遗址下部,又发现了一处距今约7000年,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城墙时发现城墙的外坡下叠压着早于城墙建筑时代约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巨大濠沟。在濠沟的淤泥中,出土了稻谷、大米、豆类、蔬菜、莲荷等的籽实数十种,还有猪、牛、鹿、象、鱼和螺等动物遗骸20余种。此外还发现手工编织的竹席、芦席的残片,以及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古稻田实体。在古稻田的表层土壤中,经过检测分析,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稻谷和水稻植株的硅子体。在稻田周围还发现了水沟、水塘和圩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原始水利设施。以上表明,早在8000~7000年前已有先民们在洞庭湖这块沃壤上开始有固定聚落的农业定居生活,创建了以稻作农业为主体的人类早期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而洞庭湖区又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发源地。
正因为洞庭湖区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这里的水土养育了历史时期中华代代儿女。除土着人口外,洞庭湖区又是历代移民的流入地。先秦时代起,巴人东迁、糜人安居,都以湖区为目的地。楚人南迁,经营湖湘,这里成为粮仓。以后历朝历代,只要北方战乱,即伴生大量流民南移。永嘉之乱后,“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湖区成为侨立州郡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洞庭湖北部、西北部专门设立南义阳郡、南河东郡,今松滋县就是侨县。新设置的州县,虽说不是侨立州县,但也与安置流民有关,如湘阴县、药山郡、药山县、重华县、玉山县、湘滨县、罗州等。安史之乱后,北方民众逃亡,流向湖南又形成高潮,“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如大诗人杜甫即在这一时期流寓到湖区,最后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明代重视耕垦,移民大增,但性质有些变化,以经济性移民为主,难民开始减少。时有江西填湖广一说。清代康乾时期,湖区开始大量兴筑堤垸,湖区的人口急剧增加,除一部分外省籍外,湖区移民大多以本省籍为主,为湖区土着称之为“上乡人”,即湘水资水上游地区的意思。洞庭湖能成为历史时期各个朝代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表明这一地区具有丰裕的自然条件,人口承载量大,换言之,能解决大量人口膨胀的生计问题。

洞庭湖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司马迁、班固均用“稻饭羹鱼”、“虽无千金之家,亦无饥馑之患”来描绘其社会经济生活。在洞庭湖区,河网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生资源极为丰富,成为农业文明时期最为理想的地区之一,稻饭羹鱼也成为鱼米之乡在不同时期的代名词。洞庭湖给予人类以慷慨和丰厚的回报,除养活这一地区的民众外,明清以来,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输出地。到清干隆年间,随着洞庭湖区围垦洲土的高潮出现,湖南省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粮食产量逐步赶上并超过湖北省。在湖南,“止有本省之谷运出,从无别省之米运来”。新出现的民间谚语“湖南熟,天下足”传到皇帝那里,进而取代了“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省成为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成为着名的粮仓。湖南省的这一重要战略地位,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1998年统计资料,洞庭湖区粮食总产量724.25万吨,占湖南省25.71%;棉花14.31万吨,占74.34%;水产品59.34万吨,占50.81%;苎麻3.18万吨,占79.5%;油料48.34万吨,占40.03%。

同时,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阅读全文

与洞庭湖经济带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9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9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8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5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1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3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