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指的是14个)分别在哪个省还有5个经济特区分别在哪个省
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天津市)、上海(上海市)、大连(辽宁省)、秦皇岛(河北省)、烟台(山东省)、青岛(山东省)、连云港(江苏省)、南通(江苏省)、宁波(浙江省)、温州(浙江省)、福州(福建省)、广州(广东省)、湛江(广东省)和北海(广西省)
经济特区:厦门(福建省)、汕头、深圳、珠海(广东省)、海南省
㈡ 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几个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有4个,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是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㈢ 四个经济特区是哪里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3)安徽经济特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
经济特区,第一个任务把它作为一个试验田,就是我们所有在改革开放上的一系列的想法,都可以在这里试验。再讲大一点,站在世界经济当中,我们对外开放也是个试验,所以,试验就是要有一种闯劲,这是一个。它作为一个试验区,我们所有的改革开放都可以在这里试验。
㈣ 我国的经济特区行政特区分别有哪些
我国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厦门
我国的行政特区包括:4个直辖市:天津,北京,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23个省: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辽宁省(辽),河北省(冀),山西省(晋),青海省(青),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江苏省(苏),安徽省(皖),浙江省(浙), 福建省(闽),江西省(赣),湖南省(湘),湖北省(鄂),广东省(粤),台湾省(台),海南省(琼),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
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个省份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在广东省,厦门在福建省,海南岛在海南省。
1.中国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
2.中国现在的经济特区,有6个: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1565平方公里)
汕头(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当时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喀什(111794平方公里,介于经济特区和其他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国家级试验区)
㈥ 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4个
分别是深圳、厦门、汕头、珠海
所以最早的两个省就是广东和福建省了
㈦ 中国有几个经济区分别是什么
中国十大经济区所指: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南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上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内蒙古综合经济区、新疆综合经济区、青藏高原综合经济区。
针对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经济区方案存在的一些明显缺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提出,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情况下。
有必要在“三大地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划分中国的经济区,即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
(7)安徽经济特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一、东北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带分为4个经济区:
1.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重点是建设成为全国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农业以玉米、大豆和甜菜为主,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2.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4省市。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以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镇群为依托,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中国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城镇群。
3.东部沿海经济区,或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4.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3省。
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以及全国最大最重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具有全国意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二、中西部地带分为3个经济区:
1.黄河上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与河南5省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
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中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
2.长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
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重庆的摩托车制造)。
3.珠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建设成为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
三、远西部地带分为3个经济区:
1.内蒙古经济区:包括内蒙古1省区。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力度,尽快成为全国新的能源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高载能原材料工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资源,减少牧民数量,实行集约化的家庭庄园式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建设若干沙产业基地。
2.新疆经济区:包括新疆1省区。建设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建设具有优势的瓜果、棉花和西红柿种植业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如葡萄酒酿造业、果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全国石油生产最大的接续地;建立沙产业基地。
3.青藏高原经济区: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区。主要任务是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优势资源(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开发,并采取保护式的开发方式,避免小规模、分散式的资源开发模式。
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围栏畜牧业,以及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经济区
㈧ 中国有几个经济特区,都是哪里
在中国大陆实际上除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综合性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新区。
㈨ 请问中国的经济特区都是哪里
1980年8月26日
我国正式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已经提出试办特区的问题。7月15日,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国务院提出《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980年至1985年?个特区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累计完成基建投资76.3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新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初步形成了深圳的蛇口、上步、沙河、八卦岭、水坝,珠海的吉大、南山,汕头的龙湖,厦门的湖里等9个工业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