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什么的经济填空题

什么的经济填空题

发布时间:2022-11-02 23:23:34

‘壹’ 西方经济学填空题

1、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简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客观的”科学。实证经济学是客观的科学,可以通过经验的评价,对它的假设做理性的讨论。
规范经济学考虑“应该怎样”,诸如公共政策价值判断,或公共政策目标之类的问题。因此规范经济学又称为价值判断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涉及伦理信条和提出价值的判断。穷人必须工作才能得到政府帮助吗?应该提高失业率以确保通货膨胀不会迅速上升吗?美国应否因为微软违反了反托拉斯法而将其拆分?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伦理、价值而非事实本身,因此其答案也就无所谓正确或错误。它们只能靠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而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分析。
人们在研究经济学时,会有两种态度和方法,若对经济现状及变化要做出好不好的评价,或对该不该如此作出判断,这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称为规范经济学。
3、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⑴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⑵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⑶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5、长周期(长波或康德拉季也夫周期)每50年左右一周期
中周期(中波或尤格拉周期)每10年左右一周期
短周期
1.基钦的短波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之分,大周期约包括2 - 3个小周期,小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0个月,这就是短波周期。
2.朱格拉的中波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平均长度为9-10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这就是朱格拉周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中不断出现繁荣、危机和萧条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交替出现便形成一个经济周期。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政策、战争、农业歉收以及气候恶化等因素并非经济出现中波周期的主要原因,它们只是加剧了经济的恶化。中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所固有的现象,它与居民的生活行为、储蓄习惯、对投资和信用的利用方式等直接相关。
3.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时140年,包含了两个半长波周期,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平均长度为50-60年的经济长周期波动。经济长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等,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所固有的因素,特别和资本积累有密切关系。
6、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GNP=C+I+G+(X-M)
GNP—国民生产总值
C—消费支出又称个人消费支出
I—个人总投资支出(设备的更新和净投资)
G—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含政府补助、失业救济、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国债利息支出)
X—出口总额
M—进口总额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7、参与人、策略和支付
8、GNP(Gross Domestic Proct)——国内生产总值(凡是在中国境内进行的都可以统计为该项)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国民生产总值(只能统计拥有中国国籍的资产统计)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9、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10需求弹性分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1公共产品”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二是公共品的非排它性,意指不论他们是否付费,都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

西方经济学好好学的 不错的 !

‘贰’ 经过70年发展我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什么经济体,是填空题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叁’ 劳动经济学是对什么的研究填空题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

中国劳动经济学兴起相对较晚,研究水平与国际同行存在着较大差距,国内专门从事这个学科研究的单位很少,不能适应于经济建设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失业、劳动力市场发育等问题成为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中文名
劳动经济学
外文名
Labor economics
快速
导航
学术定义

培养方案

劳动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

国内发展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内容简介
简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①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
③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
④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
⑤劳动力的微观管理。包括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劳动组织与人员配备,劳动定额与劳动计量,劳动环境与人体保护。
⑥工资。包括影响工资的因素,工资职能,工资形式,工资水平,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工资差别。
⑦劳动保险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疾病、工伤、老年退休等社会保险中的经济问题。
⑧劳动效率。包括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微观劳动效率与宏观劳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
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劳动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具体经济科学,它应研究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部分,即研究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形式、对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形式等主要内容。
成果
第一项研究成果源于贝克尔(Becker)、兰卡斯特(Lancaster)、马斯(Muth)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特别是贝克尔(Becker)的“时间资源配置理论”一文,明确地认识到家庭是劳动力供给行为决策中的基本单位。他把相关的决策问题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长短的决策,另一方面是家庭产出和消费的决策。贝克尔将生产、消费和劳动力供给这三项决策归结到一个家庭模式中,清楚地说明了在效用最大化行为的支配下,一个家庭如何确定其成员从事市场性活动和非市场性活动的时间安排比例,自产物品和外购商品的组合,以及不同家庭成员从事各项工作的劳动分工。贝克尔模型在劳动力供给研究方面很有影响力,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很多劳动力供给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贝克尔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分析手希能卓有成效地适用于家庭行为研究等方面,如成婚、离异适度的家庭成员规模等等。A.西加诺(Alessandro Cigno)从多方位讨论、拓展了贝克尔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探究了这一理论模型对很多问题的启迪与含义,如多人口家庭的时间分配、劳动力的性别分工等等。
第二项研究成果是人力资本理论,其关注的基点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诚然,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史的长河中可以追溯得很远很远(Smith,1776)。不过,是米恩瑟(Mincer,1958)和贝克尔(Becker,1964)的研究才使得人力资本理论丰满起来并具备了可操作性,他二人的研究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此类文献中独领风骚。

‘肆’ 一个填空题 企业是什么,什么,什么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 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

企业也是一个法人组织。

‘伍’ 填空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_________。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碳中和技术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发展

‘陆’ 德国的经济特征 填空题

经济
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属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德国的出口额现居世界第一位.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军事

‘柒’ 什么经济填空用持组词

对持经济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捌’ 经济学填空题

1.《国富论》
2.稀缺性
3.右下方倾斜、右上方倾斜
4.垄断竞争
5.劳动力、土地
6.通货膨胀率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玖’ 经济填空

经济填空
一、填空题(20’)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___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 购买欲望(愿望) 和 购买能力 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 需求量变动幅度 和 价格变动幅度 的比值。
4、效用具有 主观性 和 相对性 的特征。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 股份制公司 。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 非排它性 和 非竞争性 。
7、 流量 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 GDP或人均GDP 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_季节性失业____、_摩擦性失业____、_结构性失业____。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 净出口 。
11、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 单人业主制 、 合伙制 和 股份制公司 三种形式。
填空题:(20’)
1、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_机会成本______。
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资源配置_______问题。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 反方向 变动。
4.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 增加 总收益。
5、顾客买一件衣服,原价180元,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160元,那么我们把那80元称作 消费者剩余 。
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平均产量 曲线的最高点。
7、只满足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之一的物品称为 准公共物品 。
8、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 最终产品 的 市场价值 之和。
9、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是__充分就业______。
10、奥肯法则表明了失业度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 反方向 变动关系。
11、利息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
1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 经常 项目与 资本 项目的总和平衡。
13、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
14、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 固定 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 可变 成本。
15、 国有化 是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
填空题:(20)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微观经济学_和_____宏观经济学_________;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实证经济学____和______规范经济学_________。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 价格 与 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3、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 正常 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 低档 商品。
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无差异曲线 分析法。
5、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 大于 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 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 平均产量 达到最大。
6、在完全垄断下,单一的卖主可以通过 提价 和限产来获取超额利润。
7、人类发展指数用于综合衡量一个国家(地区) 识字率 、 预期寿命 和 婴儿死亡率 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
8、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是由于 工资成本推动 所引起的。
9、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 收支总额 对比
10、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它不受利息率的影响,因而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 垂 直 线。
一、填空题:(20)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___市场经济制度__,另一种是___计划经济制度_____。
2、替代效应是指 实际收入不变 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是指 货币收入不变 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3、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 小 ,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 大 。
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 消费者的嗜好 是既定的;第二, 消费者的收入 是既定的;第三, 物品的价格 是既定的。
5、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 劳动、资本、土地 和 企业家才能 。
6、既有非排它性又有非竞争性的物品称为 纯公共物品 。
7、 最终产品 是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8、 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9、计算GDP的收入法又称为 成本法 ,是由于使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成本。
10、 人力资本 是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源泉。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物价指数 。
12、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要通过 官方储备 项目来实现平衡。
填空题:(20)
1、供给是生产者 供给愿望 和 供给能力 的统一。
2、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反 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同 方向变动。
3、假定商品X和Y是互为替代品,当商品Y价格下降的时候,商品X的需求量将 减少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 正 值。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5、在 完全垄断 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只有一个,他的产量的高低能够影响价格。
6、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 消费者收入既定 和 商品价格既定 。
7、海洋中的鱼是一种 竞争性 的物品,但并不是排他性物品。
8、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制度 、 资源 和 技术 。
9、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____自然失业率____。
10、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 总需求 大于 总供给 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11、在国内通货膨胀而国际收支赤字时,可产用 紧缩 性的政策。
12、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13、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下降。
填空题:(20)
1、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___生产什么 _________、___如何生产_______和__为谁生产_。
2、需求定理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 增加。
3、恩格尔系数是用于 食物 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
4、消费者的 偏好 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5、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在 完全竞争 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7、物品具有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能够减少他人使用的特性一般称之为 竞争性 。
8、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 国民原则 计算的产出总量。
9、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_____货币工资增长率___与___失业率_____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 、误差和遗漏项目三类。
11、货币有下述功能:交换媒介 、计算单位、价值储蓄和延期支付的手段 。
12、 财政收入政策是指通过改变税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填空题:(20)
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_______定义___、__假设 _____、__假说__、______预测________。
2、是否以一定的____价值判断_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贡要区别之一。
3、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 减少 ,向右移动是需求 增加 。
4、供给弹性是指 供给量 对其 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 增加 ;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 达到最大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 减少 。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很多,他们的商品彼此之间 没有 差别,他们增减产量对价格 没有 影响。
7、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不是一样多,称为 信息不对称 。
8、经济增长的前提是 制度 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 资源 的增加,核心是 技术进步 。
9、工人为了寻找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是__摩擦性失业______,但当经济中的变动迫使劳动力不得不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寻找工作时所引起的失业是____结构性失业____。

填空题:(20)
1、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假设是:经济个体是___理性__________的,经济资源是___相对稀缺__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可以说是在这两个基本假设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2、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是 价格 、 收入 、 消费者嗜好 和 预期 。
3、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价格 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 需求量 变动的比率。
4、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 预期的快乐和满足感 。
5、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数目 极少 ,他们可以通过 勾结 的方式制定价格。
6、某个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给别的社会成员造成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补偿,称之为 外部性 。
7、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主要包括 资源配置的改善 、 规模经济 和 知识的进展 。
8、通货膨胀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___爬行通货膨胀___、__加速的通货膨胀__、__恶性通货膨胀___三类。
9、在不考虑官方储备项目的情况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 国际收支顺差 与国际收支逆差 两种情况。
填空题:(20)
1、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_____家庭和企业_________。
2、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是供给 减少 ,向右移动是供给 增加 。
3、富有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大于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 增加 ,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 减少 。
5、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技术水平不变 。
6、在 不完全竞争 的条件下,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平均收益曲线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上方。
7、搭便车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公共物品的 非排它性 性特征产生的。
8、GDP按 国土原则 计算的 流量 。
9、 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是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缴纳个人税和非税支付留下的,可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即可以自己决定用途的收入。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___失业率__,它是_失业人数___占____劳动力总数___的百分比。
11、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需求指的是 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12、外汇汇率有 直接标价 和 间接标价 两种标价法。
13、在流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在图像上表现为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息率趋于下降。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市场经济___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供给曲线向 右上方 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 同方向 变动。
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负值,这种商品是 低档 物品。
4、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消费者剩余 。
5、在 垄断竞争 的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厂商很多,但他们的产品彼此之间存在差别。
6、私人物品具有 排它性 性和 非竞争性 性。
7、GDP是一个 名义指标 而不能代表真正生活水平,是 产出指标 而非消耗指标,是 市场交易指标 而非生产指标。
8、一个经济周期一般要经历___繁荣_____、___衰退_____、_____萧条___、______复苏__四个阶段。
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师的总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 移动,从而使得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增加 ,贸易收支状况 恶化 。
10、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 ,投资余额主要取决于 利息率 。

‘拾’ 政治经济学填空题

1.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消灭剥削具有重要意义。实行按劳分配,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2.由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从而使按劳分配在收入分配中占主体地位。

阅读全文

与什么的经济填空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9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9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8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6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1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3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