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汉近年来的经济变化是怎样的
武汉近年来的经济变化:
武汉轨道交通。2000年,中国批准长春、大连、武汉和重庆4个城市为首批轻轨建设示范城市之后,武汉轨道交通公司(现为武汉地铁集团WUHAN METRO GROUP)成立。2000年底,投资21.99亿元、总长约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底具备试通车条件,2004年7月投入试运营。由于线路短、票价高、换乘不便、路线不合理等原因,在试运营期和正式运营初期,武汉轻轨载客量都较低。其后虽然武汉轨道交通公司(武汉地铁集团)采取降价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并不明显。
武汉市规划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由7条线路构成,总长222.8公里。除一号线吴家山至堤角30.5公里为轻轨外,其余6条线路都是地铁。分别为:二号线,常青花园至流芳,39.8公里;三号线,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号线,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号线,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号线,老关村至堤角,25.3公里;七号线,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
这7条线路中,二、三、四号线跨越两江,连通三镇;一、五号线分别贯穿汉口、武昌的东西方向;六号线沟通汉口、汉阳旧城及后湖新区;七号线则把汉口北部与武昌东南部联为一体。2006年11月16日,武汉地铁二号线的范湖站动工,二号线预计于2012年建成。
武汉过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已建成,2004年11月28日开工,总建设周期45个月,于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3月调试运行通车。之后,逐步完善隧道运营维护管理办法,整理竣工验收有关资料,“长江第一隧”于2011年方可正式通车运行)。
武汉长江隧道为长江上的第一座过江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长约3.6公里(含匝道),汉口越江点位在江滩公园附近,胜利街设右进隧道匝道、天津路设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点位于和平大道,友谊大道设4条匝道连接。该工程为左、右道隔离的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三镇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故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但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的发展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抛在了身后。
当时,由于市容环境不佳、城市建设无序,武汉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速转变,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汉口东西湖的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
中国三大钢铁集团公司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位于武汉;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位于武汉。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以东风汽车总部、东风有限汽车总部、东风本田总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车企业总部和以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等一批建于1862年的武汉江汉关。顶尖汽车研发机构以及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渝安等整车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集中的汽车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车都”。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汉·中国光谷”。这里是中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的光电子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2007年,区内科工贸总收入达1300亿人民币。如今,富士康在高新区投资数百亿建立光电子和数码产业帝国,还有中芯国际投资百亿元的芯片厂为高新区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的活力。
高新区内有着名的光谷软件园,聚集着微软(武汉)创新技术中心、IBM全球服务中心、EDS全球服务中心、法国电信软件研发中心、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银行运营中心等世界五百强和国内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它们已经成为武汉光谷软件园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有利促进光谷软件园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武汉市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远远超过湖北省内其他的城市,尤其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GDP总额占湖北省的比重稳步提升。2001年,武汉的GDP总量占湖北省的28.9%,到2006年,武汉市GDP总量占湖北全省的比重达到34.5%。
② 武汉属于哪个省份,武汉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
1.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有“九省通衢”之称。
2.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教基地,是中央军委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③ 简介武汉300字
到网络里找啊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其铁路四通八达,水运通畅无比堪称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因此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
巨大的区位交通优势推动了武汉的全面、快速发展。现在武汉已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中国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长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时期,武汉三镇经济繁荣,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的主要金融指标均处于前列,依托武汉市金融业现有基础以及未来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湖北省及武汉市也计划将武汉打造成为立足湖北,辐射周边省份的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武汉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说道“江城”,武汉可谓名副其实。武汉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及支流汉水在城中交汇。此外武汉城内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属于长江水系的淡水湖。
武汉还有悠久的历史。武汉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迄今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
悠久的文化名城,形成了许多自然人文景观。着名的景观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百年老街江汉路。并有许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八七会议会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等等。
同时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 69 所普通本专科高校。在光通讯(华工)、生物工程(华农,武大)、激光(华工)、微电子技术(理工大)、农药学(华中师大)、地质及地质资源和新型材料(地大)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好累啊,帮你写完了!!!!!!还可以吧
④ 武汉属于一线城市么
武汉是属于新一线城市的,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军委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
(4)武汉辐射哪些省份的经济扩展阅读:
在2017年5月25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举办“新一线城市峰会暨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仪式”,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业魅力榜单。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评估了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
采用了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但在分析算法做出了一些调整:邀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为五大指标的权重赋值,以专家打分法的方式计入评分体系;并在二级指标以下的数据中分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
⑤ 湖南和湖北的经济实力的详细分析。
在整个中部,湖南和湖北经济发展水平略为领先于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两湖之间互相咬得比较紧,严密盯防,彼此竞争性很大,比如相互封锁对方的烟草等等,在武汉很难买到湖南的芙蓉王。为这个经济问题,两湖网友月月吵,年年吵,已经持续多年了。可以想见,两地政府关系也不大好,互相防备,合作极少,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湖南同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则没有湖北这种特殊矛盾。
⑥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可辐射到哪些省
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江西(仅长江沿岸),湖南(沿岸和洞庭湖平原、湘江沿岸),湖北,建好了三峡后,可以到达重庆,一般是长江沿岸的省份,如果有长江的支流的深入,也是可以辐射到的,要看那个省份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交通而定
⑦ 武汉和上海的差距在哪里
和上海的差距有以下几点?一上海是直辖市,也就是和湖北省是等同行政级别的,武汉只是湖北省的省会在国家里面,他是属于副省级城市,也就是说武汉比上海要低半个等级。二在人口上面,上海市有2000多万人,而武汉只有1000多万人。 经济总量,上海市有四万多亿的GDP而武汉只有两万多GDP。四个人平均GDP上海也要高于武汉。五,地理位置上,上海更优于武汉,上海在国家沿海地区来说,刚好处于中间位置上,而武汉这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节点。五,上海和武汉的辐射作用,上海要大于武汉,上海主要辐射是上海,浙江,江苏,安徽,而武汉主要是服湖北省。六,教育资源,上海优于武汉的教育资源,上海的高校多于武汉。七在交通上,上海也忧郁,武汉,上海有两个国际机场,而武汉只有一个国际机场,铁路,火车站的等级,上海和武汉几乎相当,但是在枢纽线上,上海和武汉都是相同的。把上海的国际开放高于武汉的国际开放度。
⑧ 宁波与武汉哪个更发达
宁波和武汉区比肯定比不赢。宁波应该对比的对象应该是青岛、大连这样的计划单列市。虽然宁波和武汉都是副省级城市,但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发展的比宁波更好是理所当然的。
武汉作为千年名城,有长期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一般城市是很难达到这种水平的。所以宁波和武汉相比不在同一水平。
⑨ 中国这三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未来哪个最有可能成为第
首先要了解成立直辖市的条件:
目前中央对于增设直辖市有三个标准:1、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在200万至300万以上;2、有明显的区位优势;3、非省会城市优先考虑。中央并没有完全否定省会城市升格为直辖市的可能性,只是提到非省会城市优先考虑,而目前的提上议程的10个直辖市候选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
人口规模方面,目前提上议程的10个直辖市候选城市通过提高城镇化率、并县等方法都可以轻松达到要求,杭州、广州等城市加快了并县步伐,将萧山等县纳入麾下,以增强中心城市实力,提高升直的筹码。在候选直辖的省会城市中中心城区规模较小的福州,也提出了合并长乐、闽侯等县的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使中心城区人口轻松达到300万人以上。而入选直辖市侯选10个城市中,除苏州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外,其他城市都是其所在地区的中心城市。
目前有代表提出,可以让某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如沈阳、武汉、福州、广州等同时作为直辖市并行使省会行政职能,之前也曾有过先例,在建国初期,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就曾同时作为直辖市并行使省会行政职能。而在西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只有西安和武汉一个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直辖市同时作为省会的可行性。
郑州,武汉辐射华中经济,西安+咸阳合并成一市辐射西北经济发展,华中,西北地区的需要,设立直辖市必然现象。
除了10个待议的直辖市候选城市外,长春、南京、杭州等城市也在争取成为直辖市。
直辖市待议候选城市名单:
2003年首批待议城市:沈阳、大连、青岛、武汉、福州、广州、深圳
2005年次批待议城市:西安+咸阳、武汉。{重点考虑对象}
武汉优势:
1,城市规模大,周边已形成庞大的城市集群;
2,位居长江流域中心地带;
3,我国中部地区工商业与金融中心。
4, 高等教育水品名列前茅
5,华中经济辐射能力强。
武汉劣势:
1,目前行使湖北省省会行政职能。
2,难找个够格做湖北省省会的城市
西安优势:
1,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第一大城市,西安市人口700万+咸阳上千万。
2,高等教育,科技发达;
3,我国六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4,西安咸阳俩市合并。
5,西部大开发重点发展对象。
6,中国传统大城市。
7,西北经济辐射能力强。
西安劣势:
1,经济较为落后,居民收入较低;
2,整体经济实力较弱;
3,目前行使陕西省省会行政职能。
沈阳优势:
1,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
2,东北地区经济商业金融中心;
3,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发达。
沈阳劣势:
1,整体经济实力一般,居民收入较低;
2,目前行使辽宁省省会行政职能。
大连优势:
1,东北海运物流中心;
2,经济相对发达,国际知名度较高;
3,风景优美,着名旅游会展城市;
4,非省会城市。
大连劣势:
1,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2,高等教育水平一般。
青岛优势:
1,我国北方第一大集装箱港;
2,经济相对发达,国际知名度较高;
3,风景优美,着名旅游会展城市;
4,非省会城市。
青岛劣势:
1,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2,高等教育水平一般。
郑州优势:
1,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
2,我国北方公路、铁路交通枢纽;
3,商贸发达。
郑州劣势:
1,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2,经济较为落后,居民收入较低;
3,整体经济实力一般;
4,目前行使河南省省会行政职能。
苏州优势:
1,经济发达,人均GDP位居全国前茅;
2,中国五大经济城市之一,整体经济实力强大;
3,非省会城市。
苏州劣势:
1,紧邻直辖市上海,经济上附属于上海;
2,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3,居民收入水平一般;
4,高等教育水平一般。
福州优势:
1,长三角与珠三角间第一大城市;
2,位于海峡经济区与台北隔海相望;
3,经济较为发达,居民购买力强,我国奢侈品终端消费人群主要来源地之一;
4,商业发达,以170万城区人口挤身全国15大商业城市之列;
5,着名侨乡,民间资本雄厚,海外华侨众多;
福州劣势:
1,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2,整体经济实力一般;
3,高等教育水平一般;
3,民间资本更热衷于在外地投资;
4,目前行使福建省省会行政职能。
广州优势:
1,中国第三大城市,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
2,经济发达,整体经济实力强大;
3,人均收入高,居民购买力强,我国奢侈品终端消费人群主要来源地之一;
4,商贸发达,华南地区商业中心;
5,国际知名度高,中国大陆未来50年内有希望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四个城市之一。
广州劣势:
目前行使广东省省会行政职能。
深圳优势:
1,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人才吸引力强;
2,紧邻香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
3,人均收入高,居民购买力强;
4,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与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5,国际知名度高,中国大陆未来50年内有希望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四个城市之一;
6,非省会城市。
深圳劣势:
1,商业远不及相邻的广州;
2,城市户籍人口太少;
3,高等教育水平水平较低;
4,城市历史太短,缺少城市文化积淀。
5,由于靠近香港,面积太小,深圳市成为直辖市的可能性极小。
⑩ 武汉城市圈哪些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大
武汉城市圈又叫1+8城市圈:包括中心城市武汉及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八城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于2009年由湖北省发改委发布,2014年《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有了具体行动指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认为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足,武汉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这与武汉自身还有许多区域需要发展有很大关系。当然8个小弟城市中,有一些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也不错,个人认为未来鄂州发展的潜力应该还是不错的。
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鄂州与武汉距离有优势,鄂州葛店、红莲湖片区已经开始大量承接光谷片区外溢的产业及人口。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中,鄂州与武汉的全面对接是走在其他城市前列的。
地理位置: 鄂州在8个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有利,鄂州市区离光谷广场不过50多公里,热门开发区光谷东与鄂州葛店更是一桥之隔,距离上的优势加上便利的交通,使得两地之间的交流成本远远小于其他城市,同时也为产业、人口的转移创造了便利条件。而其他城市距离武汉市中心普遍较远(除汉川),空间上对比鄂州没有优势。
鄂州风光:
交通方面: 武汉地铁11号线由左岭站延伸到葛店南站规划已经获批并开始招标,鄂州也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建设地铁的地级市;公交层面武汉与鄂州间的交通行政壁垒被打破,公交集团301路常态化在葛店与武汉之间运营;武汉至黄山城际铁路也于2014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鄂州市域范围设有葛店南站、华容南站、鄂州站、鄂州东站、花湖站等客运站点。
城铁葛店南站:
产业层面: 2018年2月23日,国内第一个专业化货运机场——鄂州(顺丰)机场获批建设,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内将实施天河机场与鄂州机场的“客货双枢纽”发展战略。借助鄂州机场,鄂州将成为湖北省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后期与武汉的融合必将进一步加强。此外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已经与光谷深度融合,是武汉 科技 新城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光谷葛店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华工 科技 、唯品会华中运营中心、苏宁华中物流园等一大批企业入驻。
鄂州机场规划图:
人口交流: 鄂州葛店、红莲湖等区域已经成为武汉光谷外溢人群购房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葛店地区,由于紧邻光谷东,房价更是凶猛上涨,品牌开发商楼盘已经达到9000元/平以上。未来外溢人口增加,两地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必将进一步加强,同城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
武汉城市圈,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8”。8小兄弟武汉最疼爱谁呢?
这种老牛拉车的经济发展规划方式,目前已经实行好几年了,大武汉真的有那么大力气拉动小兄弟经济发展吗?目前真不见带来什么明显效果,看来大武汉很难拉动小兄弟们。8个小兄弟,大武汉最疼爱谁呢?应该是离武汉最近,而经济基础一向比较好的城市了。仙桃,天门,潜江是三个副省级城市,黄石,鄂州,孝感是经济条件好,又离武汉近的城市。论发展潜力应该就在这六市中了。黄冈和咸宁离武汉比较远,经济条件基础都没办法和以上六市比,不是亲兄弟,发展方面可能只是咸宁了。黄冈麻城紧挨武汉,近年来麻城是国家口子扶持城市,这么说来麻城未来发展还是比较好的。
八兄弟中,除咸宁以外,应该有麻城和另外六兄弟在城市圈比较有好的发展潜力。
武汉8+1城市圈发展潜力最大的应该是鄂州,不说别的,你只要看它的房价涨幅,就好像鄂州马上要从一个五线城市翻到准一线城市一样,房价是直逼湖北老大一一武汉!
武汉城市圈里,一共有8座城市,分别是:天门、仙桃、潜江、咸宁、鄂州、黄石、黄冈和孝感。
这8座城市里,论现状,黄石、黄冈和孝感目前整体实力最强,毕竟这三个地方管辖面积巨大,咸宁gdp居于第四位,达到了1570亿,鄂州因为靠近武汉光谷,网上的声量很大,gdp也突破了千亿大关,后面的三个,天门、仙桃和潜江,由于只是县级市,整体实力还需要加强。
在我国,一个地方能否有发展潜力,取决于三个要素:级别、政策和地理位置。
城市级别越高,发展潜力越大,直辖市比省会城市级别高,所以直辖市普遍比省会发展得好(广州和深圳是特例),省会的级别比地级市高,所以武汉比宜昌襄阳都发达,地级市又比县级市级别高,孝感整体实力强过天门自然顺理成章。
政策方面就更好理解了,光谷,30年前还是农村,有了国家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今天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 社会 活力,都超过了老城区武昌和汉阳。
至于地理位置,沿海地区肯定比内陆地区有发展前途(现在还是海洋世纪),内陆地区中,有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的地方肯定比只有高速公路的地方发展得更好(孝感的铁路公路在湖北地级市中最为发达)
综上,我个人看法里,孝感和鄂州两个地方,不仅是地级市,而且距离武汉最近,其发展前途相应最好,江汉平原上的几个城市(天门仙桃潜江)基础雄厚,未来发展也会不错,至于黄石咸宁和黄冈,这三个地方距离武汉不远不近,有发展起来的潜质,但也很容易被大武汉虹吸而掏空。
武汉城市圈,除了圈主武汉,剩下的都是湖北省内与武汉接壤的地级市,或者是不接壤但为湖北省直管的县级市。这些城市中,发展潜力最大的非鄂州和仙桃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说说鄂州,毫无疑问,鄂州是武汉城市圈所有城市中,与武汉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因为鄂州的葛店与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在地缘上紧密相连。
现阶段,武汉地铁11号线列车已经开进了鄂州市,鄂州的多条市政道路已与光谷的多条道路进行了规划对接,而且路名都一样,这些都是武鄂一体化发展的有力证明。
最重要的是,武汉光谷需要大量的土地来进行产业的发展壮大,而鄂州恰好有不少的空地。可以这么说,鄂州将成为武汉光谷产业转移最佳的承接地。
再来说说仙桃,仙桃位于武汉的西边,属于湖北三个省直管县级市中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个,也是三个直管市中,唯一一个与武汉接壤的直管市。
仙桃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同样可以承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移,而且仙桃的人口基数不像地级市那么庞大,未来,仙桃的人均GDP有望和鄂州一样位居湖北省前列。
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当属鄂州。
鄂州的发展,有几个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鄂州毗邻武汉发展最快的光谷,是规划中的光谷 科技 创新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州的葛店开发区是湖北省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有大批企业在该处落户,已实现与光谷一体化发展,武汉地铁11号线已延伸到葛店。
二、鄂州正在建设花湖机场,该机场号称湖北的一号工程,由湖北和顺丰快递联合投资,总投资达到300多亿,预计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计划2025年旅客吞吐量达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0万吨(按2019年数据,这个吞吐量超过北京首都机场的195.53万吨,仅次于上海浦东的363.42万吨);远期在东跑道东侧规划第三跑道(3600米 45米),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5.2万吨的要求。该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航空物流枢纽,与武汉天河机场一起,构成湖北民航客、货运枢纽的“双引擎”。顺丰快递也将以该机场为依托,推进在全国快递隔日到达的战略布局。目前,鄂州、黄冈、黄石三地都在围绕该机场,打造临空经济区,但无疑机场所在地鄂州最具优势。
三、在武汉城市圈重点推进的武(武汉)鄂(鄂州)黄(黄冈)黄(黄石)一体化过程中,鄂州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实施的多项重点交通工程,如鄂咸高速、武阳高速,都将加强鄂州在武鄂黄黄同城化中的地位,推动鄂州的加速发展。
在鄂州之后,我看好黄冈和黄石,它们都将从武鄂黄黄一体化和同城化中受益。
怎么大起来,武汉吸走了那么多资源,武汉本身都没有发展壮大,周边城市不可能发展很好的!武汉起不到想要的上海那样的作用辐射周边城市,武汉没有多少上市公司,也没有特别强的产业,很难带动,难道靠修地铁延伸带动啊,不能什么都靠房地产吧!武汉要发展起来就必须有一批非常强的制造业公司,没有这个做基础什么都是空想,武汉也留不住人
应该是广水发展最大,前提是脱离随州!
鄂州和孝感还有黄冈发展潜力大[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