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威海和青岛哪里好
应该是青岛比较好
感觉可能因为喜欢拍点照片的缘故,看待这个城市的角度不是那么大众,私以为青岛给人的感觉是踏实和安逸,当然可能里面有家乡属性加成。但是整体的生活节奏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虽然它确实收入低消费高物价高房价高,但是从在青岛生活的角度出发的话,在这生活会让你感到很舒服。
它是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尤其是老城区,不光只有栈桥和教堂才是老城区,毗邻的面临拆迁的黄岛路里院西镇胶州路等等一大片都是很有生活味道的地方,这些地方人文生活味很浓,这也是青岛迷人的地方。
如果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么说“崂山风景甲齐鲁”也是不为过的,青岛不仅因崂山白花蛇草水而享誉中外,它那风光霁月、云蒸霞蔚的自然山水也让无数游客折腰。除了崂山,青岛的许多山水更加让人自由呼吸、尽情驰骋。
—面朝大海的最佳角度观海山
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气候非常的适宜,夏天步子狐疑太热,冬天也不至于太冷,还有漂亮的大海可以放松,还有海滩可以提供嘻嘻娱乐的地方,从自然环境上来说,青岛真的是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的。
青岛是一个很有人文底蕴的地方,很多人会想起青岛的文人来,很多人也会在意青岛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而且青岛本身也是一个以美食着称的地方。
青岛的经济状态也很不错,因为他有海运,而且旅游业很发达,很多外地人都喜欢来青岛,也为青岛带来了很多的人才储备,经济上虽然不像北上广那些地方,但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青岛依山傍海,空气清新,城市绿化也比济南好,城建青岛也比较突出,老城区保留原来特色,新城区建立商务区,而且青岛作为一个军港,有其独特的优势。青岛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向八大关等,推开门就是大海,而且青岛的海水非常清澈,非常适合度假和养老。
B. 青岛和大连哪个城市经济发达
青岛经济比较发达,大连相对比较落后。以下主要从GDP、地理位置、物产资源来作比较。
C. 青岛外地人多吗经济如何
青岛的外地人相比南方同等城市外地人是比较少的。青岛的外地人以山东人为主,比如潍坊、菏泽、日照、临沂等。
青岛的经济总体来说可以,在全国10-15左右,但是经济活力不强,以国企央企为主,民企发展落后。青岛最近发展的15年,慢慢被珠三角长三角城市落下,甚至比武汉、郑州、西安都有落下。
青岛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体经济不错,家电石化汽车中车造船等等
D. 青岛是个怎样的城市
青岛的地理环境非常好,沿海地区非常美丽。青岛市排名第一的名片,白色家电,家电中国传奇海尔排名第一;黑色家电,享誉世界的海信;世界第八大啤酒厂,中国当之无愧的青岛啤酒王;知名企业、双星、澳柯玛等。掌握中国经济命脉这个不敢言的青岛经济命脉,但在中国也是算有实力的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
E. 青岛主要以什么经济为主 经济发展如何
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山东聊城是一个悠久地历史名城,其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制造(中通股份)运输(
F. 青岛和大连的优缺点
青岛、大连两个城市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的特色,各有优劣。
经济总量指标,青岛多数超过大连,但青岛是外强中干没有实惠,大连地方人民群众与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钱比青岛要多,如社会商品零售额、地方财政支出,显然青岛有点外强中干,得了名声却没有实惠。青岛的工业强于大连,但大连的第三产业强于青岛,青岛税收总收入比大连多70亿元,然而大连的地方支配的财政支出却比青岛多7亿元,显然青岛上交国税比大连多60多亿元,即大连地方支配财政支出与上交之比为70∶30,而青岛地方支配财政支出与上交之比为45∶55。
人均经济指标,大连多数超过青岛,但大连是外虚内强人民实惠。由于青岛人口(716万)多于大连(558万),人均经济指标尤其是与人民群众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关的人均指标,大连依然明显强于青岛。大连明显是外虚内强,人民群众比青岛更实惠。
竞争能力比较,青岛与大连各有优劣,但多数评比大连强于青岛。近年来关于城市竞争力评比排名有几十种,其中多数评比是大连强于青岛,有许多大连进入前十名,而青岛连第十名都没有进入。
优势劣势比较的话,青岛与大连各有千秋。
大连,前几年过于注重城市形象建设,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名牌大企业集团,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市民收入水平提高不显着。青岛,工业企业强大,但城市综合优势不突出,经济腹地较小,大学也偏少,城市科技实力比较弱;在近年多个城市排行榜中都不靠前。
1.强势企业方面,青岛强于大连。虽然目前大连企业和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还远远不能比。大连也有很多强大的企业,如大商集团,全国零售业第二;万达,也是中国的房地产大鳄之一;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大连机车厂等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也相当出名;大显、实德、冰山集团、瓦轴、华丰家具、美罗药业等在全国也相当有名气;大连商品交易所是全国三个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量中国第一,大豆期货交易近期世界第一。
2.教育科技方面,大连强于青岛。海洋人才是青岛多,青岛有33个院士,而且全国海洋科学的一半人才都集中在青岛了。但总的来说,青岛科技实力、人才优势不如大连。
大连有差不多20所大学,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语学院,大连铁道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共14所高校,门类齐全。还有海军舰艇学院,大连陆军学院等军事院校。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着名研究机构。总的来说,大连的科技人才实力大大优于青岛。全国比较知名的有大连理工,海事,东北财经;而青岛仅五六所大学,全国较知名的仅海洋大学;科研院所相当。国家规划的十个国家级软件园(后来珠海也力争了一个,共11个),大连有,而可惜青岛没有。在教育部作的大学生就业城市倾向调查中,大连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列第五,算对人才比较有吸引力,远高于青岛。
在电脑软件发展方面,大连明显领先青岛。大连市是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大连市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大连软件园被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认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入园企业已达100多家。
3.港口发展方面,青岛大连各有优劣。在国家规划的四大国际深水港中,有大连大窑湾,宁波北仑,福建湄洲湾,深圳盐田,青岛没有。正在兴建的南北大通道及渤海轮渡工程将使大连成为海陆空交通枢纽,改变大连居于半岛的不利区位。大连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港湾,但是近年来,大连的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八大港口倒数第一,大连的港口集装箱和外贸货物吞吐量都只有青岛的一半,而且增长速度还远远落后于青岛。 青岛港虽然不是国家规划的四大深水港之一,但是青岛港口近年的发展却明显强于大连。青岛港口方面也有潜力,青岛的胶州湾在亚洲都是罕见的口小肚大,深入内陆的优良海港,连防波堤都不需要建。
4.经济腹地方面,青岛与大连势均力敌。大连的经济腹地比较稳定,为东北及内蒙东部,也可以延伸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是这一地区的唯一大型口岸城市和经济发展龙头。从地域和港口条件看,大连更可能成为北方国家航运中心。目前大连腹地东北经济较低迷是制约大连成为航运中心的很大因素。如果辽宁甚至东三省的国有企业好转,那么大连的地域优势将尽显无疑。从长远来看,大连背后有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且工业相对发达的东三省,甚至可以上溯到俄罗斯,大连将作为唯一的出海口。目前大连的辐射范围充其量是东北三省的一亿人口,周围200公里范围内,没有一个地级城市,孤悬辽南,产业的配套和聚集度都不高。但是未来兴建的南北大通道及渤海轮渡工程将使大连成为海陆空交通枢纽,改变大连居于半岛的不利区位。
青岛的主要腹地为山东,是山东唯一大型口岸。青岛的潜在腹地比大连要大得多,青岛背后是有3亿人口的黄河流域,仅山东的经济规模就和东北三省相当,中(卫)太(原)铁路建成后,青岛到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的距离大大缩短,并延伸出一条新的经济带,而这条经济带的东部龙头无疑还是青岛。青银高速公路串起了: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经济走廊。胶新铁路的竣工将使青岛融入陇海经济带,并有能力成为其东部的龙头。胶新铁路使青岛的辐射向南向西拓展,建成后,青岛到临沂只要三个小时,大大促进鲁南3000万人民的经济发展,也开拓了青岛的新腹地。虽然青岛的腹地可以延伸到黄河流域,但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地区不一定会成为青岛腹地,因为青岛上有天津下有上海,夹在中间,面临竞争。所以,虽然目前青岛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大连,而青岛面临的竞争对手非常多,光山东就有威海、烟台。这几年两个城市的发展的确存在差距,但主要是区域性的差距造成的,两个城市之间的对比仅仅是一个缩影。青岛周围又有省内外数个港口竞争,其腹地只能在激烈竞争中才能决定。
5.发展劣势方面,青岛高于大连。大连市区内比较开阔平坦。而青岛市区非常狭窄,城市建设成本明显高于大连。大连没有青岛“青黄不连接”的问题。围绕政府主导下的青岛经济重心跨海西移,黄岛这个一直平静的地区开始热闹与躁动起来,但发展空间逼仄、跨海大桥项目难以实施、前湾港开发遭遇强烈反对等因素,使西移难以一帆风顺。在海湾大桥早已规划立项后,虽然不时传出筹备动工的风声,但始终没成为实际的动作。
外部环境的制约,大连近年的影响比青岛大。大连吸引外资过于集中在日本,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对大连产生不利;日本之痛也引发大连之痛。目前大连招商已经注意分散,转向欧美。另一个是东北经济的持续低迷也影响着大连,尤其是大连港口的发展。近年来大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缓慢与此不无关系。
G. 青岛和大连哪个好
其实不论怎么比都是比经济,比谁有钱,青岛的口号是超过上海,从来没说和大连比较,自欺欺人啊!
就目前来看,大连就不能和青岛比,你看大连的公交站牌,小的可怜,你再看看青岛的公交站牌就知道谁更胜一筹了,即墨县城的公交站牌也比大连的大好多,这个不要喷,是事实。08奥运会奥帆赛为啥给青岛不给大连,大多数东北人都移民青岛,为啥不移民大连?青岛的经济总量已超过东三省,大连还能算什么?有没有竞力看春运人口流动就知道了。还有青岛08年就有动车了了,大连好像动车上线没几年吧!说大连金州的,金州能和青岛的黄岛比还是胶州,即墨比?胶州,即墨是出名的全国百强县,也从来没有掉出全国百强县的时候,大连有哪个?大连有一个青岛不能比的就是造船,别的没有能和青岛比的,至于软件外包,他能和深圳比还是广州比,更别说上海,软件类的还是在南方水土适应,大连没多少活可干。大连下雨多,青岛不下雨。
H. 青岛是个怎样的城市啊
细说一:环境 青岛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有令人惊艳的亮点,这是这座百年新城的幸运所在。幸运来自海外,老百姓说是殖民。先是欧洲文化的殖民,接着是日美文化的浸润。如果如实地评价青岛的话,殖民文化的根子造就了这座奇特的城市。其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无不渗透出这种特性。但是,这里又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前沿的集散地。既有鲁文化,更多的是齐文化。齐文化的典型特性就是商业经济和排场门第。正是这种不东不西文化的荟萃,使得青岛这块土地在中国比较异类。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考古知之。但是遗憾的是,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青岛走不出多远,在现在的行政区域版图上,就连李沧区都走不到。于是,有居民戏称青岛是“镶着金边的抹布”。这真是极大的嘲讽。 细说二:家电经济 青岛的经济多是外向型的,这和南方江浙一带的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青岛有一个奇特的经济现象,那就是家电经济特别突出。既有以生产冰箱着称的海尔集团,又有以生产电视机着称的海信集团,也有以生产冰柜着称的澳珂玛集团。而这三者又同时生产各类小家电如空调、电脑、电吹风机、洗衣机等。竞争本地化前所未有。这是异常罕见的经济现象。与这并存的还有家纺经济,红领、新郎等西服经济也是火拼不已。 细说三:哈酒与吃嘎拉 哈酒在青岛并不是什么热情款待的意思,而是一种戏弄,或者说是挑逗。青岛本土人的哈酒,哈的是酒量,或者是酒胆,绝对不是什么酒文化。这样说,也还是比较讲究的。说有些人馋酒或是酒疯,也不为过。在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哈酒而呕吐各处。在这里,也经常有哈酒的人们因为其中的某一个不哈酒而被哈酒的用酒瓶子捅死,或是砸碎脑袋而亡。嘎拉是青岛的海鲜之一,极为普通,却是味美。其肉不大却丰腴,不经意地造就了身材肥美而牛仔裤饱满臀部且踱步在青岛满街的曼妙女人,十分得抢人眼球,令人扼腕之处是却不耐看。青岛的女人身背三条男人的命(据传,背影背一命,正面背一命,开口也要一命),却不知风情为何物,能骚弄风情的,又是煽情专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愁煞了许多人。 细说四:惧东三省而傲视北南西 青岛是百年历史的地域,建城时间更短,但是无论如何都看不上北京、西安、南京这样的古老城市,就连学上海,也是不得已为之,骨子里还是“哪里还有青岛好”,于是居然就有人狂妄到了“就只有青岛有海,别的地方还有海吗?”对于南方,身居北地得青岛除了觉得“精明、能干”之外,没有什么好印象,于是欺负起身材相对矮小的又愿意喋喋不休讲理的南方人来,突兀之间就有了一种霸气。可是要是遇到了“匪气”绕身的东北人,青岛土着就只有唉声叹气怨恨的份,骨子里得那种怕是写满了全身。对于西北,藐视之甚,无有过其左者。原因大概就是穷字。 细说五:哥姐混称 在青岛,你是没有年龄大小的,因为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很有可能冷不丁地就有人冲你叫一声:大哥。而呼你大哥的这个人年纪却在四十开外,而你却只有二十出头。这种配套也可以用在女人身上。当然,如果你愿意做大哥,那更是时时有人这么叫,整的就跟黑社会似的。其实,这是一种亲切的叫法。只是用的却有商榷之处。不妥只是表象。但这是风俗。 如果要参选“倾国倾城”,推介青岛的话,浪漫不及大连,文化不抵西安,惬意不如成都,厚重不够南京。青岛的一个要义是“新”,所以推介青岛的话,就用一个“新”字足矣。青岛打“新”牌,新在历史,新在文化,新在活力,新在卓越。
I. 青岛经济发达吗
在山东省范围内来讲是最发达的城市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它发展的前景不可限量
青岛港是着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拥有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煤炭码头,有通往450多个港口的97条国际航线,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发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岛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亿吨大关,达到1.87亿吨,列中国第五位。其中,矿石吞吐量640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2380万吨,列中国第一位;外贸吞吐量1.4亿吨,列中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到631万标准箱,列中国第三位,继续保持世界15强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国第一位。
青岛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万人次,增长15.43%;航空货邮吞吐量12.3万吨,增长18.1 %。已开通直航东京、大阪、福冈、汉城、釜山、大邱、巴黎(经上海)、欧洲7国(经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门等1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法兰克福航班即将开通。开通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50个主要城市的航线,每周610个航班。
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迄今为止,青岛市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西流、夏双、潍莱、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9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25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岛市高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滨海公路是青岛交通体系的主骨架之一,该工程北起青岛即墨市丰城栲栳大坝东端,经即墨市、崂山区、市南区、黄岛区、胶南市,止于胶南市泊里镇柳树底村附近的204国道处。滨海公路总里程约169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7亿元,工期2年,计划2006年底建成通车。
J. 青岛经济到底怎么了
青岛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沧桑风雨路,继往开来谱华章,一百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青岛从起初的滨海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的城市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2016年又被定位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的经济发展
2017年正式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2019年提前1年实现较2010年翻番的目标。市场主体发展到180万户,较2012年增长2.6倍。
质量效益显着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4:35.2:61.4。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1.1%和53.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2%,较2012年提高22.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亿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