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危机怎么办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编辑本段【新世界性金融危机】 未来两年将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资金流动逆转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 为什么未来世界将出现新型的金融危机呢?这要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过去近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谈起。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过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不断繁荣,但这种繁荣的基础其实比较脆弱。这些经济体自身的储蓄相对不足,消费不断增长,经济的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其集中的表现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支持其日益高涨的消费。这一格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消费信贷链的破裂,集中的表现就是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 反过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资金,以墨西哥、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为例,其证券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国外。日益高涨的海外资金不仅推动了本地资产价格的高涨,也推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本地货币实际汇率的不断升值。这一系列过程为这些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地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不仅经常账户出现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时财政赤字也日益加剧,国内价格上涨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这些国家还实行了与欧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无疑是写下了导致金融危机最佳的化学反应公式。 另一个非常脆弱的经济体,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经济在过去3年内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宏观经济的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印度的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证券市场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于海外,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经济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两年之内,世界经济很可能发生资金流动逆转的情形,那就是几年前从发达经济体争先恐后涌入新兴市场国家、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金,在发达国家重估风险的情况下,纷纷逆转涌回发达国家,加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这种趋势的形成无疑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并最终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形成。
❷ 日本制裁韩国,韩国经济遭重创,文在寅会主动辞职吗
我认为文在寅不会主动辞职的。虽然现在美国和日本对韩国都有制裁,并且都是落井下石的态度,但是文在寅的民调支持率却达到了新高。他们完全可以不用依靠美国和日本,而像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也是他们可以继续依靠的伙伴。
其实虽然日本对韩国进行制裁,但是韩国对日本也有一定的伤害,韩国是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所以日本制裁韩国,他自己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文在寅根本不担心自己国内的发展会变差,反而需要更加坚决的对抗日本和美国。
❸ 现在的实体经济遭到重创,你认为该如何转型
窗户容易起雾的情况有雨天、冬天和冬天两种。 一般来说,开车之前会注意到窗户上有雾,容易应对。 但是,无论是夏天还是其他季节,在我们开车的途中,可能会下雨,窗户上突然起雾。 这种情况下,有时处理不了。
下雨天车前的挡风玻璃容易起雾吗? 哪种方法最快,最有效?
冬天寒冷容易起雾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雨天窗户也容易起雾呢? 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
但是,此时如果不关闭空调一会儿的话,车内的温度会上升,也会起雾。 因此,多开一点空调,用空调压缩机除去车内的湿气,可以比较长时间地消除车内的雾。下雨天车前的挡风玻璃容易起雾吗? 哪种方法最快,最有效?
所以,如果我们在开车的路上,突然窗户起雾后,毫不犹豫地打开汽车空调,打开除雾器的按钮,把空调的冷风猛吹向窗户,基本上不到3秒钟雾就消失了。 然后减小风量,再开一点空调,可以去除车内的湿气。 请注意。 此时,请打开内循环,不要使用外循环。 否则,车外的湿气会流到车内,没有除湿。
❹ 简述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德国、日本和美国是如何应对的
危机中的德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反政府情绪高涨。在这一情况下,德国的右翼势力逐渐掌权,并利用了德国民众的对于前政府的不满情绪,一步步的登上德国政治舞台的中央。希特勒政府上台后,为了减缓和转嫁这一危机,一方面对外加紧侵略的步伐,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力的发展以军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此外,德国政府还“骗取”了来自英国等国的贷款,工业开始复苏,失业率明显下降。此时的日本则明目张胆的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且国内存有大量封建残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根本解放,工业化步伐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对于日本打击很大,极高的失业率,阶级矛盾的加剧,这使得日本政府迫切的需要用海外的资源来为自己的工业补充新鲜血液,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发动了着名的九一八事变,并最终开始了对于中国的侵略战争。危机爆发后,美国的经济遭受重创。罗斯福政府上台后,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从提高工业福利和增加对于社会公共工程的投入以及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等措施方面,逐渐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❺ 美国成疫情重灾区经济受损,美国经济还能恢复吗
虽然我们看到了美国目前受到了疫情,从而导致了经济严重受损,但是基本上只要疫情一过的话,那么美国的经济就能很快的恢复,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美国目前为止还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整个全球经济都受美国的华尔街主导,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创伤,但是恢复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恢复之后有可能他已经不是第一大经济体了,因为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至于恢复之后的美国经济,可能有以下几种状况:
3、重新回归霸主地位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美国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之后,在疫情恢复过后,有可能在经济上重新回归霸主地位,虽然这种霸主地位不是长期存在的,但是毕竟他现在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他国家想要超越美国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❻ 如果再次爆发金融危机怎么办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编辑本段特征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新特点: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国际传染并非近年方才出现的现象。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1890年,伦敦巴林兄弟投资银行对阿根廷债权发生支付危机,加之当年10 月纽约发生金融危机,伦敦一系列企业倒闭,巴林银行几乎于当年11月份倒闭,只是在英格兰银行行长威廉·利德代尔牵头组织的银团担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幸免,但英国对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贷款因此事而锐减,致使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893年;1928年春,纽约股市开始繁荣,汲干了本可投向德国、拉丁美洲的信贷源泉,导致上述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萧条。中止发放海外信贷很可能加速海外经济衰退,后者又会反过来对导致这一切的国家发生影响。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国际游资的膨胀,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根据巴里·艾森格林和迈克尔·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项研究,现在随机挑出的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也大大增强,往往爆发不久就如同传染病一样迅速从最早爆发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舆论界留下了许多描绘这一现象的词汇:1994年墨西哥危机的“龙舌兰酒效应”、“亚洲流感”、 “俄罗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对货币、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由于多种危机传染机制需要在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依靠资本项目的适度管制和金融服务市场低开放度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尽管我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危机传染的风险已经大大上升,震撼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出现了新特点。
广义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渠道可以划分为非偶发性传染渠道、偶发性传染渠道两大类,前者指在危机爆发前的稳定期和危机期都同样存在的传染渠道;后者指仅出现于危机爆发后的传染渠道。由于第一类传染渠道源于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危机的传染来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因此又称为“真实联系渠道”,或“基于基本面的传染”,主要包括贸易联系与竞争性贬值、政策调整、随机总需求流动性冲击等途径。偶发性传染与经济基本面无关,仅仅是投资者或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行为(特别是非理性行为)的结果,因而又有“真正的传染”、“纯粹的传染”之称,主要包括内生流动性冲击、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政治影响传染等途径。但这些传染机制往往是建立在贸易联系和“中心”国家对“边缘” 国家投资的基础之上,是因为来自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弃新兴市场资产而追逐母国优质资产所致。而就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而言,贸易联系与外国对华投资机制的作用可能并不十分关键,反而是中国对外投资和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危机传染途径,而且这样的危机传染途径的重要性还会日趋提升。
贸易联系和外国对华投资传染机制重要性有限 : 美国次级按揭规模庞大,危机初起之时公布的2005~2006年间美国累计发放次级按揭统计数字是1.5万亿美元;且房地产业是本次美国经济景气期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近5年来美国新增GDP中有50%来自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增长的70%依赖于房地产增值的财富效应,次贷危机的发展与应对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走势的决定因素之一。中美双边经贸规模庞大,按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已达2627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035亿美元;2007年1~7月中美贸易额167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277亿美元。按照美方统计,2006年美国对华贸易额已达3430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2878 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对华贸易额为1785.9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1480亿美元。许多人由此担心,如果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发生衰退,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将因此蒙受重创。然而,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下,尽管经济萧条在总体上将削弱一个发达国家的进口能力,但却将增加其对进口低档次廉价商品的需求;尽管我国近年来努力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对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依然以廉价商品为主,因此,发达国家经济萧条未必会减少我国对其出口,反而可能有所增进。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逐步滑入萧条,但我国对美出口却逐年增长,1999年为419.47亿美元,2000年为521.04亿美元,2002年已达 699.51亿美元,原因即在于此。
❼ 为什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经济量的巨大化,且严重失衡。
自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历时8年迟迟没能复苏,2016年将是全球GDP增速连续低于长期均值3.7%的第5年,2017年很有可能是第6年,世界经济从未如此长时间低迷,1929年美国的股市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大萧条,但美国经济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实施不长时间就开始复苏,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货币利率政策可谓已用尽,仍未有一个国家走出低迷。
先看经济产值,美国已接近二十万亿美元、中国七十多万亿人民币、日本五百多万亿日元,其次看外汇交易额,2013年9月6日,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三年来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额达到5.3万亿美元,为全球贸易的几十倍1。
再看金融交易额,截至2008年2月,美国本土上挂单的金融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额高达280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经济产值十几倍,很明显巨量的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结果酿成金融危机,当危机一爆发,巨量金融交易几乎都变成不良债权压垮了很多金融机构。
自从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几年间,美国倒闭金融机构高达500多家,好在美国有存款保险制度没发生挤兑恐慌,除众多金融机构倒闭外,还有通用汽车等257家企业也被淹没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闭浪潮中。
❽ 中国经济“开门稳”来之不易,疫情下,我们是如何发展经济的
改变经营方式,改变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会提高我们的发展劲头
❾ 当前的消费形势并不乐观,如何度过复工企业过度期你有什么金点子
提问者已经看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所以才有此一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在致力于"六稳"的同时,强调积极财政政策更积极有为,稳健货币政策更灵活适度,通过减税䧏费、减租减息、贷款扶困等措施积极为企业纾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但我们却没有看到消费的报复性反弹的景象,反而是物价应声涨了起来。如果不从需求端入手,直面改革深水区,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土地等方面改革,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改善总需求,提振消费,恐怕是很难化解当前的困局。
如果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恢复和提振,即便企业复工复产后也会面临着产能,产品积压和销售受阻的问题,现金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保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才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
❿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多数企业也因此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中小渠道在...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人们出行等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巨大,应向美索赔
*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4569.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9.5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56.4%至290.3亿元。这充分体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结构调整、出口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我国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又进一步。
*
从最新数据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增长的特点仍较突出。一季度,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6156.6亿元,增长14.1%。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3500.6亿元,增长16.3%;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分别增长22.1%、14.6%、11.2%。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2656亿元,增长11.4%;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134.9%。
*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效果也越来越显着。随着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疫情深刻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视听服务、医疗、教育、网上零售等在线提供与线上消费大幅增长,数字支付手段大量运用,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拓展了空间。2021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18%;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分别增长35%、26.9%、22.3%,显示出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这一势头得以延续。
*
进一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服务业新动能逐步激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制造业与服务业持续融合,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明显提升,我国服务业快速增长为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更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从国际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明显。服务贸易复苏在疫情影响下仍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从国内看,部分服务领域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服务供给不能充分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需要,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
为积极应对挑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
进一步支持服务贸易发展,要扎实推进实施《“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各地落实好各项任务举措。同时,要研究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
进一步支持服务贸易发展,要不断探索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路径,推动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总结推广更多制度创新成果。遴选试点成效显着的地区,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
进一步支持服务贸易发展,要推进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提质升级扩围,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和促进体系,落实支持基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促进服务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
(经济日报)
","force_purephv":"0","gnid":"985122b4f4f796dc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fde0f38d87fc6c.jpg","width":"5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2706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7333c71df8a31516","src":"北青网","tag":[{"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商务部","k":"商务部","u":""}],"title":"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再进一步?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 :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保持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弹力和空间依然存在,不会因为突发疫情而发生改变.全年经济受到影响的程度,取...
新型冠状病会影响经济吗? - 39问医生 - 网:提问 目前情况,肺炎对于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影响.肺炎限制人与人之间接触,对于经济形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干预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散播,已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准确预估疫情对经济产生多...
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大吗? - :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们抛家弃子舍生忘我的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厂被迫停工,学校被迫停课,或许受到打击最大的莫过于餐饮业旅游业,让我们盘点一下哪些行业影响最大吧!...
2020年我国经济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 : 2020年中国的经济上课,因为国外的疫情很严重,国外的经济受到重大打击.而国内疫情控制的比较好,所以重启经济的时机比较合适.所以说在下半年经济慢慢出现了起色.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 :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冲击.部分国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会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疫情冲击,全球人员、商品、技术等要素流动会放慢,全球交通、餐饮以及旅游业等服务业会受到影响,短期内全球国际贸易、...
阐述2020年一年中,国际国内发生了哪些大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 : 2020年一年中,中国国际内发生了的大事,有嫦娥五号平安返航,中国队新冠疫情控制值得他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