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是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三年级的学生,打算两年后插本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请问插本到这个学校
看你报什么专业,招生简章上面都会注明考试科目,还参考书,,
2011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有培养前途,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人员可以报考:
1.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含外省生源);
2.广东省户籍或广东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不含办理了暂缓就业的非应届毕业生);
3.其它取得国民教育专科毕业文凭的广东省户籍考生。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等学校专科在校生;
2.非广东户籍的专科毕业生(含办理了暂缓就业的专科毕业生);
3.2010年参加本科插班生考试,因作弊被取消各科考试成绩并被禁止下年度参加本科插班生考试的;
4.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报名时间、报名地点及报名考试费
1. 报名时间:2011年1月4日至7日四天为网上预报名时间,考生通过互联网登陆http:// www.ecogd.e.cn /cbsbm进行预报名,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注:预报名时,考生须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报考类别、通讯地址[接收准考证及录取通知书的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不要随便更换,确保能取得联系)、毕业学校及专业、报考志愿等。)2011年1月8日至1月10日三天为网上报名确认时间,1月8日至1月9日两天接受外校考生报名确认,1月10日一天接受本校学生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考生报名确认。
2. 报名确认地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综合场馆(校本部)一楼。(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
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持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及最后学历成绩单(毕业学校加盖公章,往届毕业生不用成绩单)亲自到我校确认报名资格确认并进行电子摄相。此外,往届生须持专科毕业证书原件与复印件及省教育厅出具的“学历证书鉴定证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须持当年入学名册复印件(考生所在学校加盖公章方有效),入学时补验毕证书原件。我校负责对考生报考材料的审查,省招生办在录取审核时复查有关材料,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本科插班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考生未能提供相关档案,我校不得录取。考生必须提供真实的档案材料,供我校录取。考生凡持假证明、假文凭等虚假材料报名考试的,取消考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报考志愿只能填写我校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为专业课考试对应的专业)。
3. 报名考试费:每人200元。
考生报名时须缴交200元报名考试费。考生按规定考试时间、地点,持盖有我校招生就业办公章的准考证参加考试。经审查材料不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考试科目为五门,其中省统一考试三门,高校自主考试两门。省统一考试的三门为《政治理论》、《英语》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管理学》、《教育理论》、《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和《生理学》,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其中一门(详见附2)。
考试各科满分为100分,五科总分为500分。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省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范围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专科升本科同一层次的要求编写确定,并于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时间为2011年3月5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日)两天,具体安排见下表: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时间表(北京时间)
项目
日期 上午 下午
时间 科目 时间 科目
3月5日 8:00-10:00 政治理论 15:00-17:00 专业
基础课
10:30-12:30 英语
3月6日 9:00-11:00 专业课1 15:00-17:00 专业课2
四、招生计划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规模,由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审核,省招生办公室向社会公布。高校根据招生计划按照录取标准进行招生。未经审核批准、公布的计划,不得招生。
五、录取
1.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由省招生委员会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划定五门考试科目总分和省统考三科总分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和英语类专业划定。其中,文史类专业包括全省统考的《大学语文》、《民法》、《教育理论》、《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理工类专业包括全省统考的《高等数学》、《生态学》、《生理学》等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体育类、艺术类、英语类专业单独划线。招生院校按省划定的两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按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填报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志愿的,将根据考生志愿及成绩情况单独划线。
3.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录取根据考生报考专业及对应的专业课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不得跨专业录取。
4.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本科插班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考生未能提供相关档案,高校不得录取。考生必须提供真实的档案材料,供高校录取。考生凡持假证明、假文凭等虚假材料报名考试的,取消考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5.各招生院校必须按省招办规定的录取时间办理录取审核手续。招生单位送审时,必须携带考生档案材料(包括考生报名信息表、体检表、身份证复印件、专科毕业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原件),新生录取通知书必须加盖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录取专用章。
六、招生院校
2011年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的招生院校见附3。
七、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的管理,2011年继续实行计算机管理。
1.实行网上采集招生院校计划。招生院校通过报名系统按规定时间把经审核批准的招生计划进行上报。
2.考生信息统一采集。网上预报名期间,考生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通讯地址、报考志愿等)。
3.考生试室座位统一编排管理。为了适应网上评卷的要求,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编排试室和座位号,各报名点待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编排试室和座位后,打印考生准考证。
4.实行网上评卷。省统考科目的答题卡随试卷发放,考试结束后省统考科目的答题卡按要求密封后送省教育考试院统一进行扫描,并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人员进行网上评卷。
5.实行网上录取。招生院校通过网上录取系统审阅考生档案、确定录退名单、调整招生计划及提出处理意见,录取过程实行无纸化管理。
八、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
本科插班生为国家任务生,秋季入学,全日制脱产学习。插班生入学后,由招生学校进行专科毕业资格、思想政治、业务、健康情况复查,经复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其入学资格;复查合格并经注册后,即成为学校的正式学生,插入本科专业三年级学习,并按插入年级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九、毕业与就业
本科插班生修完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德、智、体考核合格,准予本科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本科插班生毕业后的就业办法,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相同。
附:1.广东省本科插班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设置表
2.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与统一考试科目对表
3.2011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招生院校名单
4.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计划(分专业)申报表
5.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目录申报表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目录申报表
院校代码:541 邮政编码: 510665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
院校名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联系部门:招生就业办 联系电话:020-38256659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插班
年级 专业
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课指定参考书 收费标准(元/年) 教学
地点 备注
学费 住宿费
01 汉语言文学
(非师范) 10 三 大学语文 1.现代汉语
2.写作 1.《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增订版第三版
2.《写作大要》 陈子典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800 1500 校本部 文学院020-3825
6723
02 英语(师范) 30 三 大学语文 1. 基础英语(笔试)
2. 英语阅读(笔试)
3. 英语听说(听力考试+口试) 1.《大学英语教程》,修订版,1—4册,胡文仲、杨立民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1—4册,黄源深、虞苏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英语初级听力》、《英语中级听力》、《英语高级听力》,何其莘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英语高中级口语》,吴祯福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300 1500 校本部 外国语学院
020-3825
6717
03 工商管理 40 三 管理学 1.管理经济学
2.组织行为学 1.《管理经济学》,张利痒、李宝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2.《组织行为学》关培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3800 1500 校本部 管理学院
020-3825
6726
04 财务会计教育 40 三 管理学 1.中级财务会计
2.成本管理会计 1.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2.乐艳芬,《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3800 1500 校本部 会计学院
020-3825
6720
05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 三 管理学 1.西方经济学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2007年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董瑾主编,2005年8月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800 1500 南校区 经贸学院
020-3422
4816
06 行政管理 10 三 管理学 1.行政管理学
2.政治学原理 1.《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三版
2.《政治学概论》江安等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3800 1500 北校区 政法学院
020-8639
8630
07 法学 10 三 民法 1.经济法
2.法理学 1.《新编经济法教程》刘建民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
2.《经济法》(第二版),潘静成、刘文华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3.《法理学》张文显主编(第三版)高教、北大出版社
08 教育技术学
(师范) 10 三 教育理论 1.计算机应用基础
2.教育技术学基础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刘旸,李欣,纪玉波等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版
2.《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庄榕霞等编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4300 1500 校本部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020-3825
6633
*不招色盲*
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40 三 高等数学 1.计算机科学基础
2.C语言程序设计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专业版)陶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C程序设计》及配套参考书 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第三版) 4300 1500 校本部 计算机学院
020-3825
6730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10 三 高等数学 1.计算机科学基础
2.C语言程序设计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专业版)陶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C程序设计》及配套参考书 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第三版)
11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职教师资) 40 三 高等数学 1.电子电工技术
2.电子与电路应用实操
1.叶挺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
2.实操考试内容与要求报名时详见我院招生网上公布的考试大纲。 4300 1500 校本部 电信学院
020-3825
6735
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职教师资) 40 三 高等数学 1.工程力学
2.数控铣加工实操 1.工程力学参考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编《理论力学》、清华大学编《材料力学》;
实操参考:按技能鉴定本工种高级工水平和方法 4300 1500 校本部 机电学院
020-3882
5696
13 车辆工程(师范)
(职教师资) 40 三 高等数学 1.工程力学
2.汽车维修实操 1.工程力学参考书是:哈哈尔滨工业大学编《理论力学》、清华大学编《材料力学》;
2.实操参考:按技能鉴定本工种高级工水平和方法
1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职教师资) 40 三 高等数学 1.自动控制原理
2.电子电气技术应用实操 1.《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孙炳达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实操参照高级电工考试标准 4300 1500 校本部 自动化学院
020-38825729
15 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 25 三 艺术概论 1.设计素描
2.装饰画 1.《设计素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
2.21世纪高校美术教材《现代装饰画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陈敬良、戴建华,12开本,定价58元。 10000 1500 校本部 美术学院020-3825
6712
*非美术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跨专业报考*
注:1、以上分专业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等以广东省招生办公布的《2011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报考我院职教师资专业(专业代码11—14这四个专业)的考生须取得与报考专业相应的中级工以上(含中级工)职业技能证书。
3.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录取身体素质符合要求的考生,不录取不符合体检规定者。下列理工类、艺术类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不招色盲考生;车辆工程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及手、脚有残者考生。
4.住宿费:1500元/年(入学后按实际入住宿舍标准收取)。
2011年“专升本职教师资班”招生简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为深入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文件精神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罗伟其厅长希望我院充分发挥作为广东职教培养师资母机作用的重要指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从2009年开始开展 “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今年会进一步加大招生力度,增加招生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为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二、报考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有培养前途。
2、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含高职高专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含外省生源在内);
3、广东省户籍或广东生源在省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4、其它取得国民教育专科毕业文凭的广东省户籍考生;
5、报考我院职教师资专业的考生须取得与所报考专业相应的中级工以上(含中级工)职业技能证书。
三、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每个专业的计划不少于50人。
四、学制:两年
五、招考方式: 3(省统一考试3门: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1(专业课1门)+1(专业技能测试)。省统一考试3门课单独划线,五门课程总分单独划线。(各专业技能详见《2011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目录》)
六、学习方式
1、各专业单独成班开展学习;
2、各专业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培养,采用模块化教学,突出专业主干课,强化专业技能实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力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⑵ 求《2021中级会计经济法教材》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2021中级会计经济法教材》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Es3Egw9ddlZrG3Q5Vubx7A
⑶ 简述学习经济法的现实意义
拜托,我们学法的人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呢!!
找不到,就说明这本书你没认真看,这种问题一般是没有标题的,是在一大段文字的中间。
而且我也不知道你的书是什么出版社的,回答只能这么简单了。
还有,你可以问问老师,大学里的老师很难得会有人问他问题,他会很高兴的,而且会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这对期末老师给平时分很有影响的,如果你有翘课的爱好建议你还是不要问的好,否则就惨了。
呵呵,这是一个刚毕业的学姐的忠告。
⑷ 新编经济学重点
中教联盟老师:这是一些考点。
关税(tariff)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
税收
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是指这样一种税率,它使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于其贸易量
减少的负面影响的净所得最大化。也就是说,一自由贸易为起点,当一国提高其关税率时,其福利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优关税率),然后当关税率超过最优关税时,其福利又逐渐下降。最终该国将通过禁止性关税回到自给自足的生产点。[1]
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
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与名义保护率的关系
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即名义关税税率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于后者,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二是与后者相等,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等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 三是低于后者,即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低于所用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甚至会出现负保护的现象。
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的区别 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主要区别是:
名义保护只考虑了关税对某种成品价格的影响,而不考虑对其投入材料的保护;有效保护不但注意了关税对成品的价格影响,也注意了投入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价格。因此,有效保护率计算的是某项加工工业中受全部关税制度影响而产生的增值比。有效保护率是对一种产品的国内、外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增值部分的百分比。这里所说的国外增值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商品的增值。
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高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要高于名义保护率;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等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等于名义保护率;当某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低于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时,该产业所受的有效保护率就要低于名义保护率。[1]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
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
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
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
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或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它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某些
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 自愿出口限制是进口国的政府或一个工业出口国的政府或相竞争的工业安排的、对后者所出口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按照这个定义,自愿出口限制是对所有限制出口的双方协议措施的通称。严格说来,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单方面采取和执行的行动,称它为“自愿”,是指出口国具有取消或修改限制措施的正式权利。
提供曲线的定义
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译作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意义:提供曲线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对价格下,一企国家为了换得一定量的 Y( 或 x) 商品所
愿意提供的 x( 或 Y) 商品的量。这些进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国的需求量和供给条件 ( 即生产可能性 ) 所决定的。因而提供曲线既可以看作供给曲线,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线。作为供给曲线,它表明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产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该国就会增加出口品的供给;作为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这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该国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进口。于是,国际贸易中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就结合在提供曲线中,因而可以用提供曲线来分析国际的均衡。
要素密集度
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要素丰裕度是一国的资源拥有状况,即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该
国各产业适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范围;同样,也决定着要素价格的适宜的或可行的范围。
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
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
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
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
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经济联盟是指参加国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要求外,并制定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在货币金
融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同盟内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起一些超国家的经济调节机构的组织。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
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劳动密集型商品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产品,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的要素投入比例中,劳动力
投入比重相对较高的产品,它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而言的,具体哪些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则没有统一的划分。
资本密集型商品是指该种商品生产中资本投入比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较多的产品。资本
密集型产品的特点是:投资大,容纳的劳动力较少,资本周转较慢,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消耗所占比重较大。
资本丰裕国家是分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劳动丰裕国在长期的产业间贸易中,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提高,土地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降低;资本丰裕国在长期的产业间贸易中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下降,资本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将会提高
绝对优势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
—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
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雷布琴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
部门的生产以更大比率增长,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关税与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关税是通过扭曲国内价格进而抑制进口需求来限制进口,
而进口配额是通过直接限制进口数量达到减少进口的目的。除此之外,二者在实施中还有许多不同。
1. 进口配额对进口的限制强于关税。进口配额将进口限定到一个确定的水平,而进口关税
的贸易效果则不确定。
2. 进口配额导致的福利损失大于关税。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需求增加时,会比同等的关
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的进一步增加;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国内价格不变,会比同等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故而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造成损失比关税大。
3. 进口配额强化了国内垄断。当进口国实行配额时,国内厂商可以垄断除配额以外的国内
供给,此时国内市场的价格由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因而配额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垄断力量。
4. 进口配额导致“寻租”行为发生。进口配额涉及进口许可证的发放,进口商为了获得许
可证,会贿赂政府官员,导致腐败与社会资源的浪费。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
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李嘉图主张的贸易基础是:比较优势 贸易模式为: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
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劣势国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贸易所得:通过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 相对较小的商品, 同时进口其
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 这样就会比以前享受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比较优势的收益 绝对优势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
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比较优势理论: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
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劣势国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Ho要素理论主要内容:
一国应当出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和廉价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生产要素的产品。劳动丰裕型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在使同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均等化的同时,会
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于绝对收入。
重叠需求理论:两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及贸易的规模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和平均收入
水平决定的。 (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
里昂惕夫之谜: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所以理应是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
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里昂惕夫检验结论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H-O模型预期的结果相反。 1. 自然资源稀缺说 2. 人力资源说 3. 贸易壁垒说 4. 需求逆转说 5.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幼稚产业主要观点:1.自由贸易理论是以世界主义为立论基础的,只考虑了世界整体与单
独的个人利益,而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中介国家。
2.一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应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本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相适应。
3.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4.主张对产业部门实行有选择的,暂时性的保护。
5.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关税,但关税的征收应因时间,因产业而异。贸易恶化理论: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
由于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工业制成品由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由恶化的趋势。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于现代国际贸易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国际市场竞
争演变为少数企业之间围绕着市场份额进行博弈。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出口补贴等积极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而企业因此所获得的利润将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部分。
比较国际直接投资和证券组合投资的异同:
投资对象不同。国际直接投资主要以实体企业为投资对象,从而获得收益;国际间接投资主要以国外股票、信贷资金和其他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目标是实现货币增值。
拥有权限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强调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控制权和管理权,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不强调。
投资风险不同。国际直接投资风险较大,国际间接投资风险较小。
企业为何要进行跨国经营: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1.促进要素的国际流动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2.缩小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3.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宏观成本与收益有哪些: 重商主义者有哪些贸易思想:
主要观点:1、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与生产过程无关; 2、把货币(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3、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国所得必为它国所失;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奖出限入,力争顺差,增加国家财富。 政策主张:1、严格管制金银货币
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 3、限制进口 4、促进出口
5、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是什么?贸易如何产生?他倡导什么样的贸易政策。 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
有绝对优势的产 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 资源可以被 最有效的使用, 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 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 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WTO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理解其含义。品非歧视原则:包括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
待遇。
贸易自由化原则:通过就减少贸易障碍来促进贸易规模的扩大 可预见性原则:各成员国在执行其贸易政策和措施之前,要对其他成员国公开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指世界贸易要公开,公正和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
鼓励发展与改革的原则:指对发展中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应采取鼓励原则
关税同盟有哪些动态效应:
1.关税同盟可以获得由于市场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
2.关税同盟所产生的最大动态效应是促进了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3.关税同盟的建立可以产生有利的扩大投资效应。
Ho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
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核心原则是:两利取重, 两害取轻;HO理论则是从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 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一方面国际剩余资金供给充裕,另一方面国际资金需求旺盛,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原因。 具体有:
1. 对高额报酬的追逐。资本国际流动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
2. 国际风险因素。为了避免国际风险可能带来的投资资本损失,会把资本转移到其他安全
的国家和地区。
3. 利率和汇率因素。利率和汇率对国际资本的流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率影响金融资产的
收益水平,汇率高低会改变资本的相对价值。
4. 垄断优势与要素禀赋。垄断与要素禀赋都可以提供有利的投资机会,从而吸引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进入。
5. 政治环境与经济政策。政治的稳定性与经济发展计划会对资本国际流动产生影响。
提供曲线的含义与特点?
提供曲线:用以表明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一条曲线。提供曲线包含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它既是一国的供给曲线,也是该国的需求曲线。P23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的主要内容: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
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一国丰裕要素的所有者从中获益,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P38
传统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主要区别:
1. 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
而后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
2. 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关税的价格效应,
征税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表现为小国国内价格的上升,
关税全部由
该国消费者承担。
关税的消费效应,征税使进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提高,价格提高导致需求量减少
关税的生产效应,由于价格提高,国内生产增加为
关税的贸易效应,国内供给量增加为,进口数量减少到
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指政府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财政收入,等于单位商品税额
与进口量的乘积。
用局部均衡方法分析国际贸易的均衡过程: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其他市场的情况不
变,单独分析某一市场的价格与供求变动的一种分析方法
什么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试分析两类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是指当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后,一些原来在本国国内生产的产品现在被同盟内成员
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从而使同盟内部贸易规模扩大并增进成员国福利的贸易效
应。
贸易转移: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后,一国的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的产品转向成员国高成本产
品时所发生的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和福利减少的效应。
⑸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术观点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较为流行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经济协调关系说。该说将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分为:(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2)市场管理关系;(3)宏观调控关系;(4)社会保障关系。(注: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页。)
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具体有:(1)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包括国家对经济组织的调控及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2)市场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分配关系。(注: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具体分为:(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2)市场运行关系;(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注:刘文华主编:《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社会公共性说。具体包括:(1)市场管理关系;(2)宏观经济管理关系;(3)对外经济管理关系。(注: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2页。)
5.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具体包括:(1)市场规制关系;(2)国家投资经营关系;(3)宏观调控关系。(注: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6.国家管理经济领域说。此说直接以具体调整对象的罗列式为经济法下定义,具体包括:(1)经济管理关系;(2)维护公平竞争关系;(3)组织管理性的流转与协作关系。(注:史际春等:《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8~50页。)
7.来自经济行政法论的观点。具体分为:(1)宏观调控法;(2)市场管理法;(3)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法。(注:王克稳:《行政法视野中的“经济法”——经济行政法之论》,《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第65~73页。)
⑹ 论经济法律关系中的责任主体
(一)
1.从承担责任的主体来看,经济法律关系的承担者是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经济法主体。
2.从追究责任的主体来看,国家司法机关、仲裁机关和国家经济行政管理机关,都可以追究违法当事人的经济法责任。
3.从追究责任的目的来看,在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中,追究违法当事人的经济法律责任,主要不是为了补偿损失,而是为了对违法当事人实施某种经济惩罚促使其行为合理化、合法化,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4.从追究法律责任的后果来看,是剥夺违法当事人一定的经济权力或经济利益。
5.从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来看,既可以采用司法程序,也可以采用行政程序,而且更主要的,更大量的是采用行政程序。
(史文清主编:《新编经济法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84页。)
(二)
1.在责任发生的前提或基础上,作为经济责任的基础——经济义务,既可以由经济法律规范直接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2.在责任发生的范围上,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是各不相同的。经济责任只发生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中。其次经济责任却大量发生在经济管理关系(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计划性”宏观经济协作关系和微观经济协作关系之中。
3.在责任的实际内容上,经济责任具有不同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特点。经济责任主要以经济利益为内容,并且还贯彻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4.在承担责任的主体上,承担经济责任的主体结构具有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所不可比拟的复杂性。
5.在实施责任所适用的法律和机关上,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之间也各有千秋。……在认定责任所依据的法律方面当然就是经济法的规定。在追究责任的机关上,实施经济责任的机关,除了人民法院之外,还有国家行政机关及经济仲裁组织。
6.在责任的执行方面,经济责任也有不同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地方。
(杜飞进着:《论经济责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2页。)
(三)
1.经济法责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双重性。它体现在:既有经济法义务,又有经济法权利。
2.经济法责任的内容具有整体经济利益性。经济法律关系以经济法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它不仅涉及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且涉及国家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关系。
3.经济法责任的功能因主体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具体来说,追究政府机关经济法责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赔偿或补偿经济主体的经济损失,其惩罚性体现得并不明显,追究经济主体法律责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惩罚经济主体,其赔偿性和补偿性并不明显。
4.经济法责任的形式具有适用范围的特定性。政府机关的经济责任形式只能适用于政府机关,经济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形式只能适用于经济主体。
5.经济法责任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组织(团体)责任。当其法定代表人或其工作人员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权利,应当承担经济法责任时,承担责任的主体并不是法定代表或者工作人员,而是相应的政府机关和经济主体。
(苏惠祥、邱本主编:《经济法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81—187页。)
(四)
1.经济法律责任具有相互分离性。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法的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并非同类,不属于同一层面,因而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2.经济法律责任具有双重性。经济法律责任的双重性是指经济法律责任可能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构成。所谓本法责任即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的有关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所谓他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违反经济法的有关规定的同时,也违反了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从而应当承担其它法律规定的责任。……但是在经济法律责任中,本法责任是第一位的,由本法责任引起的他法责任是第二位的。
3.经济法律责任具有社会性。经济法的基本宗旨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经济法中对于法律责任的设定,在许多方面都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因而经济法律责任的社会性也是必须引起重视的。申言之,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规定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是经济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一个重要特点
⑺ 请教学长学姐:关于华政经济法的制定教材
就是这四本书,人大资料在华政图书馆或者网上都有的买,但是重点还是那四本书,这个复印资料有时间看一下,没时间其实可以不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