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云梦的经济在孝感地区属于什么水平
云梦虽说是个县级城市,但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周边县级市,近几年云梦县各方面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从道路的建设,到县委硬件配置的逐步完善,可以说,云梦虽说是人口最大的县级城市,但生活水平,经济建设,绝对是高于一般的县级城市!
祝云梦的明天更加美好!
云游四海数此美,梦圆神州跃万里!
B. 在孝感安陆是否比云梦的经济要好
云梦好多了,经济比安陆发达!现在也在招商引资。,安陆比云梦招商得早2年,云梦大多是一些公司和外商在圈地,等升值。不过长期看,云梦比安陆要好,等孝感拉入武汉经济圈,云梦到孝感更近,收到的影响更大!
C. 云梦县和红安县哪个经济好
相比于云梦来说,红安县的经济发展要更好一点
D. 湖北省应城云梦经济对比
总的来说两地都是差不多,给我的感觉,云梦比应城目前发展得要好一点,而且交通也比应城要发达,但是应城比云梦资源要冲足,比如说有什么盐矿、膏矿以及国家投资的大型化工厂等,云梦就只是在外面打工以及做老板的要多一些,工厂相对来说比较少一点。从房产这块来说,云梦的房子比应城的还要贵,还有什么星级洒店的也比应城多。至于发展前景,我觉得云梦可能会好一些,但要看你做什么,如果你是想做消费性行业,云梦的消费水平及能力都要比应城高一些。
E. 湖北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哪些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为靠前呢
东莞,这一城市的工业水平发展是全国最靠前的,广东省的GDP有着它卓越的贡献。
F. 湖北省内跟云梦县情况差不多的县市,包括人口、GDP、发展潜力等
彩凤高翔正其时
——凤翔县蝉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的调查
没有区位之优,却跨入全省唯一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
强行列,四年招商引资200亿;没有资源之丰,却在四年实现“三级跳”
: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荣膺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县,20
0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步入陕西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工业化引领向工业强县跨越
发展之快,首先在工业化。全县工业增加值四年翻了一番多,由
2004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6.5亿元,占到地方生产总值的“半
壁江山”。
建园区,强支撑。先后规划建设了长青煤电化、柳林酒业、陈村
电子、县城医药化工、长虹农产品工贸、六营民俗、川口河建材、南
指挥食品等八个特色鲜明的经济园区,积极引导项目、企业向园区聚
集,推动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
抓项目,强引擎。一是向上争国投,县级领导带队,紧跟国家政
策“脉搏”,积极跑市上省进京,对接项目、争取资金。二是向外抓
招商,面对不沿边、不靠海、不通高速公路的实际,采取“四个依托”
(依托企业招商、依托资源招商、依托园区招商、依托亲情招商)的
模式招商,国电、徐矿、陕西东岭、冀东水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或大集团先后落户。三是向内搞盘活,在盘活乡镇、部门、企业的闲
置、弃用和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厂房、设施上做文章,较好地突破了
土地和资金的瓶颈制约。四是向下扶非公。出台了《大力发展民营经
济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等文件。坚持把企业家作为战略资源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引进了周嘉喜、贾兴民等一批优秀企业家。
凤翔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示范县。
优环境,强保障。凤翔县提出,要把客商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做得大,做到“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企业需要解
决的问题马上办”,千方百计提升招商引资“软实力”。
城镇化搭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
“城镇”变“城市”。一是高标化建设。坚持“拉大框架、完善
功能、提升品位、彰显特色、精细管理”的思路,硬件抓精、软件抓
硬,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二是市场化筹资。采取“八
个一点”的方式(招商引资引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社会资金筹一
点、积极向上争一点、国有资产盘活置换一点、相关单位担一点、受
益单位和业主出一点、群众义务捐一点)。三是民营化管理。在全省
率先实施环卫体制改革,率先在宝鸡市开展创建“绿色凤翔”活动,
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园林
县城、绿色模范县等称号。
“农民”变“市民”。努力构筑农民进城“绿色通道”,大力繁
荣二、三产业,形成了以县城专业市场和商业区为中心、以乡镇小市
场为补充的市场网络体系。大批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进城务工
经商,开店摆摊建造生意,甚至买房置产,成为“新市民”。
“打工仔”变“小老板”。对有一定家庭积累、有能力、有创业
意愿的农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其自主创业,并引导外
出务工成功者返乡创业。该县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劳动力转
移就业工作先进县和劳务输出示范县。
特色化推动向现代农业迈进
用“一村一品”促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依托资源禀赋、产业
格局和发展基础,确定20个村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其周边100个
村为推进村,采取行政推动、资源启动、“能人”带动和市场牵动等
措施,建成了六营泥塑、索洛树设施蔬菜、齐村果业西村畜牧等“一
村一品”的特色专业村93个、占到全县总村数的40%,并呈现出专业
村向示范村提升、示范村向产业园迈进的新态势。
用“双强”型龙头企业促进经营产业化、品牌化。采取“订单农
业”的方式,通过引进新建做多、扶持服务做大、品牌运作做强,实
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正阳公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试验点,“雍钱”牌腊肉、
“鸿翔”牌食醋等20多个农产品全国榜上有名。
用“三到户”促进服务精细化、社会化。一是信息科技到户。以
农民远程教育系统和18所县乡农技校为载体,4年累计培训农民14.1
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县。二是金融服务到户。引导
县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三是合作
经济到户。围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扶持发展农民
专业协会,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和“专业协会+农
户”的经营模式。
重民生聚起和谐奋进的力量
“一幅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记心头”,在毫不放松抓好经济建
设、构建富裕凤翔的同时,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始
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建设文明凤翔、平安凤翔、生态凤翔、
和谐凤翔、幸福凤翔,形成了干群携手、心心相印的和谐局面。
让人人有工作。一是就地转移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引建项目的
重要标准,大力引建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外出转移就业。坚持像为
农产品找市场一样为劳动力找就业岗位,像为农产品打品牌一样做劳
务品牌。三是增加公益性岗位。财政出资,1100多名困难户、五保户
在城镇、行政村,从事保洁、治安管理等公益工作。
让人人有保障。按照应保尽保、全面保障、全市领先的要求,实
施了总投资4.1亿元、48个项目的“民生八大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参保率达到97.5%,8478户、20754名群众受惠城乡低保政策,16050
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五保供养344人,2.1万群众通过发展经济、
异地搬迁摆脱贫困,2万多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惠“两免一补”
政策。凤翔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农村初级
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幼儿教育先进县、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10多项国家级称号。
让人人有安全感。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
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县。
(中共宝鸡市委政研室)
G. 孝感市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情况(2011-2013年的),有谁知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去年8月,孝感高新区成为湖北第4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了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该区确立了“一区四园”发展模式,将孝南区、应城市和云梦县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并纳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高新区园区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特种汽车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为支柱;孝南区延长拉伸纸品产业链,占据了全国生活类纸品市场6%以上份额,“华中纸都”雏形初具;应城市打造全国盐化产业基地、华中能源储备中转基地;云梦县打造“百亿盐化产业”、“百亿食品产业”和鄂北物流中心。
孝感市委书记陶宏说,产业龙头是高新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辐射鄂东北的核心引擎。
据孝感市委常委、高新区工委书记孙兵介绍,多年来,孝感坚持把接受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武汉城市圈的着力点,持续实践“五个双在”,即研发、设计、销售在武汉,生产在孝感;上游(产品)在武汉,配套在孝感;成果(科研)在武汉,转化在孝感等。
借武汉产业转移之东风,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武汉光谷孝感产业园、武汉汽车零部件孝感产业园、同济科技园、汉正街商贸工业园等一大批“汉”字号产业园在孝感高新区落地开花,汉孝经济一体化、空间同城化进程全面提速,累计引进武汉城市圈项目1700多个,到位资金近500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孝感的产业基础。
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也共享着武汉的产业资源。孝感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化示范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我国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武汉城市圈智力最密集地区之一。“借助这些智力优势,孝感高新区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借智占先,孝感高新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起了大禹电气院士专家工作站等8个院士工作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9个、研发机构35个,委托技术攻关160多项,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强大。以三江航天集团为主体,汇集了伟翔数控、九州数控、松林国际等4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工业总产值148亿元,精密机械加工能力达国内先进水平。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纳入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自主研发的激光产品、光电子器件等产品,在用户市场和业内已形成区域品牌。高精度光学测量仪器占全国市场的70%;通信用微型放电管占全国市场的65%,销量全国第一。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特”见长。高新区汇集了三江重工、万山特种车、三江瓦力特3家具有整车装备能力的企业和50多家零部件企业,330吨重型矿山装载车辆填补国内空白。
晋升“国家级”1年来,孝感高新区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今年1月至7月,主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同比增长36%;今年以来共有37个项目开工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由43家增加到55家,高新技术企业由19家增加到29家。
H. 义堂镇的经济状况
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8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年企业总产值近10亿元。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显着,建成了优质稻基地、林果基地、瓜菜基地、绿色禽蛋基地、虾稻连作5个基地,基地种养面积近万亩,年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商贸市场活跃,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2亿元;金融形势稳定,全镇金额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亿元。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9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2亿元,农业产值1.9亿元,财政收入6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5元。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三年被云梦县委、县政府评为“明星乡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位于云梦前四。
集镇主干道形成了三纵(316国道、建新路、子文路)三横(育才街、金义路、农贸街、)的道路格局,有万吨自来水厂—座、35KVA变电站一座,供排水畅通,主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主干道两旁建筑物特色鲜明、整洁漂亮。工业区、商贸区、居民区,文教卫实现了功能分区,有保洁公司、城建监察中队负责集镇的保洁、督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