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定经济发展程度与合肥相比
比合肥差些,保定的发展在河北的城市里都比较靠后,与合肥没法比,但比较宜居,生活消费低!
‘贰’ 保定是怎么样的城市,人们素质高吗,比合肥发达吗
宜居城市。小吃众多。公交车上能给老人主动让座。合肥没去过,没法比较
‘叁’ 合肥与廊坊哪更好一些
当然是合肥了,廊坊还是稍逊一筹的。你不应该道听图说,应该客观的去了解。要知道,合肥现在发展的相当不错,尤其是中部崛起的这几年。实事求是的说,和合肥相比廊坊不适合发展;如果从长远看,其发展潜力更没有合肥大。
于2.25再次补充说明:“挂在心上”,你的话才是真的不客观!既然你喜欢摆资料,我也给你一些资料: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着,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9.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0.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4.48万人,增长了8.1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0.14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GDP连续20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3.57亿元,增长16.9%;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2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财政收入达到130.88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57.64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海关进出口总额4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出口27.94亿美元,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4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3207元,增长1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0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141”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十一五”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合肥将以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以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900亿元,年均增长15.5%,力争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经过不懈奋斗,把合肥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前言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着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2%;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00万人;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核一圈五轴”。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拓展轴。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将形成四级结构。包括:
(1)一级城镇: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
(2)二级城镇:店端口、上派、水湖、双墩、撮镇等5个城镇,人口规模为10—35万人;
(3)三级城镇:主要是各重点镇,包括桥头集、三河、梁园、长临河、高刘、岗集、下塘、小庙、山南、紫蓬等10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10万人;
(4)四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16个,人口规模小于2万人。
3、空间分区管制
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合肥市域范围内原则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
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市域铁路系统
规划形成六条线(北淮南线、南淮南线、西西宁线、东西宁线、合九线、沪汉蓉铁路),衔接七个方向(淮南、蚌端口、南京、芜湖、九江、西安、武汉),具有以合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合肥高铁站、合肥站、合肥西站为客运系统和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
(2)市域公路系统
市域对外公路主要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环十射”的对外公路网络骨架。
在市域内规划形成“双墩—元疃—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级公路环路,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3)航空港
在肥西县高刘镇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搬迁骆岗机场。
(4)水运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规划集装箱码头。在店端口河合裕路南侧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侧规划综合货运港。在巢湖沿岸规划建设旅游客运码头。在滨湖新区规划设立一处水上搜救中心。
(5)物流园区规划
合肥市物流基础设施采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分层次总体布局,建成“4园区、4中心”。建设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园区;设立工业、建材、农业、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
5、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在满足中心城区供水的前提下向周边乡镇供水。规划2020年三县供水能力达到97万m3/日。
(2)排水工程中心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市域重点城镇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3)能源供应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
(4)电力工程2020年合肥市总装机总容量为8872 MW,供电总能力达6373 MW。合肥电厂、合肥二电厂、热电联控电厂装机总容量为2464MW,供电能力为2218MW。其余用电由区域高压输电网提供。现状500kV肥西变增容至3204 MW;规划新建500kV肥东变电所,容量为3204MW。
(5)通信工程 到2020年,市域固定电话普及率在40部/百人以上,移动电话普及率在70部/百人以上,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90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80万户;小灵通用户40万户;互联网用户120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家庭入网率达到60%以上。建成实物传递、电子邮政和信息服务等具有较大规模的综合业务体系。
(6)环卫工程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市域范围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处理工艺以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最终保证措施,混合垃圾不再进入垃圾填埋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地区无垃圾污染。
(7)防洪排涝工程中心城区:近期100年一遇,远期200年一遇;
店端口、撮镇、上派、水湖、双墩:20—50年一遇;
其它26个城镇:10~20年一遇;
6、城镇密集区规划协调
(1)主城与外围城市组团
外围组团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次中心,通过快速交通网络与主城便捷联系;生态廊道穿插其中,与主城形成有机联系。
(2)主城与周边城镇
周边城镇沿对外交通轴线拓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色,并与城市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3)主城与两个风景名胜区
主要协调主城与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关系。
主城与巢湖风景名胜区:协调滨湖新区与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关系,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结合防洪设施建设,恢复滨湖生态湿地,促进巢湖综合治理。
主城与大蜀山风景名胜区:注重山体与植被的全面维护,保持城市山体制高点的地标形象,保持良好的景观与生态环境,加强周边地段建设的控制,协调城市建设风貌。
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合肥现状市区、肥西县南岗镇、桃花镇和烟墩乡,面积约89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
2、城市性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3、城市主要职能
(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4、空间发展策略与空间形态
规划期内城市主要向西、向南发展,适当向北、向东方向发展。老城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两带控制。城市以老城为中心,沿几条对外交通放射线向东、南、西南、西、北五个方向伸展,形成星形的空间形态。
5、城市分区
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八个城市分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区、南区、经开区、高新区和滨湖新区。
老城区:环城马路以内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5.28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12万左右。
东区:瑶海区行政区域内,即板桥河、南淝河左岸地区,包括瑶海经济开发区和磨店职教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81.44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88万左右。
北区:除老城区以外的庐阳区行政区域,板桥河右岸和南淝河左岸地区,包括庐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1.5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8万左右。
西区:蜀山行政区域的一部分,东以金寨路、环城西路为界,西到二环西路、合九铁路,北到南淝河,南以312国道为界,包含政务文化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5.05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8万左右。
南区:包河行政区域的一部分,西以金寨路为界,北到环城南路,东到南淝河,南以312国道为界。建设用地面积约35.67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万左右。
经级技术开发开区(国家级): 312国道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西,合九铁路以东,派河以北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0.59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6万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东以二环西路、合九铁路为界,北到董铺水库南岸,南到沪-汉-蓉高速铁路,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蜀山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3.0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5万左右。
滨湖新区:312国道以南,沪蓉高速公路以东,南淝河以西,派河以北地区,包括滨湖新区和包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47.4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6万左右。
6、中心城区空间管制
(1)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建成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种用地类型。
(2)建成区
主要指现状的城市建设用地。
(3)适宜建设区
综合条件下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的用地。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安排在适宜建设区。
(4)限制建设区
主要是指生态敏感区和城市绿楔。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水域生态敏感区和山地、丘陵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的二级保护区、巢湖周边以及江淮分水岭。
(5)禁止建设区
规划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地质灾害区、城市生态廊道以及城市滞洪区等作为禁止建设的控制范围。
7、工业用地规划
重点发展“五个工业组团”。
西部工业组团: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蜀山经济开发区等为主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
西南部工业组团: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包河工业园区为主体,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
北部工业组团:发展庐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印刷、电力设备、建材、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强与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相协调。
东北工业组团:以瑶海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物流、服装、电缆、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
东部工业组团:发展肥东经济开发区(龙岗),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及配套、化工、冶金、轻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8、仓储用地规划
(1)仓储集中区
规划将现有仓储用地集中整合为3个集中区域:利用铁路交通设置合肥北站仓储集中区;利用公路交通设置大兴仓储集中区;利用水运交通设置派河仓储集中区。
(2)危险品仓库
保留井岗镇北部危险品仓库,搬迁合作化路煤气储气站、石油库、生态公园危险品仓库至中心城区外围。
9、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2个市级中心和6个城市分区中心。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和滨湖新区。
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5940.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6.52%,人均16.50平方米。主要位于市级中心和分区中心内。
10、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1)中心城区骨架道路布局
城市骨架路网由快速路和I级主干路组成,快速路网在整个城镇密集区内构建,规划为“四横四纵”网络,I级主干路布局结构为“环形、放射加方格网”:在二环内组成环网状,向外围组团及功能区呈网状放射形结构。
(2)公共交通规划
推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确立公共客运交通在城市日常出行中的主导地位。规划设置“两横两纵”四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为120公里,线网密度为0.3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设快速公交线路总长度180公里,线网密度为0.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一环五射”格局。
11、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
(1)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绿地系统以巢湖、蜀山和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为背景,以自然河流水系、交通走廊防护绿地为纽带,以大型公园为节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
空间格局为“三环四楔五脉多园多廊道”。
(2)城市景观风貌控制
重点控制南淝河等城市主要景观轴线,重视城市步行空间环境,增强旅游和游憩线路的明晰性,创造积极的城市开放空间,增加小型公共空间,重视带状绿化空间在城市景观组织中的作用。
12、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合理布置水厂,现有的二、三、四水厂基本保持现状的供水能力,改善供水水质,改造供水管网,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对五水厂进行扩建,规划新建六水厂和七水厂。2020年总供水能力为202.5万m3/日,其中向周边城镇供水约28万m3/日。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
(2)排水工程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逐步改造现有的合流制排水设施,新区规划严格按照分流制建设排水管网。中心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能力为130万m3/日。
(3)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积极稳妥地推广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用于农业灌溉,一部分出水经过深度处理后通过城市中水系统用作城市河湖景观、绿化、道路浇洒及降尘、建筑冲厕、工业低质等用水水源。
(4)电力工程
扩建合肥电厂、合肥二电厂。增容500KV肥西变,新建500KV肥东变,确保中心城区电力供应和主电网安全。
(5)通信工程
中心城区固定电话装机容量为320万门,移动通信在继续发展GSM和CDMA等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完善移动网络结构;按300米~500米服务半径设置移动通信基站。建立全市统一的广播电视传输网,优化设施建设和有线电视网络。按中心局——支局——所的结构构建邮政网点体系。
(6)燃气工程
城市燃气气源采用“以天然气为主,液化气等为辅”的原则。合肥市利用“西气东输”工程,通过定远高压长输管道接入,门站设在三十端口,在门站及合肥经济开发区、城市北部各设一个储配站。
(7)供热工程
城市热网集中供热占中心城区总供热面积的60%;燃气供热占中心城总供热面积20%;电采暖供热面积占中心城总供热面积的20%。
(8)环卫工程
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密闭清运、卫生处理系统,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粪便排放管道化水平8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13、环境保护规划
(1)水环境保护
各水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2)大气环境保护
采用合理的能源政策,供热设备提高热效率,减少燃煤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源控制。
(3)声环境保护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95%。
(4)固体废弃物污染及辐射环境管理防治
继续加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辐射环境的管理工作,切实消除隐患。
14、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城市规模
到2010年,合肥中心城区总人口300万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
(2)近期城市发展方向
近期重点向南、向西发展,建设滨湖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适度向北部、东部和西南部发展。
(3)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地区
近期重点建设滨湖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磨店地区、新站北地区、黄山公园地区、森林公园地区等6个地区。
15、规划实施
本规划经批准后,是合肥市人民政府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应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实施,自觉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及时修编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县城总体规划;本市其他各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内容得到落实。(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新概念:
三大推进
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简称“三大推进”,是合肥市委在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是2006年全市工作的主题。
“效能革命”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环境好不好,根子在机关,关键在机关作风、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必须牢牢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开展“2006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来一场“效能革命”,务求以机关作风、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进发展环境的大优化,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国内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
滨湖新区
“滨湖新区”是合肥市141工程中的一项工程,新区的范围是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以北(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312国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区)规划面积约 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边(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3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南部片区一期建设区面积初定为20~3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由概念性规划确定)。
根据规划,滨湖新区的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居住综合新区等。作为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这里将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因此其建筑将采用多样化设计,强调富有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品质。滨湖新区核心区的公共建筑群应以高层为主,以利于勾勒出令人赏心悦目富有韵律的城市轮廓。
在滨湖新区内的合适位置,将建设合肥市南部新的中心,合肥也将因此动作从单中心结构转向多中心结构。
未来的滨湖新区还将是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巢湖的风景名胜将被充分利用。同时,根据城市防灾和生态建设要求,合肥将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巢湖资源,充分考虑城市引风口的功能需求,充分考虑新区绿化和生态农业的建设需求。滨湖新区范围内的圩区,未来将作为景观农业用地,也将承担起城市生态调节区的功用。
“城市一卡通”
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城市一卡通”、数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项目建设,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2007年,合肥将在全市范围内发行用于城市生活的IC卡,应用于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领域及公用事业缴费、旅游、商务等各种小额消费应用领域,且为便于市民查询消费信息,还将建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信息平台,把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费信息通过使用IC卡进行数字记录和关联。同时,合肥市政府公告、社会保障信息、信用卡账单、水电气账单、汽车违章信息等,将通过“市民信箱”迅速传达给市民。
‘肆’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排名
中国总收入最高的城市毫无疑问上海,在大陆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克拉玛依市,接近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当然和最富有的东京比起来还远远不够,但是克拉玛依仅仅是县级市,而东京怎么也是日本首都,要是国家重视发展旅游业政府重金改造像迪拜那样搞,克拉玛依会有机会成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的小城市的!当然总体收入怎么可能和大城市比,大城市面积大人口多,还是重复一次比例吧!我一个人有100块钱,我的5个朋友每个人有35块钱,谁更有钱的?答案;我比他们更有钱!他们人多钱全部都加起来就比我一个人的多,但是一比一我胜于他们任何一个的!比富有就要分两种总体和人均收入,要是比人均收入上海比不过克拉玛依市!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贸易进、出口大门,深圳也是重金开发的特区主要以科技电子工业开发比如华为手机公司还有出社交软件的腾讯公司等等,而克拉玛依主要靠油气,全世界80%的油气来自那里,克拉玛依仅仅地级市主要资源丰富也成为当地人的财富!
香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上海人口多城市面积也大总收入当然超过香港,香港人均GDP比上海高几倍,重复一次比例吧!我一个人有一百块钱,我的5个朋友每个有35块钱,他们5个人的钱加起来确实比我一个人的多,到底谁更有钱?答案;我!我一个人手上一百块他们有5个人,人数比我多全加起来才比我的多啦,一比一我赢!所以香港更发达,但是发展速度上海比较快,不知道的人总以为迪拜豪车成群还说世界最富的城市就是迪拜非常幼稚的想法,人均收入迪拜还嫩于香港得多啦!全世界最富的城市.日本首都东京!二战日本投降美国镇压日本军事,美国军队驻扎,还镇压经济发展,一开始日本的娱乐圈都是被美国电影、歌手盖住,导致日本人主要选择AV,十几年过去啦才对日本开放经济发展,日本娱乐圈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音乐市场最好的国家,东京成为全世界人均GDP最好的城市,不要跟我计较迪拜,这里我补充!迪拜是通过重金打造繁华城市吸引有钱人去旅游消费的,香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时也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商人、企业家等等到香港生存发展还有来旅游的!迪拜GDP也没有中国上海强!豪车成群那些都是来自世界多国家的有钱人真以为迪拜人?上海市是中国最大、最经济繁华城市也是国际一线城市,总体来说GDP比迪拜强好几倍!上海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商人、企业家发展,而迪拜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有钱人来消费的地方!这就是不同之处!
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纽约,很多国际行业比如金融、玩具、旅游太多啦,而迪拜就是政府出钱直接通过绿化改造建立高楼成为国际大都市来消费的,主要靠石油支撑而来靠旅游行业吸引全球有钱人来消费,满街成群的豪车来自世界各国而不是迪拜本地的懂不懂?香港同时也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相对于迪拜来说,它是另一种概念,香港作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来说,他的许多行业都是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钟表业,玩具业,旅游业,金融业等。它具有许多实际的行业,而反观迪拜,恐怕除了旅游业以外,没有实际的行业,可以这么说,阿联酋的国民都是国家养着的,而国家又靠石油养着的;再来说香港,香港公民不依赖于香港区政府,而反而是香港区政府依赖于香港公民的税赋,这是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这其实是它们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依赖性关系。
说到国际化,香港的国际化水平远远比迪拜高。
PS: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香港都会比较好的,毕竟香港有许多成熟的行业,上面已经提到了,它具有相当的城市竞争力,当然香港受限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城市面积不能再扩张,那么城市规模就不能再扩大了。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也是美国最富城市,GDP比较对纽约来比的小面积港口城市香港当然香港比不了,因为纽约面积比香港大好几倍人口也是的,人均收入香港完胜的!
而迪拜,其实就是用石油来供养的城市,就是资源性依赖性的城市,没有核心竞争力,前途很不光明。
人均收入最高的东京、香港、纽约、上海、迪拜
全球最富有城市排名中国的香港十多年来一直排在上海前面好前面
中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这几年排前十名有香港和澳门,大陆首位就是克拉玛依市其余的有内蒙古自治区和浙江省、江苏省出的排名前十位城市!
‘伍’ 全国经济排名前100名的城市
2009年国中国各市GDP排名前1002009年国中国各市GDP排名前100排名 城市 生产总值(亿元) 1 上海市14900.9 沪2 北京市11865.9 京3 广州市9112.7 广东14 深圳市8201.2 广东25 苏州市7740.2 江苏16 天津市7500.8 津 7 重庆市6528.7 渝8 杭州市5098.6 浙江19 无锡市5000 江苏210 青岛市4890 山东111 佛山市4814.5 广东312 武汉市4560 湖北113 成都市4502.6 四川114 大连市4410 辽宁115 沈阳市4359 辽宁216南京市4230.2 江苏3 17 宁波市4214.6 浙江218 唐山市3850 河北119 东莞市3763.2 广东420 长沙市3744.8 湖南121 烟台市3728.6 山东222 济南市3351 山东323 郑州市3300 河南124 哈尔滨3258.1 黑龙江125 石家庄3110 河北226 泉州市3002 福建127 长春市2919 吉林128南通市2860 江苏4 29 潍坊市2727.7 山东430 西安市2719.1 陕西131 温州市2527.8 浙江332 福州市2524 福建233 常州市2518.6 江苏5 34 淄博市2473 山东535 徐州市2390.1 江苏636 绍兴市2375.4 浙江437 济宁市2279.1 山东638 邯郸市2150 河北339 大庆市2120 黑龙江240 临沂市2110.1 山东741 合肥市2102.1 安徽142 包头市2100 内蒙古143 鄂尔多斯2100 内蒙古244 东营市2076.6 山东845 洛阳市2075 河南246 台州市2025 浙江547 威海市1969 山东948 嘉兴市1917.9 浙江649 鞍山市1915 辽宁350 沧州市1900 河北451 盐城市1860 江苏752 南昌市1837 江西153昆明市1808.6 云南154 扬州市1800 江苏855 保定市1785 河北556 南阳市1780 河南357 金华市1765.9 浙江758 泰安市1700 山东1059 泰州市1650 江苏960 厦门市1623 福建361 镇江市1580 江苏1062中山市1564.4 广东5 63 德州市1530 山东1164 呼和浩特1520 内蒙古365 太原市1512 山西166吉林市1500 吉林2 67 南宁市1492.3 广西168 惠州市1410.4 广东669 江门市1355.2 广东770 滨州市1350.9 山东1271 聊城市1340 山东1372 岳阳市1316.8 湖南273 榆林市1302.3 陕西274 宜昌市1245.6 湖北275 茂名市1239.8 广东876襄樊市1201 湖北3 77 枣庄市1200 山东1478廊坊市1200 河北679 常德市1160 湖南380 湛江市1156.17 广东981许昌市1150 河南4 82 平顶山1140 河南583 淮安市1121.8 安徽284漳州市1113.1 福建485 湖州市1111.5 浙江886 衡阳市1107 湖南487 安阳市1106 河南688 乌鲁木齐1095 新疆189 邢台市1090 河北790 焦作市1085 河南791 周口市1073 河南892 新乡市1054.5 河南993 珠海市1037.6 广东1094 汕头市1035 广东1195 柳州市1030.02 广西2 96株洲市1020 湖南5 97 通辽市1015 内蒙古498 桂林市1000 广西399 商丘市1000 河南10100菏泽市953.6 山东15
‘陆’ 合肥市和保定市哪个城市更好些
那当然是合肥市好些了,不管从国家政策扶持还是经济规模等级,城市等级,合肥都要逼保定好,气候就更不用说了。
‘柒’ 中国大陆各城市人均GPD排名
第一阵营:人均CDP1万美元以上
深圳: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 苏州:人均GDP12500美元 鄂尔多斯: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
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深圳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快报。深圳2007年人均GDP为10628美元!这是深圳首次跃上人均1万美元的新台阶,也让深圳成为我国内地目前首个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详细] 苏州经济发展有3件宝:园区的亲商理念(亲商、安商、富商、扶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广为人们所称道。而在新时期,更为让人们看重的是科技创新——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详细] 从刚结束的鄂尔多斯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了解到,鄂尔多斯市超额完成今年确定的1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将达到1200亿元。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详细]
第二阵营:人均GDP7000——10000美元
北京:人均GDP超7000美元 上海: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 杭州:人均GDP超8000美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1日联合对外发布消息,2007年北京人均GDP首次突破7000美元,2007年北京GDP总量9006.2亿元。[详细] 在近日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局长潘建新透露,2006年本市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本市去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详细] 杭州市发改委预计,2007年杭州经济总量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按2007年平均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可超过8000美元。2007年以来,杭州市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详细]
第三阵营:人均GDP4000——7000美元
青岛:人均GDP首次超过6000美元 天津: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 郑州:人均GDP达4400美元
2007年,青岛市GDP增长16%以上,人均GDP首次超过6000美元;青岛在全国的综合实力,由2003年的21位上升到第8位。[详细] 据市统计局对天津市2007年经济发展运行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估,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详细] 初步预计,郑州市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400亿元以上,比2006年增长16%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000元,约合4400美元,突破了4000美元大关。[详细]
武汉:人均GDP4700美元 长沙:人均GDP4472美元 成都:人均GDP超4000美元
去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为3141亿元,在中西部地区与成都一起首次成为全国超3000亿元的城市,打破了由东部沿海城市“垄断”的局面。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4700多美元。[详细] 预计2007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179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GDP突破3万元,达到33000元(约合4472美元),同比增长14.2%。[详细]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上首次披露: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3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这表明,成都已迈入中上等收入地区行列。[详细]
第四阵营:人均GDP1000——4000美元
重庆: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 合肥:人均GDP已达到3853美元 哈尔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
重庆市政府今天召开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综述新闻发布会,据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介绍,初步统计,2007年重庆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详细] 2007年,合肥市新增GDP占全省两成多,人均增量近500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8125元,比上年增加492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合肥市人均GDP已达到3853美元。[详细] 哈尔滨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哈尔滨市GDP超过2400亿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据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按照发展经济学观点,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
‘捌’ 开封、保定、安庆、桂林、镇江、吉林六个老省会城市为什么衰落
开封,保定,安庆,桂林,镇江,吉林六个省会城市衰落的原因就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
‘玖’ 在中国三十一个省中哪个城市的经济综合方面最好
在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中,上海市的经济综合方面最好。 2009上半年中国城市经济排名前130位
1、上海市 6612 (沪)
2、北京市 5308.4 (京)
3、广州市 3917.3 (广东1)
4、深圳市 3631.7 (广东2)
5、苏州市 3311.05 (江苏1)
6、天津市 3154.85 (津)
7、无锡市 2350 (江苏2)
8、重庆市 2322.26 (渝)
9、佛山市 2293.2 (广东3)
10、青岛市 2282.4 (山东1)
11、杭州市 2210.8 (浙江1)
12、沈阳市 2054.2 (辽宁1)
13、武汉市 1983.2 (湖北1)
14、大连市1968.8 (辽宁2)
15、成都市 1951.3 (四川1)
16、南京市 1911.1 (江苏3)
17、宁波市 1819.8 (浙江2)
18、烟台市 1817.8 (山东2)
19、唐山市 1718.3 (河北1)
20、东莞市 1690.2 (广东4)
21、济南市 1531.7 (山东3)
22、郑州市 1524.3 (河南1)
23、长沙市 1484.1 (湖南1)
24、潍坊市 1402.6 (山东4)
25、哈尔滨市1373.4(黑龙江1)
26、石家庄市1365.4 (河北2)
27、南通市 1350.02 (江苏4)
28、泉州市 1289.42 (福建1)
29、长春市 1194.3 (吉林1)
30、常州市 1167 (江苏5)
31、淄博市 1150.5 (山东5)
32、济宁市 1127.9 (山东6)
33、徐州市 1091.46 (江苏6)
34、温州市 1087.49 (浙江3)
35、西安市 1076.3 (陕西1)
36、绍兴市 1058.18 (浙江4)
37、临沂市 1039 (山东7)
38、福州市 1003.2 (福建2)
39、威海市 981.1 (山东8)
40、东营市 936.6 (山东9)
41、大庆市 930 (黑龙江2)
42、邯郸市 910.4 (河北3)
43、包头市 900.1 (内蒙古1)
44、台州市 897.88(浙江5)
45、洛阳市 895.8 (河南2)
46、鞍山市 884 (辽宁3)
47、鄂尔多斯 870 (内蒙古2)
48、盐城市 870 (江苏7)
49、泰州市 845.45 (江苏8)
50、嘉兴市 841.27 (浙江6)
51、合肥市 835.2 (安徽1)
52、保定市 820.6 (河北4)
53、扬州市 820 (江苏8)
54、镇江市 814 (江苏9)
55、德州市806.2 (山东10)
56、南昌市787.3 (江西1)
57、泰安市784.7 (山东11)
58、金华市772.5 (浙江7)
59、南阳市 770.4 (河南3)
60、昆明市770.2 (云南1)
61、吉林市 731.3 (吉林2)
62、中山市 708.69 (广东5)
63、厦门市 696.4 (福建3)
64、太原市 683.9 (山西1)
65、南宁市 671 (广西1)
66、呼和浩特658.1(内蒙古3)
67、聊城市 646.7 (山东11)
68、滨州市 627.4 (山东12)
69、江门市 612 (广东6)
70、惠州市 603.2 (广东7)
71、枣庄市 583.4 (山东13)
72、沧州市 582.48 (河北5)
73、茂名市 560 (广东8)
74、宜昌市 558 (湖北2)
75、平顶山 550.8 (河南4)
76、岳阳市 539.6 (湖南2)
77、廊坊市 535 (河北6)
78、焦作市 515.8 (河南5)
79、湛江市 511 (广东9)
80、许昌市 509 (河南6)
81、湖州市 505.63 (浙江8)
82、汕头市 501 (广东10)
83、安阳市 496.7 (河南7)
84、襄樊市 488 (湖北3)
85、常德市 484.1 (湖南3)
86、淮安市 483.62(江苏10)
87、新乡市 472.47 (河南8)
88、周口市 471.2 (河南9)
89、柳州市 465.13 (广西2)
90、漳州市 455.6 (福建4)
91、商丘市 453.31(河南10)
92、邢台市 448 (河北7)
93、珠海市 447.8 (广东11)
94、衡阳市 446.5 (湖南4)
95、株州市 440 (湖南5)
96、乌鲁木齐437.5 (新疆1)
97、信阳市 437.1 (河南11)
98、菏泽市 428 (山东14)
99、榆林市 424.11 (陕西2)
100、连云港 418 (江苏11)
101、驻马店 413.4 (河南12)
102、兰州市 411 (甘肃1)
103、赣州市 410 (江西2)
104、通辽市 392 (内蒙古4)
105、绵阳市 388.59 (四川2)
106、贵阳市 385.1 (贵州1)
107、芜湖市 380.8 (安徽2)
108、营口市 380 (辽宁4)
109、日照市 378.1(山东15)
110、赤峰市 373.5 (内蒙古5)
111、桂林市 371.61 (广西3)
112、秦皇岛 370.57 (河北8)
113、安庆市 353.3 (安徽3)
114、开封市 353 (河南13)
115、揭阳市 350 (广东12)
116、咸阳市 347.5 (陕西3)
117、锦州市 347.4 (辽宁5)
118、德阳市347.3 (四川3)
119、郴州市 342.3(湖南6)
120、抚顺市 342 (辽宁6)
121、宝鸡市 342 (陕西4)
122、龙岩市 336.8(福建5)
123、临汾市 330.3(山西2)
124、清远市 329 (广东13)
125、曲靖市 326.6(广西4)
126、马鞍山326.1 (安徽4)
127、肇庆市 318.4(广东14)
128、九江市 314.9(江西2)
129、本溪市 310 (辽宁7)
130、张家口 304 (河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