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查一个城市的经济,需要着重从哪几方面出发
如何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呢?你是否适合这个城市呢?主要看以下几点:
1.人口数量
有足够多的人才就有足够多的市场,这个很简单。比如一个街区有1万户人,另外一个街区只有2000户人,如果要去这两个街区开面馆,哪一个的生意可能会好一点呢?肯定是第一个,毕竟需要吃面的人多嘛,而且这个人口不但要多,还要不断地增长,你如果想要定居这个城市,你一定会买房,如果想自己的房子增值,那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愿意来买,这个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那当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买了。
7.人均GDP
比如一些城市,可能它的GDP总量很高,但是因为总面积很大,人均GDP并不高的,这个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并不好。
好了,以上七点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潜力的大概方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⑵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后,如何才能看出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平
对于吃货来说,吃的是最能反应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你会发现你在其他地方吃了一顿,和这个地方吃了一顿,价格会差距很大,如果说价格越贵,那肯定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又或许说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方式。
⑶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什么作为标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标准。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其规模(存量)和速度(增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所谓“经济规模测量”是指对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范围里能够生产出来的财富总量,包括从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复杂的生产资料,再到各种文化和精神产品等财富的总量。
在对经济规模的 测量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此外,对经济规模的测 量又分为对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测量。
绝对规模只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GDP总量,而不论这一规模的GDP是多少劳动力创造出来的。而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口(或劳动力数量)与其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对规模指标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标。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年增长率”。
(3)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怎么看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水平意义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潜力的标志。包括:
1、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
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
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⑷ 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哪些
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 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它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 还有什么,城市内的收入分配。 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拓展资料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产业水平低、辐射效应小,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中国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供给、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因此,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将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由工商业等各种非农经济部门聚集的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区域经济, 以及突出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人们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在发展经济学中常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一国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该国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是衡量各国生活水平的标准.为了更客观,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使用。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5577美元和6264美元,2013年为6995美元,2014年为7595美元,2015年为8016美元,2018年为9800美元。 据人民公报统计。中华民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665美元,比上年增长6.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将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⑸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了gdp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你好,人均GDP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另外,对于一个城市,我们可以看它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间三大产业的比例,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城市内部的收入分配。政府税收也可以作为衡量指标
1、GDP是一个国家(国界内)所有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GDP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设机构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年或季度)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最终产品价值。这是一个国家概念。
2、 GNP,国家;产值,翻译成中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CPI是CPI的缩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普遍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衡量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相对数字。用来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
拓展资料: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它等于所有常住居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总和。由于是衡量收入状况的总量指标,其名称不配“国内生产总值”,联合国等5个主要国际组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中将其更名为国民总收入1993年修订
2、GDP和GNI的区别在于衡量经济总量的视角不同。 GDP是一个反映生产成果的概念。它从生产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只要是境内居民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无论是境内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3、GNI是一个反映总收入的概念。它从初始收入分配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产出,即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减去该国的外国投资和劳动收入,加上国内投资和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⑹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
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6)一个地区经济水平怎么看扩展阅读: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则是直接反映这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国民收入作为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社会再生产及其最终结果;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
⑺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表面上主要看什么
1国内生产总值(GDP),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作为一个国家,叫作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地区,就叫地区生产总值。
2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普遍的一个标准,一般地说,人均GDP高,社会福利水平也就高。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准为: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为贫困,达到400美元为温饱,达到800美元为小康,达到4000美元为富裕。按照这个标准,我国除贵州以外人均GDP都超过了800美元,也就是总体上都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小康)。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数值在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0表示绝对平均,1表示绝对不平均。目前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4城乡居民收入
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最为直接的指标。5恩格尔系数
它是世界上比较通用的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它是指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例。
⑻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主要指标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当重要性。
2、GNP(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为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3、PMI(采购经理指数)
PMI从国际上看,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先行指标体系,PMI涵盖着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
4、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是consumer Price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缩写,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5、PPI(生产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rocer Price
Index,简称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6、GHI(国民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
7、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⑼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除了gdp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人均GDP是用的比较广泛的一个指标,除此以外,城市的话,可以看他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城市之间的三大产业之间的比率,看它的结构是否合理。还有么,城市内部收入分配情况。政府的税收收入也可以是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