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崇明岛经济怎么样

崇明岛经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0-28 08:40:29

⑴ 没有深水港的崇明怎么发展

通过政策向大城市发展。
1、崇明岛虽然面积相比台湾岛和海南岛较小,但都是平原地形,不像台湾岛和海南岛多山,且崇明岛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中。
2、崇明岛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地区,且属于上海市管辖,边上是经济发达的苏州市和南通市,一旦给予崇明岛政策,崇明岛的发展的优势和前景将远远超过海南岛。
3、相信只要政策稍微照顾,崇明岛上将会出现一座大城市,发展前景广阔。

⑵ 整个上海 崇明区是最烂最穷的地方吗

最穷的确实是崇明了不管是人均还是整体gdp,崇明都是倒数第一,而且其他区差距还挺大,不过最烂我觉得不是,上海是想保留崇明的湿地特色的,打造崇明的生态旅游定位,上海经济发达地区太多,需要有一个让人放松心情的空间,以及绿色农业基地,除了崇明还能是谁呢。

⑶ 海门和崇明哪里经济更发达

海门区,隶属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北濒临黄海,南靠长江,全境总面积1148.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海门区下辖3个街道9个镇。2020年,海门区地区生产总值1442.5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7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10.13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63.71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为4.8:49.2:46.0。

崇明区,隶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2018年,崇明区完成增加值3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9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0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9.2亿元,增长9.8%。在增加值的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6:41.6:51.8调整为6.2:39.9:53.9。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⑷ 崇明区是上海最烂最落后的区吗

崇明区是上海最烂,最落后的区吗?不是的。崇明曾经因为交通的原因使得它的发展比较慢。但是自从到崇明的海底隧道以及长江隧桥建成之后。交通变得顺畅了很多。他近几年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很多有钱人都会去崇明买一套房子。周末的时候自驾去那边过个休闲的有农家味的假日。

⑸ 崇明岛快速增长的利弊

崇明岛快速增长的利弊如下:
1、利:崇明岛快速增长能够使岛内面积迅速扩大,可利用土地增加,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弊:目前崇明岛仍然以没年五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目前来看北面长江航道的淤积速度要更快一些,估计再过50年崇明岛就要和北面的江苏完全连为一体了,到时候这个中国第三大岛屿也将不复存在了。

⑹ 上海崇明区的人是不是很穷啊 崇明发展也不行

崇明区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不是很穷的样子,现在的农民都有养老金的。所以他们日子都是可以,够吃够用,家里面还有几亩地种种,还是比较舒服的。

⑺ 按照崇明区的经济情况和人均GDP情况,相当于几线城市

崇明区的整体发展来说算是进入二线城市水平,毕竟这是上海的外围,原来还不是上海的。

⑻ 没有深水港的崇明怎么发展

可以发展旅游业和海上的一些作业,其主要还是需要看上海给到崇明的政策来确定发展的方向。我国面积第三大岛就是崇明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崇明岛虽然面积相比台湾岛和海南岛较小,但都是平原地形,不像台湾岛和海南岛多山,且崇明岛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中。崇明岛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地区,且属于上海市管辖,边上是经济发达的苏州市和南通市,一旦给予崇明岛政策,崇明岛的发展的优势和前景将远远超过海南岛。

⑼ 为什么几百年来崇明岛经济上不去

交通不便。崇明经济的落后是相对的,从全国来说,他还是比较好的

⑽ 说说崇明岛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地理位置有何优势。

崇明岛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带,靠近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从经济水平看经济比较发达,从经济结构上看,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尤其是渔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由于该地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而且正好处于我国南北海洋航运的中点位置,所以地理位置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同时兼顾南北海洋运输,可以实现江海联运。 ·2006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次产业保持协调发展,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增加值108.3 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15.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47.5 %,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3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财税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税收来源明显增加。2006年完成税收收入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财政监管得到加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完成财政收入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5.0亿元,比上年增长7.3 %。财政支出在支持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用于企业挖潜改造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用于基本建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4%;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救济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固定资产投资
·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总目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创历史新高。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 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更新改造投资2.0亿元,比上年增长8.9 %;房地产投资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农村集体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农业
·2006年,全县农业生产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2万亩,同比增长0.5%,总产实现32万吨,同比增长4.2%,完成7.9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7000亩规模优质有机大米示范基地,以“寒优相晴”为主的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38万亩;蔬菜及其特色经济作物总产值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3%,播种面积达到57万亩,总产量为115万吨,同比增长2.7%。林业重点推进四旁绿化,继续发展规模化经济林,新增林带面积4.9万亩,其中公益林4.3万亩,经济林0.6万亩。畜牧业方面控制生猪、鸡蛋生产,发展奶牛、特种家禽生产,2006年全县生猪出栏27.5万头,同比增5.8%,;白山羊出栏24万头,同比增5.4%;家禽出栏570万羽,同比增4.8%;鲜蛋总产1530万公斤,同比增1.5%;鲜奶总产1400万公斤,同比增12.2%。渔业方面做强河蟹产业,稳定常规养殖业,2006年渔业总产量为7.7万吨,同比增2.0%。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岛外养蟹90万亩,三岛养蟹10万亩。生产河蟹1.2万吨;其他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为1.5万亩,贝类5000亩,产量达到2000多吨。 ·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22.2亿元,增长2.3%;林业1.1亿元,增长19.0%;牧业5.7亿元,增长3.3%;渔业15.0亿元,增长1.5%;农业服务业0.9亿元,增长2.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1457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17424吨。工业
·工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有力推进,工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生产总量达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产销率达99.8%。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全年完成利润总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全县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9 %。和三岛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点支柱行业增长幅度明显,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三大行业的产值达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一业特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日用不锈钢和商业设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建筑业
·建筑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6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列入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房屋施工面积为9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6%;竣工面积3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3%。金融业
·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银行存贷总额继续增加。20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9.6亿元,比年初增加48.7亿元;贷款余额145.3亿元,比年初增加23.5亿元。内外贸易
·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和谐建材市场”、“瀛南轻纺城”、“苏宁电器”等专业市场相继开张营业,县内商品市场供应品种丰富,销售更趋活跃。200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穿的商品零售额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用的商品零售额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烧的商品零售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集市贸易成交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外贸企业以重点产品为龙头,努力提高出口能力。2006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3亿元,比上年下降23.9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2612户,比上年增加1098户;注册资金总额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累计完成税金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556家,注册资金16.1亿元,完成税金10.5亿元;各乡镇、委局经济小区引进企业2056家,注册资金40.0亿元,完成税金13.5亿元。
·2006年,新批准三资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6家;项目总投资20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0.3%;合同外资158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3 %;实际利用外资10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3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
·通信条件不断改善,邮政业务保持一定水平。2006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6.7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3.1万户,比上年净增0.4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69.3部。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6年末共有邮政所40个,全年进出函件687万件,进出包件15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5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499万份。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资源利用得到加强,围绕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政府外网建设。在完成乡镇、委局共64个单位接入外网实现与市外网联通的同时,选择8个单位进行政务外网试点工作。政府网站建设不断深化,上海崇明政府门户网站第三次改版后顺利开通,每月页访问量达80多万人次,网站文字信息量达3200多万字。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充实、完善,便民服务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10788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8644张。
·交通投入增加,客运能力增强。2006年总投资2135万元建成了大众水陆换乘中心,投资2580 万元建造了1艘高速轮和1艘公务轮,新增客位288个,沪崇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水运航线18条,全年水运旅客1215万人次;渡运车辆153万辆次。2006年陆上公交新增客车15辆,更新客车30辆,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0条,线路长度907.1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247万人次。旅游业
·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休闲旅游初具规模。崇明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初稿已出台。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已着手编制。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引鸟工程已启动。旅游节庆活动有了新的突破。2006年精心组织了崇明森林旅游节开幕式和大型水上焰火晚会,成功举办了“崇明桑果节”、“森林百花展”、“崇明荷花节”、“长兴岛柑桔节”、“横沙岛秋之韵”、“第四届全国蟋蟀大赛”、“渔家欢乐节”、“环岛驾车自助游”等主题活动,使崇明旅游市场亮点不断,打响了崇明旅游品牌,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逐年增加。2006年接待游客8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阅读全文

与崇明岛经济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2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