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的介绍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主体区启动建设于2004年6月,2006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规划定位为泗阳县城市副中心、泗阳东部新城、21世纪新城区和泗阳经济特区。
㈡ 报道怎么写
首先、把握好新闻稿件的要素和特点。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必须包括新闻的六要素:即六个“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原因、什么结果),把这些要素写完了,要报道的该件事才算完整的。此外,还要具有新闻的四点个特点:即快、真、短、新。1、报道快。即报道要及时,要第一时间拿去报道,不要等过了几天才拿去,那就没有新闻价值了;2、事实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数字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绝不能道听途说或是凭空捏造;3、篇幅短。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但简短要以内容充实、叙述清楚、重点突出为原则;4、内容新。“新”,指发生在一、两天之内的事件,同时,角度也要新,要选择新的报道角度,发掘新的东西,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印象。有人说,“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
其次、新闻稿件要写好标题。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新闻稿件能有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就会给人以好的印象。新闻稿件的标题不一定要有文采、诗韵,最好就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了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了。目前发现有些职工在写新闻稿件时连标题都没有,那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希望职工们养成写标题、写好标题的习惯。
第三、把握主题。一篇新闻稿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一个活动或会议等的开展都有其目的和意义的,这应该在新闻稿件中体现出来。而有的职工却像记流水帐一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完整记下来就算完了,那是没有意义的,一篇好的新闻稿件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第四、注意人称的使用。新闻稿件应该以第三人称来写,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称来写。有的职工却犯了逻辑性错误,在写新闻稿件时经常偷换概念,一会是第三人称,一会又换成第一人称,让人产生误会。如有职工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就出现这么多称呼:“我厂”、“我车间”、“该厂”、“该车间”……
第五、避免犯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经常看到有职工这样写:“稿件截止于 X月
X月不再收稿”,既然“截止”,为何还要加上一个“不再收稿”呢?还有些职工在写图片说明时:“图为职工正在抢修电机现场。”为何后面要加“现场”二字呢?那图片本来就是现场意思,而且我们意在抢修而不是现场。所以,在写新闻稿件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平时容易犯的语法错误,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第六、一稿一报。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一件完整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把几个报道放在同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从而使其混杂化了。一篇一报可以使内容更集体中化,单一化。
第七、注意书写。新闻稿件首先入眼的是你的书写,如果写得龙飞凤舞,一团糟,那么审稿人根本就没心情再仔细看了,而广播的播音员或报纸的编辑更无法采用。新闻稿件应该书写工整、清晰,让人能看清楚,或是用打印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九、写新闻稿件时要注意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小”与“大”的关系。从小稿子写起,积小成大;二是“量”与“质”的关系。要“质”、“量”并重,以数量促质量;三是“等”与“找”的关系。要变等稿子为找稿子,当前许多车间都说没有题材可写,其实在一下的题材是最多的、最有价值,只是不去找罢了;四是“内”与“外”的关系。要把企业的事情放在社会的背景下去思考,深入挖掘新闻价值,例如保卫方面的新闻稿件可以上升到建立和谐工厂、和谐社会上去,节约成本可以提高到建立节约型社会上去;五是“上”与“下”的关系。稿件既要符合上级的精神、企业的要求,也要反映基层的需求,代表群众的呼声。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实惠好货,定金1元至高抵1111元!
京东商城
广告
5条评论
热心网友 7
2018-11-27 13:07
谢谢。
回复Ta
热心网友 1
2019-09-30 13:04
回复Ta
谢佳琦大本营
1
2019-09-15 10:14
没有用
㈢ 泗阳的经济怎么样啊
底子挺薄的,宿迁为了自己,把洋河拿去了,更是雪上加霜,不过这几年发展的势头挺好~~~泗阳的东开发区有点规模,西开发区就.....交通方面全境没有什么主要干线交通,但在仅有的公路方面算是充分开发了(运河就不提了)总体还算便利!工业方面泗阳的纺织业成就是公认的,电光源这几年也起来了!!这些对于拉动泗阳账面上的GDP很有用,但个人觉得真正提高普通泗阳人收入方面还是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作用更大!意杨之乡丰富的林木资源,使木材加工在泗阳成为自下而上的完整的产业!!成就了数千个木材老板,以前看过一个统计泗阳从事木材相关的人17w约占全县人口的19%影响可谓巨大,提高了百姓收入。但泗阳缺少木材深加工,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比较低端!(政府主导的**木业城最近看到还是一片砖瓦)面临周围县区,及山东的竞争。最为承接苏南及上海产业转移,个人觉得泗阳有必要引进诸如富士康之类的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泗阳常住人口很少,大量劳动力常年在外!引凤还巢相当必要,他们会带给泗阳人力,技术,资金,管理,及消费群体!没有人经济是活不了的!县城建设,泗阳本应建成运河南北对称格局,但历史原因使现在泗阳的格局有点畸形,不利于长久发展! 苏北现在发展很快,已经不是人们过去印象中的了!泗阳的发展值得期待,有实力发展成为一座宜居富饶的中小城市!只是宿迁很是畸形讨厌,当初也不知怎么不市区建在西北角,被骆马湖堵着北边,洪泽湖堵着南边,自身及周边没有重量级城市,干线交通几乎不可能经过!对县区的辐射作用也大大减小!(其实京沪高铁,高速最短距离方案必经宿迁境内)作为泗阳人,在千里之外遥望家乡,道声祝福~~~
㈣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的相关信息
东起泗阳县域城西环线,西止临河镇街东手兴临路,北至京杭大运河,南止徐宿淮高速路,总规划面积约38.13平方公里。
泗阳县木业工业园区位于泗阳县县域西南部,园区包括临河镇大部,部分众兴镇、城厢镇。东距宿迁市中心约30公里,西距泗阳县城约2公里,园区北依京杭大运河,徐淮公路横贯园区中部,东临泗阳县域西环线,南靠徐宿淮高速公路,园区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京杭大运河自园区北侧蜿蜒流过,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工业投资开发建设。
2.1.2自然条件
规划园区内一般高程为16-17.2米(黄海标高),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建设。该区域内土壤肥沃,种植着数量相当庞大的杨树林,为园区内发展木业加工提供了充沛的原材料。规划园区属于暖温带鲁淮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历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892.3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35.3小时左右;常年导风向为东南风,此风向为东北风。
㈤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的特色园区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轮毂产业园是江苏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园区总占地面积2600亩,园内规划设计路网为“三横四纵”格局,“三横”即桂林路、佛山路、267省道,“四纵”即魏来路、洞庭湖路、太湖路、葛东河路。结合淮泗河和葛东河水系,规划建设特色景观公园,既满足休闲需求又体现生态园区特色。通过打造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即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的技术研发平台、统一的物流服务平台、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统一的交易平台、统一的检测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提升产业园的整体配套和服务功能。
目前,整个产业园共有项目17个,其中投产项目3个,在建项目7个,签约项目7个。包括江苏新安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新创雄铝制品有限公司、江苏德铭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华晋铝制品有限公司、江苏金亚美铝业有限公司、士弗瑞轮毂(泗阳)有限公司、江苏骏驭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安玛速铝业有限公司等。到2013年年底,将共有8个企业投产,产值达3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将集聚轮毂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形成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功能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轮毂产业基地。
园区配套建设轮毂创意研发中心由开发区投资兴建,中心位于桂林路南侧、葛东河路东侧,占地面积约226.4亩。该中心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研发中心1万平方米,会展中心5800平方米、创意办公3.9万平方米,餐饮中心1万平方米,文化中心5000平方米,园区公舍3.2万平方米。同时,结合淮泗河和北二干渠水系改造,配套建设100亩的生态水景公园。项目建成后为轮毂产业园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展览、员工住宿和生活、休闲娱乐、文化等综合配套服务,该中心的建设是我县打造绿色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举措 。 吴江(泗阳)工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入园企业92家,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园区主要承接苏州地区工业转移项目,主导产业为轻纺、电器照明等产业。目前吴江泗阳工业园拥有江苏海欣申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千仞岗服饰有限公司、江苏福斯得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新晨化纤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超亿元和10亿元的工业企业多家。青云精细化工、华鑫纺织、东阳鞋业、新晨化纤等项目已经投产,并产生良好效益 。
2013年,吴江(泗阳)工业园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90亿元 ,公共财政收入1.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88.5亿元,用工人数突破2万人。
㈥ 泗阳开发区淮海路学校不让建了怎么回事
泗阳开发区淮海路学校不让建问题,在4月26日因泗阳经济开发区淮海路学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变更为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证件自行失效,公告作废。
㈦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概况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主体区启动建设于2004年6月,2006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规划定位为泗阳县城市副中心、21世纪新城区和泗阳经济特区,形成绿色纺织、绿色板材、绿色装备、绿色照明、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六大绿色新兴产业,产业定位为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科技、新能源、机械制造、纸业包装四大新兴产业。
经过7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区22平方公里,区内配套设施全面完善,真正达到“七通一平”。国际商务中心、生物质发电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国际商业城、蓝领公寓、开发区小学、开发区医院、中心商务区、京杭运河泗阳港、京杭运河泗阳四号桥以及政府廉租房等配套设施的全面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承载功能和发展品位。
全力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全面推行区事区办,创优“四零”服务品牌,强力引领全县工业突破,千仞岗服饰、申禾实业、阿齐兰纺织、中达电子、万旭电子、达芙妮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纷至沓来,截止2012年12月,共有569家企业落户,协议总投资约460亿元,从业人员8万余人。泗阳经济开发区先后被省政府授予“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大功率节能灯特色产业园”,在2009年还先后获得“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县城”殊荣。
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泗阳经济开发区有10项达到目标值(18项创建指标),在全省12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名列55位,综合排名上升11位,连续三年跻身全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