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市场的原材料是哪些

经济市场的原材料是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22 15:41:38

① 西方经济学作业,生产资源包括哪些

生产资源即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1、土地不仅包括其本身,还包括地下的矿藏和地上的自然资源;
2、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
4、技术包括文字、表格、数据、配方等有形形态,也包括实际生产经验、个人的专门技能等无形形态;
5、经济信息要素是指与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直接相关的消息、情报、数据和知识等;
6、经济管理要素又称为生产组织要素或企业家才能要素。

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
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企业。
4、企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希望从中间接地得到收益。

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生产者对于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表示某种单位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大小。
(2)所生产产品价格的高低。
(3)生产要素本身价格的高低。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5)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时间因素亦会对要素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短期与长期的要素需求弹性不同。

② 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
1.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体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但每个人的行动都致力于满足他人的需要以及他自己的需要。每个行动的人都服务同胞,并接受同胞的服务。每个人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对于他本人来说是最终目的,对于他人来说是他们实现各自目的手段。
这个系统由市场导航。市场指挥个人行动,去尽力满足同胞的需要。在市场的运行中,没有强制。国家,作为社会强制工具,并不妨碍市场和受市场指挥的公民行为。国家力量的使用只是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平稳发挥作用。它保护个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免受国内歹徒和外敌的抢夺和欺诈。因此,国家创造和保护市场经济安全运行的环境。马克思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生产”的口号,贴切地刻画了这一社会结构。这是一个不受独裁者指挥的经济体制,没有一个生产沙皇给每个人指派任务,并强迫他遵守命令。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没有人从属于一个暴君。出于自愿,个人使自己溶入这个合作体系。市场指挥他,向他展示以什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他自己的福利和他人的福利。市场是至高无上的。市场独一无二地整个社会系统井然有序,并赋予它意义。
市场不是一个地点、一件物品或一个集体。市场是一个过程。开动这个过程是参与分工合作的各种各样的个人行动的相互影响。决定市场状态,并使其不断变化的力量,是这些人的价值判断和这些价值判断指导的行动。在任何时刻,市场状态都表现为价格结构,即全部交换比率。这些交换比率是热切的买卖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市场,没有奇怪或神秘的事情。市场过程纯属是人的行动的结果。每个市场现象都能用市场参与者一定的选择来解释。
市场过程是市场社会不同成员个人行为为了适应互惠合作的要求而做出的调整。市场价格告诉生产者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生产多少。市场即是个人活动聚合处,又是个人行为向外辐射的中心。必须严格区别市场经济和第二种可想到的、但不现实的社会分工写作体制,即生产资料的社会或政府所有制。这第二个体制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或国家资本主义。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是相互排斥的。这两个体制的混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不存在混合经济之类的东西,即一个体制不可能一部分是资本主义,而另一部分是社会主义。要么生产受市场指挥,要么生产受沙皇或生产沙皇的一个委员会的指挥。
在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有些生产资料是国有和国营的,即由政府或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经营。这并不导致一个混合体制,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拥有和经营一些工厂,这个事实并不改变市场经济的特征。国有和国营企业也受市场统治。作为原材料、设备和劳动的买者,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卖者,它们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安排。它们服从市场规律,从而依靠消费者资助。它们必须追求利润,至少要避免亏损。政府可以利用公共资金来弥补其工厂或商店的亏损。但是,这既不消除,也没有削弱市场的统治,只不过将其转移到了另一个部门。用于弥补亏损的手段必定来自征税。但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征税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并影响经济结构。税收最终落在谁的身上,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由市场的运行决定,而不是由征税的政府决定。因此,决定这些国有企业运营的仍旧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机构。
就人类行为学或经济学意义上说,与市场的运行有联系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想象和界定的社会主义概念都意味着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和此类要素的价格。个人工厂、商店和农场的“社会主义化”—即它们由私有变成公有—是通过相继的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方法,是迈向社会主义的一步,而其自身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平平地否认如此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根据他们的学说,资本主义的演变将在某一天达到这样的地步,到了这一步,只需轻轻吹一口气,资本主义就转变成社会主义了。)政府经营的企业和苏联经济,单就其在市场上买和卖这个事实来说,联系着资本主义体制。借助货币计算,它们自身见证了这一联系。因此,他们利用着他们疯狂地谴责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思维方法。
货币经济核算是市场经济的思维基础。没有经济核算,分工体制之内的行动不可能取得成功。市场经济中的核算是用货币价格进行的核算。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今天的运行条件得益于能够进行这样的核算。因为能够核算,市场经济才是真实的。

③ 历史题工业经济的基本要素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 ⑷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 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

1.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体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但每个人的行动都致力于满足他人的需要以及他自己的需要。每个行动的人都服务同胞,并接受同胞的服务。每个人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对于他本人来说是最终目的,对于他人来说是他们实现各自目的手段。
这个系统由市场导航。市场指挥个人行动,去尽力满足同胞的需要。在市场的运行中,没有强制。国家,作为社会强制工具,并不妨碍市场和受市场指挥的公民行为。国家力量的使用只是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平稳发挥作用。它保护个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免受国内歹徒和外敌的抢夺和欺诈。因此,国家创造和保护市场经济安全运行的环境。马克思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生产”的口号,贴切地刻画了这一社会结构。这是一个不受独裁者指挥的经济体制,没有一个生产沙皇给每个人指派任务,并强迫他遵守命令。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没有人从属于一个暴君。出于自愿,个人使自己溶入这个合作体系。市场指挥他,向他展示以什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他自己的福利和他人的福利。市场是至高无上的。市场独一无二地整个社会系统井然有序,并赋予它意义。
市场不是一个地点、一件物品或一个集体。市场是一个过程。开动这个过程是参与分工合作的各种各样的个人行动的相互影响。决定市场状态,并使其不断变化的力量,是这些人的价值判断和这些价值判断指导的行动。在任何时刻,市场状态都表现为价格结构,即全部交换比率。这些交换比率是热切的买卖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市场,没有奇怪或神秘的事情。市场过程纯属是人的行动的结果。每个市场现象都能用市场参与者一定的选择来解释。
市场过程是市场社会不同成员个人行为为了适应互惠合作的要求而做出的调整。市场价格告诉生产者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生产多少。市场即是个人活动聚合处,又是个人行为向外辐射的中心。必须严格区别市场经济和第二种可想到的、但不现实的社会分工写作体制,即生产资料的社会或政府所有制。这第二个体制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或国家资本主义。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是相互排斥的。这两个体制的混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不存在混合经济之类的东西,即一个体制不可能一部分是资本主义,而另一部分是社会主义。要么生产受市场指挥,要么生产受沙皇或生产沙皇的一个委员会的指挥。
在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有些生产资料是国有和国营的,即由政府或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经营。这并不导致一个混合体制,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拥有和经营一些工厂,这个事实并不改变市场经济的特征。国有和国营企业也受市场统治。作为原材料、设备和劳动的买者,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卖者,它们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安排。它们服从市场规律,从而依靠消费者资助。它们必须追求利润,至少要避免亏损。政府可以利用公共资金来弥补其工厂或商店的亏损。但是,这既不消除,也没有削弱市场的统治,只不过将其转移到了另一个部门。用于弥补亏损的手段必定来自征税。但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征税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并影响经济结构。税收最终落在谁的身上,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由市场的运行决定,而不是由征税的政府决定。因此,决定这些国有企业运营的仍旧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机构。
就人类行为学或经济学意义上说,与市场的运行有联系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想象和界定的社会主义概念都意味着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和此类要素的价格。个人工厂、商店和农场的“社会主义化”—即它们由私有变成公有—是通过相继的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方法,是迈向社会主义的一步,而其自身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平平地否认如此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根据他们的学说,资本主义的演变将在某一天达到这样的地步,到了这一步,只需轻轻吹一口气,资本主义就转变成社会主义了。)政府经营的企业和苏联经济,单就其在市场上买和卖这个事实来说,联系着资本主义体制。借助货币计算,它们自身见证了这一联系。因此,他们利用着他们疯狂地谴责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思维方法。
货币经济核算是市场经济的思维基础。没有经济核算,分工体制之内的行动不可能取得成功。市场经济中的核算是用货币价格进行的核算。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今天的运行条件得益于能够进行这样的核算。因为能够核算,市场经济才是真实的。

④ 工业为国民经济提供哪些原材料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其中尤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除去食品工业产品外,主要满足人们的“穿”和“用”。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

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

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因此也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⑤ 市场经济是什么经济的产物~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贫富分化现象已经产生,并且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贫富分化?我们该如何看待贫富分化这一现象?本文试着就上述问题逐一做出探讨。

市场经济税收支付转移 界定

一、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我国自1992年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至今,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效率经济,它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使得原材料、劳动力、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等社会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向效益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优胜劣汰,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

然而社会总资源是相对一定的,它过多的流向效益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必然使更多的效益不大好的地区、行业和个人得不到其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社会资源,由于得不到其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社会资源,使其效益更加相对不大好,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增强环路,如图一所表示,必然导致地区、行业和个人之间的贫富分化,而且贫富差距又逐步拉大之势。

所以说,贫富分化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出现的副产品,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贫富的相对差距会越拉越大。这恰好验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当然也不例外。

二、贫富分化的拉大并不意味着穷人越来越穷

我们已经知道贫富分化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他表示贫富两个阶层拥有的财富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但它并不意味着穷人会越来越穷。可以想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制造出来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也会相对增多,水涨船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会越来越高。我国改革开放前后,贫富分化的程度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的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美国。市场经济最为成熟的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贫富分化最严重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度,但在被许多自诩为贫富分化越来越小或致力于消除贫富分化的国度里视为高档消费品的汽车等,在美国大众眼里只是一件两三年一换的生活必需品而已。

三、中国贫富分化现象产生原因及解决之道

前面已述,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是市场经济作为效率经济而存在的产物,是附市场经济而生的,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没有贫富分化。所以,合理的贫富分化是必须的,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

而且中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体制和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因而出现了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地贫富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的体制与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为地极大的阻碍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得一些信用差、品质差、道德差的个人与企业大发横财,而一些信用高、品质好、道德高的个人与企业则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导致了人为地贫富分化。

2、个人所得税及其征收方法的不合理。本来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之一,个人所得税的出台的初衷,是为了缩小贫富分化现象,体现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及其征收办法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首先,其800元的起征额,这一规定已经违背了个人所得税出台的初衷。其次,其由所在单位代缴的办法只是约束了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行为。而对作为高收入的民营企业主而言,则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高收入人群缴纳所得税与否和多少,往往是靠觉悟而非约束机制来决定。这就造成了高收入人群纷纷逃税漏税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所征收的所得税款中,工薪阶层所交纳的税款占70%以上,这严重违反了经济学原理的20/80原则。这就使得个人所得税法成了“劫贫济富”的工具,人为地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3、法律上对民营企业主公私财产界定的混乱。众所周知,企业所得税率要远远小于个人所得税率,而对民营企业主而言,企业及全部或大部分为其所有,由于法律上还没有对其公司财产界定的规定,往往使人很难分辨出哪一些是其个人资产哪一部分是其企业资产,因而使很多所谓的民营企业家钻了法律的空子。他们往往用公司的钱来购买家庭或个人所需的汽车洋房等高档奢侈品,伺机大量偷、逃个人所得税款。因此出现了一些民营企业主一边每月只拿着一两千元乃至数百的低薪,一边却开着凯迪拉克,住着这西式洋房,并且还为此津津乐道的怪现象。

诚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贫富不断分化的现象的产生是合理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贫富的不断分化,财富越来越多的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丧失购买力,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购买力锐减,进而减弱经济的发展后劲,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甚至会引发大规模的经济恐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倒退;而且,从政治上来看,持久的非合理的过于分化的贫富差距会引发很多的政治矛盾和社会危机,进而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因而,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政权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贫富分化控制在一个动态的合理的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如何真正有效的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定论。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解决路程来看,在分配领域,由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在这一块所起的作用不很明显。所以,要想对贫富分化现象进行有效的调节,只能在再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和支付转移两大杠杆予以实现。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打破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其他一切不符合市场原则的行为,保护一切符合市场规律和原则的行为,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使各项经济活动能够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下健康运转,让一切以身弑法的个人和行为撞得头破血流。

2、改革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征收办法。作为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其调节贫富差距的强烈手段之一,个人所得税法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但必须加以改革和改进。首先,因提高其征收最低额度800元的起征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显得太低,违背了出台此法的初衷。因此,笔者建议适度提高最低征收额度。其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重点应该放在高收入人群上,应通过建立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档案、缴费档案和信用档案的方式,建立起对高收入人群的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从而从最大限度上避免其逃税、漏税行为。

3、从法律上界定民营企业主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通过财产界定避免一系列看似合法但极不合理的现象的蔓延,使得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民营企业主们能够按照规定足额缴纳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款。

4、建议开征消费税和遗产税。作为在分配的强力手段,遗产税和消费税的征收,在西方资本主义已经非常普遍,而且事实也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通过对高档消费品(亦即奢侈品)征收消费税和对继承超过一定额度的财产征收遗产税,一方面可以调节过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民营企业主把通过直接注资或设立风险投资的形式把自有资金更多的投入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从而形成有效市场,进而促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性循环。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另外,遗产税的开征,还可以避免“一代创业,富及几代”的怪现象,更加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原则。

5、加大对相对低收入人群的支付转移。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投入,逐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对相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能力,这样,从经济上可以切实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分化的差距,从政治上讲,可以消除很多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利于国家的稳定,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是单方面的。以上几点建议并不是刻意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缩小贫富差距,更不是为了劫富济贫。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手段,它应该时间古井可能的减少不合理的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挤掉其水分,使贫富差距更加合理。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社会的到来,中国的贫富分化将会越来越大.

⑥ 原材料与经济的关系

希望以下的能帮助到你哦在海通证券雍志强看来,尽管在可预期的范围内,CRU指数难以突破去年10月创下的历史高点,但由于美元贬值、中国经济增长和美日经济复苏等基本因素未有改变迹象,同时,受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影响,国际钢材价格仍难以下调。。。。。。。。。。。。。。。。。。中国经济已经推动了原材料市场的繁荣发展,但它可能正转变成制动器。 没有比国际原材料市场更能感受到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的地方了。中国对基底金属、矿产品核燃料的巨大需求已经让提炼和加工这些原材料的企业获得了了创纪录的利润。 然而,认为中国是填不饱的原材料吞食者的流行看法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中国政府已经设法给经济中的过热部分降温。从建筑业到汽车产业,某些原材料的消耗增速已经急剧减慢甚或已经出现了下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董韬(Dong Tao的音译)称,今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目前只比2004年增长2%;对水泥的需求和去年的水平持平;对铝的需求则已经下降了5%。分析人士此前曾预测中国对水泥的需求会增长10-12%,对石油和铝的需求则会增长6-7%。 需求放慢已经对价格造成了冲击。尽管中国不久前还在全世界搜寻某些原材料,但需求放慢也正在将中国变成这些原材料的净出口国。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已经消费了世界钢铁产量(7.3亿吨)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一需求正以20%左右的年增长率攀升。但中国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增长速度则更快,现在每年大约增长3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去年进口大约1500万吨钢材,今年的进口和出口很可能会不相上下,到2006年就可能会出现900万吨的净出口,而到2007年则可能出现1300万吨的净出口。 中国还在成为铝出口国。此外,中国的水泥出口今年到目前为止翻了近三番,尽管中国水泥生产的基数不大,但每吨中国水泥都要便宜50美元。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降低,由于中国依靠煤生产了70%的电力,因此随着中国发展电力,它所消耗的原油也正在减少。在中国电力短缺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在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占大约40%的柴油发电机的使用正在减少。这最终会成为削弱居高不下的全球油价的一个因素。 中国对国际原材料需求降低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已经成为热烈争论的话题。但中国对某些原材料的需求似乎仍和以前一样强劲,其中之一就是煤炭。和中国进行期货交易的全球最大矿产公司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司非常重视煤炭,它可能会改变不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战略,出资购买中国当地的一个煤矿开采权。铜价也率创新高。中国消费了全球铜产量的五分之一,主要用于新的输电线缆今年头八个月中国铜进口量增加了12%以上。用于核电站的铀也仍是需求旺盛的产品。 其他原材料市场最近的需求疲软反映库存调整的问题。比如,铝的消费降低部分原因是汽车制造商减少了库存。但对某些原材料来说,一轮新的需求浪潮可能正在形成。瑞士银行认为,建筑业作为对钢铁、铝、水泥等材料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似乎正在再次加速。这反过来又会拉动有关原材料的进口量。由于建筑业的融资不像以前那样依靠无节制的信贷,因此中国政府对近期的这轮建筑热潮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担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来也会推动建筑业发展。 即便如此,瑞士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乔纳森�6�1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他质疑建筑业的反弹会使中国的原材料进口量增长率重新恢复到35-40%的说法。他认为,放慢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过去三年来积累起来的过剩产能会抑制进口增长。 中国对基底金属和原材料生产设施进行了巨大的投资,这会逐渐让中国的产能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能让富余的原材料进入国际市场。 钢铁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到2005年底,中国260多家钢铁厂的产能可以到3.9亿吨,年增长率达23%,到2007年产能或许会达到5亿吨。对于铝来说,中国有20%的新增铝产能由于缺乏原料而闲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预计,一旦原料供应充足,就算需求量可能以两位数的增幅上升,但中国的铝产量仍可能会超过今后两年的需求增长。中国明年的铝出口可能达到100万吨,比2004年翻了一番。 看看我几点回答的问题哦�7�9真诚的祝福你在�7�9生活路上:一帆风顺,开心快乐,永远幸福

⑦ 市场经济有哪几个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1、土地不仅包括其本身,还包括地下的矿藏和地上的自然资源;
2、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
4、技术包括文字、表格、数据、配方等有形形态,也包括实际生产经验、个人的专门技能等无形形态;
5、经济信息要素是指与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直接相关的消息、情报、数据和知识等;
6、经济管理要素又称为生产组织要素或企业家才能要素。

⑧ 什么是原材料经济学

原材料经济学Raw Material Economics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11421课程学分:1总学时数:16面向专业:所有专业课程性质: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考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蒋学模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04月《资源战争(Resource Wars)》,(美)迈克尔·T.克莱尔(Michael T.Klare)着,上海译文出版社,ISBN:7-5327-2868-4先修课程:《材料学导论110031》《形势与政策(1)020021》、《形势与政策(2)020022》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阐述原材料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学问。原材料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油门或刹车。中国经济已经推动了原材料市场的繁荣发展,但它可能正转变成制动器。没有比国际原材料市场更能感受到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的地方了。当今世界世界各国对基础原材料如石油、森林、矿物和水的争夺表明,在21世纪中资源匮乏将成为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未来的战争不是为意识形态而爆发,而是为确保最宝贵的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供应而爆发。各国军队将把确保资源安全重新定位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原材料正在通过影响经济而影响着政治与军事。三、选课建议材料学院开设2学分的《原材料经济学》课程,如材料学院学生选修了本课程(1学分)后,不应再修材料学院开设的2学分课程。其它学院任何专业、任何年级的学生都可以选修本课程。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是阐述原材料如何影响经济乃至政治、军事的一门学问。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熟悉原材料供求关系在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建设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五、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 绪论1.1 原材料定义1.2 基础原材料-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初级原材料1.3 材料的基本类型1.4 经济学的含义1.5 原材料与经济的关系1.6 政治、军事及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1.7 原材料经济学的定义1.8 原材料的战略地位第2章 原材料的供应2.1 原材料的供求关系2.2 原材料的地球存储量2.3 能源的替代物2.4 原材料的环保性2.5月球资源开发2.6海洋资源开发第3章 原材料的采购储备3.1基础原材料的战略储备3.2 原材料的多元化采购3.3 原材料采购过程的全方位控制3.4 原材料输送的安全保障3.5原材料供方的分类-战略伙伴、准战略伙伴、一般供方、零散供方第4章 原材料的有效利用4.1原材料的不可再生性4.2原材料的可深度加工性4.3 综合利用原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4.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5 降低GDP能源的措施4.6 发展循环经济第5章 原材料加工布局原则5.1保护环境为首要原则5.2尽量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5.3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5.4对于能源消耗大户,应考虑加工点靠近5.5贯彻专业化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原则5.6 国防材料加工应保证安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在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与原材料供求之间的各种相应政治、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熟悉原材料供求关系在全球经济建设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六、课时分配建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1章4第2章4第3章4第4章2第5章2

⑨ 什么是市场经济,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组成部分: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中,前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后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则为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形成与运转,以及宏观调控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

阅读全文

与经济市场的原材料是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2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