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广西钦州经济实力在广西如何

广西钦州经济实力在广西如何

发布时间:2022-10-22 06:06:22

Ⅰ 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2020(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

1、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

2、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2020。

3、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2021。

4、广西钦州是几线城市人口有多少。

1.广西钦州是三线城市,钦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2.依次隶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先驻北海市后驻钦州镇)、广西省钦州专区(治所在钦州镇和廉州镇)、广东省合浦专区(治所在廉州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地区(治所在钦州镇)1994年,设置钦州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海之滨,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的中心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3.2016年末,钦州市户籍总人口4013万人,比2015年增加03万人。

4.钦州市是岭南广府文化重要的兴盛地、传承地之一,广府民系下分支的钦廉民系世居此地,汉族和壮族是钦州的世居民族,钦州市通用方言为粤语钦廉片。

5.亦分布有客家话-涯话及属于邕南土语的壮话。

6.钦州市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拥有深水海港亦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

7.南钦高速铁路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Ⅱ 广西钦州是个怎样的城市经济、气候、环境各方面谁能详细说下啊

钦州,前身为管辖广东省钦廉四属(钦州,合浦,防城,灵山)的钦廉专区,钦州地区,广东省湛江地区钦县,广西钦州县。

钦州市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有30多处,4A级景区多处。是中国大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

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在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内,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由于南临北部湾,西北靠十万大山,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也受大陆气团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是中国湿热多雨的地方之一。

(2)广西钦州经济实力在广西如何扩展阅读:

2016年,钦州市生产总值(GDP)1102.05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481.8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99.04亿元,增长9.4%。

2016年,钦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64.63亿元。年末城市道路长度为496.81公里,道路面积1276.6万平方米。桥梁57座,路灯2.34万盏。

Ⅲ 广西钦州的经济怎么样

广西钦州的经济从总体来看:总体经济稳中向好,县域经济贡献突出。
2014年,全市GDP总量854.9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全区排名第3位,增幅分别高于全区、全国1.3、2.4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93.91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4亿元,增长13.9%,其中工业增加值250.57亿元,增长11.2%。建筑业增加值88.37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2亿元,增长7%。
从三次产业贡献率看,工业仍然是主动力。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70.4%和21.4%,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贡献率下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提高8.5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贡献率下降2.7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2013年23.8:37.2:39调整为2014年的22.7:39.6:37.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
从县域经济看,县域经济贡献突出。2014年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58亿元,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市比重为76.7%,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达到90.5%,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
(二)从生产运行分析看:农业虽受两次台风影响,但生产稳定;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交通物流加快发展
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2014年7月份和9月份,全市遭受两次台风的袭击,一些农作物、林业、水产品养殖等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沿海水产品养殖受损严重。由于早稻生产进度整体提前,有效避过台风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家禽养殖市场回暖,荔枝、龙眼、芒果等大棕水果产量实现丰收,木材砍伐量稳定增长等利好因素拉动,农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4.1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45.16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22.37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79.1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61.87亿元,增长4%。
种植业:粮食总产量114.07万吨,增长1.14%。其中,水稻产量95.89万吨,增长1.84%;水果产量166.8万吨,增长7.65%。其中,荔枝产量29.17万吨,增长15.4%。蕉类产量78.12万吨,增长3.79%。蔬菜种植面积6万公顷,增长6.2%。甘蔗种植面积5.69 万公顷,产量391.47万吨,增长4.3%。
畜牧业:肉类总产量30.34万吨,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12.32万吨,增长2%。禽肉产量16.63万吨,下降5%。生猪出栏162.95万头,增长1.9%;家禽出栏 9872.56万只,下降5.1%。
水产业:全市水产品产量51.91万吨,同比增长2.53%。其中海水养殖产品27.42万吨,下降1.11%;淡水养殖产品13.21万吨,增长9.14%,其中龟、鳖养殖增长6.7%。
2、全市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县域工业经济、非公经济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一些重点企业如中石油、金桂纸机、天恒石化等企业顺产达产,全市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平稳。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91.44亿元,增长13.9%。实现增加值222.03亿元,增长12.5%。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全区均排第4位。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增长趋缓。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4.76亿元,增长20.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7.28亿元,增长9%。
从经济类型看,各经济类型企业基本均实现增长,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国有企业增加值4.06亿元,下降0.1%;集体企业增加值11.25亿元,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4.52亿元,增长13.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3.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9%。非公经济发展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136.23亿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4%。
从主要产业看,除电力产业外,其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石化产业增加值32.64亿元,增长16.3%;食品产业增加值18.23亿元,增长9.4%;造纸与木材加工行业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37.1%;建材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8.6%;机械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94.6%;医药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19%;冶金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3.6%;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1.7%;电力产业增加值16.02亿元,下降2.8%。
从县域看,县域工业持续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我市继续积极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县域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57.85亿元,增长33.4%,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支撑拉动作用。
3、交通运输、港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14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57.14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
交通运输方面:2014年公路货运量10956万吨,增长7.8%。受高铁动车的影响,公路客运量1864万人,下降3.2%。公路客货运周转量169.2亿吨公里,增长11.3%;水路货运量2208万吨,增长2.6%。水路客运量6.7万人,下降64%。水路客货运周转量289.57亿吨公里,增长1%。
港口方面:重点港口工程加快推进,建设国投煤炭码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30万吨级支航道、金鼓江航道、金鼓江12-13#泊位开工建设。建成大榄坪北作业区1-3#泊位、永鑫10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等项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69万吨。20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413 万吨,增长6.2%。集装箱70.2万标准箱,增长16.8%。
(三)从三大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消费需求稳定,对外经济增长强劲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强。2014年,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成功争取到中石油200万吨芳烃列入全国石化规划布局方案,国投燃煤电厂二期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中船修造船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华谊煤基多联产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获得自治区支持。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97亿元,增长17.9%,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71.21亿元,增长29.7%。民间投资392.08亿元,增长26.1%,占全市投资比重5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18亿元,增长4.5%。施工项目2222个,增长17.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1.6亿元、279.8亿元和3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9.5%和22.2%。
2、消费市场稳定。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3.25亿元,增长12.8%,增幅全区排第4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1.24亿元,增长12.9%;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2.01亿元,增长12.8%。一是按经营区域分,乡村与城镇同步增长。城镇实现零售额265.14亿元,增长12.7%,城镇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4%,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94.03亿元,增长12.8%;乡村实现零售额38.11亿元,增长13.2%。二是分行业看,批发、住宿增长低迷,零售、餐饮增长平稳。2014年,批发业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1.6%;零售业零售额25.32亿元,增长10%;住宿业零售额0.92亿元,下降10.2%;餐饮业零售额16.51亿元,增长9%。三是汽车类销售旺盛,传统类商品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6%,粮油食品类增长1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3.8%,汽车增长47.9%。
3、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3.34亿美元,增长51.1%,其中,出口12.01亿美元,增长91.1%;进口33.23亿美元,增长34.2%。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2.42亿美元,下降9.1%;加工贸易额30亿美元,增长188.7%。分贸易伙伴看,对东盟组织进出口额17.25亿美元,增长56.6%。对非洲出口额12.53亿美元,增长191.2%。对北美洲出口额3.12亿美元,下降4.7%。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商务口径),增长2%
(四)从质量效益看: 财政收入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企业效益有待提高,能耗水平下降
1、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64亿元,增长6%。税收收入118.5亿元,增长1.5%;非税收入18.14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支出141.27亿元,增长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9亿元,下降7.3%;教育支出34.44亿元,增长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4亿元,增长13.4%。医疗卫生支出19.55亿元,增长1.9%;农林水事务支出14.65亿元,下降5.9%;住房保障支出5.17亿元,增长16.9%。
2、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5元,同比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2元,同比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94:1 缩小到2.86:1。
3、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223.9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负10.56亿元,实现税金总额93.22亿元,增长0.4%;企业亏损总额4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7.9%,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5.9%。
4、能耗单耗水平继续降低。全市万元GDP能耗初步核算下降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8.05万吨标准煤,增长8.1%。分行业看,石油加工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1.59万吨标准煤,增长37.5%;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1.05万吨标准煤,下降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8.51万吨标准煤,下降19.7%;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99万吨标准煤,增长24.1%。
(五)从运行环境来看:金融市场运行稳健,物价水平保持平稳
1、金融增长稳健。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773.86亿元,比年初增长9%。其中个人存款486.94亿元,比年初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532.51亿元,比年初增长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48.57亿元,比年初增长5.5%。
2、物价稳定。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食品增长4.2%;烟酒及用品下降1.4%;衣着类增长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增长3.5%;居住增长3%。
二、全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明显放缓。主要表现:一是工业增长逐月回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9%,增幅分别比11月、10月、9月、8月回落2.3、2.7、3.1、6.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全年新投产的工业企业少、规模小,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力有限。2014年全年新投产企业仅有12家,实现工业产值18.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仅2家),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5%。三是中石油公司原油代加工量增加影响较大。四是一些重点企业生产减缓。东油沥青有限公司因不能加工生产国4标准以上汽油及市场因素的影响,从去年4月1号开始到目前为止仍然停产。火力发电、铁合金、建材等行业的企业生产下滑。玉柴由于原材料缺乏缘故,生产能力利用率仅达到40%。金桂林浆纸、国投电厂、中粮、大洋等骨干企业,由于产品市场低迷缘故,生产下滑。五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262家,其中亏损企业44 家,亏损面达到16.3 %。盈亏相抵后亏损10.56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3.21亿元,其中石油加工行业亏损30.89亿元,同比增加亏损16.96亿元。此外,造纸行业、铁合金冶炼行业、制糖业等支柱行业的亏损面或亏损额也依然较大。
(二)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不高,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信息、科研开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7%,均低于全国、全区 1.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区排第8位。其中,部分三产行业增长持续乏力,房地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占我市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行业增长较慢。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0.9%,比去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仅0.3%;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7%;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4.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8%、6.3%。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一是新开工项目不足,重大项目推进较慢。2014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566个,增长5.5%,增幅比上年下降了80.2个百分点。全市新核准亿元以上投资项目84个,但仅57个正式开工建设, 27个仍处于筹建阶段,开工率偏低。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较慢,27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14.9亿元,同比下降2.3%。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基数越来越大,高增速难以维持。2007-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达25%以上,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增速排全区第一位,比全区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拉大了基数,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加大;三是工业投资增长大幅回落。2014年,工业投资完成279.3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的42.4%;四是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 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减少。2014年,全市入库统计房地产企业14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0家。房地产投资开发楼盘16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7个。在160个楼盘中,有60个楼盘完工或到收尾阶段,占全部楼盘的37.5%。其中,有40个楼盘没有投资额,占了25%。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4.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1%、7.8%。
三、几点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的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复杂严峻。在新常态下,要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全市上下要切实抓好中央60条、自治区38条等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要稳定和提升工业、农业增长,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落实,确保经济增长后劲。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预警和抗洪、涝、旱灾能力。继续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产品产销市场信息服务力度,确保农业丰产农民增收。鼓励保险企业开展农保业务,稳定和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二)稳定工业,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一是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要密切跟踪,新投产的项目确保达产,尤其是要确保去年新投产的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完全释放产能;计划竣工的项目确保按时竣工投产、尽早达产,扩大工业经济总量。针对目前企业在资金、用工、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要素资源保障,并规范和减少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二是加强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继续做大以钦州市中石油项目为龙头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石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扶植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尽早让更多企业入园生产,加快推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工业企业“进规”工作。指导企业,严格按企业入库相关要求,做好企业进入统计名录库。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开拓经济增长新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钦州、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常态下,第三产业的增速也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加大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把发展服务业的视同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对传统服务如交通运输服务业、商贸餐饮服务业要抓特色,对现代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产业要抓突破。同时,要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特别是部门统计工作。服务业70%的核算资料取自各部门,部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事关服务业统计的结果,因此,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加强行业统计,全面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夯实GDP核算基础,以客观、准确反映我市经济走势。
(四)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加快投资增长。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破解招工、征地、拆迁等瓶颈,加快前期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强化督促考核,确保项目按进度推进。要继续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续建项目的进度,狠抓保障、狠抓进度、狠抓管理,针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缓慢,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排查,落实措施和责任,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新投资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当前增长,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继续加大项目储备。加强三维招商工作,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取向,围绕石化、装备制造、高新产业等产业链,积极招商引资,多渠道、深层次、大范围孵化和引进项目,形成较强的后续项目储备。三是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竞争领域投资。探索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的有效途径,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特许经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重大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取得新突破。

Ⅳ 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这三座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

众所周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地区,是一个沿海的风光大省,近几年来经济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在广西有声名远扬的“绿都”南宁,也有“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桂林,也有凭借着一碗粉而爆红的城市柳州,相信这些地方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来到广西省,去三座名声比较低调的沿海城市看一看,探索一下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发展优势,这几座城市究竟谁最有潜力在未来的广西大放光彩呢?谁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更有前途呢?


小编说了这么多,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呢?请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你的见解吧。

Ⅳ 广西各市州面积、人口、经济总量排名

1楼

★总面积排名★
1.百色(3.63万平方公里)
2.河池(3.35万平方公里)
3.桂林(2.78万平方公里)
4.南宁(2.28万平方公里)
5.柳州(1.86万平方公里)
6.崇左(1.74万平方公里)
7.来宾(1.34万平方公里)
8.玉林(1.28万平方公里)
9.梧州(1.26万平方公里)
10.贺州(1.18万平方公里)
11.钦州(1.08万平方公里)
12.贵港(1.06万平方公里)
13.防城港(0.62万平方公里)
14.北海(0.3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排名★
1.南宁(648万人)
2.玉林(615万人)
3.桂林(500万人)
4.贵港(480万人)
5.河池(390万人)
6.百色(380万人)
7.柳州(350万人)
8.钦州(348万人)
9.梧州(305万人)
10.来宾(245万人)
11.崇左(233万人)
12.贺州(210万人)
13.北海(160万人)
14.防城港(85万人)

★人口密度排名★
1.玉林(平均每平方公里480.47人)
2.北海(平均每平方公里479.47人)
3.贵港(平均每平方公里452.83人)
4.钦州(平均每平方公里324.07人)
5.南宁(平均每平方公里284.21人)
6.梧州(平均每平方公里242.29人)
7.柳州(平均每平方公里188.17人)
8.来宾(平均每平方公里182.84人)
9.桂林(平均每平方公里180人)
10.贺州(平均每平方公里178人)
11.防城港(平均每平方公里137.52人)
12.崇左(平均每平方公里134人)
13.河池(平均每平方公里116.42人)
14.百色(平均每平方公里104.68人)

★行政区划总数排名★
1.桂林:5城区+10县+2自治县=(17)
2.南宁:6城区+6县=12
3.百色:1城区+10县+1自治县=12
4.河池:1城区+4县+5自治县+1县级市=11
5.柳州:4城区+4县+2自治县=10
6.梧州:3城区+3县+1县级市=7
7.玉林:2城区+4县+1县级市=7
8.崇左:1城区+5县+1县级市=7
9.来宾:1城区+3县+1自治县+1县级市=6
10.贵港:3城区+1县+1县级市=5
11.北海:3城区+1县=4
12.钦州:2城区+2县=4
13.防城港:2城区+1县+1县级市=4
14.贺州:1城区+2县+1自治县=4

Ⅵ 广西三个滨海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哪个发展潜力大

钦州,北海,防城港这三个广西的滨海城市,哪个的发展潜力大,我更看好北海。因为钦州、防城港具有的优势北海都有,而北海具有的优势,钦州、防城港一时还不能具备。

至于在人口、管辖面积上,北海虽不及钦州,但强于防城港。关键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发展的今天,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已不成为制约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比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发展前景分析,我更看好北海的前景。

Ⅶ 钦州是广西最落后的吗

肯定不是了,广西大把地方还没有钦州发达好不。钦州最起码也是个沿海城市,加上现在
钦州港
保税港区
的发展,比起广西许多山嘎啦的地方好多了。

Ⅷ 广西钦州很穷吗(广西最穷的十个城市)

广西平均的经济实力都不高,有钱的应该算是南丹啦,自治区,低调的让你恶心,广西哪个城市最贫困,你想来广西,现在就落后咯,现在不是搞西部大开发嘛。

然后东巴凤都由于是地理位置原因发展不大好。广西最穷的县城分别是东兰县化县田东县靖西县坡县田林县隆林县等县龙州县金秀县忻城县。哎国家提倡东部先富再带动西部富。但现在广西的发展也是非。对于整个中国来说。罗城也比较穷。!。!。

广东要不回的穷地方,。乐业县,我想还是很理想可以抉择的,。你好,家家户户都没什么钱,西南等壮族地区,存款一般不超12位数,是的。

Ⅸ 钦州是广西最落后的吗

最落后倒是谈不上。还有很多比我们钦州更落后的。起码钦州近海,有发展机遇。再说现在的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发展只是时间的问题。还有钦州港有保税港,全国第六个保税港。(PS: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港区享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的优惠政策叠加。)综合下,我们钦州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谢谢!

Ⅹ 广西钦州这个地方怎么样

以前的钦州市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五线都不到),如今的发展还是靠了港口的工业的进驻落户(比如中石油,中粮等企业)。如今钦州的经济,在广西里面只能说中等吧。不过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还是可以比较安逸的。钦州的工业在发展,像化工,石油,海洋等专业的人来钦州发展还是很合适的。

钦州的治安以我从小到大的经历来说还是可以的,但是在一些地方(比如银河街那一片)入室偷盗比较严重,像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晚上可能还会有小混混抢劫什么的,像一般住在河东的新城区那边就比较安全(因为那边楼盘密集,中产及以上的阶层的聚居区),而且房价也不贵,还是比较推荐住在河东。

生活习惯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饮食偏清淡,嗜辣之人也不少。菜系偏向于粤菜,像瓜锦,海鸭蛋,青蟹什么的还是比较有名,比较美味的。

旅游的地方钦州就不少了,比如三娘湾,龙门群岛,以及仙岛公园等地方,虽然不大但还是值得一玩的。

阅读全文

与广西钦州经济实力在广西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2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