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搜索青州靠什么发展经济

搜索青州靠什么发展经济

发布时间:2022-10-20 02:12:17

‘壹’ 古青州概述

青州——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
全国城市绿化先进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双拥模范城

青州概况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中部,面积 1569 平方公里,人口 90 万,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3 万多人。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有着 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底蕴,境内风景名胜荟萃,自然风光秀丽。青州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达,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发展的中间区位城市,并成为山东省“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
青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凝心聚力求发展,务实创新争一流,整体推进工业振兴、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服务业提升和新农村建设“四大重点”,做大做强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冶炼建材、现代物流、旅游休闲、花卉苗木“六大产业”,加快推进“一城四区六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21.1 亿元,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 26.73 亿元。
青州——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魅力之都,真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和朋友们,前来这方热土,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创造美好的未来!

青州地理位置:
青州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客运铁路、济青高速公路、东红高速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津汕(天津—汕头)高速公路在境内交叉贯通。青州距济南国际机场 120 公里,距青岛港码头 210 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青州这颗“海岱明珠”与济南、青岛、天津、北京、南京、上海等大都市紧紧联在一起。
青州市——文化名城 旅游名市 生态名市 经济强市

文化名城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有 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青州地处海(东海)岱(泰山)之间,位于华夏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称青州。远古的青州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夷文化。自西汉时起,青州就是历代的名城重镇,为全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范公亭、偶园、明清古街、马驿山等一大批历史遗迹、遗存,见证着青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州市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大文化理念,通过政府资金、民间资本、招商引资、社会捐助四方面加大投入,实现了文化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一体化互动发展,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文化建设新路子。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州市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群,营造科学发展新优势。文化产业园、东夷文化生态园、李清照印象文化园等“十一园、十二馆”以及其它文化项目推动青州文化建设走向新的辉煌。

旅游名市
青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 处,国家森林公园 1 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云门山风景区、仰天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 AAA 级景区。正在建设的“宋城”、甲子文化园等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成为青州旅游的新亮点。“佛国寿山、弥河水生态、山地森林、古城文化”四大片区的旅游大格局逐步形成。

生态名市
城市建设坚持保留“古”字,突出“青”字,围绕“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市建筑风貌,全面搞好美化、绿化,努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8.1 %,列我国北方县级城市首位,使青州成为一座既有古城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一城四区六大基地”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实现中心城区稳步发展,南部文化产业园区、北部经济开发区两翼齐飞,东部黄楼花卉园区、西部峱山经济发展区首尾互动,努力建设机械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冶炼建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

经济强市
雄厚的工业基础:青州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冶炼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全市拥有青州卷烟、山工机械、青州府花编、云门春酒、隆盛糕点等名牌产品。其中,“坦博尔”牌羽绒服、“山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称号,“云门春”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科学投入的主动力,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拓宽领域,通过吸引外来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青州市形成了联接全国各地的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拥有全省最大的摩托车批发市场、海天水产干货综合批发市场等 10 个年销售额过 10 亿元的大市场。亿丰宜佳物流商贸城、峱山经济发展区仓储物流中心、港天保税物流中心以及列入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规划的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化物流载体迅速崛起,使青州成为集配送、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山东中部重要的物流中心。
独具特色的绿色农业:青州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形成了优质粮、花卉、瓜菜、果品、畜牧五大支柱产业,弥河银瓜、冬雪蜜桃等名牌农产品享誉海内外。连续七年成功举办花卉博览交易会,并成功取得 2009 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 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
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供电能力充足, 2007 年完成供电量 15.9 亿千瓦时;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 7 万吨;完善的供热、供气、供水、通讯设施和发达的金融、保险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医疗卫生设施先进,科教事业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客车”。服务业发达,有涉外星级宾馆 6 家。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青州市在全社会形成了时时处处尊重和服务于外商、尊重和服务于企业家、尊重和服务于纳税人以及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和廉洁型机关;成立了市人民办事中心,落实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集中公开办理全部审批、收费和服务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各类执法行为,坚决杜绝“三乱”行为。
提高全民综合文明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之风,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牢固基石。

‘贰’ 青州财政怎么了到处集资

青州政府财政紧张,已启动的重点项目资金尚未到位。
省政府的拨款出了点问题。青州目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财政紧张会阶段性用这种办法解决。
青州产业发展方面,石油化工产业贡献最突出,地区重点企业中化弘润,卡特彼勒,中联水泥等7家企业利润总额共比去年净增10.6亿元。总体来看,青州市交通较为便利,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叁’ 山东青州和高密哪个地方更好一些,最好分析的详细一点,比如经济、人文、发展潜力等方面

首选青州,青州是个古城,还有古城遗址,人口有90万,经济方面东有花卉交易场,花卉交易博览会(花博会),西邻临淄国家重要工业城市,南接云门山,驼山,龙兴寺等旅游景点,最南边还有仰天山4A级旅游景点,北边309国道城乡划分,北面经济开发区有大量新兴产业工厂,包括造纸,化工,石油,汽车。铁路客货运线路绕城而过,G20(原济青高速),G25(原东青高速)均从青州境内而过,交通便利。
发展潜力,国家刚刚制定了蓝色海洋经济区,潍坊在其中,而青州地处潍坊最西边,北接东营广饶,胜利油田在东营境内,在便利的交通下,为青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不过,你要是选择在青州工作,你要做好努力奋斗的准备,因为在这里,人多,事多,压力大。你要是想简简单单的做点小买卖,小生意养家糊口,还是到小县去,自己选吧。

‘肆’ 山东青州是个怎样的城市

我就是青州人,先从经济说吧,颐中烟草,山工,都是年利税大户,环境花博会2009年在青州召开,消费水平一般,因为工资相对比其他县市区来说略低。现在是百强县之一。能说得就这么多。有什么别的问题请再说

‘伍’ 山东青州的人都跟有钱吗

首先对楼主表示感谢,这个问题问的我有点莫名的高兴,毕竟活了二十多年终于有人说自己有钱了,忍不住又看了看身份证,确定自己的的确确是青州人。好,接下来以青州本地人的身份来发表一些正常见解(富二代拆迁户就排除了,比例太低)。总的来说呢,作为百强县总体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在山东来说算是中等偏上的了,如果你去过山东所有的市,甚至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县级市比一些市级地区发展要好很多,缺点呢,就是这几年房价炒的有点猛,现在都炒到七八千了,不过要想在青州生活的话,也不用担心,毕竟作为一个小小的县级市,本地接盘侠有限,房价再往上涨的几率不大,我甚至怀疑那些房价只是瞎吆喝水分很大,毕竟青州抛房的大有人在,但没办法,中国人一向习惯买涨不买跌吗,不这样刺激你你不买呀。物价质量呢,在潍坊市里呢,物价偏高一点点,毕竟潍坊物价就很低,要是在山东排的话也就一般水平而已。再说当地的people,如果你在青州待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大多数青州人都是挺热情的,工作也挺认真,从房价上看就懂了,青州的房价已经涨的离谱了,众所周知,基本上对大多数人来说,买房穷三代,一套房会花光自己父母以及自己未来很长时间的积蓄。所以一家老小只能拼命的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以此来获得基本的生活要求,不然你房贷,孩子上学,以及父母生病,你根本应付不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多数青州人又都是可怜的。再说就业,对于找工作呢,只要你年纪不是爷爷级别的,智商大于20,四肢健全,耳目正常,人品没那么丧尽天良,在青州找一份工作绝对没问题,甚至作为一个小小的县城我们都吸收将近一半的外来人口来当地就业,什么临沂,菏泽,济宁,聊城,滨州,章丘的呀,甚至还有甘肃,四川的,我不知道这么远他们是咋找到的青州。再说青州的发展,对于青州未来的经济发展呢,是否未来能够做到经济有大的突破,说实话我有点悲观,青州的大企业很有限,高新技术这类的基本没有,大多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其中多数是个体户,抗风险能力太差,经济稍微有点波动,会倒一大批。稍微有点规模的,老板又基本上是农民出身,没啥发展眼光,有点人才的,你也知道,山东向来以官僚死板为特色,所有根本留不住人才。虽说青州有古城有景区,但没有可靠的实业老是靠旅游赚钱,短期还行,长期的话不大稳定。总的来说呢,青州是一座安逸的小县城,虽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拥有好的前途有限,但却默默的发展贡献着GDP。

‘陆’ 青州镇的经济概况

2011年末,青州镇实现生产总值4570万元,工业总产值1418万元;农业总产值3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16元。
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1.19万亩,主要种植水稻。随着农业的发展,除种植茶叶、猕猴桃、奈李、澳洲坚果、八角等特色农业外,还种植了荷兰豆、辣椒、小白菜、玉角等蔬菜品种,近年来更是吸引了台湾、香港、广西、加拿大等地外商到青州发展茶叶、八角、澳洲坚果等现代特色农业,青州镇三华李、猕猴桃因风味独特、品质而闻名,有力带动了本地的农业化、产业化。一是在2001年引进了台湾金稳农业有限公司在星和村创办茶叶基地,该基地总投资1200多万元,基地面积2300亩,加工厂房3000多平方米,生产规模较大,品种优良,生产加工技术先进,生产出来的产品档次较高,每市斤从300元到10000元,市场前景广阔。二是2006年成功引进了广州懿伟源有限公司在星和村创办澳州坚果基地600亩,目前已开始开花挂果,试种成功,决定在全镇范围推广种植。三是引进了和平县桐业农林生态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在青州发展“万亩”油桐基地,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广泛发动了广大群众利用荒山和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油桐,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首期种植了5000亩,计划也在三年内种植油桐10000亩以上。四是2009年引进河源市原生态农林实业有限公司在船端口村创办油茶种植基地。首期开发5000亩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已种植2000亩,计划实现种植万亩油茶基地。
青州镇紧紧围绕这几个基地建设,逐步实现青州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突出青州“山、水”两大特色,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增加镇级财政收入,加速镇级经济发展和富县强镇步伐。
青州茶博园——位于青州镇,是集采茶、品茶、加工、观光为一体的茶场
2012年,青州镇国民生产总值4870万元,工业总产值1364万元,农业生产总值33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76元。完成国税43万元,地税193万元。粮食总产量3257吨。茶叶种植面积1380亩,年产茶叶11.5万公斤,产值475万元。油茶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油24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水果种植面积512亩,年产量217吨。蔬菜种植面积2973亩,年产量3992吨。花生种植面积1827亩,年产量223吨。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生猪出栏量3420头,生猪年末存栏量1465头;家禽出栏量45976只,家禽年末存栏量23014只。

‘柒’ 现在青州的经济发展如何工业方面是什么情况多谢啊!我可能要签青州的华润燃气。

现在青州的经济发展很快,工业方面引进的企业很多,发展势头很好。

‘捌’ 从网上哪能查到山东青州的资料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胶济铁路中段,东接风筝都潍坊。西邻工矿重地淄博,南依林果之乡沂蒙,北傍石油基地胜利油田。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89.88万。辖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052个行政村。有汉、回、满等29个民族。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在七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青州名胜古迹众多。云门山摩崖巨“寿”名扬天下,驼山北周佛教石窟造像为华东之最,玲珑山北魏郑道昭书法题刻饮誉海内外,龙兴寺遗址窖藏佛像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众多景观,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青州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特产富饶,得天独厚。矿产主要有铁矿石、石灰石、红粘土、玄武岩等,其中铁矿石和石灰石的保有量巨大,开发前景极为广阔。青州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果品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核桃、山楂、柿子、蜜桃等。其中青州蜜桃久负盛名,为历代贡品;敞口山楂质优价廉,畅销全国;青州柿干肉甜霜厚,驰名中外。青州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工业基础雄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青州是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以“工业立市”为指导思想,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全市工业拥有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电子、冶炼、制药等十几个行业,主要工业产品达 2000 余种,其中52种产品获国家、部、省优产品。

城市建设独具特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青州城市建设以30万城市人口和30平方公里建成区为中期发展目标,按照突出“青”字、保留“古”字、体现“新”字、发展“商”字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城区规划面积达到8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1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积达14平方米,居全省城市居住面积前列。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绿地7.33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验收,成为全国第30个国家卫生城市。交通、邮电、供电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青州交通便利,荣兰路、济青高速公路、胶王路、青垦路、羊临路、309国道等国、省道横穿全境。距济南国际机场12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和青岛港码头210公里,潍坊机场55公里。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合资合作前景广阔。近几年来,青州已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进行了经济技术贸易合作,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目前全市利用外资项目、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都有大幅度增长。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青州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投资较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古老的青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海内外宾朋前来投资办企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http://www.qingzhou.gov.cn/zhaoshang/zhaoshang.htm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8010’至118046’,北纬36024’至36058,。东邻昌乐县,南接临胸县,西连淄博市的淄川区、临淄区,正北与广饶县接壤,东北与寿光县毗连。东西最大距离53石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0.6公里,面积1569平方公里。市领导机关驻益都镇。益都镇在市境中部,益羊铁路与胶济铁路接轨处,东经118”28’,北纬360041’。直线距离北至北京市400公里,西至济南市140公里,东至潍城区56公里。东北至寿光城31公里,东至昌乐城34公里,南至临胸城22公里,西北至临淄(辛店)20公里:正东至昌乐县界26公里,正南至临胸县界19公里,正西至淄博市界23公里,正北至广饶县界27公里。青州长达千余年的地区性政治中心,扼半岛与内陆咽喉的地理优势,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使青州自古以来就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名城重镇。
青州市处于鲁中区和鲁北平原交界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缓坡倾斜,地势地貌也不相同,西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陵区,东北部为山前洪积平原。山脉多呈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山峰有驼山、云门山、玲珑山、劈山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平原地区从西南部向东北逐渐倾斜,西南部与山区接壤处为海拔100米以上,最低点在阳河张高村北,海拔只有16.2米。
http://www.qzly.gov.cn/qwdl.asp

‘玖’ 青州市政府关于庙子镇未来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准确定位、前瞻规划、开拓市场,加快培育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走出了一条具有庙子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初秋时节的庙子镇树木葱茏,远山含黛。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着八方来客,也为旅游相关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90后的民宿老板张慧如是西安人,大学时偶然到庙子镇旅游,被这里的青山绿水山水深深吸引。两年前,她再次回到这个令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开起了民宿——青苔小院。

小院距离黄花溪和北崔崖大约只有两公里,紧邻黄花溪和北崔崖两大网红景点,民宿客源不断。前段时间,张慧如受邀参加了青州市庙子镇组织召开的全域旅游开发与模式创新专题讲座。了解了庙子镇后期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后,作为“新庙子人”的张慧如表示“未来可期”。

近年来,青州市庙子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旅游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引来了不少像青苔小院这样的相关投资项目。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乡村旅游层次低、结构单一等问题也掣肘了庙子镇旅游产业的纵深化。

为了让推进旅游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庙子镇抢抓先机,对镇域资源进行系统分析、有机整合,用更加科学、适宜的规划方案,充分释放旅游“黄金效应”。

在圣峪口村,占地三十亩可提供采摘、餐饮服务的新葡萄园已经建设完成,投资850万元的高山漂流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为了丰富旅游层次,去年以来,圣峪口村立足特色,把握旅游市场新趋势,着力升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一个个有新意、有亮点的项目让景区更具活力。

充分依托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围绕“吃、住、行、游、娱”等方面,庙子镇深挖文旅特色,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广泛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抓手,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处处皆风景”的旅游环境。同时,该镇里实施村庄“景区化”工程,利用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打造了北李村、南富旺等特色村落,“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新格局在庙子镇呈现。

保护好绿水青山,打造好特色乡村,利用好现有资源,庙子镇为走向全年全能游,做好全域旅游备好了“功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十七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八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施等内容。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

第十九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

‘拾’ 青州开发区未来规划

法律分析:1、突出古青特色,彰显都市风貌,发展特色功能。保护古城格局,活化历史街区,提升古青特色,建设古城青州。优化尧王山-云驼景区-科教创新园区-大马山-黑虎山的山前地区开发,控制开发强度,确保生态优先。

2、推动城市东进,优化发展平台,培育战略高地。引导商贸、文化和医疗、教育等功能东进,培育高品质城市发展平台,将东部城区建设成为青州人文客厅。统筹峱山经济发展区、经开区及东夏区域物流基地,引导产业扩容,打造区域先进产业集聚区。以创新功能为重点,优化卡特彼勒工业园发展。

3、优化南北两翼,提升镇村服务,统筹全域发展。本次规划在全市形成中部扩容集聚、山区特色引领,北部农工互促的城乡联动发展格局。以景区、特色小镇、特色村落为重点,以特色旅游公路、城市景观大道为网络,组织全域旅游。优化镇街工业园区,以镇区和中心村为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阅读全文

与搜索青州靠什么发展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0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5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3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9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