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好的经济学怎么使用

好的经济学怎么使用

发布时间:2022-10-18 06:01:46

㈠ 学好经济学有用吗该怎么学

首先你要好好把数学学好,高数学好啦!那就很容易把经济学学好,经济学很有用的,学好经济学赚钱太容易啦!

㈡ 怎么学好经济学

只要你投入精力,多关心经济学方面,相信你会成功的,我也帮不了你别的,因为我不专业
金融学专业必看书籍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哈利.M.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 :《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1、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2、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4、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亚姆、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工具书
1、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4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1-3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本杰明.M.弗里德曼、弗兰克.H.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马奥尼:《国际金融词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迈哈伊.马图:《结构化衍生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㈢ 怎样用好最重要的几年学好经济学

学好经济学的基础一定是自己在数学方面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经济学中有很多的公式有很多的计算方法都是从数学中推导出来的,所以说在这几年里应该在这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积累,其次就是要和生活都联系,这样才能把经济学真正学以致用。

㈣ 什么是好的经济学

在我心中好的经济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空有理论无法实践的东西,好的经济学是针对现实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并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用处的东西,并且最好是从令人不安的现实入手,通过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来帮助社会改变现象。


好的经济学存在于现实中。这就是理论不能脱离于实践,我们学习经济学就是为了让人在面临经济问题时能够做出更理智的判断,比如再买一个东西时,你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心理,理智的分析他是否值得你购买,此时你就要考虑经济学,教你的市场供求关系,还有弹性理论等等,来判断这个东西值不值得你购买,如果你能够凭借着经济学而省下一些钱,那么你会有很好的幸福感,可以说如果人可以凭借经济学的知识感到幸福感的话,那么这就是好的经济学。再说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汇叫做GDP,这既有全国生产值也有人均生产值,如果人们能凭着经济学提高自己的人均生产值,让自己在经济上有一个极大的放松,那么这就是幸福感。

㈤ 最好用的101个经济法则 如何使用经济理论的经济

魔鬼经济学的中心思想大体是:不要试图用常识解释问题,不要用直观的逻辑推导和感性的思维去解释现象、认识事情,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魔鬼经济学并没有太多的涉及到什么特定的经济学原理。

㈥ 如何学好经济学

首先,你必须得培养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大学会学习微积分(和高中部分导数有关)、线性代数、概率论。如果数学基础不扎实,学起来十分吃力。
再次,你要培养自己在经济信息收集的能力,善于发现各类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比如多看和经济有关的电视节目,书籍。自己没事到外面买东西的时候,不要忘了观察下市场行情。善于发现不足,如一条街上什么行业比较多,什么行业的店铺没有,有什么新兴行业,这与最近的国家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和关联,等等。
经济学是注重于理论,学期可能比较枯燥,这点必须克服!
经济学其实不难,就是听起来有点抽象罢了。。。学习经济学文科方面有些优势,经济学和做一个难题是以一个道理,第一次很难入手,但是多研读几遍就好了!

㈦ 如何学好经济学专业…!

学好经济学并不容易。
就这门学科来说,存在很多复杂难解的地方,比如一是大多数重要的基本理论都有假设前提,而且这些前提未必符合生活实际。特别是目前流行的主流市场经济理论以“理性人”为前提,完全不合人性现状;二是经济学理论不断在发展中,每年都有因理论创新诺奖出现;三是它的辩证性。你很难想象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经济学家可以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四是它的适用性,不同经济治理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如不同国情照搬西方经济学未必行得通等;五是这门学说涵盖经济领域的广泛性,使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支撑。也就是说,你要想把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全面学精通,等于上述专业课至少都要掌握主要内容。所以,学习经济学,建议不同目的的学习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整体上,建议学习者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学习一些简易读本,如《18岁要读点经济学》,从中明白经济学是干什么的、基本原理(十大原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什么、什么用、日常怎么用等。
(二)先掌握框架到具体内容。用思维导图,把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画出来,然后基础理论系统学习,专业理论挑重点学习。
(三)从原理到专业。倒T字学习法,先打好基本理论基础,再“砌墙”即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拔高。
(四)从理论到生活。每学一个理论内容,建议都要结合具体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进行分析、对照。
(五)注重培养经济学素养,把经济学转换为个人思维。就是说发挥”知识迁移“作用,让知识效益最大化问题。比如十大原理中,”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可以帮助你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你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可以帮你建立正确的取舍观;”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可以让你明白在运用自己的时间、资源、财富增加投入时,那些是值得的,那些是不值得等。从某种程度上,经济学更重要的不是让你赚多少钱,而是让你学会更好地去生活的学问。

㈧ 如何学好经济学.学好经济学应该做哪些

经济学学习
《经济学》(2001年,第17版)是一本供初学者使用的经济学入门书,也是一本供经济学的老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经济学手册。它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供自学之用。当你在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之前,你需要考虑的是: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收益?这种收益是否能补偿你为此付出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你支付的货币,而且包括你读这本书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读书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货币成本,但许多人常常忘记了这点,所以他们在决定是否买一本书时,过多地考虑了书价的高低。)下面的问题或许有助于你作出决策。 如果你已经决定学点经济学,接下来要作出的一个决策是选择哪本书入门。你当然希望选择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问题是选择好的教科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图书市场充斥着众多的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每位作者都会声称自己的书最好,而作为初学者,你不大可能有能力判断哪本好,哪本不好。这就是经济学家讲的信息不对称:买的入不如卖的精。 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办法当然是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教科书。为什么要选择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教科书?原因不仅是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炉火纯青,对理论的把握最准确,能深入浅出的写出“正经”来,而且因为最权威的经济学家最注重自己的名声,他们既没有必要用出一本新书的办法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也不敢为了赚取版税而滥竽充数地出书,这就如同麦当劳不敢卖过时的汉堡包一样。他们的声誉就是质量的代号,他们的名字就是一种品牌。 为什么要选择新版的教科书?因为如同经济生活本身一样,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以用新的理论解释新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过去20多年里,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理性预期的引入,经济学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经济学理论越来越贴近现实,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比如说,20多年前,经济学理论还难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多少理论指导,而今天,博弈论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对公司融资几乎无话可说,而今天,信息经济学已成了公司融资理论的基础;20多年前,经济学家还在迷信于用政府管制来弥补市场的失灵,而今天,政府管制被认为是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了席卷全球的经济自由化浪潮。或许,我们可以将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教科书与21世纪经济学教科书的差别,类比于286计算机与奔腾计算机的差别,只有使用最新版的教科书,你才能学到最新的经济学理论。 过去,中国教科书市场上很难看到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一般滞后于原版10年以上,而国内经济学家写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内容则更为陈旧,更不用说在有色眼镜透视下的扭曲了。可喜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学图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不仅国外最新版的英文着作在及时引进,而且国内经济学家也出版了一些在内容上与国外同步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此,我愿意向你推荐如下三本教科书:1.曼昆(N. Gregory Mankiw)着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2.William Baumol和Alan Blinder合着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3.Pau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aus合着的《经济学》(Economics),2001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大师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曼昆是美国着名的年轻一代经济学家,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在MIT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兼任着名的智囊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货币经济学项目主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顾问。他的《宏观经济学》是美国最畅销的教科书之一。他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在多种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开创性的论文,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经济学界的名气比他的年龄大得多。曼昆的《经济学原理》1998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出版商在付印之前就支付了作者100万美元的版税,创下了教科书版税的新纪录。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更多地强调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William Baumol和Alan Blinder也是两位享誉全球的着名经济学家。Baumol生于192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艺术学学士学位,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等多种学术职务。他在产业组织、企业理论、经济增长、反垄断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20多本着作,其中有些着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Blinder生于194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MIT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79年以来,Blinder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1989年至1990年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1993年至1996年间,先后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Blinder发表有多种专着和学术论文,在人力资本和劳动供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一般均衡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Baumol和Blinder合着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初版于1979年,也是美国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就我所知,本书有澳大利亚版),多次再版,到1997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保罗·萨谬尔森(Paul Samuelson)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T经济系的创始人。他的《经济学》第1版出版于1948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经济学》不断再版,被翻译成包括中文、俄文、日文、法文、德文在内的数十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教育和影响了数代经济学家、政治家、企业界领袖、新闻记者以及众多的普通人。难怪他自豪地说:“如果我能为一个国家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并不在乎谁为它写法律,谁在为它起草条约。”萨缪尔森本人对他的《经济学》的修订到第14版(1992年)。1995年,另一位着名经济学家WilliamNordhaus的入盟,使得《经济学》没有随萨缪尔森本人的衰老而衰老,而继续以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教科书身份畅销全球。你现在看到的是该书的第17版。 尽管这三本教材所叙述的经济学原理并无大的差别,但由于每个作者的个人偏好和学术风格不同,在叙述方法、切入角度、材料的取舍等方面还是各有千秋。不同书中用于说明同一原理的有些材料互为补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据悉,这三本书由18位国际着名商学院的教授联合推荐作为中国MBA及经济学/管理学院的首选教科书。我个人学习经济学多年,可以说是经济学的老学生了,但现在再拿起来读这些入门书,仍感有不少新的收获。事实上,当我在为博士生备课时,常常要翻一翻这样一些经济学入门书以在理解上“温浅而知深”,讲课时深入浅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Herbert Stein说:绝大部分可用于指导公共政策的经济学都在本科生的经济入门教程中。我的经历告诉我,他的话是对的。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许可,我建议你不妨同时拥有这三本书。我的经验是,读三本由不同经济学大师写的同一类型的教科书要比读三遍同一大师写的同一本书收获大。你可以从任何一本书开始,然后在每一部分对照阅读。特别地,当你对一本书的内容难以理解时,最好看看另外两本书上是如何写的。你大概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见过一次面的人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但在另一场合再次谋面后,他就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读书也是如此。当然,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你买其中的一本就可以了。但你最好能记住我一开始说过的话:读书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不是书价。要买好书,不要买便宜的书。 现在,你可以作出自己的决策了。 经济学(Economics) 作者:Samuelson & Nordhaus 到今天,这部名着已经跨过了53个春秋,出版了第17版。耄耋之年的Samuelson仍然是本书的第一位署名者,然而,正值壮年的Nordhaus教授已经承担了主要的编写和修订任务,我们甚至可以说第17版是两位亲密无间的作者完成接力的一版。本书集中针对经济学的核心原理,这些原理多年以来,几乎颠扑不破。同时,本书又适应当代经济的另一个显着特点,即令人目眩的革新与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经济学的理论相应的变革与发展。毋庸多言,本书是经济学教材的里程碑。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作者:Mankiw 曼昆是一位多产而富有创新思想的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经济学原理》1998年初版一上市,就成为最畅销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要”,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个读者在着名的图书网站亚马逊上曾经毫不客气地评价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令人乏味的。读者感受,见仁见智,但我们有理由猜想,他用的教材一定是曼昆的。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Macro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作者:Baumol & Blinder 该书初版于1979年,也是美国等国家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到1997年已出到第7版。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叙述上的“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作者认为,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从问题到理论”,而不是相反。为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使人感到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政策问题或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你走出迷雾。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读者读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读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如果你能记住本书作者所归纳的经济学的12个基本观点,你将终身受益。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10.30

㈨ 怎么学好经济学如何把经济学用到实践中

我建议你,先做点小投资,比如说什么开网店呀,算算成本,算算利润什么的,有了点经商认识之后。看看《微观经济学》,然后到学《宏观经济学》,看不懂不要紧,在网上搜索有关视频教程看看,网上教程一定要认真的听,记下笔记,和配套教材一起使用,你如果有耐心,包你一个月学好。

㈩ 大学的经济学的内容 全是理论吗 它对实践有什么用 它是怎么运用 最好举例 谢谢

理论居多,实证的少,需要个人理论联系实际,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还是有的。

如某种商品的商家到底应不应该降价促销,就涉及到微观经济学的价格需求弹性知识;

再比如为什么宏观经济要保增长,央行就降息,降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要明白这些就需要宏观经济学的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希望学好经济学,对于理解经济运行,判断世界经济走向都大有好处

阅读全文

与好的经济学怎么使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0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5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3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9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6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