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价上涨,会造成哪些影响
近两年我国的物价可以说是飞涨,其中以猪肉和蛋类,甚至在疫情期间,蔬菜的价格也狂涨了一段时间,那么物价的上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会对居民百姓的家庭生活造成影响。在最新的一次全国CPI调查中,调查的范围可以说是基本涵盖了百姓的衣食住行,从数据显示来看,价格高低变化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价格上涨会使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将直接或间接的降低民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以粮油肉蛋和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来说,这些物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造成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消费在总支出中比重加大,从而降低高等消费的金额,从而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压力。
其实物价上涨给人民带来的远不止这些,生活的压力也会让人崩溃,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有任何需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贰’ 物价上涨,意味着什么是什么信号
物价上涨,多种时候都是货币现象。因为你印的钞票多了,货币购买能力变弱了,小的时候使用供不应求或者价格被某些环节操控。前不久,央行设定房贷占比、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32.5%。
2020受新冠病毒影响,欧美经济衰退,各国为了提振经济,纷纷开启印钞机模式。其中美国更是肆无忌惮,一年印出来过去20%的钞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别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吃亏,美国什么也不干,就能通过印钞轻松购买各国的资产和商品,简直就是在抢钱。
正是因为市场上的资金多了,因此流入股市,股市涨了,投资各类资产相应资产涨了,行业龙头股市盈率上百倍,依然有资金看好这张买预期,寻求保值增值的机会。在这种大背景下,这就是为什么茅台一直涨,还一直被别人。疯抢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在寻求长期稳定的增值保值渠道,而茅台不会过期放越久反而还能升值,除了茅子和金子,普通人似乎找不到可靠渠道了。
总而言之,股价上涨主要是货币引起的。国内短期通胀无需紧张,但是中长期通胀压力会比较大,如何保值、增值需要学会思考,但是绝对不能碰房子了。
‘叁’ 物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生产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通常认为: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肆’ 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这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3%。
2020年12月,PPI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2020年全年,PPI比上年下降1.8%。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12月份,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PPI继续上行,应警惕对上游产品带来的增长压力。“虽然目前还是个同比数据,是个负值,但是环比持续较大幅度的上升,同比负值也在明显收窄,所以下个月PPI很可能就会走上一个正值。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朝着更高增长速度推进,如果世界经济整体性能够出现复苏的话,对于上游工业产品的价格压力就会持续推进。”
‘伍’ 物价上涨会造成什么后果
1、物价上涨是指 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之一。某些商品如牛肉或房租等价格上涨,并不就是通货膨胀。因为一些商品价格上涨,而另一些商品的价格可能下降,二者相互抵消。只有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上升,才能使货币的购买力降低。
2、物价上涨的形式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如通过降低产品质量、凭证供应等价格管制措施,表面上看来物价并未上涨,但如果放松价格管制,物价就会普遍上涨,因此这是一种隐蔽性通货膨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陆’ 消费给经济带来多少影响
从理论上说,影响消费的因素就是影响需求的因素。经济学认为,需求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需求有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由很多因素构成。其中主要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从社会宏观层面看,一定时期的社会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因为人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受到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决定或制约的。(一)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尽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学通过消费函数来表示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向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对单个商品消费需求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收入水平成正方向的变动。对于某些低档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不过,以上两种情况不是绝对的,会因人、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就是消费者的偏好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偏好就是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偏好,该商品的就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该商品就无需求或需求小。广告宣传往往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对社会消费需求总水平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低,消费水平也越低。二者成正比。考察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人们的工资收入并非都是可以由消费者自由支配的收入,比如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同时,劳动者和居民也会享有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带来的收入。因此,即使在物价和工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影响人们消费需求水平的不是劳动者的全部收入,而是可支配的收入。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考察可支配收入对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不仅要考察当期收入的影响,还要考察未来收入的预期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正如价格预期对需求的影响一样,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需求,这是心理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就会鼓励人们消费;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好,人们就会增加储蓄而减少消费。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还表现为社会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认为,在人们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呈递减趋势。这时,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增长而提高居民收入的做法往往不能奏效。但是,如果政府选择给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则会带来有效需求的增长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社会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既有利于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二)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我们在前面已经从单个商品的角度分析过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从社会宏观角度看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其他因素(主要是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物价总水平越高,社会消费水平越低;反之,物价总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因为,在人们的收入不变时,物价水平越高,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物价水平越低,货币的购买能力越高。也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与物价水平成反比,而人们的消费水平与货币的购买能力成正比。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是通过物价指数来表示的。物价指数是指本期物价水平对基期物价水平的比率,是用以反映物价涨跌的幅度。反映消费品物价水平的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一般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是指报告期与基期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国消费品和劳务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幅度,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在一年中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2.3%,那就表示,生活成本上升了2.3%;当生活成本提高时,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现在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了。可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对于保持和提高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与社会消费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分析到的因素以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请学员们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作用。
‘柒’ 物价上涨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本次物价上涨作用较大的因素有六个方面,分别是:经济运行进入周期性高峰的拉动作用(图1),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及部分农副产品供给不足产生的需求拉动(图2、图3),工资上涨和生产成本提高带来的成本推动作用,资金流动性过剩引致的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图4),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效应(图5、图6),物价中长期发展趋势持续攀升产生的内在支撑作用。
数据基础上,我们以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计量模型,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R)、城镇固定资产投资(TZRG)、货币供应量(M1)等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到已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和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2008年CPI仍将保持1999年以来的强劲上涨趋势,全年CPI有可能在5%左右,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年初反弹后将回归持续下降状态。
一、2008年物价的自身发展趋势
1.CPI及其分类支出价格仍将保持较强上升趋势
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CPI仍将保持较强上升趋势,月度同比CPI将从2008年1月的6.4%提高到5月的6.9%,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保持在6%左右,全年CPI为6.3%(表3)。从分类支出看,八类消费支出价格中只有文教娱乐价格继续下降,其他七类均保持上涨状态和下降幅度缩小,其中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三类支出价格仍将保持较高上涨状态。
2.PPI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PPI总体呈下降状态,月度同比PPI将从2008年1月的4.3%下降到12月的1.8%,全年PPI平均为3%(表4)。从分类产品看, 2008年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保持继续下降状态。
3.生活资料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相对稳定
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上半年稳定在3.8%,下半年基本稳定在3.7%,全年PPI平均为3.7%(表5)。从分类产品看,食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落,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指数继续小幅度攀升。总体看,2008年生活资料及其分类产品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保持小幅度回落状态
三、对2008年物价走势的综合判断
除国内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等外部冲击外,我国物价还面临其他外部冲击,最为重要的是2008年1月发生的雨雪灾害,2008年1月分类产品价格趋势外推得到的CPI和PPI,以及计量模型预测的1月份CPI、PPI及IPI,均低于已公布的1月份实际物价水平(分别低0.7、0.8和2.2个百分点),说明雨雪灾害对物价的影响很大。考虑到雨雪灾害在2月份基本结束,对物价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1~2月份,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其影响会逐步弱化,但由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增加,对3月份以后的CPI和PPI仍将持续发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和国外需求增速下降的负面冲击。当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可能更大,对我国经济形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减少,还会引致农产品(14.58,-0.22,-1.49%)、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回落,间接引致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下降。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年初反弹后,依然将回归持续下降状态,但2008年CPI仍将保持较强的上升趋势,预计全年水平在5.5%左右。
‘捌’ 物价不断上涨,它能影响整体的经济吗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物价在不断上涨,十几年前一瓶矿泉水5毛钱,一根冰棍只要2块钱,而现在一瓶矿泉水少说1块钱,有些卖到到了2、3块钱,一根冰棍也卖到了5块钱。从这些平时生活中经常吃的喝的零食,就可以感受到物价在上涨!
总体上来看,吃穿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物价都在上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价在不断上涨的呢?物价难道会一直涨下去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以我国的物价水平在总体上才会不断上涨,主要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受到世界贸易的影响,不过物价上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物价上涨太快,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水平,对进口不利还会影响到金融体系,对居民的收入和生活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物价也不可能无限上涨!
‘玖’ 物价消费指数(CPI)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何关系对经济会造成什么影响
物价消费指数是用来衡量市场上物价总体水平变动的一种指数,物价消费和通货膨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市场中,物价消费指数上升,就代表市场中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则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对经济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民生活质量下降。总而言之,CPI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指数,与通胀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产生负向影响,长时间如此会使得经济陷入大萧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