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宋朝经济现状如何改革

宋朝经济现状如何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15 11:50:15

⑴ 宋朝王安石经济改革有哪些内容

一、机构改革
制置三司条例司 熙宁元年(1068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
市易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 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二、改革税赋
方田均税 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均输法 此法已久,早在西汉桑弘羊时试行,唐代以后各郡置均输官,达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
青苗法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三、新修水利
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
四、军队改革
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 一、 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 二、 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
保马法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马匹,徒增民扰。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
军器监法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八月广设军器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并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五、改革科举
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⑵ 宋朝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

就宋王朝来说,太祖登基伊始,就对新王朝的制度、各项规章和政策等进行了重大调整,如政治上以“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思路,同时削弱宰相和地方官的权力,在军事上采取“强干弱枝、将兵分离”等政策。赵匡胤的种种做法,实质就是针对前朝的一次改革。随着王朝的发展,“太祖之制”的有些弊端开始显露,问题突出显示在军事和经济上,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中的处处挨打,对大宋统治形成威胁,更给予宋政权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这些就是宋朝进行继续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宋朝对官员的监督监察制度还是较完善的,但是其重点放在了“体制”内,而官员在“民间”的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惩治制度。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督监察制度,才是宋朝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⑶ 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汴京是全球最早的高度发达的新型商贸城市。北宋开国以来,由于统治思想的转变,逐渐发展出新经济与城市管制的新政策,为新的城乡关系及新型城市化创造了条件。北宋建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便开始了资本主义初阶的城市化——市民阶层的形成、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及城市文明的新阶段。以国家财政收入估计,北宋的经济中工商业与农业各占一半,至北宋后期,即1077年,在以钱银计算的岁入7070万贯中,工商税占了七成。由于商业税和专营税大部分来自城市,因此,北宋经济可称为“新经济”及“货币经济”。有不少历史学家因而称北宋为“商贸国家”。有学者估算北宋在1000年的GDP为265.5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2.7%,人均GDP为2280美元,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的1800年人均GDP只有1250美元,约是八百年前北宋经济水平的一半。

⑷ 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4)宋朝经济现状如何改革扩展阅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

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认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着,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很大进步。当时,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着,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

纺织水平的提高北宋纺织业仍以丝织业占主要地位。北宋时,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建立后,四川地区长期使用铁钱,因铁钱重,携带不方便,公元10世纪末叶,成都市场上遂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⑸ 宋朝时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动

看宋朝的社会变革。通观历史,宋朝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社会各方面多有变化。比如:

经济方面 均田制彻底瓦解,租佃制普遍发展。租庸调制度废除,继“两税法”发展而完善为“二税”。一些城镇的功能由军事要邑发展为工商业城邑。由于商品经济的相对发展,宋朝时期出现了纸币“交子”,又有“会子”、“关子”等,对后世的币制影响很大。一些方面或地区已具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

社会结构方面 统治基础由士族地主为主变化为以大官僚、大地主为主。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因租佃制的发展而相对松弛。

政治制度方面 由皇帝、士族地主政治体制,变化为皇帝、官僚、地主政治体制。宰相事权的分化和削弱。由府兵制变化为募兵制。地方行政区划沿唐“道”而设“路”,并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羁縻政策有所发展。

农民起义方面 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主张;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要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由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思想文化方面 古文运动的完成,儒学的复兴,理学的产生,宋词的兴起,方志学的形成,金石学的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大众化,等等,都是封建社会中划时代的变革和转折。

宋朝的这些社会变革和承上启下的转折,规模巨大,内容全面,丰富多彩,波澜迭起,大多始于中唐以后,完成于宋朝,并且深远地影响于后世。蒙文通曾指出:“秦以来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就巨大变化来看,可以唐前唐后分为两大段;就其显着的段落来看,可以魏晋、中唐、晚明为四段”。“这四个阶段中,又以唐前唐后之变最为剧烈,而且也更为全面。”因此,同正确认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度一样,也要正确认识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方能科学地了解历史真实,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

⑹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历史背景

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禅让,将五代时后周的柴氏王朝,和平过渡为赵氏的宋朝。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将节度使操纵国运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参与朝政的机会,实行文官统治。对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捐助北方游牧民族,换得珍贵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与责任感。因此,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济,国力孱弱。先忍让于辽、金,后又退守江南称南宋,再100多年后又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其实,宋代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宋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汉朝虽比宋朝长了几十年,但穷兵黩武,经济文化的发展皆受到影响,比起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经济、文化皆大为逊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宋朝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宋朝经济

⑺ 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
两宋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长江流域,从而得出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⑻ 那些措施可以促进宋朝的经济发展(除课本上的内容

先看一下下面宋朝经济的资料,我觉得能够在此基础上再促进宋朝经济发展的措施只能是不打仗或者说是加强军事力量让其他国家不敢来侵犯。
宋朝经济介绍的是中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着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汴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九帝,是当时着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禅让,将五代时后周的柴氏王朝,和平过渡为赵氏的宋朝。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将节度使操纵国运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参与朝政的机会,实行文官统治。对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捐助北方游牧民族,换得珍贵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与责任感。因此,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济,国力孱弱。先忍让于辽、金,后又退守江南称南宋,再100多年后又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其实,宋代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宋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汉朝虽比宋朝长了几十年,但穷兵黩武,经济文化的发展皆受到影响,比起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经济、文化皆大为逊色。

⑼ 宋代封建经济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宋代封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地主阶级内部庶族地主的势力扩展,农民阶级的地位也有了一些变化。封建租佃制代替了过去人身依附关系比较强的庄园农奴制。这个转变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新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显着的提高。北宋建立后的百年间,即出现经济繁盛的局面。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南宋国土减少近半,但江、淮、湖、广等农业发展地区都在南宋境内,经济发展仍处全国领先地位。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北方金世宗时,经济也得到恢复。从北宋开始,商业较前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北宋首都汴梁,逐渐突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和宵禁,随处都有商铺酒楼,官府虽曾几次想恢复原来的坊市制度,但都没有成功,反而日益扩大贸易的地区,并出现繁盛的夜市。洛阳、扬州、成都等地,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市集交易在各地的居民经济生活中,在政府的财政收入上,都已占有相当的地位。集市区内出现专门的游艺场所勾栏瓦肆,商业性演出活动促进了城市市民文艺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层的发展使宋代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⑽ 宋朝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

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文化、商业等领域繁荣昌盛的朝代,提起宋朝我们总能想到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想到清明上河图上描述的市井繁荣景象。

不过宋朝初期这些繁荣景象还是没有显现出来的,北宋神宗时期,国家还是积贫积弱的,神宗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其在任期间,实施了王安石的变法,使国力大幅增长。统过改革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

一,文武并治。宋朝应该给予武将权力,同时设计行政部门互相约束制衡。而不是一味地打压武将。

二,培养高素质的武将守卫边疆要塞。同时可以派文官掌握抗夷方向,面对关键军事战机时可互相商议对策,以保万无一失。

三,对外政策宽松适宜,可以互通商业,不要只在国内搞实业。军事方面必要时可先发制人,给外夷以威慑。恩威并施,以达到不占而屈兵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宋朝经济现状如何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1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6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2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3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30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6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