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指的是什么
三元论就是指: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即大地景观规划;
3、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20世纪初,列斐伏尔是最先关注空间理论的研究学者。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实现了由时间向空间转向的研究,使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空间的重要性。列斐伏尔曾说:“在所谓‘现代社会中,空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讳言的”。1列斐伏尔对空间研究主要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方面进行阐释。此后,空间理论研究领域逐步扩大,与各学科各文学理论之间存在交叉互融现象。融汇了美学,文化地理学,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各学科及文学理论内容。由此可见,空间研究在现代性社会的地位日益重要。
列斐伏尔作为空间理论研究的先驱人物,他的空间思想为其后空间研究提供思想源泉与理论价值。列斐伏尔将空间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以往“空洞化”的空间赋予社会属性。空间实属社会性,“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所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2借此,列斐伏尔的空间不再是人们一直所忽略的无生机的空洞化的物理或地理空间,而是容纳着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的空间形式。列斐伏尔所提出的“空间的生产”实则具有双重含义:空间性生产和生产性空间,即强调空间的本体论性质。空间中不仅存在生产实践行为与社会关系,同样个体生命在空间中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可以再生产出空间。“在创造和存在行为中,空间得以现身并蕴含其中”。3这就体现出空间本体论特性。空间本体论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空间的理解更加深刻化,消除以往人们对空间所持有的偏见。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三种形式: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空间实践”是指空间自身的实践,可从空间本体论的两个方面空间性的生产和生产性的空间来理解。空间既是实践行为的具体场所,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产物。所谓表征,“是赋予事物以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实践活动,是运用物象、形象、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实现某种意义的象征或表达的文化实践方式”。4列斐伏尔认为,“空间表征是指特定的社会实践空间所凝聚几点的构想性、观念性和象征性的意识形态空间”。5空间实践能够反映空间的物质特性,而空间表征则表示精神层面的想象空间。表征空间则将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是物质与想象完美结合的空间形式。
2. 生物三元论指的是什么
三元论提法最早应该源自于《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说。道学认为“三”衍生了万物;中国民间认定的“三”,有稳定和谐之意,如“三足鼎立”。“元”通常为始、开端的意思。依据这样的原理,而后又延伸出种种民间的三元之说,不过这些依托于《道德经》原理的三元论都存在一个关键的缺陷,是站在物性立场上的世界观解说,换句话说,被人类时空世界所局限。这和我们今天要说的三元论大不同,我们的三元论早些时候被称为三的法则——层次论,是必须依托宇宙观的学说,是对二元矛盾论的超越,在《世纪之巅--三的法则》、《三的法则——层次论》文中已有详细的描述,今天不妨再从整个宇宙系统立场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解说。
通过三元伦来阐述宇宙产生及运行的过程,具备有多种的解说,这是由于观察者所持不同立场的缘故。
一、《道德经》的解说我们把它归为自然观方式。这里的道指的是万物的本体。我们无从知道本体为何物?却清楚万物的产生必然要具备相对的运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绝对本体与相对运动之间的模型——“一”,“一”是一 个象征性的本体。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
二、佛教的三身佛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解说属于生命观方式。佛教的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即基督教的上帝分身:圣父、圣子、圣灵,即体现了生命的创世过程,又产生了生命从上到下的层次。
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解说。认为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又有: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四、时空、生命结构的解说可以归纳为是物理的方式。时间、空间、生命三位一体即“一”,时空即宇宙,时间表示运动,事物的轮回,具有单向性。空间产生了万物、生命的形体。时空与生命互为证明形成完整的世界。
即心识体生命、能量体生命、物质体生命。
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天、地、人三位一体解说相比,完全符合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以及人的天性、禀性、习性三性道理。
和时空、生命结构的解说相比,显然要更细化的多,原因就是将世界和生命进行了层次的区别。我们以物质世界来进行细化分析,世界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生命则由灵性和物性组成,它们的对应关系:时间对应灵性生命,为无形;空间对应物性生命,为有形。时间相应灵魂的轮回;空间显形物性生命的存在。
如果我们只通过“一生识,识生能,能生物”来看待生命创造的顺序过程,原有的三元论足以体现出这样的原理,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以来总是把所有的精力关注在物性文明的发展之中,认为一二三顺流才是生命来到世界的主要任务,认为只有通过二元对立的推动,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硬道理,因此谁都认为和平发展都是短暂的,斗争才是永恒的主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终于走到了不通过痛苦的手术无法自醒的地步(详见后文《文明的终结》)。
一个新型三元论的宗旨就是带给大家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宇宙观,它所建立的是世界层次论,超脱于“阴阳二元”的世界矛盾论,它赋予我们更多的是包容而不是对抗。提倡的是生命的逆流而不是顺流,所谓的“顺则凡、逆则仙”说的就是这样的法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三”代表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主题,当你听天由命、顺流而下时她是事物的末端,当你逆流而上跨越层次的天梯时,她就有可能成为万物的老大,把你带到意识生命的源头!可见任何事物的开始、生成过程和终结都是由“三”来派生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意识的提高,心灵的成长,头脑的进化,这就是上层次的生命使命。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在物性世界必然会存在的、释放的邪恶能量,因为灵魂想体验到一切,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学校,都来自造物主的创造,不管这个造物主究竟是上帝、意识还是能量,唯一不变的,她是通过我们一二三过程体现的一切事物的化身!
3. 金融 三元悖论 (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
资本的自由流动是指不受任何因素影响流入和流出。假设大量资本流入国内,必然由于某特定的货币政策或者汇率提升影响。资本流入国内会导致通胀,是货币贬值,本币没有升值。三元悖论是说假如一个国家想根据自己需求(非外部环境迫使)制定货币政策,如果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利率提升则汇率下降,反之),如果保持汇率稳定(利率提升则资本流入,反之)。香港选择的是和美国后者固定汇率,美国加息香港必然跟进。中国不是。
4. 二元论和三元论是什么意思
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源的(二者之间没有谁源于谁的关系),是二元论。
二元强调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一方总想去消灭另一方。
三元则强调事物的和谐性,在对立的事物中还存在一个介质,使得对立的两方面可以和谐存在与一个环境下。
5.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
答案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
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5)经济学三元论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二元论和三元论。三元的唯心主义除了承认物质本原外,还把运动区分为了级运动(思辨)和低级运动(其它运动)两个本原,认为高级运动可以衡量低级运动,而低级运动不可以衡量高级运动。二元论的的唯心主义不承认物质本原,其它方面与三元的唯心主义相同。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有的学科为,物理学和伦理学(包括美学,道德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唯物主义特有的学科为逻辑学(包括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神学等)。唯物主义的名人有罗素、墨子、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唯心主义的名人有黑格尔等。
6. 基督 二元论和三元论
个人支持2元论。
我认为动物没有魂,很多人认为动物游魂是源于圣经上的一句话
《传道书》 3: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其实这里的灵与魂,在原文中是一个字,并没有区别,只不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一个翻译成灵,一个翻译成魂,于是很多人认为兽是有魂的,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如果根据这节经文来说, 还不如说兽是有灵的, 而兽怎么会有灵呢?
人为什么有灵(灵魂)呢?是因为神造人的时候吹了一口气,也就是说人的灵来自于神,这就是神为什么称我们为儿女了,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动物没有魂,死了也不会去什么地方。
人有灵魂,灵魂来自与神,是不灭的,有的去天堂,有的去地狱。
三元论分为灵、魂、体,我认为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中国人对圣经翻译的一种误解。
------
英文原文:Who knoweth the spirit of man that goeth upward, and the spirit of the beast that goeth downward to the earth?
都用的是spirit一词,可见外国是没有区分 灵 与 魂的, 这句话是个问句“谁知道...”,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谁知道人和动物死之后有什么区别呢”,而因为中文翻译成了不同的字,就说人有灵,而动物有魂,这是不理智的。
------
这是本人的看法,也是听牧师讲道听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存在疑惑,可以去问神,我们现在可以向神祷告,有什么问题直接可以向神问了,神比任何人都权威,不是吗?
7. 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是什么意思
一元论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
“一元论”一词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C.沃尔夫创造的.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E.H.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他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作一元论,并着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一书,还创立了“一元论者协会”.
一元论有两大类:凡肯定这种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凡肯定这种本原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通俗地说,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二元论alism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即使是笛卡尔,最终还是倒向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补充]二元论:一种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精神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唯心的.
三元论学派由黎鸣所创,号称“思想狂徒”、“哲学乌鸦”.三元论思想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联,他通过汲取《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但他与科学主义学派相类似,极端排斥其它学术思想,特别是排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国学,从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国学带来了负面影响.
儒学为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