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福州市哪些县经济活跃

福州市哪些县经济活跃

发布时间:2022-10-08 04:54:01

Ⅰ 福州福清市繁荣还是泉州安溪县繁荣

毋庸置疑,肯定是福清,虽说同是全国百强县,但是福清排名21位,安溪排名97位!
福建的百强县:
1、晋江 第6位
2、福清 第21位
3、惠安 第33位
4、石狮 第42位
5、南安 第49位
6、长乐 第66位
7、龙海 第83位
8、安溪 第97位

Ⅱ 福州市共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哪些地方比较热闹,繁华

鼓楼区 市中心 文化政治中心
台江区 经济贸易中心
仓山区 学区 轻工业
晋安区(原郊区) 农业,工业中心
马尾区 港口

即将并入福州市区的还有
闽侯县和长乐市

Ⅲ 福州五区八县经济排名

福州由五区八县构成
其中五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
其中八县:长乐市,福清市,闽侯县,罗源县,连江县,平潭县,永泰县,闽清县.

Ⅳ 福州五区八县经济排名

①、根据福州五区八县经济排名我们可以得出,鼓楼区经济排名第一。
②、初步核算,2020年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20.02亿元,同比增长5.1%,较前三季度(3.1%)、上半年(1.1%)、第一季度(-3.8%)分别提升2.0、4.0、8.9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0.7个百分点)、上半年(0.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全国(2.3%)2.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0.70亿元,增长4.0%,位列全省九地市第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77亿元,增长6.2%,位列第2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建筑业增加值1328.23亿元,增长8.8%,位列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5618.55亿元,增长4.4%。
③、根据福州市历年GDP对比表:可以得出福州的GDP在不断的增加。 从2015年到2020年福州GDP不断增加。 它的增速在不断缩小。
拓展资料:
①、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
②、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中国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③、福州五区八县,是指福州下辖的6个区、6个县、1个县级市,包括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6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个县,以及县级市福清市,2017年原长乐市撤市设区,故简称五区八县。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Ⅳ 谁能介绍下福州长乐的情况比如经济什么的和在全国内的排名收入

长乐是个县级市,在全国经济百强县里排名第66位,
在福州5区8县的排名如下:

根据2006福建统计年鉴:
以人均GDP来说排名如下:
福州市辖区29188 元
长乐市 24212
福清市 21727
闽清县 16405
罗源县 16215
闽侯县 14794
连江县 14162
平潭县 10479
永泰县 8426
以此标准最穷的三个县是永泰县平潭县连江县
以GDP总量来说则排名如下:
福州市辖区715.11 亿元
福清市 263.96
长乐市 159.83
闽侯县 90.48
连江县 86.57
闽清县 49.35
罗源县 41.06
平潭县 40.19
永泰县 29.77
以此为标准则最穷的是永泰县平潭县罗源县
两种标准来说最穷的2个县都是永泰县平潭县
参考资料:2006福建统计年鉴

Ⅵ 福州市哪个县最发达

本人是福州的、所以我知道,连江县最富有、小型企业最多。

Ⅶ 福州市哪个县最好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是福建最靠近省会城市的一个县,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之一,是“中国橄榄之乡”,素称“八闽首邑”,闽侯县级经济综合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福建省“十强”县行列。

Ⅷ 闽侯县的经济发展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预计数,下同),比增13.5%;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74.1亿元,比增1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7.9亿元,比增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0亿元,比增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74元,比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235元,比增13%。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位次从第91位跃升到第86位,连续四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同时,连续七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根艺之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福建省“十强”县行列,2001至2003年连续三年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2004年首次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77位,2008至2009年连续两年成为福建省唯一的“经济实力十强”、“经济发展十佳”双优县,2007、2009、2010年度在福州市绩效管理中获得“优秀”名次,2010年和2011年都成为福建省的“经济实力十强”、“经济发展十佳”、“县域科学发展十优”的三优县,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
闽侯是福建省主要产粮区之一。有耕地34.5万亩,沙洲淤积地1.5万亩,林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北部中低山为林、茶区,中部低山丘陵为粮、渔、果、防护林综合区,南部冲积平原为粮、渔、牧多种经营区,西南部中低山丘陵为林、果混合区。1949年,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18万多亩,单季稻17万多亩,粮食总产量5.36万吨,平均亩产88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得到振兴。1989年,粮食总产达19.84万吨。境内果木、蚕桑、橄榄、六月麻、马铃薯5个万亩基地建设颇具规模。茉莉花、蚕桑的产量都占全省总产一半以上。199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9.57万亩,总产量达21.17万吨,被省政府授于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年,种植蔬菜21.5万亩,产量28.34万吨,肉类总产量2.40万吨,水果产量4.6万吨,水产品产量2.54万吨,禽蛋8486吨,奶产量4228吨,农业总产值达13.33亿元。
2011年全年,闽侯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2.35亿元;新培育6家省市副食品基地、2个精致农业发展示范区,全县55家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创产值2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6.2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险加固山塘水库21座,新发展大棚设施农业1400亩,补充耕地2027亩,实现占补平衡,“五新”推广、气象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强化。
青橄榄基地2000亩有,如 闽侯冰冰青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销售 ,采购等, 民国时期,闽侯地方工业十分落后,仅有几家打铁铺、榨油坊。1949年,闽侯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25万元,是年,创办闽琅电厂,为全县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1956年后,办起造船、砖瓦、角梳、铁器、橡胶、纺织、蚕丝、印刷、皮鞋等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429万元。1958年又办县钢铁厂、通用机器厂、电机厂、农械厂、糖厂、锰矿等大型工业企业,同时将一大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包括食品、机械、化学、纺织、建材、木材加工、非金属矿产加工等八大行业,改为地方国营工业。1961年,压缩基建投资规模,部分工业企业下马关闭或合并建制。装机容量8400千瓦的大目溪水电站和年产万吨的磷肥厂等骨干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使闽侯县工业初具规模。1966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15家,职工3400人,工业产值1776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 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停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闽侯县地方工业注入新的活力,1988年全县拥有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电子、食品、美术工艺等企业270多家,职工1万多人,总产值1.7亿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多。主要工业品有风机、电线、橡胶管带、饮料酒、涤纶喷胶棉等,其中创部优产品3项,省优4项,市优12项。1994年,全县乡集体以上工业企业246家,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2011年全年,闽侯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40亿元,汽车、机电、工艺、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分别完成规模产值233亿元、80亿元、55亿元、60亿元和3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亿元。“两区三园”承载功能不断提升,青口投资区创产值31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投产企业达71家,产值突破60亿元。海西高新园18个项目动建,中青创投、山亚科技即将封顶。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兆元光电等项目动工建设。 历史发展 唐代,闽侯县官系府城所在县,不设县学,到宋时始设县学,有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学。还创立私立或官立的书院。元朝开始,出现社学、私塾。明清时书院得到大发展,私塾遍及乡村。清时,今境内有古灵、新唐、淘南、文山、湖山等书院。清末,部分私塾发展为小学,形成私塾与学校并存的局面。
1949年县内有中心小学65所、国民小学122所、私立初级小学2所。1952年,共设26个小学辅导区,57所中心小学、190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1956年底,有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5328人,教职工163人;小学458所,学生53249人,教师1222人;中学6所,学生2765人,教师181人。1965年,有小学610所,中学15所,幼儿园140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学校一度停课,到1969年春复课。闽侯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大学城 多所福建高校入驻闽侯上街镇,构成了福州大学 城。大学城西邻福银高速公路, 北临京台高速公路,东邻316国道, 是福建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和交流的中心。分为校园区、公寓区、科技园区、教师公寓区、共建区、保留社区、安置社区、生态廊道区、中心共享区等9个区域。大学新区组建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应用学科为主体,高新技术学科为重点的20多个学科(群),形成理工类学科为主,学科优势特点明显的办学体系。新区还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形成省会中心城市新兴的科教区。 截至2012年,进驻上街大学城的高校、主要中学如下: 上街高新区大学城入驻学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属性福州大 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211工程福建师范大 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中医药大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医科大学 本硕博 福建省属福建工程学院 本硕 福建省属闽江学 院 本硕 福州属福建江夏学 院 本科 福建省属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本科 独立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 公立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 高职 公立福州第一技工学校、省机械学校 中专 公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高职 私立福建福州一中高中公立福建闽侯六中高中公立 历史上闽侯农业技艺虽有一定发展,但长期仍停留在男耕女织落后状态,直至民国31年,始有赵尔隼在境内大部分洲村办私营农场,推广南特号、一条香、金早水稻等新品种,引种岱字、德字棉花新品种,并进行水产、果树科研实验。
50年代,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比较活跃,1952~1953年水稻专家李森惠在荆溪关中村进行水稻高产试验。1966年,曾在南通公社召开中国和福建省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交流会和现场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科协在中小学建立500多个科技兴趣小组,共制作“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作品400多件(篇)。荣获省科协授予“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县”称号。同时,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在农业方面,60年代,选育水稻品种117种,其中晚稻品种“红晚52”,在中国推广面积达百万亩,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进步奖。1978年,评出104个获奖项目,其中36项获地市级科研成果奖。1985年始,在农村实施“星火计划”,至1994年,全县共实施星火项目130多项,总投资约4000多万元。在工业方面,开发省优、市优产品,一部分科研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巾等原材料热熔胶产品,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四十周年博览会”铜奖。 总体规划 闽侯规划打造“生态闽侯、山水江城”,并将形成“一心、两翼、三区、五城”的县域空间发展布局。
“一心”,是指闽侯县城核心,为综合服务及生活功能区,包括甘蔗街道和竹岐镇区;“两翼”,指南翼、北翼。南翼相对较“重”,以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包括南屿、南通、祥谦、尚干、青口等乡镇。北翼相对较“轻”,以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度假、文化休闲等新兴绿色经济为主,包括白沙、鸿尾、小箬、大湖、洋里、廷坪等乡镇;“三区”,是指将山区依据自然禀赋和发展潜力划分为生态旅游区、休闲养生区、文化创意区,设定产业准入门槛,重点发展生态型、高端型产业;“五城”,是指闽侯大县城、上街大学城、南屿科技城、南通商贸物流城、青口汽车城。截至2013年4月,闽侯县城新区的市民广场、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闽都民俗园等项目已基本建成。这里将作为大县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带”、“五区”的布局结构是闽侯大县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带”,即闽江滨水休闲带。闽侯将利用闽江的山水景观和亲水空间,形成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和高档居住区相融合的发展地带。“五区”,即将甘蔗片区作为大县城的主城区;竹岐片区作为综合居住片区;关源片区作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产业园区,发展创意及高科技产业;金水湖片区依托优美的湖光山色,发展成集旅游、观光、房地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打造新县城的“世外桃源”;白沙片区则是小城镇综合改革区。 建设详情 截至2012年底,闽侯县城新区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项目基本建成,旧城改造安置房已封顶10幢,县实验幼儿园新园主体工程完工。四个试点小城镇全年实施56个项目,完成投资55.8亿元,青口体育馆、中央公园和南屿“两园区”安置房等项目处在建设中,荆溪科技文体中心、绿地公园和白沙第二供水工程、116县道改造等项目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方面,螺洲大桥南连接线、新南港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处在建设中,旗山大道东半幅(南屿段)拓宽工程、邱阳河道路、南通新自来水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排涝工程持续实施。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白沙孔元和南通洲头精品示范村建设启动,投入7500万元实施山区道路提升改造,投入5418万元保障10.7万人安全饮用水。“造福工程”、农村改厕、广播电视村村通及新一轮农网改造等年度任务完成。 古代,闽侯城乡群众靠中药、青草药治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当时境内马尾由英国人办一家“圣教医院”,西医、西药开始传入闽侯。民国27年把戒烟院改为闽侯县卫生院,此后西医逐渐发展。但广大农村仍然严重缺医少药,各种病魔肆虐,1949年,年均死亡率高达30‰,人均寿命只有3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开展防病灭病工作,1952年消灭鼠疫和天花,霍乱得到有效控制,其他传染病得以预防和治疗。50年代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80年代治理脏、乱、差,90年代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活动,血吸虫病、丝虫病、麻风病等基本被消灭。1985年初,闽侯县被列为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第二周期妇幼卫生示范县,妇幼保健工作得到极大的加强和发展。1990年县人均寿命为70.1岁。1993年闽侯县被评为福建省省级卫生县城。1994年,全县妇幼、孕妇管理村达195个,占66.3%;孕产妇系统管理2361人;保健管理5437人,保健覆盖率98.4%;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达99.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农村三级医疗网络日趋完善。至1994年底,医疗卫生机构有县直属单位6个、工业及其它系统36个,全县15个乡镇设有中心卫生院3个、卫生院11个、村医疗点423个,行政村医疗点覆盖率100%。全县有医务人员1701人,病床577张,增添B超等各项全套先进医疗器械设备8台,扩大医疗服务新项目130多项。 闽侯民间传统体育有武术、游泳、龙舟等,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武术源远流长,清代就有武进士29人,出了武状元宋鸿图、武探花林培基。民国时,南屿人周子和的虎形拳传入日本,成为当今日本冲绳上地流空手道的始祖。陈春官是闽侯县罗汉拳、香店拳的传人之一,1957年、1960年、1962年三次参加省武术观摩表演赛,均获表演奖。1980年县武术运动员参加福建省传统武术比赛获第三名。
闽侯溪河网布,具备游泳运动和龙舟竞渡的良好条件。群众性游泳渡江活动踊跃。1958年端午节,成立县第一支女子龙舟队。1979年县业余少年体育学校游泳队赴福州比赛,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及个人18项冠军。1986年闽侯县男、女龙舟队参加省龙舟调赛,尚干男队获第一名,并赴日本参加长崎龙舟选手赛,获第二名。1988年6月,青口男子龙舟队参加福清国际龙舟邀请赛,获第二名;祥谦女子队获表演赛第一名。1989年9月祥谦女子龙舟队参加武汉国际龙舟邀请赛,获600米、1000米团体亚军。1990年闽侯籍游泳运动员张晓峰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荣获4枚金牌,同年10月,参加全国游泳锦标赛,又获金牌1枚。
全县机关、农村、学校,普遍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棋类、跑步等体育活动,学校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的施行面达100%,达标率达93.6%。1994年,闽侯县被评为省《锻标》工作先进县。 在闽侯传播的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道教是最早传入闽侯的。汉代的介琰,受元一无为之道,隐于方山(今闽侯五虎山)。佛教始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在侯官县越王山(今福州)建绍因寺。天主教传入闽侯,始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基督教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传入甘蔗。这些教派由于不同时代统治阶级的倡导或抑制而有盛有衰。闽侯县解放时(1949年8月17日),道教、佛教均已衰落,大佛寺和天主教、基督教教堂仍有宗教活动,尚有天主教、基督教教徒2186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宗教活动基本停止,寺院教堂大部关闭或改作他用,教徒锐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县政府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健全宗教机构,充实宗教干部,各教派先后恢复活动。1993年,县成立佛教协会,有会员556人;开放基督教堂(点)38个,有教徒1.6万人;天主教堂(点)7个,有教徒近3千人;在册道教宫观18座,道士50余人。

Ⅸ 福建省会福州五区八县的经济排名是怎样的要求详细排名!

以人均GDP来说排名如下:

福州市辖区 29188元

长乐市 24212

福清市 21727

闽清县 16405

罗源县 16215

闽侯县 14794

连江县 14162

平潭县 10479

永泰县 8426

以此标准最穷的三个县是永泰县、平潭县、连江县。

以GDP总量来说则排名如下:

福州市辖区 715.11亿元

福清市 263.96

长乐市 159.83

闽侯县 90.48

连江县 86.57

闽清县 49.35

罗源县 41.06

平潭县 40.19

永泰县 29.77

以此为标准则最穷的是永泰县、平潭县、罗源县。

两种标准来说最穷的2个县都是永泰县、平潭县。

拓展资料: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根据这三个形态,GDP的构成也分为生产法构成、收入法构成和支出法构成三种。

1、生产法构成:就是行业构成,按大类分可以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再细一些可以按行业分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等等。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GDP中各行业具体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结构是否失衡。

2、收入法构成:具体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种构成项。其中,劳动者报酬归属于个人部门,生产税净额归属于政府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归属于企业部门。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个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发展是否平衡。

3、支出法构成:具体分为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常说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架马车。

Ⅹ 福建闽侯县经济情况如何越详细越好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

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3个行政村(居),总人口61万人。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八闽首邑”之称。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创造灿烂的“昙石山史前文化”。两千多年前,自闽越王无诸起至建国止,境内历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山水灵秀。依山傍江,环境优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绿树常青,花开不断,盛产橄榄、龙眼、荔枝、柑桔等名果。有闽台古文化摇篮的昙石山史前文化遗址,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有与福州鼓山齐名的旗山,有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崇圣禅寺,以及三叠井等多处旅游胜地。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民族英雄林则徐、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 二七”烈士林祥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化学家侯德榜等均是闽侯人。交通便捷。闽江从中部流贯全境,外福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福厦铁路,以及324国道、 316国道、福泉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穿县而过。经济发展迅猛。县级经济综合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2001年、 2002年、2003年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其中2003年列“十佳”县第一位;2004年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77位。

来源:闽侯政务信息网
http://www.minhou.gov.cn

补充:
地理位置与气侯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从西、南两侧呈月牙形拱卫省会城市福州,是全省靠省会最近一个县。

*闽侯县历史悠久,素有“八闽首邑”之称。

*闽侯县气侯温和(年平均气温19.5摄氏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划与人口

*闽侯县辖一街道8镇6乡(甘蔗街道、青口镇、祥谦镇、尚干镇、南通镇、南屿镇、上街镇、荆溪镇、白沙镇、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小箬乡),323个村(居)委会。

经济现状

*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4亿元。

*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14.35亿元。

*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

*2005年全县外贸出口3.86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工艺品、鞋类、机械、电器、食品、汽配、石材等。

*闽侯县综合经济实力从1998年起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三年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其中2003年列“十佳”县第一位。2004年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第77位。

*闽侯是全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县之一,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三资企业496家,总投资18.55亿美元,合同外资13.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5亿美元

阅读全文

与福州市哪些县经济活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1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1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6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7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6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2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5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30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6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