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中国哪个市的经济最有发展前景

中国哪个市的经济最有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2-10-06 15:40:31

‘壹’ 中国经济最发达中,城市是哪个城市

我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强市,竟然都出自这5个城市群,其中仅长三角一个城市群就占了4席。

一、京津冀城市群

该城市群内包含1个经济十强市,就是首都北京。

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来,这个城市群的范围,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二市一省的所有城市。


本身就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底蕴,再加上雄安新区的加持,这一区域可以说是当前我国最炙手可热的区域。其中北京是我国经济的第二城,天津排名全国第11位,距离前十是有一步之遥,唐山是河北第一经济强市,石家庄是河北省会,也是省内第二经济强市。

相信随着雄安新区的逐渐建设,京津冀城市群将会诞生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二、长三角城市群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行熟、天下足”,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部分地区,该地区仅以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却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该城市群内共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4个经济十强市,并且还有宁波、无锡、合肥、南通等已经进入“万亿级”俱乐部的城市。

三、珠三角城市群

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毗邻港澳的地区优势,侨商众多的人脉资源优势,让这一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快速崛起。


相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由不同的省市组成,珠三角地区则全部位于广东省,因此在整体协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上,珠三角地区有天然的优势。

该城市群有广州、深圳2个经济十强市,还有佛山、东莞等“万亿级”体量的大城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加上了香港和澳门,更是让这一地区“如虎添翼”,打造像美国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那样的知名湾区指日可待。

四、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上游,是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包括四川部分地区和重庆部分地区。该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甚至是西部地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该城市群包括成都、重庆2个经济十强市。


两地相隔仅300多公里,并且历史上同属于四川省,两地之间深厚的地理与文化联系,为成渝经济圈的“双核引领、联动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贰’ 中国经济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很快。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哪个城市定居和就业能享受发展的红利,确实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命题。然而,近些年来大家也都发现了,相比起南方城市,北方的经济发展要迟缓一些。北方人南下打工的不少,但由于南北环境和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背井离乡。那么以下七座北方城市你最看好谁?

天津在今年的GDP上可看出已有颓势,再加之设立雄安新区,天津分散首都功能的职能有所削弱,网上不乏有取消天津直辖市的呼声,因此天津基本可以排除是最具潜力的城市,但短期内天津作为北方第二的地位不会被打破。
北京作为首都,各个方面都在国内顶级水平,发展空间不大,依靠首都一个定位稳居北方第一,没有被超越的可能。因此,不必参与到最有潜力的竞争中。

西安和沈阳作为西北和东北的中心城市,这两个城市从目前来看,西安被设立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迅猛。沈阳这两年基本从东北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注入了活力,几年内经济重回东北第二不成问题,被设立为国家中心城市也是早晚的事。从这两个城市来说,潜力都是比较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决定西安潜力巨大。朝鲜半岛局势缓和、朝鲜经济开放发展,沈阳邻近朝韩日三国原本的底子就很厚,重新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西北和东北的两个中心城市值得被看好。
郑州近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从几年前的“郑县”到现在的“国际郑”,郑州承办国际峰会,建设国际中心城市,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郑州的崛起依靠的主要是河南省内巨大的人口基数,郑州只要能把河南的人口集聚起来,郑州就不会差。因此,郑州的未来不容小觑,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城市,在未来,华中地区有可能形成郑州、武汉两个中心城市。

青岛和大连相比,青岛的发展速度是快于大连的,这两个城市相比较,青岛目前各方面水平都领先大连,青岛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城市建设也在大连之上。大连近年来发展不如之前快,尤其是城市建设发展速度比不上同城的沈阳,但也在复兴中,未来烟大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建成大连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两个城市相比较,我认为青岛潜力更大。青岛在同省内济南与之还有差距,申请国家中心城市的话山东也是仅青岛一份,但大连同省还有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沈阳竞争,尽管沈阳经济目前不如大连,但战略地位政治地位在大连上。

‘叁’ 广东除了深圳广州,你觉得哪座城市最有发展的前景

不用说,除了深圳和广州,最有发展前景的只能是佛山和东莞了。

2017年,广东省GDP89879亿元。岭南双子星深圳和广州GDP分别是22438亿元和21503亿元,合计43941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为48.9%。

同年,佛山和东莞GDP分别是9550亿元和7582亿元,排在全省第三,第四名。这两座城和深圳、广州有明显的差距。同时,后面的惠州、中山和佛山、东莞的差距有有点大。因此,佛山和东莞就像三明治的中间夹层。

佛山和东莞分别位于珠江西岸和东岸,同时分别临近广州和深圳两座超级大都市。佛山的家电、工业机器人,东莞的电子 科技 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规模经济效应显着,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了巨大竞争力。

比如佛拥有美的、格兰仕、万和等家电企业总部,佛山生产的家电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名第一。东莞的电子 科技 产业在全球颇有竞争力,华为终端、OPPO和VIVO等几家智能设备巨头都落户东莞,带动了一大批电子零部件企业落户。

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壮大的立足之本。上海、深圳、广州能够跻身一线城市除了庞大的人口和城市面积,制造业实力起了很大作用。上海的 汽车 、钢铁、化工、造船,深圳的智能设备、互联网 科技 ,广州的 汽车 、服饰、五金,均是在我国极有竞争力的产业。

因此,佛山和东莞拥有独特切强大的制造业产业,足以保证它们成为广东极有竞争力很强的城市,虽然不能使他们和深圳和广州平起平坐,但足以有力量击败惠州、中山、珠海等挑战者。

大家好,我是半知半解。

首先我是广东人,来谈谈我认识的广东,各发展前景。最近老看到哪里哪里在跟广东对比,不是对比GDP就是对比文化。每个城市GDP都想超过广东。也是,毕竟GDP全国第一也29年了。有竞争才有动力嘛。

广东集齐了一二三四五线城市,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珠三角,粤西北东。 珠三角 有9个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带,其中包括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中山、珠海。 粤北 包括了 韶关、清远。 粤西 包括 湛江、茂名、阳江、云浮。 粤东 包括 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

图片来源 :中商情报网

珠三角发展最差的也就肇庆 。不是我说肇庆怎么样,不过我说实话,我直到前两天才知道肇庆属于珠三角得。。。。。。这我就无言以对了。 粤西发展得较好的是茂名与湛江了。粤东发展得较好的是汕头。粤北就韶关与清远,发展都差不多。

虽然这些城市都是各地区发展得较好的城市,但是,题目说仅仅除开深圳与广州。那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城市依然还是在珠三角这几个市。

佛山与东莞 还是比较有前景的一个市,广东就4个市通了地铁,广深佛东,出行方便,人流自然被带动得很快,人流多了,消费水平会跟上去,各种产业链就会被带出来。东莞被列为“新一线”城市,发展也是让人期待的。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之后应该会是 珠海,中山 。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春晚分会场也在港珠澳大桥举行。这也就意味着,珠海被得到重视了。珠海地理位置不算太差。珠海与中山相近,现在中山与珠海的城建也在慢慢完善。中山房价相对来说比较低,中山也算是一个 旅游 的城市,还有影视城,只要能结合自身存在的优点去发展,中山的前景还是不错的。珠海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空气比好多城市都要好,所以珠海的房价简直高出了一个度。珠海发展起来其实不会很难,本身是特区,加上与澳门交界,游客量可不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然后说一下珠三角特殊的存在 肇庆 。我也就不明白,珠三角经济带和广佛肇,为什么肇庆发展就那么慢呢? 但是,肇庆毕竟是珠三角的,所以,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应该会开始重视起肇庆的规划发展的了。总不能整个珠三角都发展了,就落下一个肇庆的?我想,广州与佛山应该会不同意。毕竟还有广佛肇这个经济带。肇庆本身山区很多,交通建设难度很大。但是交通建设近些年改善了不少,在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里,肇庆还是被垂青的,规划包括建成航空,港口,城轨,高速公路等。现在慢慢产业转移了,肇庆本身有 旅游 景点,结合发展,还有其它城市支持,哪怕成不了前几,GDP也会有一个亮点式的增加。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为省会,广州在广东各市发展出了不少力的。深圳是单列市,是不交税给省的,这时就突显了广州的强大了,周边城市发展得那么快。在带动各市发展深圳是不那么热衷的。但是,那么多人才汇集广东,很大原因也由于深圳。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喜欢广州吗?反正我是蛮喜欢的。喜欢广州的文化,生活气息,还有那种文化底蕴。我记得那会在广州生活,每次去地铁站经过一些住房,都会有年老的长者在唱粤剧。虽然声音很大(用麦克风,音响),在很远都能听到,但是绝对不是噪音污染。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放慢脚步仔细听,真的很有老广东的味道,我觉得,这样才算是广州的文化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有大学同学就是广东的,在宿舍没事就会聊聊关于广东的事情!因为平时都是从新闻上了解广东,但是听朋友说起来还是有了另一番的认识,下面就来说说我觉得广东除了这两个城市外其他的最有前景的城市是哪个吧!

我同学是湛江人,他觉得发展前景汕头比较好点,湛江这几年发展也算挺不错的,城市基建也在不断升级,而且引进了石化,纸业等大企业,下面廉江小家电也有好几百家,只要湛江走对了路,也会慢慢追上来的!不过我通过新闻上面的报道也能觉察出汕头确实发展的前景会很好!

前些年揭阳发展有点起色,但很快又被汕头超过了,其中原因大家明白。汕头底蕴摆在那,这并不是揭阳靠一时的发展就能超越的。 我更希望潮汕三市不要相互诋毁,应该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我觉得是汕头和湛江,这两个城市前些天提出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既然粤中由广州和深圳带动发展,那么就应该在广东的东西部设定一个能够带动周围城市发展的城市。我认为广东省政府以后会更加注重发展广东的东西部,以至于全省能够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稳居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谢邀!其实这个怎么去说比较客观呢,估计有人要提汕头,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特区之一,初衷是好的,汕头是着名的侨乡,海外华侨数量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极具竞争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不难看出,深圳特区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各项指标均在全国前列。反观汕头,用“沉寂的特区”形容实不为过,但也并不能说汕头没有发展,很多局限性的因素在那里,在广东区域,经济实力还算是说的过的城市之一。

那么大粤之地,除了广深,谁欲争锋?这个话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其原因是如果以GDP作为依据,那么所得结论并不客观,大家都知道GDP是什么,这里不在赘述了。抛开GDP,纵观广东21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不难看出,各有千秋。有些地方经济好,有些地方环境好,有些地方位置好,其实,这些就是整个广东的发展潜力!

题归正转,综合分析得出:紧随广深后的城市应是东莞,世界级的制造名城,毗邻深圳,又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名副其实。如果再要问下一个,个人认为是惠州,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基础建设,可谓后起之秀。还要再排的话依次为:珠海,中山,佛山,之后才是汕头,潮汕,清远,韶关,茂名,揭阳,梅州......,这并非排名,但确实实实在在的差异。

地区发展的差异源于太多太多的原因,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国家给予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次,地理位置(至少周边应有一线或超一线城市,港澳台最佳),最好是滨海城市。再者就是交通,地铁,轨道,国道,高速,船舶,机场的覆盖程度,具备了这个,也算软实力,今天没发展,不代表明天不发展。

个人愚见,不喜勿喷,欢迎关注互动!

要看哪个指标,单位土地GDP非东莞莫属,夹在广深中间,地里位置也最优,现有工业基础也非常好。但东莞和深圳一样,面积小,只比深圳大一点。中山,珠海也面临地域小的问题,这两个城市土地面积比深圳还小一点。如果没有辖区重新分割或合并,长远只看GDP就是惠州有潜力,她面积大约等于3个佛山,5个东莞,6个深圳,7个中山或珠海。大家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差别不大,政策和基础目前虽然有较大差别,但长远发展下去,土地面积还是大的占优,除非珠三角不再有吸引力,人口不再流入甚至反而流出。但,这可能吗?

除了广深,广东省岁有可能脱颖而出的城市就是东莞:

1、东莞晋级“国家队”,成为新一线城市

2018年,第一 财经 周刊将东莞评为新一线城市,说明东莞的未来潜力非常大。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腰部位置,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随着香港和深圳的土地供给不足,地缘相接的东莞,无疑是深圳和香港发展的后花园。

2、东莞交通发达,未来可以实现与珠三角多个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东莞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十五分钟高铁可以到达广州和深圳,半个小时可以到达香港和惠州,一个小时可以到达珠三角6个主要城市。未来珠三角的城际轨道交通逐步完善,东莞可以快速实现与广州、深圳、香港、惠州的互通。由于深圳目前发展迅猛,未来东莞将有10条地铁连接深圳,200万深圳人将居住在东莞。为东莞的发展潜力注入新的力量。

3、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一下个经济核心增长极

东莞目前拥有826万人口,从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来看,东莞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十年,东莞人口可以达到1100万以上,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三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加上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很有可能与深圳形成概念上的“同城”,东莞未来的定位也是发展高 科技 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广东省的下一个经济核心增长极。

再说粤北的韶关,梅州,由于地理位置的缺陷和不足,想有大动作也可能性不大。还有就茂名,江门,河源,清远,阳江,云浮,汕尾,揭阳和潮州,这些城市都是经济不是那么好,底子也不是很足,区域优势也不是很大,这也可能性不大。

最后就是粤东的汕头和粤西的湛江,这两个城市都是广东的老地级市,城市基础设施较好,虽然这两个城市在近二十年里有所掉链子!好像被淡忘,但它们底子足,且具备有大发展的空间,虽然目前交通条件还不尽人意,但在不久的时间里一定会补上来的,加上这两个城市本身拥有天然港囗,未来发展前途会无限的!如果让我选择两个那一个比较好,我会首先选汕头,汕头原来是粤东的首府,潮汕地区海外华侨众多,区域优势自然条件也好,周边地区优势比不上汕头,只要汕头人调整一下思路,发挥潮汕人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汕头未来成为粤东的中心城市是有可能的。

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省的双子星城市,一个是广东省省会城市,老牌一线城市;一个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当然广东的东莞也有着不错的发展潜力!

一.东莞是全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直筒子市”之一,也是广东的 历史 文化名城。 境内的虎门镇, 历史 上是鸦片战争所在地,即“虎门销烟”,所以东莞有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和虎门大桥等 历史 文化景点,这些都是东莞这座城市所与生俱来的魅力,无不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造访。

二.东莞是位于两个一线之间的城市。近年来也是努力摆脱“加工厂”等代号,如今OPPO、VIVO两大巨企快速成长,占据全球手机份额连年上升。 再加上华为总部落户松山湖,为东莞的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且在深圳这个科创之都的辐射下,东莞也被冠以“ 科技 之城”的荣耀。

三.此外, “粤港澳大湾区”计划下,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大湾区中第二层级的首要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的落地,为东莞未来的发展带了无限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短期内将有4条地铁与广州对接,中期内有8条地铁对接深圳。

纵观全局,东莞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惠州不行土地多都什么用,南瓜再大也是做菜吃。看公路网就知道,一个发展好的城市发达交通最重要的。惠州靠东北比如上英德,上紫金,上陆河再以上县份有很多占广东四份一地盘。惠州去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没有一条是四车道的,这样一来惠州只能是珠三角边缘半个死角,我个人看法是江门。我是广东河源人这点我还是了解位置的,要想城市大发展,发展最好的一级公路通往各市各县各镇是必不可少的事。

我觉得惠州大亚湾,是发展各种经济的好地方。比如说 旅游 。他是广东最美丽的地方。要说到经济。它对面就是香港。发展起来很方便。大亚湾是不能复制的处女地。它的地理位置。是大湾区的中心地带。香港需要这块处女地的后花园。东莞已经发展奇形,很乱。大家还规划得很好。大家都可以亲自去看一下,体会一下。我是上海人,我在广东多了一圈。我认为大亚湾,是广东—颗璀璨的星星。

‘肆’ 未来中国最有潜力的经济发展区域会在哪

中国未来经济最强的发展应该是在北京,天津,河北这一块儿。就拿现在的雄安新区来说,之前那一片地根本就没有人能够重视起来,然而现在国家的发展政策确实将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高新产业园。那个地方将是未来的中国第二深圳,可以说现在的高科技人才都是从北京往外走,然后给他们找到一个优越的办公环境。因为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所以说河北经济跟他相邻。

所以说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当中,京津冀这个地方的经济肯定会高于其他省,或者说直接要超过别的省份的。因为每个省份都是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发展,但是我认为京津冀是最好的一个。

‘伍’ 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哪些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有哪些

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有很多的,像北上广深这些地方都是老牌的经济发达城市,老牌一线城市,这自然就不需要多说了,但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比较具备经济发展潜力的,比如说天津杭州这两个城市自己也是非常看好的。

很多其他城市,比如说青岛这个也是一个旅游城市,应该是旅游城市,想真正发展成为一线城市比较困难,但如果旅游资源不是特别匮乏的话,特别穷也不太可能,所以好好发展二线城市里面更进一步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全国各地不同城市发展的规模是不一样的,有些就侧重于国际金融,有些侧重于政治中心,有些侧重于经济中心,有些侧重于旅游城市。

‘陆’ 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级市有哪些

其实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有很多的地级城市也是开始崛起了,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甚至已经超过了很多省会城市。

03、苏州

苏州应该是中国最强地级市了,苏州的水网密布,而且土地也是相当肥沃。苏州这边的特产小吃也是特别的多,比如说阳澄湖大闸蟹,还有长江刀鱼等等。苏州的古典园林也是天下一绝,苏州园林大多都是以私家园林为主。在1997年的时候,苏州古典园林也是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园林的一种骄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苏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样也是非常的快,甚至不输于一些一二线的城市。

‘柒’ 郑州和青岛,哪个城市更大,更有发展前景

从最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来看,青岛从国内第10强,跌到去年的第14名。而郑州则由第22名上升到15名。一退一进之下,两者拉近了11个位次。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下跌也是有迹可寻。面对两城如此悬殊的发展速度,有理由相信郑州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具发展前景。
一、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的投资和重视,以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迁,内地城市逐渐缩小了和沿海城市的差距。而外贸对于国家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经济重心转向以内部消费为主的结构,去年消费支出对拉动经济所占的比重为57.8%。所以部分沿海城市的出海经济优势缩小,这其中就包括了拥有港口优势的大连、唐山和青岛。

相对于青岛的计划单列市、沿海港口城市,省一级经济权限,郑州的优势其实也不少。首先就是交通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的完善,物流的中转,人员的流通,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得以发挥。这种能力还体现在中欧班列郑州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上,中欧班列(郑州)开行近6年已突破2000列,辐射24个国家126座城市。

其次郑州的航空优势近些年也得已快速发展,早已成为中部最大的货邮和客流量机场。郑州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是为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缘和交通优势是青岛所不具备的。
二、
当然青岛的优势依然很强,特别是企业数量方面依旧是郑州所不能比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青岛高达3508家,而郑州仅有2691家。在工业总产值方面,青岛高达1.13万亿元,而郑州高达1.71万亿元。企业数量要少得多,工业产值却更高,说明了郑州的产业优势更强,企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更高。
三、
作为背靠一亿多人的省城,集中全省的科教文卫资源优势和 社会 、政策资源,也是青岛所不具备的优势。青岛面临省内烟台、济南的分流和竞争,而郑州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享受到的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只会越来越多。而青岛也是计划单列市,也具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青岛有海港,郑州有航空保税区。其实两者目前的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青岛这些年已逐渐放缓了发展速度,而郑州却一路飞速发展至今。所以一退一进之下,对比明显。至于谁更具发展潜力,长远来看,个人倾向于郑州会发展得更好。

1.郑州1948年解放,成立郑州市,之前一直是郑县。建国初期,青岛综合实力排在中国城市前十名,大概前五名。郑州名不见经传。

2.在2018年GDP排名中,青岛12561亿,排名第12名,郑州10200亿,排名17名。两者差距在缩小,后期郑州可能在GDP方面超越青岛。青岛的底子和底蕴强于郑州,郑州有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群发展战略优势。

3.两个城市定位不同,均有发展前景,没必要分个高低,也分不了高低。但是郑州的发展前景应该会更惊艳世人。

论城市规模郑州地处中原,得益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落地,城市柜架拉得很大,青岛三面环海,一面环山,城市框架有限,郑州在规模上占优。在发展前景上,郑州市是省会城市,虽然被列为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但在行政级别上比不上青岛的副省级城市。郑州的企业规模,经济创新上都不及青岛,在人才引进上也没青岛有优势。郑州市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河南人口众多,省里支持多。

郑州近几年靠着土地政策快速发展,在一些硬件设施上已经超过青岛,但在文化底蕴,教育,医疗这些软实力上还是有差距的。长期看还得看国家政策,如果国家继续大力支持中部崛起战略,那今后郑州肯定会超过青岛。如果没有政策倾斜,依靠自身发展,郑州很难超过青岛。

从如今这两座城市所取得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与青岛基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的。并且从2020年的GDP来看,它们之间也是咬得相当紧的,只要谁稍微松懈一线,那么两者的排名就会被立刻颠倒。所以,郑州与青岛这两座城市谁能够最先弯道超车,仅从经济总量这一方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从如今这两座城市所取得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与青岛基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的。并且从2020年的GDP来看,它们之间也是咬得相当紧的,只要谁稍微松懈一线,那么两者的排名就会被立刻颠倒。所以,郑州与青岛这两座城市谁能够最先弯道超车,仅从经济总量这一方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座城市各自的优势条件吧!首先是青岛市,作为一座拥有优良海洋资源的沿海城市,青岛市除了有发达的 旅游 经济之外,在关于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一些产业在我国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尤其是航运方面。其次,青岛市的工业产业极为全面,在信息类、物贸类以及高端制造业等等都有涉及,且还有很多在国内极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但可惜的是,这些产业链所形成的规模都相对较小或是比较零散,不像南方城市那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因此,如果青岛市能够补上自己的这一漏洞,那么它必然会将郑州市甩在身后的。至于郑州市,与青岛比起来的话,它是少了海洋资源这一强势助力的,文化底蕴也比不上青岛市。

但是,郑州作为我国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它在金融行业方面的发展确实要比青岛市好很多的。毕竟青岛被称为“金融荒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如果给予郑州市时间,弥补它在底蕴方面的缺憾,郑州市或许不但会赶超青岛,甚至还会拉开不小的差距呢!

长期来看,郑州潜力更大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 历史 文化厚重,交通枢纽地位屈指可数,河南人口基数大,城镇化率有侍提高,适逢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郑州发展可谓如日中升,前途一片光明。如能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教等弱势领域的建树,十年后有可能挤身全国十强城市行列。青岛是沿海城市,开放高地,黄海名珠,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经济发展底蕴深厚。十年前青岛知名度高过郑州,再后十年风光谁家?

怎么说呢,各有千秋吧。郑州和青岛两个城市,中央对它们得定位是不同的。郑州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郑汴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省自贸区(郑州片区),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青岛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北方经济排第三的滨海城市,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中国北方的海洋经济核心城市之一,国家级西海岸新区就在这里,贸易、港口、 旅游 、家电制造、啤酒产业闻名。

郑州和青岛比较的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郑州的重工业轻工业屈指可数! 旅游 业远远不及沿海城市。郑州本地人节假日可以玩的地方很有限!人才引流也很有限,有更多的年轻人多还是愿意往南方走走。特别今年我感觉我身边的人离开郑州的特别多!人才流失严重!各个行业现在相对很饱满!创业机会得把握机会找准时机。我也是去年从杭州离职回郑州找工作现在已经离职!收入差异也交大。

青岛单从 旅游 业来说郑州其实没办比的!还不算沿海港口重工业轻工业带来的劳动就业机会,个人了解青岛相对吸引人才还是挺多的!

个人觉得有机会,时机成熟还是去青岛较好!

以上也是结合在郑州大环境下基本情况来片面讲讲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谢谢!

最近几年,在北方城市群里,除直辖市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最受瞩目,青岛和郑州,是除去直辖市外,北方仅有的两座万亿城市,是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发展最快的城市。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青岛是副省级城市;郑州在河南一家独大,青岛在山东独领风骚。作为两省最优秀的代表,近几年,郑州和青岛又成了职场新对手,究竟谁的发展潜力更大呢?

2018年,郑州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而青岛完成这一跨越是在两年前的2016年,2018年,青岛经济总量已经高达1.25万亿。从绝对数值上看,青岛力压郑州。

可从40年的发展轨迹上看,青岛的排名一直是城市财富榜前20,相比1978年,青岛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85倍。而郑州,经济增长了365倍,发展速度这一块上,郑州技高一筹。

看地理位置呢,一般人肯定会觉得,郑州不行,郑州是内陆城市,青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不然,现在这年头,沿海的不一定比内陆发展得好,内陆的不一定比沿海混得差。近几年,成都、武汉的崛起,就证实了内向型经济的活力四射,家门口没大海没港口怎么了,一样有GDP。

拿郑州来说,虽说是内陆城市,但郑州地理位置好,是国家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的枢纽,是要塞中枢,再加上国家扶持力度大,招商引资便利多,让郑州问鼎中原。

郑州不弱,但青岛更强,青岛主打外向型经济,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名牌多,名气大,面向大海,无限辽阔,虽然现在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还在努力争取中。

河南的发展模式是一城独大,以建设省会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山东的发展模式是群山经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郑州和青岛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觉得还是郑州大,郑州在河南一城独大的模式下,有可能会超越青岛,就好比武汉、成都都比青岛经济实力强,但山东的经济依然比这些城市所在省份强大。

这个问题如果往前几年都不要提,青岛是副省级,郑州是省会,我看抵消一下吧!郑州现在是国家中心城市,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处在中原第一城的位置,不要问,未来是个王炸级的存在,绝对大大领先青岛,立字为证。青岛有个竞争对手,省会老大,加之极度缺水,尽管有引黄济青工程,也不能扭转缺水局面,郑州也缺水,比青岛好许多,守着黄河没水喝已经是个定律了!水,万物复苏之源,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赵哥充满磁性的语音感召力很强,在干枯的奥卡万戈河三角洲,每逢雨季来临,各种动物都有预感,天空中电闪雷鸣……没有丰富雨水的城市,就要节约用水,要更加注重环保。郑州是个亿级人口大省的❤心脏,是中原崛起的先锋队长,就连我们老家安徽的省会合肥都得刮目相看,可以这样说,青岛不仅比不了郑州,也不能战胜合肥,我知道合肥目前的产值低于青岛,但是,合肥增长潜能是青岛的三倍,青岛搞不好就要当第二个大连,不要以为沿海就是跳板现在是内循环经济,沿海还成负担了!远离市场,不在江口,河口的沿海城市都是缺水城市,大连比青岛更渴,天津有海河也不能解决缺水问题,好在国家有南水北调,不然,整个北方都饥渴难耐,不仅中国,缺水是个世界难题,我们国家幸亏有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当之无愧,相信不久的将来,青岛也会受益于南水北调之福利,东部从扬州翻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在山东翻入黄河进入引黄济青水渠直达青岛,届时,青岛人民就可以喝上清澈的江水了!那时候,青岛不仅焕发生机,更是势不可挡,继续做大山东一哥的位置,头把交椅不是济南能轻易拿下的!就连郑州,合肥也不能掉以轻心,必定青岛不是一个甘当二流的城市,德国的文化底蕴不能视若罔闻,海尔,海信,青啤,可不是浪得虚名,中国海洋大学也毫不夸张地杠杠响!我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妄加评论,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捌’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哪里

1、西藏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2、青海

青海,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69.66万平方千米。

3、宁夏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4、海南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 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5、甘肃

省会兰州,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

6、新疆

新疆对其发展的旅游业,农产品行业有很大收获,并且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地点,帮扶力度很大。

7、贵州

贵州一直没有能够脱掉贫困身份的帽子,近几年由于当地独特的自然风景被开发出来,吸引许多人前去旅游消费,人均GDP在缓慢增长。

8、山西

山西作为一个以煤矿资源起家的一个省份,由于国家现在对于煤矿资源的限制,目前能源行业的发展比较低迷,产业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9、吉林

吉林作为我国东部的省份,目前发展的工农行业有很大的变化,并且人口流失率比较大,GDP受其人口影响,目前最穷省份排行第9名。

10、黑龙江

黑龙江是一个很美丽的省份,但是目前当地人口流失率非常大,导致其经济产业发展没有动力。因此在当地人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省份GDP也上不去。

‘玖’ 未来中国最有发展的城市有哪些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NO1.深圳:从仰视香港的小渔村到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1)改革开放推动深圳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2)深圳从“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支柱,占GDP比重达到38%。3)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外迁、城市更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4)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NO2.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创新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1)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职能,但携政治中心优势成为了事实上的主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2)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发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达到81%,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3)北京城市规划明显滞后,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并且,北京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不利于与北京互动形成规模效应。4)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作为核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1)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2)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3)上海既有与北京类似的城市规划滞后、严控人口规模进而影响城市活力问题,也面临着互联网等新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4)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NO4.广州:还是中国第三城么?1)改革开放释放广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次于深圳。2)广州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目前正加速迈进产业高端。3)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落后和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问题,第三城地位面临挑战。4)广州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

NO5.成都:新一线城市的龙头?1)成都2018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8%,多次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2)成都以电子和汽车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加值的50%;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3)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竞争激烈。4)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NO6.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1)因地理和历史因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18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仅低于深圳和广州,新增人口10万、占江苏省的一半。2)南京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3)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4)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NO7.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1)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2018年人均GDP达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首位。2)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3)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仅43%,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民营经济活力不足。4)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8.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1)大重庆在2018年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第五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小重庆人均GDP为9.1万元,略低于成都。2)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逐渐向智能化发展。3)重庆面临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4)重庆将加强发挥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巩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NO9.天津:双城记,地位渐低的北方第二城。1)天津是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试图以滨海新区带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但未达预期。2)从“天津制造”到“天津创造”,天津正逐渐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3)天津以重工业为主,发展过于依赖投资,人口吸引力不足,连续两年经济增速仅3.6%、增长乏力。4)天津继续发挥国际航运优势,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NO10.杭州:电子商务中心,民营经济的天堂。1)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2)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3)杭州面临产业门类偏科、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等问题。4)杭州将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市的经济最有发展前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1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1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6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7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6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2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5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30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6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