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省南平市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是福建北大门,俗称“闽北”。西与江西省接壤,北与浙江省毗邻。境内低山广布,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有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其中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华东大陆最高峰。南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19℃,日照1700—2000小时,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84—1780毫米。南平市历史悠久,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土着人在此繁衍生息。十个县市的建县历史都在千年以上,这在福建省九个地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闽北两次成为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闽北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建阳、建安(今建瓯)二县刻书占全国三分之一强,闽北印刷业十分发达,建阳麻沙成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闽北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历史上,闽北人才辈出,曾出过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如邵武的李纲、浦城的真德秀、建瓯的杨荣等。历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辛弃疾、陆游、蔡襄、杨时、柳永、严羽等都曾在闽北留下足迹。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当代哲学家蔡尚思赋诗盛赞:“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南平市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面积2.63万平方公里,辖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16个乡镇、23个街道办事处,1622个村委会、210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末户籍人口306万人。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与浙江、江西交界。南平既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又是福建拓展经济发展腹地的前沿基地.
南平市的重点产业主要包括木竹制品、纸业、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电线电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7个产业集群,以及旅游业、电子器材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建材业等。
南平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全市山地面积3234万亩,其中有林地2942万亩,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林木蓄积量 1.43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林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74.5%,居福建省各设区市之首;竹林面积554万亩,毛竹林面积535万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毛竹立竹量9亿株,每年可提供商品竹7438万根,林业部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就有3个在南平(即建瓯、顺昌、武夷山)。
南平境内河流众多。人均水资源901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3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蕴藏量150万千瓦,均居福建省第一位,目前,已经开发110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三分之二。
南平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7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大中型矿产产地38处,其中铌钽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石灰石、花岗岩、黄金、硫铁矿、萤石矿、蛇纹石矿、石墨矿等矿石储量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据初步考察,有动物兽类近百种,约占全国1/4;鸟类近400种,占全国1/3多;两栖类33种,鱼类60种,昆虫2000多种,植物1700多种。有79种野生动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7种。
南平风景名胜众多。北部有武夷山,她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于一身;南部有闽江上游水口电站库区形成90平方公里的延平湖;还有其他一至三级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形成了具有闽北特色的大武夷旅游体系。
Ⅱ 建国以来,福建经济为什么会不如其他沿海省份
前几位说的有一定道理。
一者是因为战备前沿的原因,大型项目比较少。但是闽南地区的民间经济力量还是很强的。
另外,与东南沿海各地区相比较,福建没有很明显的优势。
福建多山,特别是闽北地区,经济腹地比较小。(这一点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大的差距)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港澳的影响)
综合而言,福建要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足,还要政治气候的变化。(台湾对于福建来说,既有可能带来威胁,也有可能带来机遇。)
我现在在福建求学,对这边多少有点了解,其实还是个蛮不错的地方。
Ⅲ 闽北经济开发区的园区概况
闽北经济开发区作为闽北新兴发展区域的产业基地,闽北经济开发区具有不可比拟的后发优势。开发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叠合区内,是福建沿海通往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通道,既有承接“经济三圈”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同时又起到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区内拥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一体的交通网络,北距武夷山机场26公里,横南铁路贯穿而过,浦南、武邵、宁武3条高速公路的在此汇聚。2009年底即将开工建设的京福高速铁路,时速达每小时350公里,位于位于兴田组团北侧。规划中的武夷山国际机场距开发区仅10公里。届时,开发区将处在福建北部立体交通体系的枢纽中心,成为福建纵深推进海西建设的前锋。
按照前瞻性、高起点的建设理念,开发区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建成了高等级的“七通一平”产业平台,现已初具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规模。目前闽北最宽的崇阳溪大桥已建成通车;42米宽的园区内主干道基本建成,长约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跨铁路立交桥即将建成;此外,变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配套齐全;建成工业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为企业搭建起创业平台。园区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各地的企业家,截至目前,开发区共引进入园企业71家,合同总投资58.75亿元,注册资金7.88亿元,已投产企业8家,初步形成竹木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等三大产业群为支柱的园区经济格局。
当前,闽北经济开发区将面临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中央的战略部署,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建阳市成功申报中央苏区县,将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闽北经济开发区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抓紧研究制定新的发展方向、招商政策和建设目标,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思想解放的先行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资金技术的聚集区、产业升级的示范区。
Ⅳ 闽北是什么地方
北闽,位于福建省北部,也称闽北。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之案间,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
北闽,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新石器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
(4)闽北的经济发展怎么样扩展阅读:
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建溪流域,包括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南部、南平北部、顺昌东部等八县(市、区),以及宁德地区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小部分地区和台湾小部分地区。除台湾外,这个地区大体就是唐宋以来建州、建宁府辖地。
在闽北方言区内,另有被客赣化的邵武方言、吴化的浦城方言和北方方言化的南平土官话等几种分别被异化的闽北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