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应对企业“候鸟”现象
所谓候鸟企业,就是那些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资源而投资设立,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象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的企业。因为他们跟候鸟的一道季节就会迁徙的行为相似,故形象的称之为:候鸟企业。当候鸟企业普遍存在时,便会出现地方竞争的恶性循环。
应对方法:
1、 依法行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法治化建设进程的全面推开,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倍受关注。政府(特别是实权官员)及相关部门应尽快走上法治化、规范化、透明监督化轨道,克服个人化、随意性、家长制行政领导方式,坚决制止那种随意表态承诺、乱给优惠特权的过度讨好投资人的招商引资政策,同时要构建相应的可操作、低成本、广参与的监督机制和组织机构。
2、 政府工作中心回归:政府的工作中心是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规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法律法规,而不是直接参与、推动、改变经济建设,应尽快停止那种热衷经济指标(数字)、堆砌政绩项目、注重短期产值、疯狂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经济狂热”行为状态,回归政府本质工作。当然这需要政府(官员)业绩评价方式的改变。
3、 政令、法规统一:随着我国加入WTO,规范、统一政策、法规的步伐全面启动,无论对国外、国内、外地、本地企业都应享有同一、平等的公民待遇,与此极不协调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所谓优惠政策(待遇)应服从大环境的需要及时加以规范。地方政府(官员)拥有、提供优惠的权力应得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总之,为维持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防止大量投机取巧型“候鸟企业”的产生、确保国家财税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失,必须规范地方政府(官员)招商引资行为。
米小粒平台【mixiaoli777】
②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
小题1:B 小题2:D ③ 如何评价海南的候鸟老人现象 海南的候鸟老人现象指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在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份去海南度假。这种大批量从全国各地涌入人口来到海南,对海南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帮助。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候鸟老人素质问题的新闻,有媒体报道有候鸟老人买光超市限购蔬菜,甚至还有老人把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扯下车等等不文明的现象。海南的候鸟老人现象其实是很复杂的,不能用一句话来也概括它是好还是不好,总体来说是有利也有弊。 候鸟老人带来的各种问题,政府应该根据情况来进行规划。在政府社区与老人们多方配合之下,相信老人们可以更好的适应在海南过冬的生活。 ④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水源问题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中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间相接,是世界重要水资源之一,在正常水位情况下,容积达260亿m3,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鄱阳湖水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鄱阳湖水体的水文、养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湖区乃至整个江西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并且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土壤等生态功能。因此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三大显着特征,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中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鄱阳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承纳赣、抚、信、饶、修五河及博阳河、漳河、潼河等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鄱阳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鱼米之乡”。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水系总面积的94%。 鄱阳湖南北长173 km,南宽北窄,最宽处达74km,最窄处约2.8km,湖岸线总长约1200km。鄱阳湖的水系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地区分布基本上与降水一致。入湖多年平均流量为4 700 m3/s,径流量为1 483亿m3,径流深为914.2 mm。水系年径流量,以赣江所占比重最大,占鄱阳湖水系年径流量的45.8%,其次为湖区区间,占15.6%。 每当洪水季节,鄱阳湖水位升高,湖面宽阔,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湖水归槽,蜿蜒一线,具有“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特点。鄱阳湖面随季节变化,最大水深29.19m,平均水深5.1m。 鄱阳湖水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 3.1过度捕捞 鄱阳湖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长、 水热同期。这种水文气象条件,配上广阔、平缓的湖滩草洲,非常适合定居性鱼类鲤、鲫鱼产卵繁殖,适合长江洄游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的洄游、产卵及其幼鱼索饵育肥,是鱼类产卵、觅食、生长的良好场所。 鄱阳湖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家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素为江西得天独厚的“宝湖”、“天然鱼库”。鄱阳湖已记载鱼类有140种,隶属21科,主要成分是鲤科,有65种,占鄱阳湖鱼类种数的53.3%。主要优势种为鲤、鲫、鳊、鲂、铂、鲩、青、鲢、鳙等,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Ⅱ级保护动物有胭脂鱼。鄱阳湖鱼类种数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17.50%,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67%,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一1。 3.2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将引起全湖性水位急剧下降,使鄱阳湖面积、容积迅速减 小,枯水期提前来临,并降低其枯水位,延长低水位的持续时间,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及湖区生产、生活用水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与季节和水位有很大的关系.秋冬季虽然水位较低,洲滩出露面广,但各类植被均处于枯萎期或越冬期,湿地植被面积较小;而夏季,各类植被处于生长期,水位的降低会导致湿地草洲面积也相应增加。同时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得不同高程的洲滩提前和加快露出水面,连续显露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对候鸟的过冬产生了不利影响。 2.防洪:三峡水库预泄,鄱阳湖水位抬升,低水增幅大于高水增幅;鄱阳湖水位首次超过某一常遇水位的提前时间和持续时间较为明显.但水位的增加并未对圩堤的防洪标准产生影响,没有增加洪水漫顶的风险;某一较高水位浸泡时间增长,对堤防的渗漏、管涌等会带来一定风险.三峡水库蓄水,鄱阳湖水位降低,低水降幅大于高水降幅;首次低于13 m提前日期和持续时间都较明显.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为“预泄期高水增幅不高,蓄水期低水降幅更低”,所以对鄱阳湖防洪影响有限。 3.3水域污染
3.4湖泊面积减少 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鄱阳湖湖面缩小,湖容锐减,湖域的水产资源严重衰退。 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194km2。江西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水系“五河”流域中、上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36.12×l04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95.5%。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湖库,致使全省各江河湖库大都出现了严重淤积现象。 4 解决对策 4.1 更新观念,加强节约宣传教育 《21世纪议程》中指出: ”环境教育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可以使公众根据所接受的环境教育, 采取简单的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环境”。湖泊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的解决, 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加强环境教育, 向公众宣传湖泊水资源的价值及其在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对湖泊水资源、湖泊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才有可能使公众自觉参与到湖泊水资源保护活动中, 在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R”环节, 即rece(节约) 、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 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 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在地方, 特别是在沿湖乡、镇设专职技术员, 组织周边群众学习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知识与技能, 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 才能达到真正保护鄱阳湖水资源的目的。 4.2 控制污染,净化水源 4.2.1 控制污染物排放 严格控制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五河特别是赣江南支、乐安河上游沿岸厂矿的废水排放, 减轻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 加强湖岸周围经济环境的管理,沿湖5km 以内的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标准, 对违法排污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沿湖拟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 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具体方法上可以科学测土施肥,削减农药化肥污染负荷;加大投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加强污染治理;加强渔业管理,开展生态渔业示范与推广。 4.2.2 加强污染治理 要加强沿湖及湖内污染治理,一方面可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步伐,加强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截污管网系统的配套建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设施的建设等。其次可以采用人工措施提高湿地的生物修复功能。种植去污植物则是经济又有效的办法。国内学者已发现了多种有很强吸收污染物能力的植物, 这些植物大部分都易于栽种, 生命力强, 且有一定经济价值。如风车草、宽叶香蒲等植物, 对去除污水中的N、P、COD、BOD及重金属有很好的效果。 4.2.3 保护源头水质 从源头处保护好水资源,在未来可以通过在都昌和星子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阻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通过对水源保护区内现有点源、面源、内源等各类污染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直接进入水源区的污染源采取分流、截污及入河、人渗控制等工程措施,阻隔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水体。据悉,在“十二五”期间,针对这些区域,江西将在原有基础上续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实施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建设及保护水源地等项目,工程总投资达50亿余元,为长江、为鄱阳湖构建绿色屏障。江西13县市将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源头生态保护工程。 4.3 完善保障体制 4.3.1 健全法制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有效保护鄱阳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也是鄱阳湖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 需要针对鄱阳湖水资源问题, 抓紧制定鄱阳湖水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与鄱阳湖水资源保护相抵触的条文进行修改, 使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走上法制的轨道,保证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当前, 应针对鄱阳湖水资源管理的现状, 组织有关力量, 制定和“完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以规范鄱阳湖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3.2加强管理 鄱阳湖面积较大, 跨越11个县、市,存在流域水资源多部门分管、多同级行政区域分割的分散状况, 历来管理难度很大。对鄱阳湖的资源管理必须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既要确保政令统一, 又要依靠沿湖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 管理体制务必要统分结合。应借鉴国外大江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 建立高效、权威并具有科学运行机制的流域管理机构, 强化对流域的宏观调控和重大决策权力, 实行流域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统一管理。确立鄱阳湖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行政新关系。湖区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渔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产资源保护条例》、《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江西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制止酷渔滥捕, 保护增殖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命令》。继续在鄱阳湖部分水域实施春季禁渔和冬季休渔制度。全面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 努力降低捕捞强度。加大湖区管理投入, 严厉打击酷渔滥捕、无序采砂等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行为。 ⑤ 李凯洛的理论学说 中国葫芦型社会 ⑥ 如果候鸟不来海南了,海南会变成什么样 有没有候鸟对海南的影响应该不大,海南省特别是三亚的支柱产业是旅游,而旅游资源主要接待的还是来来去去的游客,长居在那边的老人不会去海滩、景点、酒店、餐馆,租房过冬应该就是和在北方一样买菜做饭过日子,要不那些房子也是空置,不会额外增加海南居民区的负担。我是东北人,可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去海南过冬,北方冬天室内有取暖,出门有车,谁会傻乎乎在外面冻着。反观海南空气潮湿、紫外线强烈、物价高涨,还有台风暴雨天气,并没有觉得多舒适。 ⑦ 候鸟企业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之所以会出现相当数量的“候鸟企业”,首先因为各地急迫地发展经济、过急地招商引资,同时也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相应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行政体制等方面尚不健全,存在许多适合“候鸟企业”生长的漏洞。主要表现在: 与候鸟经济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单位人员有没有十三个月工资多少
浏览:897
浙江事业单位统考哪个地方竞争大
浏览:826
如何看男命婚姻的好坏
浏览:819
中年人如何重生和幸福
浏览:233
爱情金钱英语怎么写
浏览:138
怎么画两只爱情鸟
浏览:781
张幸福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125
幸福如何拥有密尔
浏览:797
聊斋的故事怎么来的
浏览:294
在郑州怎么申请一个健康证
浏览:603
网上婚姻登记怎么办
浏览:47
平安夜用什么数字代表爱情
浏览:325
下列哪个故事是体现了爱国精神
浏览:558
瓦特有哪些科学故事
浏览:400
网上预约健康证为什么显示满员
浏览:281
为什么事业单位考核没有奖金
浏览:857
包菜和醋能做什么事业
浏览:119
如何认识经济的概念
浏览:310
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哪里办
浏览:528
兰州疫情健康证明怎么办理
浏览: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