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亚的经济
由于三亚长期孤悬南海,海峡屏障的制约,经济较为落后,尤其是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步太晚。大约到明代中叶以后,朝廷又奉行“海禁“政策,边海州郡偏重武备,三亚的前身———崖县开始成为海防军事重镇,明、清两代均在此地设参将署或水师署,重军轻农成为当时主要政务,农业生产仍然落后;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初年,崖县地区大乱,经济遭到重创。民国15年以后,政局稍安定,崖县政府比较注重恢复农业经济,致使甘蔗与塘业在海南岛各县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成立了4个农业垦殖公司,成为三亚近代农业开发一个小小雏型;与此同时,开始修建公路,架设电话线,筹办电厂,开辟日晒盐田,设轮船公司等。此时的三亚港成为琼南重要渔盐港,有铺户400余间,盐户70户,海上航线可通海口图库、广州等港口。
日军侵占崖县期间,在三亚港设立华南海军第四基地,在县西部的黄流设华南第十三航空基地,整个崖县成为日军的大兵营。崖县全境遭受此空前劫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又把榆林三亚地区变成海南最大的军事要塞。解放前的崖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状态。
解放初期, 崖县百废俱兴。土地改革后,农村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1954年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从1954~1984年这30年间,崖县的各项事业有着辉煌的纪录,国民经济发展很快。这其间,以50年代中期,三亚县的经济文化事业状况最佳。虽然,50年代末冒出来的“大跃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带来3年经济困难的严重后果。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所造成的破坏,其损失确实难于估计。三亚县农业总产值,1952年为541.86万元(1952年价),1957年为917.82万元(1957年价),1984年为5246.2万元(1980年价)。与农业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工业总产值也从1952年的117万元,上升到1984年的5208万元。按统计资料分析,如果扣除物价上升的因素,在这30余年间,三亚县的工业产值增加了30余倍,而农业总产值也增加了6倍多。然而,直至1984年为止,崖县作为一个农业县份,其经济主体结构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1984年撤县设市至1994年为止,是三亚发展史上是经济建设成果最显着、社会发展最快的10年。这10年时间大体上可以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县级市的3年,其特征是调整经济格局,逐步完成纯农业型经济向城市雏型经济的过渡。第二阶段为地级市的首5年。这个时期,正式提出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方针。这一方针,突出了当地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带来了投资开发的热潮,促进了城市的初步繁荣。但是,工、农支柱产业未能形成,经济工作缺乏后劲。第三个阶段为地级市的后2年。
三亚升格之前三亚市25万农业人口中尚有一半未脱贫。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3.9元,1987年443.6元,1994年为1486.6元。是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已达6308元,城乡人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三亚经济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后,从1998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十一五“规划期间的2006年-2008年,年平均增长17.8%。2008年三亚市生产总值144.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8%。
2011年三亚市生产总值达到286亿元(不含农垦,未经省统计局评估,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1.2%,2011年达到355亿元,五年完成1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8%,2011年达到80亿元。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三亚市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2011年达到5650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8.6%,2011年达到5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4.6亿元。金融形势保持稳定,截至11月底,三亚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2.6亿元、贷款余额263.2亿元,分别达到2006年底的3.6倍和3.5倍,不良贷款率从2006年底的19.57%下降为0.62%。 1987年总产值13779万元(1980年价),1994年为49592万元(1990年价)。农业的开发突出了“两高一优“的特色(高产、高效、优质)。为实现“两高一优“的目标,三亚特地制定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7年之中已投入2000万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集中科研力量,搞成片开发。三亚市以总面积达1.2万亩的妙林田洋作为成片开发的重点对象,在2年时间内系统改善田洋的灌溉面积1.1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000亩,扩大田洋耕地1600亩,在田洋周边建芒果基地1000亩,造林1600亩,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实行综合经营,形成了三亚市科技兴农的示范基地。
2011年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初步统计,三亚市农业总产值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种植业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6.2%;林业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牧业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渔业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9%。主要农业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在禽蛋养殖规模扩大的带动下,禽蛋产量比上年增长41.6%;水果产量比上年增长8.4%;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7.7%;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3.4%,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受城市建设征地影响,西瓜、哈密瓜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从而使瓜类产量比上年下降9.3%;水产品比上年下降2.9%;粮食比上年下降0.7%。 1987年产值为6770万元(1980年价),1994年为44676万元(1990年价)。1984建市后7年深筹集资金,建成威牌电视机厂、三亚木材厂、花岗石材料厂、15万吨水泥生产线、三川水泥厂、海王螺旋藻加工厂和海富、亨新两个制药厂、广宇旅游用品厂等;并先后与美、法、韩、奥、荷等国和香港地区开发合资或独资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达1.01亿人民币和18.3亿美元。同时,南山火电厂、南山天然气接收终端站的建成,梅山石油化工区、梅山港一期工程、南山出口加工区、荔枝沟工业开发区的勘察规划论证和开发。
2012年,三亚市工业总产值5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50.6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轻工业产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经济效益指标有升有降。2012年列入统计监测的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5.6%。
2012年三亚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6.9%。2012年施工项目375个(不含农村私人,下同),比上年增加53个,其中,房地产施工项目153个,比上年增加37个。2012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9.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6.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0%。 1987年,提出建设旅游城的目标,是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9892人,其中外宾游客29757人,旅游收入997万元,外汇收入161万元;1990年,明确提出农、工、旅三大支柱产业的方针,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年,接待中外游客886211人,其中外宾游客44576人,营业收入29636万元,旅游外汇收入3872万元。与建设新景区同步进行的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工作,成绩尤其突出。1987年,三亚市只有涉外宾馆5家,432间客房,864个床位;1990年,三亚市的旅游宾馆、招待所等已达160家,拥有13000多个床位。其中涉外宾馆40家(四星级酒店12家),拥有客房3706间,床位7713个。对外接待能力是1987年的9倍多。
2012年三亚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从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三亚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批发业9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零售业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从列入统计监测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看,生活消费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三亚市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总额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住宿业72.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餐饮业1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限额以上住宿企业中,五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2%,四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5%,三星级酒店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8%。
⑵ 三亚的经济并不算发达,为何房价却出奇的高
三亚的经济并不发达?那是要看和那座城市比,比起一些一线城市,三亚的经济可能真的不高。但是在同样级别的地级市里面,三亚的经济应该还是能够算得上名列前茅的。至于为什么三亚的经济不高,房价却出奇的高是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的!
第三:三亚的空气质量非常高,这里是非常注重环境卫生的。所以,在这里购房或者长期的生活下去,对身体也是非常有益的,每天都生活在蓝天碧水之间,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所以说,三亚可能在经济上不是很发达,但是决定房价高不高绝对不是经济的原因。而是环境没因为三亚的环境真的很不错
⑶ 三亚凤凰岛宣布破产:曾经房价炒到15万一平,为何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2012年的时候,国家突然出现了调控政策,所以他的环境就急转直下了。凤凰岛和整个海南的市场就开始慢慢的走向了低谷,房价跌的不像样子。当时这个地方是打着第二个迪拜的名头,所以风光无两。这个凤凰岛是一座人工田灶的岛屿,这个地方四面都环海,环境特别的好,风景秀丽,而且特别适合各种各样的海上运动娱乐条件。据说这个地方当时开盘的时候价格就达到了7万块,但是700套公寓直接就瞬间空了,是不是太厉害了?
⑷ 三亚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车水马龙对吗
三亚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车水马龙对的。
近年来,三亚已成为外出游客的休闲首选。阳光,海水,沙滩构成了三亚旖旎的热带风光让人心醉,而国际品牌酒店的林立,亲切到位的服务,令人流连忘返
三亚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⑸ 今年上半年三亚的经济运行怎么样
据三亚市人民政府网报道:7月29日下午,三亚召开2010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泽林在会上指出,今年上半年三亚的经济运行非常态化,必须对此保持清醒认识。
王勇、王泰令、杨逢春、王鸿建、赵普选、刘诚、张萍、岳进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出席会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通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三亚生产总值109.47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达26.3亿元,同比增长97.6%,几乎与去年全年的26.7亿元持平。这是上半年房地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非常规增长。税收收入24.46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增长3.3倍、1.3倍、1.3倍。
王勇说,三亚城市管理已经上升为三亚的生命线。很多游客非常喜欢三亚的景色,但不喜欢三亚的城市管理水平,特别是很多高端游客来三亚之后,对三亚的期望值非常高,这就给三亚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
王勇指出,今后三亚城市管理要与重点项目共同推进,尤其是要以建设重点项目作为工作的载体,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三亚城市管理水平,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
江泽林说,经过多年努力,三亚的生产总值以及产业结构都出现可喜的变化和发展,社会生产总值增长20%,这是继2007年以后增长最高的,财政收入增长超过97%,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呈现两位数增长,三亚经济的总量在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不断向优化方向发展。但三亚目前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三亚的文化产业、海洋产业等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江泽林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处于一个非常态的运行状态,特别是财政收入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就达到26.3亿元,几乎与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持平。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非常好,但是全市应该对这种非常规的增长保持清醒认识,这种非常规的增长不会一直保持下去,全年的经济不会一直这样。
对此,江泽林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做好三亚社会经济工作,要把三亚“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作为推动三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二是以交通和卫生为突破口,狠抓城市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江泽林表示,违章建筑极大地破坏了规划,如果任其泛滥,将给三亚这座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违章建筑还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冲击,影响房地产市场乃至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的秩序,市委、市政府将坚决铲除城市的违章建筑。
江泽林指出,三亚五部门近日联合下发严厉打击违章建筑的通告,希望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属地上的违章建筑进行全面清理,对新增加的违章建筑要登记造册,采取措施加以打击。供水、供电、建筑材料供应企业等部门如果向违章建筑提供水电气以及建筑材料,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搞“下不为例”。党员干部参与违章建筑的,限定一个月时间到纪委监察局交代情况,超过时间一旦被查出将从重处理,希望广大干部不要参与到违法建设当中。
市直机关、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副处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区工委和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各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央、省驻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李晓刚)
⑹ 近年来三亚游客逐年减少,遭到疯狂吐槽,究竟为何
“贵”啊!首先就是机票贵了,海南几乎在我们国家的最南边,消费也贵。
⑺ 三亚经济在中国排名第几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
应答时间:2021-11-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⑻ 三亚现状:车流稀少,街上白马奔跑,这座美丽的城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亚的街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人感觉这座城市的生活突然变慢了。
这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三亚地区出现了新冠疫情,同时也采取了权益静态管理的措施。在此期间,因为很多居民和游客并不会选择随意外出,三亚街头的马路上基本上也没有行人和车辆,有些网友甚至能够拍到三亚的白马在马路上奔跑,场面非常壮观。
总的来说,三亚地区的车流稀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三亚地区正在进行封控管理,当地也在紧张防控新冠疫情。对于在三亚滞留的游客来讲,如果有可能能够度过7天以上的静止期的观察,游客们可以选择申请回乡的机票。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游客们最好也不要选择随意外出。
⑼ 三亚经济如何
2007年末,三亚常住人口55万人,户籍人口53.52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下,人口再生产步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性轨道。
2006年末三亚城乡从业人员26.81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其中,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等单位从业人员5.03万人,增加0.21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4.43万人,增加0.17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2893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劳务输出1.4万人,比年初增加0.62万人。
2007年就业工作成效显着。我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动阳光培训工程,城镇和农村就业形势不断向好。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9万个,比上年增加94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3万人。
三亚目前工作不是那么好找。求职者多,招聘岗位少,而且单一,都是以旅游类为主。
⑽ 三亚只是一个三线城市,为什么房价那么高呢
大多数城市都是依靠经济和人口刺激这房价上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武汉、南京、苏州皆是如此,这些城市人口规模大,购房需求旺盛,经济发达,房价有上涨的基础和动力。
而三亚,则完全是依靠环境溢价,带动了房价。你可能会好奇,环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将一个经济实力仅县级市的城市的房价,堪比一线城市。在工业化程度深入的当今中国,环境好的地方弥足珍贵,南方没有雾霾且环境优美的地方,房价都不会低,比如三亚,比如厦门,比如珠海,这些地方的经济都不强,但房价却高的离谱。
不同的阶层,追求不一样,格局和眼界也不一样。当我们普通人都在追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交通便利,工作机会多,发展氛围浓的时候,有钱人却将健康环保绿色休闲作为定居点。
论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三亚比不上任何一线城市。但是,论空气质量,气候,环境,休闲,三亚可以拥有自己的底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三亚最近几年更是被称为候鸟城市。一到冬季,来此度假的老年人遍布三亚各个海滩,这也间接推动了三亚置房业的刚需。
还有本地的一些城中村和老旧楼房面临改造,拆迁等,这就需要大量的房子去安置这些人群。再加上未来人才落户的影响,在三亚工作和生活的新市民,也同样对住房有着极大的需求,毕竟安居才能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