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汉有几个区武汉有几个区哪个区最好
武汉有几个区2. 武昌和汉口哪经济更发达
当然是汉口更发达,汉口是商业中心,以经济发展为主。很明显可以看出,汉口的大楼比武昌多得多。
早前,没有武汉市 汉口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口市存在,后与武昌、汉阳两镇合并后有了现在的武汉,三镇由长江和汉江分开,从武昌去汉口需要过长江,从汉阳去汉口需要过汉江。也就是说汉口是武汉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你可以理解为是武汉市里的一个“区”。
(2)武汉市各区的经济情况如何扩展阅读
汉口,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武汉地区的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
汉口地处武汉市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东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有江汉关、古德寺等。1923年设立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汉口市;1949年以后,“汉口”不再是个行政区划名称,而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
今之汉口,原与汉阳相连,名曰汉口镇,是汉阳府下汉阳县属地。即使在明成化年间汉江改道,两地以河为界后,汉口也一直属汉阳府管辖,至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设立夏口厅,汉口始与汉阳分治。因此,汉口一直没有如汉阳、武昌那样环绕四周的古城垣。实际上,汉口并不是武汉的一个区,而是由三个主要区组成的一块区域。
武昌、汉阳至今仍是区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而汉口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实际上东西湖区位于张公堤以外,并不属民国时期的汉口市,原属汉阳县,1964年析置建区。同时,汉口也是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市级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3. 武汉哪个区最富,哪个区最穷
十个手指有长短,各个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各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可比性。满意请采纳!
4. 求武汉各区经济排名
你问的这个排名。实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地方财政排名,二种是国税财政排名。如果是地税的话
江汉、江岸、武昌、洪山、硚口、汉阳、东西湖、黄陂、江夏、蔡甸、新洲、青山、汉南。这个是根据各区的公务员工资收入排名的。正好说明各个区的财政状况,即收入水平。如果是国税的排名没有什么意义,很简单,就算是收得多又如何,还不是上交给中央国库了,跟你地方没多大关系。如果是国税的话,那青山区就是第一。但青山区的公务员工资仅仅比汉南区要强一点,比一些郊区入新洲,黄陂都不如。
5. 武汉的各个区,特别是江夏区、洪山区、青山区、东西湖区经济发展怎么样
洪山区肯定是经济最好的,而且环境也比较好,在武昌,是武汉市政府的中心。其他几个区比较偏,青山的话有个武钢,江夏区比较乱武昌的最角落,东西湖区虽然在汉口,离机场很近,是武汉的最边缘。
6. 武汉有几个经济开发区2021
对于刚来武汉没多久,特别是在经济开发区生活的朋友,可能会被武汉的区域划分给绕晕。例如武汉经济开发区和东湖高新区的市民,时常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个区,那武汉的区域划分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次就帮大家弄清楚。7. 武汉最穷的三个区
武汉GDP总值最低的三个区是青山区、蔡甸区、汉南区。
华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涵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地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之间,众多国家交通干线通达全国,具有全国东西、南北四境的战略要冲和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望北的作用。
武汉的位置境域: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
8. 武汉市有哪几个区以及各区的情况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1,江岸区
截至2016年,江岸区户籍人口71.11万,常住人口100万。2018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1个社区。2017年,江岸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3.60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9.6%和80.4%。
2,江汉区
2018年,江汉区地区生产总值12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4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3,硚口区
截至2016年,硚口区总面积41.4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2万人;辖11个街道;130个社区,1个行政村。2016年,硚口区完成生产总值509.5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15年增长7.3%。
4,汉阳区
2017年,汉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8.31亿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6 元,同比增长9%。
5,武昌区
截至2018年,武昌区下辖15个街道,常住人口126.3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0.0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6.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17亿元,二、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8%和90.2%。
6,青山区
截至2016年,青山区辖10个行政街道、1个管理委员会、1个经济开发区,82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是红钢城、新沟桥、红卫路、冶金、钢花村、工人村、青山镇、厂前、武东、白玉山,1个管理委员会是钢都花园,1个经济开发区是青山经济开发区。
7,洪山区
2018年,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83亿元和108亿元,增长15%和12.1%。
8,东西湖区
截至2018年,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另设有7个管理处,常住人口58.4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61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7.91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1.694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68.4:30.1。
9,汉南区
截至2017年,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万人,辖4个街、4个国营农场、一个农科所、一个畜禽公司。2012年,汉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且获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10,蔡甸区
截至2018年,蔡甸区下辖12个街道、1个乡,另设有4个管委会,常住人口46.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6.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7.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5.70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9.0:52.0:39.0。
11,江夏区
截至2017年末,江夏区常住人口91.3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0.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8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8.0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04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5:62.0:24.5。
12,黄陂区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19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名列第66名,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列第100名。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3,新洲区
2017年新洲地区生产总值676.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3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1.3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11.6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为12.3∶56.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