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边际效用”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
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⑵ 如何理解边际效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英语:marginal utility),又译为边际效应,是指每新增(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它对商品或服务的收益增加(或减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务量”图的斜率。
经济学通常认为,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针对的是消费者;而边际报酬(marginal returns)则对应生产者。同样,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报酬也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报酬递减定律。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
1、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
2、边际效用(MU)递减规律。
⑶ 边际效用是什么意思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先后于1871-1874年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效用的主观评价;人们在消费一种商品时.每增加一个单位。增加的效用就递减;最后一个消费单位的设用最小;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门格尔的学生、奥地利经济学家维塞尔首先称这最小效用为“边际效用”。
⑷ 边际效用的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的。
边际效用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
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边际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4)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边际效用的应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又译为边际效应,是指每新增(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它对商品或服务的收益增加(或减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务量”图的斜率。经济学通常认为,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针对的是消费者;而边际报酬则对应生产者。同样,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报酬也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报酬递减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