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7 21:37:59

①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什么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我国南方,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体制变化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这也是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原有的上层建筑与已发生很大变化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显现,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

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稳步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是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

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什么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勾画了其总体规划和基本框架。

应该注意的问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转变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提倡积极探索,敢于试验。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勇于突破陈规,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才能有力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顺利推进。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共和国的足迹—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④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从党的十四大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

(4)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

1992年,中央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规定企业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销售权、资产处置权等经营自主权。事实上,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已逐步拥有了产品所有权,基本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

从1993年到2002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改革。

1993年,中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9年,进一步明确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此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⑤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什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因此,十四大对经济发展速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决定将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增长8%至9%。十四大还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⑥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扩展阅读:

党的十四大议程:

(1)听取和审查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2)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书面);

(3)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书面);

(4)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5)选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6)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

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

这二十七年来,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着成就。回顾这二十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前景,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8)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扩展阅读:

理论背景

根据斯大林时代苏联教科书提出的“五段论”,历史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五个历史阶段,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认为,随着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已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根据这种历史观,此后中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最后采用的方法是重新定义社会主义,并且力争在党内取得一致意见,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诸如市场、自由贸易或任何可行的经济政策是不矛盾的。

当前,中共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新定义使得中国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经济措施而不会遇到理论上的困难(但此举也授人以柄,对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中国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此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经过深入理论研究和艰辛实践探索证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前提是将公有的生产资料经营权委托给企业,让企业拥有产品所有权。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和难点是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之路。新时代,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阅读全文

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疆事业单位一般考什么科目 浏览:273
如何测算婚姻 浏览:311
美女玩手机信号怎么样 浏览:845
经济逆风凯怎么打赵云 浏览:205
王者荣耀经济是如何查看 浏览:438
美女不说话怎么和她聊天才能开心 浏览:279
什么是感情爱情婚姻 浏览:894
经济形势严重怎么理财呢 浏览:997
计量经济模型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浏览:872
无根幸福树怎么种植 浏览:717
相关人员如何扫健康码 浏览:749
为什么要远离婚姻 浏览:756
加菲猫的幸福生活用英文怎么搜 浏览:211
微信居民健康码怎么修改手机号码 浏览:660
健康码怎么打第一针 浏览:263
新婚姻法双方协议离婚要什么手续 浏览:418
怀来和承德哪个经济好 浏览:394
感受不到婚姻怎么办 浏览:284
美女怎么锻炼好看 浏览:15
路遥真实爱情是什么样的 浏览: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