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各省经济实力及综合实力排名
中商情报网讯:1月22日,随着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陆续公布了2019年地区经济运行情况,至此,全国31省市2019年经济数据全部出炉。此前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分省份来看,广东省继续排名第一,在2019年达到了107671.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实际增长6.2%,但名义增速却超过了10%,经济总量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领跑全国。其次,江苏省位居第二,2019年江苏GDP接近1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6.1%,GDP增量约为7036.12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省经济增量的7成,因此江苏省与广东省的经济差距扩大了(由之前的不到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此外,浙江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河南首次突破5万亿元。湖北、福建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元。云南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河南去年GDP总量继续领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续领跑西部省份。
从GDP增速数据来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为9%;增速超过8%的省份还有贵州、云南、江西。18个省份去年GDP增速数据跑赢全国数据,江苏、北京GDP增速数据和全国6.1%的数据持平。中部6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去年GDP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以下是2019年31省GDP总量排名及增速详细情况:
2. 河北和河南哪个发达
3. 河南经济和湖南湖北相比怎样
1.河南与湖北,湖北与湖南都是山水相连,同属中部省份。
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
201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59亿元,总人口1.09亿人,常住人口9640万人。人均GDP56761元
4.三个省会城市比较
武汉和郑州相距500公里,均为中部地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过千万。他们都是新一线城市,同时又被国务院支持建设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就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次这一点,长沙就没法和武汉、郑州比。
4. 中国河南和中国河北哪个好
中国河南好
河南55%的平原和盆地地形,所以决定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也决定了当地人们以农为主的生存方式。而河北的平原地形只有43.4%,相较河南要少。农业基础要比河南薄弱,而且人均土地数量不如河南多,所以,河北人必须寻找其他生存和致富途径。
河北毗邻北京、天津,虽然一些资源要优先供给这两个城市,但是受这两个城市的影响,工业也相对发达。在河北各地,工厂遍地,各种加工企业随处都是,为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供应各类产品。
受环保影响,河北工业会面临整改转型期,河北是环保的重点区域,所以,在此区域内的生产企业必须经过整改或者转型,直到环保达标后才能生产,这无疑放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拓展资料
河南(简称“豫”),古称中原、中州、豫州,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发明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公里;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 59′,直线距离约550公里。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总面积188800km_。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东部地带,也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隶属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5. 中国最富十大省都是哪些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深圳、杭州、天津。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经济一天天变得更加发达,近些年来楼房越来越多,各种行业风生水起,商场入驻大牌也越来越多,人均GDP处于持续上涨状态。
浙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鱼米之乡,具有独特的风景。浙江的经济十分活跃,主要的经济发展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人均GDP已经到达中国领先水平,甚至可以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位于长江经济带中,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也到达全国第一,它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名胜古迹很多。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产业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均GDP也在不断发展。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也在长江经济带起带头作用,和日本很近,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强大的商业帝国,上海一直都是我国前列的经济发达的地区,GDP总数位于全国前列。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的经济、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遗产也拥有很多,居于世界前列。北京曾被专业机构评为世界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也十分发达,城市GDP总额达到了第一名,是当之无愧的NO.1。
6.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10个省份
经济发达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程度高的省/直辖市。那么就目前而言,称得上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和福建。
一、广东
广东的区域不平衡问题的确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认为广东经济不发达,广东经济比不过江苏则是以点带面想当然了。发达并非单纯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经济实力上到了哪一层次,以及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1.广东的经济总量是全国唯一超10万亿的省份,如果作为单独经济体参考世界排名将位于西班牙之后世界排名第15名。随着巨量经济规模所产生的效应规模,广东在全国经济版图中位置尤为重要。
外贸进出口总额占1/4;
社会零售消费占1/10;
吸引外资占1/6;
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4;
机场客运量超1/10;
经济总量占全国1/9
…2.广东的城市化水平全国最高,2019年达到了71.4,江苏为70.6,浙江为70.0,福建则为66.5。面积最大,地型最复杂,人口最多,还能将城市化率推进到71.4。你能说广东经济不发达,社会发展程度不高?
3.财政税收超1.26万亿元,全国第一。在支出方面:无论是教育、卫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国第一。
4.在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科技研发方面,广东有6个地级市进入前30强,总共3.9万余家,全国第一。拥有包括华为、腾讯、大疆、中兴,大族激光等一系列头部科技公司。如此强悍的科技研发实力,没有发达开放的市场和经济是无法支撑的。
5.其他包括建成区面积,主城区人口,甚至城市建设面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水平,就凭广深二市打遍全国(除北京上海外)无敌手。大交通方面:白云机场、宝安机场均是全国客运,货运前5的国际枢纽机场,试问哪个省能做到?航运方面:广东以一已之力占据全国1/4的吞吐量,还有哪个省能达到这种水平?没有客流和产出,哪来的机场和航运吞吐量?这些不正是现代经济发达的佐证么?
承然,广东还有许多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之严重,但这并不影响广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全国最高水平的层次。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每年广东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样是全国第一。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单纯的居民收入并不能成为某个省份经济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发达应该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评估。浙江和江苏的民生做得比广东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和广东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苏
江苏是全国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相信无人不同意。全省13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就连最末的宿迁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经济的角度来看待,江苏自然是第二,和广东并称国内双巨头。常住人口超8000万,GDP总量超9万亿无,更是我国人均GDP第一的省份。从直接反映其经济实力的财税来看,去年上缴国家5157亿元,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自然环境优越,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历史上就属于富庶之地。
在产业布局方面,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达1.4万余家,全国前30强经开区江苏占据7家。是中国除广东外,经济最具开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严格来说,苏南地区比大珠三角九市发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说哪个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属。浙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力,文化输出,科技水平与科教文卫方面,全国第三强是实至名归的。其它包括财政收入与支出仅次于广东和江苏(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于民生类的支出更是占财政支出的76.1%高占比,说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厉害。
浙江民营经济活跃,电商业、小商品交易发达。全省各类商品市场3783个,全年交易额为2.3万亿元。其中,十亿级市场274个,百亿级市场39个,千亿级市场2个,全国无出其中。
去年进出口总额高达30832亿元,仅次于广东、江苏和上海,全国排名第四。全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10之多,属于外贸强省。其中宁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货重)第一大港,装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会零售方面又是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2019年完成2.7万亿元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人均消费4.6万元。以人均来计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和北京,高于广东、福建和江苏。
四、福建
相比前面几个,福建还是差点火候的,但也远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经济规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偏少,一方面是产业规模偏小。虽然也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但远没有浙江的规模和效应。反映在财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国10多名以后。在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方面,除了厦门外,几乎看不到发达的影子。无论是进出口贸易、内销,产业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确实离粤、苏、浙确实还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来,也就以上这几个省份可以称得上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其它包括山东、河南和四川,虽然经济规模排名前列,不过只能是大而不强,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7.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10个省份
NO.7、湖北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汽车行业是湖北省的主导产业。其次是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食品行业和纺织业这两大轻工业的增长势头猛烈,为湖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巨大作用。
NO.6、四川
四川经济发展很快,交通干线密集,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六,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
NO.5、河南
经济总量全国第五的河南超过排在世界第21位的阿根廷。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之一。2016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NO.4、浙江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NO.3、山东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可与印尼相提并论。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居第3位。并且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也在稳步推进。
NO.2、江苏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可以对标墨西哥。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NO.1、广东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已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已超越香港和台湾。如果把广东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世界排位约居第15位。2016年广东实现GDP为79512.05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是11578.8亿美元,大致与墨西哥相当,直逼老牌发达国家西班牙。
8. 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哪个省经济发达
这怎么比呢?按GDP还是民间蕴藏的财富呢!
GDP: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
民间蕴藏:湖北【中国经济中心(农业、教育(大学生最多省份)、军事、矿产、重工业、轻工业、船舶都是老牌的额,但不是资金流动最大的省份,资金最大的是广东,这也是GDP第一主要的原因)】、河南(人口最多省份,小麦和玉米决定省份,交通最发达,高速全国第一),福建(面积最小仅13,华侨中国最多省份)、河北(天子近省,政治历史最为复杂(与北京官员……纠缠不清),限制发展因素:管理较为混乱,改革难以舒展和水资源欠缺,如解决问题将成为第二个山东),湖南【人口大省,文化大省(中国40%的名人),少数民族最多省份(51个)】,江西(受地理位置和地形限制,新兴省份,发展潜力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