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省晋城、吕梁和朔州这几座城市主要以什么产业发展经济呢
朔州,朔州的经济总量虽说不是很多,但却是一座工业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朔州的煤电产业不止惠及了整个整个山西,甚至还普及到了北京这些国际大城市。所以,你觉得朔州市能够成功的蜕变为一座工业强悍的工业城市吗?你看好朔州市的未来发展吗?上述三座各具特色的城市,你觉得谁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最好的那一个呢?谁能在2019年成功登顶四线城市呢?
2. 请问山西省晋城市怎么样比如经济,环境,治安,工资水平之类的
我就是晋城人,晋城比太原治安好一百倍,我在太原上学,同学出门就丢手机钱包,我在晋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治安一流,大街上都是巡警,环境也很好,至于那个什么公司,听都没听说过
3. 山西晋城经济好吗
好啊 经济主要以煤为主 环境也不错 还有以下内容参考: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30.5亿元,财政总收入153.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3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9元,“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现在,晋城已拥有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一个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正向我们起来。
4. 山西晋城的经济如何!听说那边长年吃面食,如果南方人到晋城工作和生活是否能适应!
晋城经济在山西算靠前的,而且环境也算不错,只要你愿意一直买大米你可以一直吃米饭,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菜和水果什么的也很丰富,不会缺的。这里四季算分明,不过冬天不会太冷,最近几年下雪也比较少,夏天就更不会有南方热了。你放心吧,挺好的。
5. 谁能告诉我山西晋城的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市后,高平市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资源优势,以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为目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创新产业体系,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九九八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0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9元,全市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先后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行列。
高平土地肥沃,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和谷子,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粮食总产突破2亿公斤,年出栏生猪17万头左右。高平盛产黄梨,个大汁多,耐储存,易加工,素有"梨果之乡"美称,为山西省黄梨生产基地。别有特色的陈区铁炉梨,明清年代曾被列为贡品。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先后发展了12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6个大型农产品集贸市场,粮、猪、果、菜四个基地初具规模,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其中:山西省厦普赛尔集团有限公司实力最强,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为全省三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所产黄梨汁系列饮品远销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高平工业基础雄厚,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全市以煤铁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化工、医药、建材、食品、轻纺等工业全面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以能源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并举,行业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多元化支柱产业群。煤炭工业在通过狠抓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洗煤、炼焦和型煤等煤炭加工业,煤炭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共有煤炭加工企业17个,转化能力340万吨,其中洗煤企业14个,年入洗能力230万吨,年增效益上亿元。冶炼工业在狠抓小高炉改造,增加高炉容积、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和生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引进推广金属涂料型离心铸造和球墨铸造新技术,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铁加工转化能力。目前全市万吨以上冶铸企业达到7家,生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以上,每年可转化生铁近20万吨。特别是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专利技术产品---新型单面对流散热器,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当地生铁加工转化的龙头产品之一。在巩固煤铁优势,创新传统产业的同时,高平市积极扩张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累计投资2亿多元,完成40多个技改项目,先后开发出厦普赛尔系列产品、糠醇系列产品、S9型变压器、"中国金钻"花岗岩板材等20余种新产品,其中获省优产品10种。新发展七佛山药业有限公司、米山动物药厂、东山水泥厂、东宅达利公司、康乐食品有限公司、华宝绢丝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企业。全市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3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25个,亿元企业4个,占到晋城市亿元企业总数的40%。
6. 运城、晋中、晋城这三座城市是1000亿级别的城市吗
晋城,与上述两座城市相比较而言,晋城市的经济总量在山西省并不靠前。但因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极小。所以,晋城市并没有落后多少。相反,晋城市的人均GDP 还是比较高的。以5.8万元。排在了山西省的第三名。与第二名朔州之间仅有2000元左右。你觉的晋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呢?上述三座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不高。但城市基础建设与发展潜力都还是不错的。你最看好它们当中的哪一座城市呢?
7. 运城市和晋城市哪个消费水平高
1.2012年离开晋城的时候,晋城有两座汽车站,即省运和市运汽车站。这两座汽车站都在市区内,而且规模较小,交通拥挤,不足与我们中心汽车站做对比。这次大巴到了晋城客运东站后,让人眼前一亮,规模完全在我们之上,类似我们关公机场的二层送客,即停即走,很人性化。
2. 晋城这几年的城建方面很不错,市里高楼林立,尤其在高处感觉越发明显。市里面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游泳馆等场馆让人很有感触,我们除了博物馆对市民开放外,其他便民设施还处在规划或烂尾阶段。因办事需要去了趟晋城市政务大厅,地处东城边,远离闹市,避免造成交通拥堵,而且规模设施很棒。城边上的富士康周围几年前还是被几个村子包围,村民的自建房也是富士康年轻人的首选。现在一看,村子已被改造成住宅楼、写字楼,完全没有郊外的感觉。
3. 晋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区的道路几乎都设置了路中央隔离栏。我们平时所说的路霸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所有车辆到了人行横道主动礼让行人。路口设置了看板,专门展示近段时间行人因闯红灯被抓拍的照片,行人闯红灯也少见。路口专门设置了非机
动车等待区,骑车市民很自觉到线内等待。我们运城电动车横冲直闯早都习以为常。4. 哈罗单车在晋城进行了投放,除了自行车之外,还专门投放了电动车,之前对这一消息有所耳闻,这次还专门体验了一番。两小时内两元,之后每十分钟加一元,只有在规定区域内才可以还车成功。哈罗落户晋城,摩拜落户临汾,共享单车愣是挤不进运城,虽然共享单车已然没落,但这正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包容开放程度,我们运城在这方面还要努力。
5. 晋城公交司机态度很好,我扫二维码没有切换城市,给司机专门解释了下我之前的设置城市是运城,司机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反而微笑对我说两个城市二维码不一样,缓解了我的尴尬。运城公交司机的服务态度只能呵呵,自己接触的还是看见的,态度之烂数不胜数。
8. 晋城的经济状况
2008年,晋城市生产总值达到527.5亿元,相当于解放初期1952年的108倍。相当于解放初期1952年的108倍,比1978年增长23倍,比建市初期的1985年增长11倍。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晋城市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1.1%的速度增长,比改革开放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5.2个百分点。1987年,实现了全市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3年,又提前7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使晋城步入了全省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行列。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680元,分别是1952年的54.3倍和1978年的19.3倍。
全市财政收入规模大幅增长,支出结构日益合理,有效发挥了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52年,全市财政收入只有区区的641万元,到2008年达113.2亿元,增长1764倍,年均增长14.3%。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放大,2008年,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达63.3亿元,比1952年的265万元增长2387倍,年均增长14.9%。
2010年,晋城市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320亿元增加到730.5亿元,年均增长12.8%;财政总收入由“十五”末的61.7亿元增加到153.2亿元,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由“十五”末的20亿元增加到55.5亿元,年均增长22.2%。高平、郊区、阳城、沁水财政总收入均突破20亿元;晋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五”末的8911元增加到17353元,年均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末的3593元增加到5899 元,年均增长10.4%;“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4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 倍。2012年12月3日《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出台,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了周边省市和山西省晋城市,总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中国的3%、13.3%和9%。 60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依托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五小工业”到依靠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强市发展道路。2008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09.5亿元,比1978年增长23.2倍,为1955年的384.7倍。产品结构上档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晋城下大力气培育、扶持名牌、骨干拳头产品,带动了全市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煤炭产业通过实施“关小、改中、建大”,关闭淘汰了一批规模小、安全水平低的矿井,骨干矿井建设速度加快,一批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大矿井建成投产,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8年,原煤产量达8611万吨,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131.5倍和8.3倍;化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同时,一批以甲醇、二甲醚、煤转油等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并陆续投产运行,煤化工产业已成为晋城经济新的支柱产业。2008年,化肥产量(折纯)达191.1万吨,比1978年增长82.1倍,年平均增长15.8%,一举成为全国化肥重要产地;冶铸产业上档升级,一批300立方以上的高炉建成投产,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离心球磨铸管、高档汽车配件等铸件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得到普遍认可;电力产业随着阳城电厂6台机组的投产发电和晋煤集团寺河瓦斯发电厂(目前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厂)的并网发电,全市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发电量由1978年的5.9亿千瓦时增加到194.4亿千瓦时,电力工业作为晋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稳固。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晋城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由1979年的3.74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685.01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9.7%;同期企业资产规模(1992年前为资金总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或定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由5.07亿元增加到889.13亿元,年平均增长20.2%;实现利润由0.92亿元增加到110.86亿元,年平均增长18.0%,实现利税由1.17亿元增加到162.43亿元,年平均增长18.5%。2008年与1993年相比,总资产贡献率由11.92%提高到17.76%,成本费用利润率由6.03%提高到20.5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45次提高到2.15次。 2013年,晋城市主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4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的新型城市;城市道路总长达122.83公里,道路面积达283.07万平方米。2008年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从零起步到79%,燃气普及率达85。6%,用水普及率达100%。进入21世纪,晋城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引擎,在不到3年时间里,晋城市完成了长达22.5公里的环城绿色林带建设,宽160米的环城防护林建设、500亩绿地建设,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85公顷。2003年,投资2亿多元实施“两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9.05公里,铺设污水管道5.54公里,绿化面积达91万平方米,建成百丽园、西秀园两个水上游园,形成新的城市滨河景观。先后建成了科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多种文化体育设施,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2年又完成了4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城市发展多项指标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9. 晋城变成四线城市后有什么发展和机遇
晋城变成四线城市后的发展有:在商业资源集聚度指数来说,传统的商业一条街——新市西街再加上周边的几个大型商业点,兰花城、圣亚广场、国贸时代广场、新凤展时代广场等都是大家逛街消费的好去处,现在又引进了万达、华谊兄弟星剧场等各类综合体也在晋城遍地开花。随着高铁东站的开通,晋城1小时左右可达郑州,2小时可达太原,3-5小时左右可达北京、上海、杭州,7-9小时左右可达珠三角地区,届时晋城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除此之外,晋城机场项目建设也早已提上日程,机场大道也将于2023年8月份开工建设。晋城变成四线城市后的机遇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也可以结合当下潮流,更好的创业。
10. 运城市和晋城市哪个消费水平高
运城市和晋城市比起来,晋城市的消费高。晋城市虽然是个四五线城市,但房价在山西省排左前列,比运城市排在前。且其它物价都很高。
晋城,是山西省一个总人口只有230多万的五线城市。在外省,可能有许多人听都没听过这个城市;但在山西省内,晋城名气可大了,有“小香港”一说。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为232万。
全国商业城市等级划分,晋城被划入五线城市。
五线城市,是指那些城市规模小,经济基础差,发展前景有限的小城市。这与晋城“小香港”的头衔有点不符。这是咋回事?
晋城被称之为“小香港”是多年前获得的。
当年,晋城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几乎都是煤田,因此,晋城有"煤铁之乡"之美称。
在煤炭紧俏,价格高的时候,晋城出了许多煤老板,也带动了晋城经济发展。一时间,晋城街头豪车频现,买房出手大方,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现在晋城煤田被开发的差不多了,但晋城经济也起来了。在山西省内,仍然可以排名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