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新型农村经济是什么

新型农村经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7 05:15:42

1. 新型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实际上揭示了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这里的生产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而且应包括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农村经济活动的总称。当然,我认为生产发展首要指的是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发展,也就是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各地优势,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不断生产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安全、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做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几方面的统一。生活宽裕就是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农民收入相应得到提高,城乡差距缩小,农民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民主管理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2. 农村经济的定义是什么

农村经济是指经济活动或者经济关系发生地在农村,或者与农业生产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的经济集群,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农村集体经济是什么经济

【法律分析】
指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经济。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指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的经济组织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一些农民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社区或突破社区界限,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4. 农村经济“六个新”:“新”在了哪儿

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概括起来有“六个新”: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
第一,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连续4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部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在首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推动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今年也会保持在1.2万亿斤水平。我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五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大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新局面,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农业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减玉米、增大豆,籽粒玉米近两年累计调减了种植面积近50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了1600多万亩。同时,畜牧业规模化率达到56%,渔业减量提质增效取得了明显进展。产业结构更优,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竞相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达到了2.2: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22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700亿,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区域结构更合理,粮棉油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生猪养殖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养猪大县和奶牛大县的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80%和60%。
第三,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超过75%,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科技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进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阶段。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例也在逐年提升。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目前已经超过290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5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设施农业超过5500万亩,这表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
第四,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印发了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垦改革等重要文件,可以说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基本建立。特别是三权分置办法,是中央作出的充满政治智慧的制度性安排,顺应了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愿望,理顺了“变”与“不变”关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举措,目的是为了明晰产权归属、盘活集体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农村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全国已完成确权面积10.5亿亩,占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78%。
第五,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初步得到遏制。农业部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农膜回收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业资源利用的强度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退耕还林还草4240万亩,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扩大到1200万亩,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性增强。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了,全国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长,粮菜果茶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超过5亿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农业正在变绿,农村正在变美。
第六,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1.2万元,这四年年均实际增长8%,累计增长47.4%,平均每年增加近千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增长了7.4%,全年有望突破1.3万元。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跑赢城镇居民,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72:1,比2012年下降了0.16。农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7.5%下降到2016年的32.2%,下降了5.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更快,年均增长超过10%,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年均减少贫困人口超过1300万。

5. 新农业农村经济是指什么

新农业农村经济可以拆成“新农业”、“新农村”、“农村经济”三个关键词来看,通过建设新农村、开展新农业,提升农村农民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远景设计研究院农业规划专家解释道新农业亦可称为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提出的,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相对于分户小规模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而新农村是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

6. 什么是村级经济 什么是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是指县域经济、乡镇经济、村级经济的统称。村级经济是按照行政区划,由最小的地域单元——村的范围内开展的经济活动。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不是一种行政区划。

7. 新农村都包括什么内容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1.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3.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4.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8. 什么是新农村建设这么做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这个指的就是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农村进行各方面的建设,能够让农村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样做对农民有特别大的好处,也能够有利于农民的发展。

9. 什么叫新农村经济

就我国的农村经济,就是找到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它要求达到:(1)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体制完善的统一。(2)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3)物质文明发展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统一。(4)生态、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10. 新农业农村经济是指什么

农业经济结构是指农业经济中诸要素、诸方面的构成情况与数量比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关系结构与农业生产力结构。前者包括经济形式结构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结构;后者包括农业部门结构、农业技术结构、农业区域结构等。此外,农业经济结构按集约化程度划分为粗放型结构与密集型结构等;按照商品化程度划分为自给型、半自给型、商品型经济结构等。上述各种农业经济结构内部还可细分,如农业区域结构既可分为种植业区、林业区、牧业区、渔业区等经济结构,又可按地貌形态划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结构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网络结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受资源条件、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经济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产出等指标上的量的比例和构成。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经济主体兴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学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活动中,人们主要向自然界直接索取财富,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经济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一产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对第一次产业的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和制造业活动,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经济活动,产业经济学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二产业。到了最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提高,又出现了为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服务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信息、科研等新兴产业,并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经济活动部门,产业经济学把它称之为第三次产业。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分工分业的纵深发展,除了农业这个基础产业之外,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部门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正因如此,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业已成为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阅读全文

与新型农村经济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幸福车行卖什么电动车 浏览:426
如何把故事做成书页 浏览:112
枇杷和琵琶之类的故事还有哪些 浏览:302
什么婚姻家庭篇 浏览:987
清远市食品健康证去哪里办 浏览:336
cf剧情故事在哪里 浏览:489
给伊朗美女带什么礼物 浏览:163
故事在哪个平台找 浏览:537
健康证上哪里拿 浏览:288
四大美女去哪里旅游啦 浏览:338
实体经济什么时候好 浏览:212
爱情公寓和还珠格格哪个好看 浏览:610
婚姻中被抛弃了怎么走出来 浏览:389
什么样的婚姻不可挽回杨澜 浏览:842
认不得哪个是小美女 浏览:629
新疆事业单位一般考什么科目 浏览:278
如何测算婚姻 浏览:315
美女玩手机信号怎么样 浏览:850
经济逆风凯怎么打赵云 浏览:210
王者荣耀经济是如何查看 浏览: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