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学研究生需要读那些书啊,...
如果是为复习准备就读学校的指定参考书就好了(不过14年的考纲还没出来,可能会与13年有不同);如果是想提前奠定基础,那么读一读教育类的书(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读一读经济学(宏观微观的都读一下),重点把握一下定量的研究方法会有利于就读后的学习。另外无论是应试还是学习都应该重点读一读相关期刊的相关文献。
‘贰’ 东北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怎么样它的研究生毕业发什么证
东北大学的这个专业,还可以吧。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校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学研究及教育政治学研究。在东北大学读这个专业,全日制的话学习2.5年,在职3-4年。所修学分35学分。授予学位管理学硕士,不授予教育学硕士的啊!!!另外,华中科大的这个专业不错。当然,北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是比较厉害的啦! 追问: 谢谢你。我想要的就是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且我现在比较想考沈阳的学校,因为家在沈阳,呵呵。不过这个管理学好像是偏于行政的吧,如果去外企机会大吗? 回答: 这个专业与行政的关系总体来说不大。反而是涉及经济理论的多些,但各个方向不同,有的侧重教育管理的多,自然也就和行政性的东西联系多点。就算是涉及到行政类的,也是在教育这个大领域内的。去外企,我想,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吧,学历和专业只是一个方面。外企,尤其是大型的外企,更看重个人的全面能力,更喜欢“通才”,但这个通才,是需要建立在某个突出的能力上的,如果想进外企,那么,外语是比较重要的,另外要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希望对你有用!
‘叁’ 在教育方面,哪些地区的教育质量非常好
中国各个省市教育质量排名1.江苏 自古江南,文化底蕴雄厚。小初高的教育衔接的非常好。苏教版在很多省份流行。南大大家都知道。东南大学,中矿大都很好。
北京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江苏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整体实力非常雄厚。上海、辽宁、山东、广东基本在一个水平层次,得分都在70-75分之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紧接着是陕西、湖北、浙江和四川,这四个省份也引人注目,得分都在60-70之间。
全国哪个省份的考生最厉害单从数据来看,河北省吊打所有地区,包括两湖教育强区。
从600↑的数据来看河北省5.16%(把第二名湖北省甩了1.65个百分比),湖北省3.51%第二,江西省2.87%位列第三。
从500↑的数据来看河北省整体分数高于其他省份。(图中未给出的数据)500↑的比率河北30.34%,江西第二25.9%,湖北23.6%,安徽21.58%,湖南21.4%,广东19.09%,河南18.34%。
当然各个省份试卷的评分标准不一样,对数据的影响波动也较大。
‘肆’ 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有哪些
教育经济及管理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还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连理工大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从事学校、政府微观和宏观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教育经济与管理从极不成熟到如今形成一定风格的学科体系,该学科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公务员制度提供理论研究以及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伍’ 东三省教育哪个省全民教育最好
辽宁。辽宁有着其他两省不具备的地理优势,靠山靠水,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近些年来相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全面素质教育。
东北三省指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和黑龙江都环境优美,适合居住,而且它的开放程度高,拥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全面教育也十分普及。
‘陆’ 东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就业机会
摘要 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校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学研究及教育政治学研究。在东北大学读这个专业,全日制的话学习2.5年,在职3-4年。
‘柒’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管理,我觉得怎么样?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是他一般不是从事师范院校
‘捌’ 东北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导师
张德祥带教育经济,管理可能也带
办公室电话: 0411-84708942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指导博士生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
2. 现代大学发展与管理(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982年1月 沈阳师范学院政教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8年3月,日本东京学艺大学 学习;
1997年7月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2年6月—1995年2月,任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
1995年2月—2001年3月,任沈阳师范学院院长;
2001年3月—2007年9月,任中共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7年9月—至今, 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校务委员会主任兼党校校长。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研究领域:
1. 高等教育学
2. 高等教育管理
在研主要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之第七板块: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2008-2010,主持人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专题研究,2008
3. 教育部重大课题: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2008
论着成果及所受奖励
主要着作:
1. 张德祥. 高等教育新跨越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德祥.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张德祥, 周润智. 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
1. 张德祥. 论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高教研究, 2007/11
2. 张德祥. 打造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综合平台 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02
3. 张德祥.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和谐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2007/01
4. 张德祥. 体制转轨背景下省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辽宁教育研究, 2007/09
5. 张德祥.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提升区域内高校创新能力,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
6. 李昕欣, 张德祥. 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与实施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 2006/09
7. 张德祥.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高教新跨越,中国高教研究, 2006/01
8. 张德祥. “十一五”辽宁教育的新思考,辽宁经济, 2006/01
9. 张德祥. 坚持不懈、形成合力 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 2006/01
10. 张德祥.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研究, 2005/08
11. 张德祥. 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与大学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2005/01
12. 张德祥. 创新“产学研结合”体制 为提升辽宁“核心竞争力”提供新动力,辽宁教育研究, 2005/05
13. 张德祥. 高等教育新跨越与大学“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中国高教研究, 2004/11
14. 张德祥.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大学”新型关系的研究总报告(二),辽宁教育研究, 2004/10
15. 张德祥.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大学”新型关系的研究总报告(一),辽宁教育研究, 2004/09
16. 张德祥.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全局性、战略性特征与辽宁高教工作的“三个坚持”,中国高教研究, 2004/08
17. 张德祥.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中国高等教育, 2004/06
18. 张德祥. 高教研究——新时期高教改革和创新的强大动力,辽宁教育研究, 2003/12
19. 张德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速辽宁教育创新,辽宁教育研究, 2003/01
20. 张德祥.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全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教育研究, 2003/08
21. 张德祥, 周润智. 论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取向及其本土化建构,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22. 张德祥.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中国高教研究, 2002/11
23. 张德祥. 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教育评论, 2002/04
24. 张德祥.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辽宁高等教育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2001/11
25. 张德祥. 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辽宁教育研究, 2001/10
26. 张德祥. 试论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社会科学辑刊, 2000/04
27. 张德祥. 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促进高师教育观念现代化,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6
28. 张德祥.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 1998/01
29. 张德祥. 美、德、日三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现状——结构及其运行,辽宁教育研究, 1998/01
30. 张德祥.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内部运行机制的调适,高等教育研究, 1998/05
31.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社会科学辑刊, 1997/03
32. 张德祥. 教育基本功能探析,教育评论, 1996/03
33. 张德祥. 关于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 1996/04
34. 张德祥. 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缓冲器”,高等教育研究, 1995/04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主要参加者, 潘懋元主持)
2. 高等教育社会学,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第一作者)
3. 高等教育新跨越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主持人)
4.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主持人)
‘玖’ 东北经济较落后,为何教育资源这么强大呢
教育资源都是之前已经分配好的,加上自身的发展。
首先来说一下东北的经济落后问题,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东北的经济也是非常的不错的,是我国比较着名的重工业基地,经济也是一片繁荣,很多地方的企业根源都是源于东北。
关于教育资源的问题,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多的是上个实际,加上东北地区高校的历史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东北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是比较的雄厚,也是吸引了很多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但是毕业后人才的流失也是非常严重的,这都是当地在解决的问题,如何留住人才,东北也是非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