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日有接近40万人通勤于北京和燕郊之间,燕郊为何成了打工人的首选
燕郊会成为打工人首选,是因为这里房价,相较北京要更加便宜,能够让众多北漂者,有一个安稳的家。北京和燕郊两地,便利的交通,使得这里成为了打工人,每天都要往返的城市。
燕郊位于北京周边,这里居住着数十万在北京工作打工人。他们的工作在北京,却将家安在了燕郊。每天上下班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最多可以达到5-6小时之多。会有这样一个选择出现,全因下面这两个原因。
凡事有利就有弊,这里带给了人们快乐和梦想,却也让人们变得疲惫辛苦。来回往返两地,使得很多人天不亮就要起床上班,尽管上班时间为上午九点。
B. 河北燕郊小镇,可能成为北京第二个“天通苑”,目前还差什么条件
燕郊小镇,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隶属于河北廊坊市,却被大家习惯性地称为北京东边的小镇,甚至有的时候打电话都是北京的区号,距离北京太近,大多数人都慢慢忘记她是廊坊的范围。
医保互通,再也不用“憋着不看病”了
今年1月5日起,燕郊与北京的医保实现了异地互通,这项政策更多惠及了在燕郊养老的北京人。在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里,75岁的胡老先生正在阅览室里看着报纸。胡老的社保关系都在北京,自2014年住到燕郊的养老院起,他就一直盼着医保互通能早日到来,而现在这个梦想真正实现了。
C. 北京东燕郊具体在什么位置,经济发展如何
燕郊的行政归属为河北省,在通州往东不到十公里,交通方便,交通方便,102国道、京哈高速、京秦铁路贯穿而过;
目前已经入住了不少的公司,也有一些住宅楼盘,发展还算不错。
D.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述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面,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县级市),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为30公里。燕郊西北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南距天津港12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260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2010年12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燕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古为京东重地,因春秋战国时地处燕国都城(今北京)城郊而得名。唐宋以来,借助潮白河码头和京榆古道而兴起,商贾云集,文化兴盛。清康熙年间,又在燕郊修建行宫,供帝后出巡拜谒祖先休息之所,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
E. 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
上班在北京,居住在燕郊,很多人把燕郊称作 “睡城”,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国际城市的卫星城都曾经历过睡城、卧城、到新城的进化。
燕郊很早就借势京津冀一体化,只不过当时的提法叫“环渤海经济圈”。燕郊的人口从1992年建区之初的2.3万人,激增至目前的72万人;
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5000万元增至2013年底的67.48亿元。燕郊除了作为北京区划外的卫星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它是继江苏昆山之后第二个由县级市管辖的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最初的远期规划占地面积为80平方公里 (目前建成区大约50平方公里),未来形成“西有中关村,东有燕郊城”的两大科技城并立之势。
(5)燕郊经济靠什么扩展阅读
“燕郊的‘睡城’性质是一个阶段性产物,也是当前北京周边卫星城在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在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看来,一个卫星城首先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口集聚能力,在此基础上才有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没有今天的‘睡城’就没有明天的新城”。
在此之前,通州被称为“睡城”,但通州现在正努力摘掉“睡城”的帽子,副中心正在逐渐落地,大型商业和副CBD的规划已经有了起色,今天的通州可能就是未来的燕郊。
造成燕郊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是配套建设、技术配套、人力成本、交通等因素,包括互联网、人才等支撑不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体系。
为此,燕郊正在寻求解决之道。逐渐降低房地产的比重,加大各种产业的引进力度,包括发展三产、休闲、度假,将来南部是健康休闲城,北部是科学城,以产业为主的放在北部,休闲健康放在南部。
燕郊面临的另一个尴尬是,原有市政配套难以满足日新月益的现代化发展速度,由此产生了交通、治安、教育、医疗等问题。现在的燕郊,人口密度已经超过北京的两倍。由于集聚速度过快,燕郊在承接北京溢出人口红利的同时,也承接了本不该在卫星城存在的“城市病”。
事实上,推动这种发展的根本力量既不是河北的政策倾斜,也并非北京的有意为之,更多一种“无心插柳”的结果。
现在的燕郊,虽然已经储备了巨大的人口规模,但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在北京工作。在燕郊本地一所大学的毕业班里,三分之一选择去北京工作,全班只有1人留在了燕郊就业。
事实上,燕郊的问题,也是北京的问题,更是河北的问题,也是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难题。无论是北京的功能“瘦身”亦或天津借一体化迎接新十年战略红利,都已讨论多年。而河北,此刻正经历着“壮士断腕”的切肤之痛,并惴惴不安地担心着此后的并发症。
F. 谁有燕郊人口、居民及经济结构的详细资料
燕郊高新区的发展。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现在的人口有30万之多吧。分布具体应该是在高新区里。人员比较杂,其中去北京上班。在燕郊住的占的比重也不小。燕郊本地有一些比较不错的企业。但最发达的还要算是房地产。现在都是楼房林立。还有什么不详细的。可以去燕郊门户社区燕郊网城(www.yanjiao.com)论坛上去看看。或是去讨论一下。大家的力量还是比较大的。
G. 北京东燕郊开发区环境如何
首先告诉您燕郊不在北京,他的行政区域在河北廊坊市三河县级市,不过据北京通仅一河之隔,开车到国贸也就是四十分钟。北京有930的几条支线都通到这里。这里环境不错,没什么重污染的工厂,绿化也不错。中美医院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可以较为笼统的回答您还不错。因为许多北京人在这里买房定居,这里物价较高,月收入一千元,花销加上房租,有点勉强。
H. 燕郊区的燕郊区的经济
燕郊开发区已跨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已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500余个,项目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其中注册外资项目140个,累计利用外资5.2亿美元。已初步形成信息电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
燕郊开发区人积极吸收世界两大文明成果,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使燕郊开发区以京东硅谷的崭新姿态屹立在京东大地上。经过创业者们辛勤不懈的建设,燕郊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幅员45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人,集科技、生产、旅游、度假、金融、商贸于一体的崭新现代化首都卫星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燕郊开发区规划区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25万。
经十余年的健康快速发展,燕郊开发区作为京东地区最富发展活力的投资热点,昔日的皇苑行宫变成了一个规划合理、产业互补、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首都卫星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市场辐射广阔。燕郊所在区域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市场容量大,500公里半径内有百万人城市11座,总人口2.5亿,陆域面积占国土的6.1%,GDP占全国的20%。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累计投资30多亿元,区内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讯、通暖、给水、排水、工业蒸汽、燃气、宽带网和土地平整的“九通一平”工业配套标准。并建有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先进设施,拥有北京、河北两套通讯网络,享有双回路供电保障。
——科技人才密集。区内有50家中央部委直属单位,其中科研机构20余家、大专院校8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4万余人,高素质人口密度达33.3%。
——投资成本低廉。可以充分享有北京的信息、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综合投资成本比北京低30%。
——创新体系支撑有力。已建成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燕郊创业中心,现有孵化面积2.3万平方米,可以为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孵化场地、资金支持、人才培训和中介服务等综合性配套服务。
——服务体系健全高效。秉承“客商是上帝、服务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服务理念,积极创建国内一流投资服务区,为客商提供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经常化走访的“全天候、零障碍、低成本、高回报”的服务。
I. 燕郊经济开发区的介绍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1年成为全省首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产品出口基地,同年批准设立海外留学人员廊坊燕郊创业园。燕郊开发区经十余年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京东地区最富发展活力的投资热点,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技进步、功能完善、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区。
J. 燕郊是属于北京还是河北,燕郊的经济状况如何
燕郊属于河北廊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