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湘潭经济发展靠什么

湘潭经济发展靠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5 08:02:53

A. 湘潭的经济

湘潭市虽然因为所辖县与县级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倒数第三的地级市,但其总量排在该省各地级市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市区本体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人均较高,是湖南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湘潭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第二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51.8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470.3亿元,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538元,增长10.3%。
2012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2.35亿元,增速达到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247元,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8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549元和11316元,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三次产业比为8.6∶59.7∶31.7,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32亿元;增加值达667亿元,增长14.4% ,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幅均在50%以上。湘潭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级市。 湘潭市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增速(%) 备注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282.35 12.3 增速全省第三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46247/居全省第二位规模工业增加值 亿元667.38 14.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49.14 15.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93.86 37.5 增速全省第一位财政总收入 亿元122.28 21.1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0.73 -16.3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5.86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3549 14.2 居全省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1316 19.1 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亿元 1127.72/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827.34// 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湘潭在“一五”期间被确定为全国23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在“一五”、“二五”期间发展起来的湘钢、湘电、江南、江麓等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着重要位置。形成了冶金、机电、化工和纺织四大传统产业。由于实施“强工富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及建设工业园区力度,湘潭市逐步形成了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产业等六大重点新兴产业集群。2012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88.3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67.38亿元,增长14.4%。
钢材深加工产业
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成为湘潭市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全市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有40余家。其中湘钢已成为中国南方专业化精品线棒材和优质宽厚板生产企业。以湘钢为核心,通过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和企业裂变,集群企业聚集度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日益突出。2012年实现钢材产量628.11万吨。预计到2015年,钢材深加工产业产值将实现1000亿元目标。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以吉利汽车为龙头到2015年形成年产30万台整车30万台变速器30万台发动机生成能力并以法国佛吉亚、美国塔奥等战略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商的引进,实现汽车产业集群化。把九华建设成为湖南省经济型轿车和专用车以及零部件的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汽车零部件供应出口基地。2012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54.6亿元,实现汽车产量13.18万辆。预计到2015年,该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全市已形成了工程机械、冶金装备、矿山装备和风电装备等几大类龙头产品; 拥有江南机器、泰富重工、中冶京诚、江麓重工、恒润高科等28家规模企业。2012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2011年湘潭先进矿山装备集群被确定为国家创新性产业集群试点,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矿山装备产业谷,预计到2015年矿产装备产业产值将达到400亿元。
新能源产业
湘潭风电装备基础较好。已形成以湘电集团、湘电风能为核心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和以铁姆肯湘电轴承有限公司、湖南崇德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电机主轴承零部件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中,在全国乃至全球风电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远销海外,并在风车王国荷兰立足。其他新能源茁壮成长,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兴业太阳能、湘潭电化、迅达科技和天利恩泽等一批企业迅速壮大。预计到十二五末,风能发电装备制造业年产值达到400亿元,太阳能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湘潭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规划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1%。河东新区基本建成,河西旧城改造取得突破,九华新城初具规模,万楼新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昭山新城建设如火如荼。2010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50亿元,增长近2倍,城市化率由45.5%提高到51%。
金融
商业银行在本市开办有业务的分支机构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东莞银行、广发银行、长沙银行以及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等,全市的金融机构达到80余家,成为除长沙以外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市州之一。 全市拥有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4个,市级园区2个,入园企业达1088家,已投产企业717家。全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26.1%,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1 %。 湘潭市开发区一览 国家级园区 湘潭综合保税区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园区 湘潭昭山示范区 湘潭天易示范区 岳塘经济技术开发区 湘潭双马工业园 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湘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筹) 其他园区 湘潭水府示范区 九华经济区历经多年飞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湖南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工业园区。园区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园区中始终排在前列,2011年园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已经跻身全省第四位。2011年获湖南产业园区组的“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截止2011年全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已入园企业230家,已投产企业104家。法国佛吉亚、美国塔奥、韩国三星、日本美达王、日本原弘产、台湾联电、中国五矿、中国华电、吉利控股集团、中冶京诚、红星美凯龙、中国兴业太阳能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我区。
2012年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48.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10亿元,增长71.5%;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增长49.8%;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81%;财政收入18.8亿元,增长42.3%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到2011年上半年止,累计完成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50亿元,开发建成面积达15平方公里,拉通主次干道76公里,“三纵三横”的路网体系初步形成。 湘潭教育具有良好的历史传统,基础教育发展较好,全市共有小学481所,普通中学181所,其中湖南省示范性中学达11所。同时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有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分校(在建)及湖南科技大学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达12.6万人。此外,全市还有各类科研机构97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3万余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每万人专利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2013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15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4.7万人,研究生毕业生0.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4万人,普通高中毕业生1.6万人,初中学校毕业生2.6万人,普通小学毕业生2.7万人。在园幼儿5.9万人,比上年增长14.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8.12%。各类民办学校443所,在校学生11.5万人。 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湘潭县一中(全国百强中学)、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钢一中、湘乡一中、东山学校、湘机中学、韶山学校、湘潭县五中、湘潭凤凰中学
普通中学:
湘潭市四中、湘潭市六中、湘潭市七中、湘潭市十中、湘潭市十一中、湘潭市十二中、湘潭市十六中、湘潭市十七中、湘潭市十八中 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0.58亿元,同比增长10.9%。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机关团体和个人共获5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全年申请专利3308件,增长38.6%;授权专利2144件,增长40.6%。签订技术合同284项,完成交易额4.13亿元。全市现有各类科研机械97所,11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21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24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了风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矿山装备制造、湘莲产业等四大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了3个信息服务中心和1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3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排名全省第二。
2013年末全市有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比上年新增1个。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863”项目3项。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6项。签订技术合同24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1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3738件,比上年增长13.0%;授权量1903件,下降11.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06件,增长51.1%;发明专利授权量233件,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8.3亿元,增长17.5%。

B. 湘潭这个城市怎么样(如环境,经济等)这座城市强势经济是什么有没有类似高科技工业区什么的地方

湘潭,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更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故乡。
这个呀,城市卫生差是事实,但也并不是太差了,只是有些老城区不尽如人意而已.总体来说,湘潭还是不错的,发展潜力大,人文特点突出.我也是湘潭的,湘潭大学是国家一类重点全日制大学,优势专业是机电设备仪器专业和化工矿业,毕业后有很大的职业与技术优势.湖南科技大学则以机电一体化信息为名,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大学,看你个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你很好学,也愿意学习这些个重点专业,那你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这个城市强势经济是国有企业,也是重工业城市,污染大城区老(河西老城区与工业区,河东新城区和政府所在地),如湘潭钢铁,江南机器等,国有企业创造GDP占70%以上,民营经济不发达,可以说是很不好,因为没有政策和产业上的优势.
高科技工业区有很多,如九华工业园,其中有吉利汽车这样的知名民营企业.德国工业园,台湾香港工业园,等等
主食为大米,早餐以面食粉类为主,好辣味,主要特色食品有槟榔.
湘潭的具体情况,你去网络上找去,我们大家也有参与编写。

C. 湘潭的经济怎么样

湘潭市的城标:君子莲雕塑

体现了湘莲的重要地位

它亦像另一特色产品:槟榔湘潭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中国的中间水平,弱于沿海地区,但工业与农业具有相当规模,槟榔加工制作是其特色产业形式。

2005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7.03亿元,列湖南省14个市州第7位。人均GDP为13611元,列湖南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80亿元,列湖南省第1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8.94亿元,列湖南省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30亿元,列湖南省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2:43.3:41.5。2004年外贸总额6.75亿美元,列湖南省第2位。

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的工业类型为冶金、机电、化工、化纤、纺织、农产品加工、皮革、煤炭。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业产品为钢铁、机电、部分化工产品与军工产品。

同时湘潭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最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虽然以湘潭为总部的步步高连锁超市是中国商业企业百强(中国商业联合会2006)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5)之一,但湘潭市的整体商业活动及第三产业并不活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80亿元,排名湖南省第9位/14。湘潭经济基本单位数量相对较少,全部法人单位仅7800个,排名湖南省第13/14,产业活动单位11200个(13/14),个体经营户76800户(12/14)。(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

当前湖南省正通过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指引湘潭及相邻长沙、株洲两市进行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以期进一步培养壮大长株潭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D. 湘潭发展前景

湘潭发展前景是发展潜力无限,长株潭一体化是未来的大趋势,湘潭也是构建长株潭都市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湘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湖南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未来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湘潭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湘潭的经济发展可期。

湘潭发展特点

居住品质的升级,意味着以前单一的居住需求逐渐被越来越丰富的居家体验,情感需求所替代追求更多元更丰富的社区生活圈层聚集新资源的共享,从康居到宜居到乐居的更高生活要求,融城提速三市同城,三市人民工作与生活场景实现瞬间切换。

昭华大桥及白云路正式通车,桥与路的建成,把湘潭的九华昭山长沙的湘江新区、南部片区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腹地,当核心城市长沙的发展资源承载力达到临界点时,势必将形成外溢效应。

E. 湘潭为什么是四线城市

湘潭是四线城市的原因:
1、湘潭,是湖南长株潭地区核心城市之一。湘潭市下辖: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5个县市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3万。
2、219年,湘潭市GDP总量2257亿元,人均GDP7、8万元;在湖南省内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
3、湘潭不但经济发达,科教方面在湖南省内也是相当出色。湘潭是湖南第二科教中心,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

F. 湘潭这个地方怎么样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

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经济发展状况在湖南位居前三,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G. 湘潭主要优势产业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个老工业城市,曾有冶金业、机电业、化工业及纺织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几年来,由于湘潭市委、市政府积极运用“民营经济”、“全球经济”、 “政府服务经济”的新理念,实施“强工富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建设工业园区力度,挖掘、利用各种工业资源,湘潭市工业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业中优势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优势工业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七大优势产业在整个工业中优势突出。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规模工业企业(按最小法人原则统计)中的冶金业、机电业(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工业、化纤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包括屠宰及肉类加工、槟榔加工、竹制品加工)、皮革业及煤炭采选与炼焦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军工支柱产业未列入)共有企业177家,总产值为207.53亿元,占湘潭市规模工业总产值(295亿元)的70.3%。其中大龙头产业是钢铁业,其总产值为125.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2.6%。

(二)七大优势产业的企业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产基地。如:化工业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区新材料工业园内。屠宰与肉类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岳塘区和韶山市。竹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雨湖区和湘潭县。皮革鞣制企业有22家集中在湘乡市,湘乡市已经建成了皮革工业园区。化纤纺织业企业集中在岳塘区范围。煤炭采选及炼焦企业高度集中在湘潭县的谭家山镇。

(三)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年轻”企业占绝大多数。在七大优势产业共177家规模工业企业中,1994年以后建立和改制新组建的企业有143家,占80.8%。

二、湘潭市七大优势工业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从经济主体结构变化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下降。除冶金业、机电业存在部分公有(国有控股)企业,其它产业的企业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经济。

(二)从经济总量来看,仍然是公有制经济的为主。在七大优势产业207.53亿元的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为163.57亿元,占78.8%。

(三)从优势产业变化来看,以钢铁业龙头的冶金业越来越大,机电业不断创新发展,皮革业、槟榔业、肉类加工业等新产业势头强劲。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有出口业务的68家,其中42家企业在优势产业之列。湘潭市七大优势产业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七大优势产业中规模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中七大优势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4.3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个百分点。二是表现在七大优势产业的主要工业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优势产业工业产品的出口额从2000年的6.1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亿元,增长4.6倍。其中,冶金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达到24.96亿元,外销率达到20%;化工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达到4.22亿元,外销率达到20.8%;肉类加工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为1.69亿元,外销率达到40.6%;皮革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为1.95亿元,外销率达到30.1%;主要出口产品有粗钢、钢材、电机、铁合金、氟化盐、皮革、冻猪肉、有机颜料、农药等。

(五)综合经济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优势产业实现利润15.7亿元,占全市所有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81.4%,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5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测算,2004年,由于七大优势产业良好效益的支撑,以致湘潭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5个百分点以上。

湘潭市工业中七大优势产业也有“软肋”之处:一是大中型企业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优势产业177家企业中,规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纤纺织业、化工业增加值率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别为19%和24.9%。三是目前优势工业产业中生产消费品的不多,生产烟、酒、计算机、摩托、高中档轿车、品牌鲜奶、装饰材料以及高档家用电器等消费热点性商品的企业几乎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万元产值的能耗为1.32吨标煤,而湘潭的为2.39吨标煤;全省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为13.4%,而湘潭的为10.1%。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所列的七大优势产业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湘潭支柱工业产业还有军品制造等),有三个是市场竞争力较强、利润空间较大、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发展起来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湘潭优势产业对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促进湘潭实现跨越发展、提升湘潭国内、国际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湘潭工业中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系湘潭市抓经济、实现工业化工作中的重点,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重点。在全省、全国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形成的时候,怎样使湘潭市工业中的优势产业扬长避短,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从湘潭工业的不足等有关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应大力支持、促使优势产业企业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是质量,品牌是一种诚信,品牌是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企业品牌是企业走向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闪亮的名片。湘潭工业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设还不够,尤其是社会消费品方面。因此,政府应为工业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而不懈努力,为有品牌的 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懈努力。政府应着力在品牌工业上做好招商引资(外资、内资、国资)和组织技改的这两篇创意文章,应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融资扩张能力,增育优势产业中新龙头企业。

2、政府应与优势产业中骨干企业实行联动,让大企业在工业园区里增足扩能,在同产业及相关产业中打造成牢靠的产业链。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与小企业的合作达到产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强目的,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大、中型企业“攀亲”,享用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产品销路(生产大、中型企业的上游产品、下游产品)。工业园区是现在发展新工业企业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利用资源,政府应在建造工业园区方面唱好主角,让政府的才能和财力与企业家的才能和财力形成合力,让大企业和小企业和谐发展,共存共荣。

3、政府应掌握消费热点,引导、扶持生产热点性社会消费品的企业建立、壮大。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最主要的动力,消费热点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对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远山乳业公司、恒盾竹制品公司等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4、政府应研制一个化工业、皮革业发展的特殊的计划与模式。化工业是湘潭市的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企业主已在改制中新陈代谢,目前产业又充满生机。皮革鞣制加工业是湘潭市湘乡新形成的优势产业,前景看好,但也有环境污染问题。怎么发展这两个特殊产业呢?在“既要发展、又要环境”的原则下,政府有必要采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刚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与服务。

5、政府应打造出公平、和谐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在这方面笔者有点点见解:政府在对企业实施优惠扶持政策时,应使企业在规范管理、依法交纳税费的前提下,享受的优惠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政府应加强软环境治理,尽量减少企业不应有支出和损失。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竞争对手而言,湘潭企业少一点负担和生产经营成本,就多一点竞争力;反过来,多一点负担和生产经营成本(如过路过桥费较多),也许在经济收缩时期就成为了企业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优势产业中的小企业和个体户时,也应注重规范管理,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优势产业品牌形象。

H. 湘潭县的经济


2014年,湘潭县实现农业总产值9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种植面积10.65万公顷,增长2.1%,粮食总产量74.1万吨,增长3.4%,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蔬菜种植面积2.25万公顷,增长1.8%,蔬菜产量68.14万吨,增长6.3%;水产品产量3.78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1.94万吨,增长4.1%。全年出栏肉猪218.47万头,增长2.4%。基础建设继续夯实。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资金2.26亿元,完成土石方1212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3.33公顷。 2014年,湘潭县208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规模工业增加值130.4亿元,增长15.3%。其中,天易示范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77.7亿,增长22.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19.3%,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8.2亿元,增长14.4%,实现利润14.5亿元,增长14.9%。
2014年,湘潭县全县22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增长25.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05.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3.5万平方米。 2014年,湘潭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50.6亿元,增长25.7%;非国有投资115.7亿元,增长22.6%。按投资方向分,其中产业投资60.8亿元,增长28.8%;基础设施投资47.4亿元,增长29.5%;房地产开发投资13.0亿元,下降30.1%。全年施工项目4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64个。
2014年,湘潭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89个,完成年度投资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9.1%。共签约新项目48个,其中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全年到位内资36.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771.5万美元,增长23.5%。
2014年,湘潭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45.3亿元,增长19.2%;住宿和餐饮业19.5亿元,增长3.5%。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进口总额111万美元,增长16.8%;出口总额3889万美元,增长15.1%。全县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23家。
2014年,湘潭县全年推出了白石之旅、花石之旅、碧泉之旅三大旅游产品,成功创建5星级鑫田国际大酒店,启动县首部乡镇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全年接待游客704.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
2014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3.5亿元,增长15.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7.0亿元,增长17.1%。

I. 湘潭这个城市怎么样(湘潭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在这谢了,湘潭是一个中国少有的低调的城市。

湘潭这个城市有哪些大学有没有这个城市的学生进来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相信。整体环境卫生还可以。有事想问下。

湘潭是毛主席的家乡。经济不怎么样啊。虽然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一本湘潭大学二本湖南科技大学。

J. 湘潭一座实力县级市,距长沙仅100公里,为什么人均GDP5.92万呢

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一座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其西部为娄底市,东部为株洲市,南部为衡阳市,北部为省会长沙。湘潭市占地面积为5006平方千米,境内的常住人口约在286万人左右。2019年湘潭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257.6亿元,其人均GDP水平超过了7万元,由此可见湘潭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

湘乡市境内比较好玩的地方有水府旅游区、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褒忠山。湘乡市的东山书院建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云门寺和湘乡文庙也是两处不错的去处,性价比高。如果有机会的话,就来湘潭的湘乡市看看吧。

阅读全文

与湘潭经济发展靠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女家里过什么喜事 浏览:484
如何认清自己的幸福 浏览:705
欢欢秋顺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750
山西省和河南省哪个经济强 浏览:944
顺德婚姻登记日子什么时候好 浏览:921
如何经营爱情良策 浏览:781
婚巢01爱情和房子哪个更重要 浏览:570
离开爱情宫是什么意思 浏览:27
婚姻不和念什么经好 浏览:73
幸福来敲门吃什么食物好 浏览:682
70后丧偶婚姻怎么样 浏览:100
婚姻问题如何定制 浏览:440
如何查连续七天健康码 浏览:310
东凤镇和三甲镇哪个经济好 浏览:151
总会有什么也不想的幸福时刻吧 浏览:557
龙山健康申明卡怎么填 浏览:782
宜宾幸福家园天福属于什么社区 浏览:617
你和百度地图有什么故事 浏览:613
结婚什么都要的女人很幸福 浏览:330
普惠健康保每一年保费是多少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