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近10年来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从显性数据,中国近10年来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消费。事实上,我国仍然是投资拉动型经济。
商务部近日发布《2017年中国国内贸易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分析,2016年继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2017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60%以上,达到70%左右,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地位。实际上,自2011年以来,消费就逐渐挑起大梁,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年保持在45%以上。尤其近三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0多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驱动过于依赖投资的局面有所改变。但应该看到,这其中在过去的经济增长大约有一半是靠出口创汇实现的,而美国仅仅为1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是很低的,仅能购买中国生产的一半产品。这个局面可能造成两个严重后果 : 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涌入深感恐慌,与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摩擦将不断增加;或一旦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外国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将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不过,要指出的是,消费和投资本身是一种紧密的关系。没有投资,消费需求是难以产生的。如正是国内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才产生了对钢铁、水泥等建材的消费。2016年,单从数据看,国内资本形成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37%,但如果加上投资间接引发的消费,投资的贡献率仍然超过50%。所以,不难得出实质性结论:中国近10年来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投资都是中国近十年GDP增长的骨干力量。 此外,相对消费是一个“慢变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投资是一个“快变量”,在经济下行时可以力挽狂澜。也就是说,从政府角度,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
‘贰’ 新经济增长模式是什么
模式
1. 成本导向的模式
2. 产品服务差异化的模式
3. 市场细化后的集中战略模式
4. 科技创新的新产品新市场模式
5. 销售渠道改革整合资源模式
6. 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分析后的重组
其一,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认为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进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就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的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其二,新增长理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修正是,放弃了技术外生化的假定,突出技术的内生性,强调大部分技术或知识经济主体源于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识投资的产物。其三,新增长理论指出了边干边学以及知识外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厂商可以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学会很多东西,其知识存量是投资量的函数。其四,新增长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新增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对外贸易的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参与贸易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获取边干边学和知识外溢效应。其五,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新增长理论重新确立了政府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该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维持并促进长期增长的经济政策。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
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
(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叁’ 请问什么是投资拉动
用比较白的话说吧,投资拉动是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映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指标上就是GDP增长,投资金额是GDP的组成部分,投资增加了,GDP自然就增加了。
实际上作用原理要远复杂于上面的表述,投资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带动各个领域的增长、增加,这也是一种拉动作用。
‘肆’ 投资为什么能拉动经济
如果你是种地的,劳动的成果是大米。自己种自己吃,自己吃不完时就有剩余,剩余的这部分大米你养一头牛或请一个劳工帮你种地就可以收获更多的大米。剩余的大米就是投资,生产出更多的大米就经济的发票。这是最基础的投资模型。
‘伍’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是出口依赖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
1.按照西方经济理论,促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因此,按照一国经济发展动力来源可以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消费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出口拉动型。
2.美国就是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经济,所以金融信贷产业非常发达。但是在中国,由于亚洲国家民众的高储蓄习惯,而且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国民储蓄较高,消费需求不旺,所以我国经济依靠消费拉动并不明显。
3.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出口创汇,引进外资的战略,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以上,经济增长依靠外贸的比重很大,所以是出口依赖型。
4.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任务艰巨。同时,我国基于战略的考虑,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大力进行政府导向型投资,创造市场需求,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使国家经济形成了出口依赖型与投资拉动型并存的模式。
‘陆’ 2019年推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是
消费仍然是引领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从需求结构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国内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实物消费里升级类商品增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服务消费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与投资拉动型经济不同,消费拉动型经济更具发展潜力。消费对于经济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激活了产业端。不仅如此,消费还能引入竞争机制,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随着科技水平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再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众消费观念和模式不断更新和升级。传统的消费需求结构面临重大挑战。在消费端的压力下,供给端不得不加速科技更新,发展出以消费需求为主的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消费强化价格机制。在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市场通过价格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价格机制能够向生产者传递出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力度,同时也向生产者传递着生产该类产品所需要的成本。
从根本上来讲,消费拉动经济的路径还是通过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增长(GDP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但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模式更为主动。
其一,消费拉动型经济是以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导向,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初衷,更具内生发展动力。
其二,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政策效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居民对于新消费需求的愿望迫使企业更为积极地处理过剩产能,这无疑完善了市场的淘汰机制。
其三,消费需求提升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全方位的,消费不仅对产业提出了高要求,对生产者、从业者以及服务提供者也都提出了要求,这意味着社会的教育、创新、保障都需同步跟进,而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
“足不出户、网购天下”。网购早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柒’ 如何理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拉动经济增加主要看这个国家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作为农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项目的启动、开发还有消费都是靠资金来完成。农牧业靠投资发展生产力、制造业靠资金扩大规模采购物资、服务业靠投资带动消费,只有资金的投入才能让产业运行,就像汽车的燃料一样。
‘捌’ 什么叫投资拉动,外向主导
投资拉动:比如投资铁路建设,总的需要工人和钢材吧,就的给工人和工厂付钱,这样就可以拉动消费,工人有了钱就消费,工厂有了钱就可以买原料,整个经济就能活起来
外向主导:就是靠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比如向美国出口玩具,中国的海关可以有税收收入,工厂也有收入。
‘玖’ 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008年,在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3%下降到9%,增幅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此国务院决定实施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扩大内需,确保2009年我国经济8%的增长率。在前不久召开市人大五届三次全会确定,为了确保我市经济平稳增长(GDP49.5亿元,增长15%),因此必须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以投资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怎样看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呢:
一、投资是怎么拉动经济的
投资作为一种特殊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拉动社会消费两方面作用。
第一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也有人理解为推动作用)。从本质上看,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产手段上,即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社会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增加,这是投资最基本特征。我市这些年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主要就是依靠投资的拉动。2006年全市GDP增长19.94%(用现价计算,下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49%,投资拉动GDP增长18.30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GDP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仅3.76%,投资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2008年年全市GDP增长21.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74%,投资拉动GDP增长17.83个百分点,这就说明了我市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依靠投资的推动。到2008年底,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资累计达到33.7亿元,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江联造船有限公司一期扩改工程完成投资3.3亿元,船舶生产能力提高到24万载重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二期扩改工程完成投资2.57亿元,日采矿能力达5000吨;江西凤竹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江西华瑞石化纺织有限公司投资完成2亿元,全市纺织生产能力提高到20万锭。如果这些年我市没有像亚泥、武山、江联、凤竹这样大手笔的投资,我市经济怎么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呢!因此,投资对经济的推动,就像是加油站、助力器,主要就我市经济发展增添发展后劲,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这是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的这是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最本质体现。
表1 2005-2008年投资贡献率 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GDP 255447 17.10 306377 19.94 352403 15.02 429672 21.93
1、最终消费 109530 7.02 112234 2.47 122002 8.70 154046 26.27
2、资本形成 176081 21.44 222813 26.54 255899 14.85 318736 24.56
3、货物净出口 -30164 -28670 -25498 -43110
消费贡献率 19.25 5.31 21.22 41.47
投资贡献率 83.31 91.76 71.89 81.32
出口贡献率 -2.56 2.93 6.89 -22.79
消费拉动点数 3.29 1.06 3.19 9.09
投资拉动点数 14.25 18.30 10.80 17.83
出口拉动点数 -0.44 0.58 1.03 -5.00
第二是拉动社会消费(拉动作用)。投资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增加投资必定要体现在对有效需求形成的贡献,即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上,通过有效需求的增加,而拉动经济发展。这就是拉动作用。投资作为需求拉动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它拉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需求,比如,我们要投资建设,就必须要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但是就我们瑞昌市而言,没有钢材、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等厂家,我们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就会拉动其他地区相关钢材、工程机械和相关的机械设备的消费,因此拉动的是对全社会而言的,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为什么要拿这个问题拿出来说说呢?从整个宏观经济层面上来讲,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一部份,它不可能大于GDP,投资,但是在一个局地区或一定时间范围内来讲,因为它拉动的是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瑞昌市的需求,从理论上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GDP总量是完全可能的。从现实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跳跃发展趋势,出现投资总额大于GDP总量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湖口县,2006、2007和2008年GDP总量分别为13.67亿元、23.72亿元和38.07亿元,而2006、2007和2008年三年的投资总额分别为17.55亿元、39.18亿元和55.25亿元(祥见表2),出现了连续三年投资总量大于GDP总量,所以才有湖口县经济的喷井式发展,永修县也有类似这种现象,所以永修这两年发展要快于我们。这两年我市经济发展滞后了,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市经济要在九江进入排头兵的行列,就必须有投资的跳跃式发展。因此,从投资拉动经济的角度来讲,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达63亿元,理论上是可行的,现实上是必要的。
‘拾’ 什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1、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