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
池塘养鱼,按照传统的青草鲢鳙鲤鲫混合放养,比例有严格的限定,滤食性(吃浮游动物的鳙鱼或浮游植物的鲢鱼)、草食性、杂食性,池塘如果大,而且换水方便的话,建议养殖甲鱼,如果水田里有冷水的,还可以养殖虹鳟鱼。但是这些都是比较费人工,技术性也较强,投入也比较大。如果鱼池合适,建议养殖泥鳅,养殖密度大、病少、饲喂简单,具体的根据实际来看,有图最好,可以补充问题或留言联系我,再具体分析。
❷ 十个养鱼的九个说亏钱,到底养鱼赚钱不赚钱,哪位大哥告诉我
如果能找准市场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减少养殖成本,做到科学养殖,那么还是挺赚钱的。养鱼赚钱,与所养品种、养殖成本投入、市场行情有关:
1、池塘浅产量低
由于淤泥的沉积使池塘变浅,使池塘有效养殖水体减少,产量下降。
2、耗氧增加易浮头
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养殖过程中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需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底部缺氧,继而造成池水缺氧,引起池鱼浮头,经常浮头就会影响鱼的生长,浮头严重时会导致“泛塘”,引起死鱼事故的发生。
(2)养鱼的经济效果怎么样扩展阅读
养鱼注意事项
1、硬度(DH值)︰水中钙、镁等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多少。一般以德国标示法为准,计为DH。即以每升水含氧化钙10mg为1DH。小于6.5DH为软水、大于DH6.5为硬水、6.5DH为中等硬度水。一般来说观赏鱼对硬度回应并不激烈,只是繁殖期对硬度的要求就必须苛刻一些了。
2、盐度(saltness):一公斤水中含有多少无机盐。海水一般为千分之三十到三十七。淡水同样存在盐度问题 ,只是不那么明显。养海水鱼或汽水鱼科等半咸水域的鱼的时候,这一指标一定要注意。
3、水温(temperature):水体的温度。作为变温动物的鱼类,生存于不同自然水域的鱼类,由于自然水体的水温不同,使得它们也具有不同的适应水温。
通常热带鱼为狭温性动物,水温不能低于20摄氏度,部分品种甚至需要高达30摄氏度的温度才能生存。相反寒带、南北极圈鱼类适应温度不能高于10摄氏度,不然它们一定会热死。
❸ 养鱼赚钱吗
养鱼赚钱的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当收成好就有可能赚钱,当投入过大,收成和需求变少则可能赔钱,当市场售价一再下跌,有时甚至接近成本价,养鱼户稍有不慎就亏本。
一般情况下,成鱼池中的野杂鱼较多,它们同主养鱼类争食、争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精养池中合理套养经济价值较高的凶猛性鱼类,既能消灭池塘中的野杂鱼,还能进一步提高鱼池的经济效益。
以黑鱼为例,每亩套养规格为100克/尾的黑鱼30尾,黑鱼的起捕率按70%计算,当年的商品鱼规格可长到2~3千克/尾,每亩可产黑鱼成鱼40~50千克,按12元/千克计算,每亩池塘可以收入500元左右。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要坚持每天巡塘。平时要做好巡塘工作,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强化巡塘,要密切注意观察鱼、虾、蟹等水生养殖动物的吃食情况和行为。
并做到投喂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及时发现缺氧预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浮头泛塘事故的发生。
高温季节养殖对象的摄食量增加,在灵活掌握“四定”要求进行投喂的同时,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吃食时间和残饲量等进行调节,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不宜过多投喂,从而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❹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农村挖鱼塘,养鱼到底多赚钱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农村有一个说法,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卵,虽然看似鱼塘里什么都不会有,但过一段时间里面就会长很多的野草,并且鱼塘里开始有了小鱼的游动,而我们知道现如今,由于国家对于农村发展大力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可谓是农村人创业赚钱最直接的方式了,而其中水产养殖——养殖鱼是最为常见的,而这样的市场行情,让很多人纷纷想投身于水产养殖,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2019年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农村挖鱼塘了?其实原因很简单,赚钱呀!当然了,除此还有其他原因,接来下我们听听老农是怎么说的!
所以在农村挖鱼塘,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而且随着环保整治的阶段性成果,政策必定会优先惠农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有规模规范的鱼塘必定会获得政策的大力优先扶持,而有眼光和想法的人自然会想着抢占先机,不过,不排除一些人打着养殖的旗号来争取创业扶持,得到补助和低息贷款,然后再钱生钱。
❺ 想要投资鲢鱼,鲢鱼养殖经济效益怎样
一般一亩鱼塘生产量在1000斤上下,假如按亩产值800斤测算,花白鲢亩产量400斤,白鲢350斤,花鲢50斤。现阶段目前市面上花鲢白售价为8元/斤上下,白鲢售价为6.5元/斤左右,花鲢售价约在10元/斤上下。因此养鱼全年收入约为5975元上下,减掉成本费的盈利约为2675元上下。养殖中后期(5-7月份)1~2次发售,捕大留小,散养的大规格型号花鲢鱼的种类中后期应绝大多数起捕,缓解企业水质鱼负载。推行花白鲢增产方式的大河面,今年初务必对于实际湖库状况作出水产品养殖计划方案。
花鲢在中国的遍布范畴很广,生长发育在谈水湖水、江河、水利枢纽、水塘里,是中国的独有鱼种,也是水塘养殖及水利枢纽水产业的关键目标之一,经济价值较高。一般一亩鱼塘生产量在1000斤上下,假如按亩产值800斤测算,花白鲢亩产量400斤,白鲢350斤,花鲢50斤。现阶段目前市面上花鲢白售价为8元/斤上下,白鲢售价为6.5元/斤左右,花鲢售价约在10元/斤上下。因此养鱼全年收入约为5975元上下,减掉成本费的盈利约为2675元上下。
❻ 农村养鱼前景怎么样
大家好。我是农村啊妹,养鱼其实也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对于农村人来说没有什么收入,搞个鱼塘也能带动一下经济来源,本人在老家搞了一个鱼塘,放了几十鱼苗,这两年前景还好,城里人喜欢纯天然的,喜欢自家养殖的,一般销售在县城里面,多的时候搞批发,少的时候自己拉车去买一下。大家收益还可以。想要一起了解更多我们可以做个朋友一起来发家致富。
❼ 怎样提高大水面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库、湖泊等大水面,一般均为灌溉及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因此,在大水面从事渔业生产时,不仅要考虑渔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不污染水质,保持大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使两个效益统一,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要求鱼类养殖期间既不能污染水质,又要有助于净化水质,所养鱼类只能充分利用水域中的天然饵料,不能人工投饵或施肥。
(2)选择合适的放养鱼种为了提高渔业和生态的双重效益,必须选择既能以水域的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等)为主的鱼类,又能使水体起到净化作用,这就是“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养殖技术。如有的大水面以养鳙和大银鱼为主,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兼食浮游植物,银鱼除摄食浮游动物外,还可摄食水体中的小杂鱼虾,可起到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净化水体的目的。
(3)确定合理的放养量根据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合理的渔产力水平来确定放养量。放养鱼种的规格应大些,一般为50克/尾,在冬季投放,2年内可形成鳙的产量,大银鱼亲鱼规格为150尾/千克左右,所产的卵粒饱满,受精率较高。
(4)加强管理年代较久的水库及湖泊内,往往有多种食鱼的凶猛鱼类,如乌鳢、_、鲇、_等,必须加以清除。在大水面的进、排水口设置双层拦鱼网,防止逃鱼。定期(1~2个月)拉网检查鱼的规格、生长情况等。如发现密度大、规格小,可进行适当捕捞,稀疏密度,增大规格。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❽ 现在回农村养鱼怎么样花鲢鱼和白鲢鱼哪个经济效益高
首先、回农村养鱼肯定是可以的。至于花鲢和白鲢鱼哪个经济效益高咱下面来分析下:
白鲢和花鲢的区别
1、白鲢和花鲢的头都比较大,尤其是花鲢的头,占整个身体的1/2甚至更多,因此花鲢又称“胖头鱼”,以头部肉多而知名。
2、因为它们都生活在水上层,据钓鱼人说,钓白鲢和花鲢的钓法非同一般,用的是浮钓法。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鱼钩离水面的距离有点不同,钓白鲢40公分深,钓花鲢60公分深。并且,钓白鲢用酸饵,钓花鲢用臭饵。
3、花鲢,头大,身上有淡黑色斑点。白鲢,头小点,全白鳞,无黑色斑点。
有这样一种传说:过去有一人家准备宴客,下人作了一道鳙鱼菜,主人只见其头而不见其身,觉得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把这道菜撤了下来,并嘱咐下人:“你们拿去吃吧”。过去下人多称“庸人”,于是这种鱼也被称之为“鳙鱼”,指不能上“台面”的菜。
按照现实的理解,花鲢性不急、温顺,似人"庸庸碌碌"而无为,故名"庸"鱼(鳙鱼)。
六、主养或专养花鲢
除非有专有特长的技术,主养或专养花鲢也是可以的,但依照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还是不具备的,有望于今后随着科学养鱼技术的提升,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类组成也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提高鳙鱼的产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鳙鱼能摄食的浮游动物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在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后,硅藻、甲藻、隐藻,可能会成为优势种群,为浮游动物的天然饵料提供也相应丰足,当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了,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
根据有人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
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或必须要少量的搭配鲢鱼为好,方可促进主养鳙鱼的生长,否则,鳙鱼也会生长不良的,因为浮游植物过多而浮游动物又消化吸食不完浮游植物,也对鳙鱼来说是不利的。
目前,在常规条件下,混养花白鲢时,大约每亩200-300尾,其中,白鲢150-200尾,花鲢50-100尾。
❾ 白鲢活鱼养殖面积越来越大,白鲢活鱼养殖经济效益如何
鲢鱼有两种:一种是白鲢,也叫连子鱼;一种是花鲢,也称胖头鱼,均较适合清蒸,烧、炖也较适合。鲢鱼的头与豆腐煮汤,也是百姓家一道美味佳肴。鲢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一般来说,要想白鲢活鱼的产量高,养殖的合理密度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放养数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三十亩的鱼塘,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养鱼的话,其还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
现在国家支持养殖业力度越来越大,不像以前在农村养殖白条鱼的少之又少,可现在是比较普通的了。白鲢鱼是淡水鱼,就和它的三个兄弟一样,多数都生活在淡水里。但是我们在一些河口区的养殖池塘中也经常会见到一些四大家鱼,这些鱼也能够在一定盐度的池塘中生存。白鲢是属于淡水鱼类,池塘的盐分过高,不适合白鲢的生长。盐分代表每千克水中所含盐分的含量,是衡量水体环境的重要指标,它会影响水体动物的营养吸收和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