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3 04:50:48

㈠ 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人民的认知得以同步,在短短的时间内使人民达成共同的认识,凝聚人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如在“非典”时期我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向人民宣传正确的预防知识,宣传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中国人民激昂士气,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可大众传媒这种振臂一呼的力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谎言变成真理,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被蒙蔽、被误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如在“非典”时期,有人借手机短信、互联网发送“北京即将封城”等假消息,使得民众心理一度恐慌,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不同的传媒途径带给我们的信息角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即使是从同样的传媒途径获得信息,每个人通过信息形成的态度也会有很大差别,因为人对于传媒是有主动选择性的,在传媒途径众多的今天,我们要学会恰当地选择传媒搜集信息,同时要合理地采集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学会主动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手段,让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㈡ 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中,大众传媒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媒体视角已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项事务的发展。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第四种权利”或“政体的第四个部门”,同时大众传媒的产生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在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方面也日益显着。对传播学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日益多元化,体现了大众传播在公众间的影响逐渐扩大。不同的人对大众传媒和传播学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共同的承认着这两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在某些方面左右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关键词:大众传媒 传播学 政治 经济 文化
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传媒业兴起,在多元的社会中,大众传媒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领域,大众传媒有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且,这种影响有着继续扩大的趋势,成为一种向导和风向标。
一、大众传媒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是作为大众传媒不断发展下的一种必然产物,无疑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传播学研究着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以及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大众有着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传播学在研究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企图在此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课题。在社会大众理论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被看做是大众社会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探讨大众社会,必然会论及大众传播。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而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换句话说,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意味着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相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它们作为“实物”的代替物;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处在“拷贝”的洪水的包围之中,要躲避它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二、大众传媒与政治文明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达到普遍的关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等,虽有夸张之嫌,但是它们表明,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日益重要。
大众传媒使得很多的政治事件得以公开和透明,使公众真正的参与到本国的民主建设当中去,更好的监督高层和社会管理者对于自己权利的运用。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由于煤体的介入,当代西方的民主从制度、过程、行为到心理等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
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大众传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诸多媒体对时政的报道,以及对其他国家所发生的改革和政策的剖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国领导者的决策和人民的选择。同时,媒体的监督作用日益表现出强大的威慑力和震撼力,“不怕上告,就怕见报”的业界谚语就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多数媒体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他们在社会上更多承担的是监督者的角色,帮助人民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这种角色在媒体所拥有的功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媒体失去了监督政府和社会的功能,必定会被时代所遗弃,被人民的选择所淘汰。
大众传媒在对人物的宣传方面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一个民主制度健全的国家,在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的时候更多的是竞选,而在竞选的过程中,所有的竞选者无一例外的都会很好的把握和利用大众传媒这件工具,以使更多的人知晓自己,知晓自己的观点和执政理念,获得更多的选票。对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对其进行思想的教育,而这时则更加有益的是榜样的力量。因此一个有远见的国家会利用这个平台宣扬自己所推崇的观点和践行这种观点的人。
所以说大众传媒在政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这个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愿意选择媒体来对政府进行监督,而不是选择政府内部的监督机构,媒体的这种社会赋予的功能是任何其他的机构所无法代替的。在更多的时候,总是媒体将政府的腐败和丑闻暴露在阳光之下,这种威慑力也足以体现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大众传媒与经济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曾明确提出传媒的经济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提供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等。他指出,大众通过信息采集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传媒业同时兴起的是广告业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依靠传媒业为媒介,在各个角落展示着各自的丰富多彩的产品文化,同时也在拉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广告业经营额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告业的巨大繁荣,而这种广告业的繁荣又会深刻的影响日常人们的生活。当你在购物时,商场中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判断,促使你做出某些并不出自本意的购买行为。当你在菜市场买菜时,眼前也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无论这些广告的产品是否对你有用,你都无法从广告的世界里逃脱出来。广告依托大众媒介,追求的就是视觉的不断冲击,企图影响着你的判断,这就在企图影响着你的生活。

㈢ 媒体广告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媒体广告对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传递经济信息,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对于人民生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㈣ 广告在传媒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媒除了继续承担宣传喉舌的传统职责,还肩负着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充当创意领跑者(传媒总能凭借领先于社会一般机构的先进思维、洞察力和信息渠道,而作出富有开创性、前瞻性的办法举措)、纽带(连接政府、民间、企业)和孵化器(指依托技术、宣传资源和执行力这三大优势,媒体本身就在不断孵化、催生众多文化产业创新项目)这三项新的功能。

传媒强大的创意、策划、宣传、执行能力,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都必须借助传播设施。这类传媒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手机通讯,等等。大众传媒视之为普通大众所使用的传媒。

(4)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广告语一定要口语化,口语容易记住、容易理解,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是书面语,喊出来很难被记住。

视觉上要绝对突出广告口号和品牌名字,如果有独特的视觉符号就要重点,显眼比优美更重要。

留二维码基本无用,在电梯里的人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时间更没有网络和耐心去扫码,除非有不可拒绝的理由让人扫码。

㈤ 媒体对社会起到什么作用

一个兴旺发展的传媒业也可以将一个国家提升到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

除了教育社会和促进国家团结,一个兴旺发展的传媒行业还可以给任何一个国家提供第三个关键的益处:它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国际社会中的中坚地位是为那些最令人渴望也最能吸引外国投资的国家而保留的。作为回报,那些国家可以在全世界输出他们的文化。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美国强化其国际地位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覆盖全球的电影市场。确实,从其他国家流入的技术、创造力和人力不仅造就了美国电影业的辉煌成功,而且使它成为世界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好莱坞也因此成为了国际性的娱乐中心。事实上,好莱坞制作的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让人立即感受到,它不仅是洛杉矶本地的创作,而且是多个国家才华的凝聚。

1997年最成功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由加拿大导演执导,美国和英国的演员加盟演出,摄制组来自墨西哥。

2002年最成功的大片之一,《终极战警》(X-Men),由英国和澳大利亚演员出演,美国导演执导,摄于温哥华。

好莱坞仅仅只是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工作的地方。当全球最顶尖的专业人士和艺术家们,都因受到出色传媒业的吸引而聚集到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的时候,这个行业注定会繁荣。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集聚世界上最出色的人才,这个国家也将享受到国际上的善意和羡慕。

英国通过其国际性的图书印刷赢得了这样的仰慕。英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使其成为世界文学上的领导者。作为图书印刷业的发源地,英国印刷业创造出了超过30亿美元的产值。而也正是英国出版商从海外吸收的人才和创造力,使英国的文学写作受到如此独特的拥戴。在过去两年,英国最畅销图书的作者中,有35%不是英国人。而在过去25届英国年度最负声望的文学奖项——布克奖的获奖者中,有11人是外国作家。随着亚洲、非洲和印度作家大批涌入英国出版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成功地提高了他们本人的声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所到国家的国际声誉。

中国具有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媒体和娱乐中心的潜能

中国的大城市也可以做到像好莱坞和伦敦那样成为国际创造力的集聚中心,并成为本国家的显着象征。中国具有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媒体和娱乐中心的潜力。中国公民要寻求正在繁荣发展的中国媒体自己生产的作品,而不是通过包括非法盗版在内的各种手段从国外获取娱乐资料,这样也同时会帮助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如此爆发性的成长,中国不仅有效仿美英个例的潜能,而且也有以美英个例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取得自己更大成功的潜能。

美国和英国传媒业所设立的高标准仅仅是个开始。如果这些国家是传媒受惠者中闪光的实例,那么中国的未来将会更为光明。

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机会去更自由、更大胆、更富有成果地发展传媒产业。长久以来,美国和英国在世界传媒中享受着快速的发展和占据主导的地位,但实际上他们的发展被过度管制所限制。电视业是美国关键的媒体行业,而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通过额外、过时的市场限制,继续扼制电视广播免费传播的发展,结果令这个关键行业中的关键广播网置于危险境地,同时也令整个美国传媒市场的未来面临风险。

在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经济上和管理上所受到的过分偏袒,是我们看到的另一个阻碍电视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只要这个由政府支持的电视平台继续享有过多自主权,像数字卫星电视这样的新兴收费电视服务就得继续挣扎着,将高质量的新型服务传送到需要它的观众中去。

也就是说,中国有比任何其他先行的国家更有可能成功地发展它的媒体产业。国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监管体制,一方面要规范正在发展的媒体产业,一方面又不能将它们管死。这样,中国才能建立一个模范的媒体产业,发挥公民的聪明才智并取得世界各国的支持。

让开放的市场发挥其潜能并不意味着权力的丧失。恰恰相反,当政府从拥有和管理媒体产业到监督和规范它们的发展和成长,领导层和百姓都会受益匪浅的——从一个更富强的国民经济中受益,也从更广泛的公共教育、民族团结和更高的国际地位中受益。

书籍、报纸、电影、杂志和电视,这些都远不止是闲暇的消遣:它们是一个民族参与世界范围伟大思想交流的必经之路。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流通物,媒体行业是这些信息的提供者,当媒体的服务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时候,它的作用将是不可限量的。

让开放的市场发挥其潜能并不意味着权力的丧失。恰恰相反,当政府从拥有和管理媒体产业到监督和规范它们的发展和成长,领导层和百姓都会受益匪浅的。

㈥ 传媒的影响是什么

一、大众传媒的发展加强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力,但造成受众之间的“知沟”现象日益明显

过去,我国社会有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社会宣传及学校教育之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现在,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从传播学意义上说,我国传统社会是冷的社会,现在的大众社会是热的社会(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冷的社会是高度集中、秩序化、强调服从的社会,热的社会是高度参与、自由化、强调个性与创新的社会),①这种转型正是从传统社会向大众社会、冷的社会向热的社会转型。在这种转型中,大众传媒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媒介舆论成为了舆论传播的主要形式;而且转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判断是非好恶的标准、为自己人生准确定位有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道德发展始自学习。青少年是成长中的一代,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认知学习来适应社会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形成完整的人格。其中,大众传媒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学习途径。大众传媒从报纸、电影、广播、电视到现今的互联网络,已经集看、听、说、动、玩于一体,传播的信息可以被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接受,突破了识字率对受众规模的影响;它还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使得成千上万的人们尤其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跟风”心理极强的青少年在短时间内成为大众传媒的接受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发布的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计算机达2083万台,www站点已达371600个,互联网络用户已达5910万,而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这些用户中,青少年是主体,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37.3%,18~24岁的用户占37.3%,25~30岁的用户占17.0%。其中,学生就占了28.0%,教师占6.2%,公务人员占8.0%。现在各种传媒的普及率都已比较高,而且正呈上升趋势,正因为如此,大众传媒的刺激和动员对正处于转型社会中的受众(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特别是那些思想道德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的影响甚为剧烈。
按照人们的一般观念,大众传媒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但1970年美国着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了着名的“知沟”理论假设:在大众传媒传播各种信息的过程中,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产生一种“马太效应”,即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贫”、“富”差距并非无条件的消失,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观察到在信息和知识方面“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②许多研究发现,“知沟”现象确实存在。过去由于受受众规模和媒介传播信息容量的影响,受众之间的“知沟”现象存在但并不是十分明显。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知沟”现象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新传播技术采用带来的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使得“老的知沟”未能填平,而“新的知沟”又不断出现,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知沟”现象的存在与扩大,对那些信息贫穷的青少年来说,道德认知特别是“道德文字”、“道德图像”、“道德声音”的缺乏,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素养的获得,进而影响他们的道德感,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难以转化为他们的个人品德,甚至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当然,“知沟”现象的存在与扩大还造成了教育对象分为更多的层次,对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挑战。究其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P·J·蒂奇诺认为除了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等因素以外,接触媒体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经常与媒体接触的青少年,其信息量之大,占有知识面之广之快,就整体而言,是未接触的青少年所不能相比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对策,缩小社会的“知沟”,如继续推进大众传媒的廉价化、大众化和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特别要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媒体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或素养。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创造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环境,但使得环境更加复杂且管理趋难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环境主要可分为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社交环境。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各种信息以惊人的速度飞越空间,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大量传播可复制的讯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不仅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和观念受到冲击,而且也给传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人际关系带来了变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插入了“第三者”——大众传媒,它在大众社会起着一种“认同中介”的作用,即大量传播、复制的信息使社会取得文化认同和意识共识。③受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中接受教育,“媒体现实”的道德培养作用是非常强的,J·格伯纳的研究确认了大众传媒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对受众成员的主观现实的影响。④广大青少年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直接经验太少,往往靠大众传媒提供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参考框架”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加上青少年对大众传媒提供的东西多信少疑,就更增加了它的信度和效度,使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潜移默化地形成或改变了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信念。
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为我们创造了青少年道德教育新环境的同时,也使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化了。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使得大众传媒上的信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它一方面为青少年学习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信息都可能存在,真实的和虚假的、科学的和愚昧的、健康的和污秽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信息同时并存,广大青少年如果有意无意地浏览了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就可能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影响力强大的虚拟环境,而且使得国内文化和西方文化直接发生碰撞和激荡,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在形成,求知欲、探索欲十分强烈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其负面影响。
在大众传媒不发达或大众传媒开放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社会和家庭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有关报道内容和过滤有关信息予以有效控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连网络这种新的道德教育环境不仅复杂,而且教育者对它的管理(控制)也越来越难。虽然政府、法律对传播信息进行了控制,但一些传播媒介为了最大可能地盈利,采用各种方式传播不健康、低格调的内容。这些都是钻管理上的空子来传播低级庸俗的内容,招来一些低层次的读者,扩大发行,以此赚钱,殊不知在刺撞青少年眼球的同时也在毒害他们的灵魂。当然,传统的媒介形式还可以通过“把关”来控制不良信息,但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媒介组织的“把关人”角色越来越淡化,甚至失灵,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广大教育者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大众传媒这一新的道德教育环境,要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抢占和利用大众传媒这块道德教育阵地,并加强研究,管(对大众传媒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导(以积极健康的主流信息进行引导)、建(积极建设道德教育媒体)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更好地发挥它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的转变,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很长时间里,青少年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说教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式德育;后来,书籍、报刊、电视等传播媒介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宣传、鼓励、教育、引导、批评等道德教育功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代德育逐渐走向开放。但这些方式传播道德教育信息的速度、容量、效率都是比较低的。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极大地改善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物质条件,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达到省时、省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的转变。第一,大众传媒使得信息多样化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由教道德向教青少年如何选择道德转变;第二,大众传媒使得信息有很强的渗透性,这必然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由公开、正式转向隐性、渗透;第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运用了电视、录音、录像、投影等媒介形式,增强了吸引力,大大提高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第四,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大范围的社会宣传教育和小范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而强有力的影响作用。最后,网络的应用,出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远程教学和网上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变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为互动式、引导式的宣传教育,而且变传统的单纯语言表达为借助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的表达,加深了印象,强化了效果。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是不容置疑的。它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一,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人们处在一个信息的海洋之中。这些庞杂多样的信息交织在一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形象、色彩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人们的感官,精神意义明显削弱,情感教育缺乏,而且使青少年对大众传媒过分依赖,造成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大众传媒正侵蚀着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有效控制,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干扰。第二,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污染对广大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使青少年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出现反叛和回归的波折,可能使部分意志薄弱者由欣赏走向趋同,由无意识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甚至走向犯罪,以致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第三,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在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络上进行信息资源的垄断和信息输出,使得外来文化与日俱增,在扩大文化交流的同时,文化霸权也愈发明显,这就使广大青少年接受的信息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他们已接触到的道德要求产生新的矛盾和对抗,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育的效果。第四,现代大众传媒具有极大的自由和交互性,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络还提供了似乎没有时空限制、没有道德约束的虚拟环境,广大青少年更愿意与其双向交流,而不愿意把信息反馈给教育者,从而导致教育信息反馈的弱化,进而影响教育的效果。最后,过去我国的大众传媒机构大多作为事业机构而存在,是非盈利性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传媒不得不走向市场,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大众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许多媒体为了争夺、迎合更多的受众,而流露出媚俗、猎奇的心态;同时为追求利益使得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有偿新闻等现象屡禁不止;加之目前监督、监控和管理技术尚不完备,致使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扭曲和价值观念的偏差。这些都严重弱化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效果。

㈦ 经济新闻的作用有哪些

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因为它多重要才去关注,我认为国家经济新闻去听一听的话,自己对于一些新闻或者说某些事情的走向等会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随大流的去跟着别人去想去做;有些时候自己说的话内心的想法,会影响自己的行为走向,所以多了解一些东西,多去探究,对于我们做出较为客观的评判是有帮助的。

阅读全文

与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花象征爱情 浏览:309
五羊有什么故事 浏览:735
护理大专生可以考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582
舒适经济运动哪个模式省油 浏览:696
微信健康码证件号码怎么填 浏览:45
为什么唐山自古出美女 浏览:39
你听过哪些大蛇的故事 浏览:540
如何化解婚姻上小人 浏览:166
鹿邑县域经济怎么样 浏览:736
爱情小说开头怎么让男主和女主见面 浏览:962
婚姻修复咨询一般要多少钱 浏览:911
什么才是幸福的家 浏览:825
深度婚姻是什么意思 浏览:874
事业编考公务员可以做什么生意 浏览:398
幸福在哪里90字 浏览:535
婚姻宫怎么看配偶 浏览:1001
洛宁县事业单位工资有多少 浏览:230
人在爱情中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浏览:216
我国经典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的 浏览:874
省直事业单位联考考什么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