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江西各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排名,
江西各地级市排名
GDP:
南昌770亿元
赣州398.01亿元
九江 356.76亿元
上饶301.1亿元
宜春289.5亿元
吉安242.86亿元
抚州204亿元
萍乡 172.56亿元
景德镇 165亿元
新余134亿元
鹰潭96.37亿元
财政总收入
南昌102亿元
赣州38.35亿元
九江 35.08亿元
上饶26.8亿元
宜春25.33亿元
吉安22.68亿元
萍乡18.88亿元
新余18.18亿元
景德镇13.27亿元
抚州12.9亿元
鹰潭10.66亿元
消费品零售总额
南昌235亿元
赣州134.91亿元
上饶123.8亿元
九江100.03亿元
抚州92.9亿元
吉安81.26亿元
萍乡54.6亿元
景德镇44.1亿元
新余39.5亿元
鹰潭28.59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南昌178亿元
九江 73.14亿元
新余46.0亿元
赣州45.32亿元
宜春42.8亿元
萍乡42.37亿元
景德镇38.2亿元
上饶38亿元
吉安31.2亿元
抚州26.8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南昌350亿元
赣州158亿元
上饶152.8亿元
九江 140.07亿元
吉安100亿元
萍乡95.9亿元
抚州91.5亿元
景德镇88亿元
新余68亿元
鹰潭43.92亿元
利用内资
南昌185.44亿元
赣州176.11亿元
九江 159.03亿元
上饶157.5亿元
宜春133.12亿元
吉安111.5亿元
抚州95.4亿元
萍乡85.46亿元
新余44.1亿元
利用外资
南昌7.16亿美元
赣州5.39亿美元
九江 3.08亿美元
吉安1.51亿美元
上饶1.32亿美元
宜春1.29亿美元
萍乡0.51亿美元
新余0.51亿美元
抚州0.43亿美元
㈡ 临川区的经济
民国23年(1934)城区就有私营商业1340家,城区内百货、南杂、银楼、药材、竹木用具等各种店铺林立。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类市场蓬勃发展,城乡居民购销两旺。至2003年,全市拥有各类市场近80个,面积近25万平方米。
201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9.5亿元、增长13.3%;临川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4亿元、增长3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7.93亿元、增长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4.5269亿元、增长19.3%,比上年净增2.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2亿元、增长18.9%,比上年净增1.69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1.61亿元、增长27.1%,比上年净增2.48亿元,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9.9%,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2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92元,增长16.1%。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川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全区53家国有企业已改制47家。临川区工业多次被评为全省工业八强县区。
截止到2012年临川(抚北)工业园区为国家立项批准的江西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10000亩,其性质融承接沿海地区传统产业的转移和发展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临川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充足,新型通讯、网络业务一应俱全,已开发使用面积约4800亩,并具备了承接项目入园的能力;两座110KV变电站已建成运营,形成双回路供电网络;一座日供1万吨的自来水厂为园区供水;园区内及附近有物流中心8家,货运场9个,物流、货运设施完善,能为进园企业提供良好的建设、生产硬环境。2007年园区32户投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上交税金1.5亿元以上,安排就业12000余人。 截止到2012年临川是个农业大区,有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83.6万亩。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兼有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柑桔、红薯、玉米、绿豆等经济作物,农特产品有临川西瓜、临川菜梗、青泥柑桔、七里岗生姜、莲源茶叶等。临川形成了以黄栀子、西瓜、花卉、蔬菜为四大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黄栀子面积达6万亩,西瓜22万亩,花卉1.5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田露”牌西瓜、“安石”牌菜梗、“老农”牌葛粉、“华茂”牌蜂蜜等10余个产品在江西崭露头角。临川还是江南最大的黄栀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西瓜之乡之一。
㈢ 上饶市的人均GDP在全省排位如何在全国呢
果然能吹~~江西再多几位上面的仁兄,有如此好的'口才'.那么江西全省经济赶英超美就应该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了~~~~~~~~~
㈣ 江西最发达的20个县
江西最穷的十个县:
1、兴国县:17599元
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兴国是中国着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
2、永新县:17485元
永新县,江西省吉安市辖县,地处江西西部边境,罗霄山脉中段。
3、修水县:17301元
修水县是江西省面积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县,是江西省地区副中心城市和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4、宁都县:16040元
宁都县 江西赣州市辖县,三国孙吴嘉禾五年(236)建县。
5、安远县:15130元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东毗会昌、寻乌县,南邻定南县,西连信丰县,北接于都、赣县。东西宽约48.8千米,南北长约84.6千米。
6、石城县:14663元
石城县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长汀县,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市广昌县。
7、乐安县:14229元
2015年,乐安县年生产总值为47.10亿元,位列第93名。统计人口总数为37万
8、鄱阳县:13644元
鄱阳县,古称番(pó)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
9、余干县:13286元
余干县,江西上饶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与万年县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县,南与余江县、东乡县毗邻,北邻鄱阳县、都昌县,全县通行赣语。
10、都昌县:13059元
都昌县,别名“枭阳”,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自汉高祖六年设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孕育了东晋大司马陶侃、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等名人。
江西最富的十个县:
1、昌江区:128571元
昌江区是江西省景德镇市下辖的一个区。地处景德镇市西南部,以“昌江”而得名。
2、浔阳区:118132元
浔阳区,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市辖区、市中心城区,是九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科教和交通中心。
3、庐山区:95243元
庐山区,现已撤销;现为濂溪区。原江西省九江市的市辖区,紧靠九江市中心,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南依旅游避暑胜地庐山。
4、共青城市:93170元
共青城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鄱阳湖之滨,庐山南麓,是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
5、青云谱区:87615元
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区的南部,面积43.17平方千米。
6、渝水区:86187元
渝水区是江西省新余市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
7、月湖区:86014元
月湖区位于鹰潭市中部,信江中下游,东、南邻贵溪市余家乡,北邻贵溪市鸿塘镇,西连余江县洪湖乡。
8、青山湖区:84388元
青山湖区是江西省南昌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城东,赣江下游,青山湖畔。
9、西湖区:81847元
西湖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心城区。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的美誉,西湖区面积为39.2平方千米。下辖10个街道、1个镇和1个农场 。
10、湾里区:74466元
湾里区位于南昌西郊,距市中央18千米。东南邻新建县,西毗安义县,北接永修县。全区总面积251平方千米。
㈤ 现在上饶的经济怎么样
2009年1月23日,上饶市统计局发布了2008年上饶经济运行情况。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8.3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同比增长34.35%;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8.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同比增长22.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长11.8%;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353元,增长11.6%。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走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开放战略不动摇,坚定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放松,紧紧围绕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项目,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有效克服了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物价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不利影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经济稳步上升、动力依然强劲、发展充满活力、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稳步上升
1、总体经济平稳较快。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8.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7.9亿元,增长19.2%(全部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9.1:45.8:35.1 调整为19.1:47.4 :33.5。
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初步测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8 亿元,可比增长5.35%。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效益提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破 800万亩, 粮食总产量达57.3亿斤,增长5.31%,连续五年增产。
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市出栏生猪239万头,存栏 169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3万头,分别增长18%、8%和27%;全市水产品产量达40.4万吨。
3、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99亿元,同比增长26.5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2.41亿元,同比增长7.05%;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0.1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10.30亿元,增长30.9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09.59亿元,增长3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0.61亿元,增长40.54%。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增长26.36%;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5.33亿元,增长26.75%。重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67%。
园区经济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预计达828个,园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0.69亿元,增长 38.64%,实现利税49.2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3.29万人,分别增长19.43%和 7.05%。园区新签招商签约资金2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7.72亿元。
二、动力依然强劲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2亿元,同比增长34.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98亿元,增长23.47%;房地产开发投资86.5亿元,增长34.93%。
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7.9亿元、155.7亿元和2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9%、48.1%和26.1%。
从行业看,工业投资150.06亿元,同比增长43.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备管理业投资106.7亿元,同比增长127.7%;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3.31亿元,同比增长127.3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3.68亿元,同比增长165.81%。
2、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平稳发展。进出口总额55716万美元,增长84.58%。其中,出口47670万美元,增长 70.0%。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069万美元,增长15.0 %,继续保持两位数平稳增长。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05.12亿元,增长24.7%。
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000.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20.4 %;接待境外游客6.18万人次,同比增长43.22%;旅游外汇收入1971.78万美元,同比增长62.25%。
三、发展充满活力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51亿元,同比增长23.85%。全市社会消费品市场有以下特点:
1、城乡市场同步较快增长。全市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21亿元,同比增长23.7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0.30亿元,同比增长23.88%。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额保持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98.8亿元,增长24.26%;3、各行业实现消费额呈现较高增长势头。全市批发业零售额45.26亿元,增长30.36%;零售业零售额158.4亿元,增长20.61%;餐饮业零售额24.75亿元,增长34.63%;其他行业零售额3.06亿元,增长24.56%;4、全市各县(市、区)消费品市场平衡增长。十二个县(市、区)的增幅均在20%以上。
四、质量不断提高
1、财政收入增长有序。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8.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5%,同比增长22.8%,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三年翻番”,财政总量在全省排名从第四名前移至第三名。人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达1052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0.8%,在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基础上再提高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8.3%,在上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基础上再提高4.6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3个百分点。
2、金融支撑明显增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加快。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610.77亿元,比年初增加94.88亿元,增长18.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39.32亿元,比年初增加68.77亿元。受宏观调控政策微调的影响,我市金融机构信贷增长出现新变化,各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重点骨干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加强了对商贸企业、农业经济实体和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65.15亿元,较年初增加48.64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为5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5亿元。
五、民生不断改善
1、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随着上饶市整体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增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51元,增长12.7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长11.8%;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4353元,增长11.6 %,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报酬收入和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带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265元,比上年增加 218元,增长10.7%,增加额占全部现金收入增加额的48.4%。
2、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在食品类价格涨幅趋缓的带动下,我市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势头得到减缓,4月份以来,我市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开始回落,1-12月份降至105.9%,比前11月份下降了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居住两大类价格仍保持较高涨幅,分别达12.9和 4.0%,但分别比前11个月回落了0.6 和1.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继续保持下降,下降1.3%;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涨幅均在2.8%以下。
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及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必将对我市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但随着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效应显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演变至今,上饶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这无异给予我们比黄金更加重要的信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切实落实好促进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江西的经济发展还算稳定。
㈥ 江西那里发展的最好
1、南昌:
总人口:1100万,其中城区人口600万。
辖南昌县[县政府设置在向塘镇],新建县[湾里区改为其一个镇,县政府设置在湾里,扩入安义县], 进贤县[不变]。为了更好地接受南昌辐射,便于柘林湖旅游开发和南昌市统一对接,并入永修县,靖安县、奉新县,高安、樟树、新干、峡江。
原有区: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湾里区、青云普区 、 红谷滩区。
新增区:莲塘区、胶桥区、长凌区、京东区
发展定位:装备制造业中心。鄱阳湖经济城市群的中心。经济超越长沙、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 重要商贸流通城市,东部沿海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南昌既是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也是重要制造业基地,为长、珠三角及闽东南经济地区之腹地,乃省外大型产业及总部转移对接的基地。南昌的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软件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的水平,将南昌打造成了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已形成了六大支柱、十大产品基地。南昌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将拥有国家级以上工业园区15个、规模企业近1500家。
2、九江
总人口6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
辖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都昌县、修水县、武宁县、德安县、星子县
原有区: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八里湖新区
新增区:湖口区、沙河区
发展定位:成为长江沿岸和重庆、武汉、南京齐名的4大港口之一。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境内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线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她右邻鄱阳湖,左连洞庭水,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构成了中国南北、东西交流的轴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着名旅游城市。长江边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齐全。 九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便利的水陆交通曾促进了中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九江成为天下“眉目之地”。发达的水陆交通使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九江成为军事重镇及商业、文化交流中心。
3、景德镇 :
总人口: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
辖浮梁县[县政府改到新平镇]、乐平市、婺源县[利用景德镇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体系以及和景德镇经济一体化发展旅游业]、鄱阳县<利用景德镇的高速公路、铁路体系]、德兴市[利用景德镇的高速公路、铁路体系]
原有区: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
新增区:昌南区[瓷都大道到植物园的范围内]、湘湖区
发展定位:直升机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鄱阳、万年县城和乐平市区,形成以景德镇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中国瓷都。以陶瓷产业为龙头,化工、旅游、电子产业为辅助的江南特色旅游都市。陶瓷产业规模总产值跃居全国第一,超过佛山、潮州、淄博、唐山等。
4、赣州
总人口:1300万,其中市区人口:300万
辖有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原有区:章贡区、章江新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增区:南康区、赣县区
发展定位:珠三角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客家文化的中心城市。 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赣州是世界重要的钨产地,有“世界钨都”之称。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粤商最佳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中部六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江西融入海西经济区的示范城市、内地入闽台的重要交通枢纽,赣州还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点城市,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生产基地、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生产基地、国内知名的氟盐化工等工业生产基地。
5、上饶:
总人口:7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
辖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鄱阳六县。上饶县、广丰县并入市区,玉山建市。横峰、铅山合并。
原有区:信州区、三江新区、城西经开区 新增区:广丰区、旭日区,德兴区
定位:长三角企业投资江西的首选城市, 产业承接前沿,商贸物流枢纽,旅游服务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宜居园林城市。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大建设、县域经济大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按照“提升老城区、拓展城东区、做旺中心区、做热开发区、开发近郊景区、扮靓三江口”的“5+1”空间发展布局,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6、鹰潭:
总人口:500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
辖余江县、贵溪县[现有贵溪市改为鹰潭市雄石区,未来的鹰潭中心城区]、并入弋阳县、万年县、资溪县
原有区:月湖区
新增区:雄石区
定位:中国铜冶炼之都,赣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鹰潭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206、320国道和311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和济广高速横贯全境,迎来送往四方宾朋;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信江,向西流入鄱阳湖与长江水系贯通,维系八方情感。鹰潭已建成铁路和公路的“双枢纽”。
7、吉安:
总人口:65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
辖 吉安县、永丰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八县。
原有区:青原区、吉州区
新增区:吉水区
定位: 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风能产业基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基地、国家台商承接基地以及泰和工业园等3个省级重点工业园成为吉安经济的强大引擎,形成了以电子、食品、药品、纺织、电力、机械为支柱产业的新工业城市。
8、抚州:
总人口:500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
辖南城、南丰、广昌、黎川、崇仁、乐安、宜黄、金溪八县。 1 \' \* |- o5 F8 x
原有区:临川区, 金巢区
新增区:东乡区
定位:国家重点教育示范基地,江西基础教育示范市。 诗书丰繁,“文献之邦”是“临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据资料载,列入《四库全书》存目的论着,抚州籍人氏着述就有近800卷之多。至今横卧抚州市东门的“文昌桥”,就是“临川文学”昌盛的象征。传说是“文昌桥上赏文章”、“文昌桥上赛文章”、“文昌桥上卖文章”、“文昌桥上晒文章”、“欲览诗书文昌桥”、“无才莫进抚州门”。
9、萍乡:
总人口:250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
辖区不变。
原有区:湘东区、安源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增区:无
定位:湖南发展过程中的后花园城市。萍乡工业非常发达,现有国家级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产业基地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基地,以及芦溪工业园,芦溪电瓷产业基地,莲花工业园,上栗花炮产业基地等众多工业园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将得到跨越式发展。萍乡加快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商品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商贸业;着力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筑,加快开发旅游商品,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业;努力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10、新余:
总人口:200万。其中市区人口120万
辖区:分宜县
原有区:渝水区、仙女湖名胜风景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高铁霞江区和孔目江生态经济区
新增区:无
定位:成为江南最大的钢铁城市,江西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新余市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形成高技术人才与太阳能光伏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朝着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小巨人”。新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成为全国680多个城市中少有的高密度高速公路通过的城市,构建了新余与“长珠闽”对接的5小时经济圈。面向全球、全国引进各类经济人才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为外商营造保姆式亲情服务;建立了软硬件设施全省一流的“一站式”办证收费大厅,简化了外商办事手续;建设“信用新余”,严格兑现对外商的承诺,深入持久开展机关作风综合测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新余经济发展。
11、宜春:
总人口:7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
辖区: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四县
原有区:袁州区
新增区:丰城区 定位:江西花园城市。人居环境最优城市,发展为江西的体育之城。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宜春生态旅游环境优越,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景色宜人,既是野生动物栖息的王国,也是人们科考、游览、度假、避暑及疗养的好地方。
㈦ 上饶市经济发达吗,在江西省排名第几
还可以,排名在前五
㈧ 江西上饶这个城市怎么样 经济、政治,坏境,人文等各方面
1、上饶,古称信州,江西省下辖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º48´~29º42´,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属内陆区域。
2、上饶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应答时间:2020-10-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为什么我的家乡抚州临川发展不起来
这叫做虹吸效应
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地方,发展的反而不好。人家既然能大老远到你这里来,多走几步去南昌不是更好吗?更何况,离省会太近,反而不行:你想上高污染高能耗但是很挣钱的企业,是绝对不行的。你想上大项目,先得看南昌是不是也想要,如果南昌也想要,你说江西省会给谁?
㈩ 江西上饶和赣州这两个城市谁更有发展潜力哪个城市治安更好
上饶这个江西人口第二的地级市,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只能算马马虎虎。曾经因为那个自杀的书记,上饶沉沦了一段时间,最近几年发展势头有所加快,也算是抓住了沿海城市产业转移的机遇。但是上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高的高低的低。这与赣州的县域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上饶市本级还不是很强大,在上饶还没有取得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上饶的发展潜力很大,如果辅以好的领导,放权给他上饶一定能迎来发展的春天。另上饶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值得大力开发与推广。这方面可以参考邻居浙江省很多城市的做法,好好学习人家的经验。三清山到今年才申遗成功,真有点放着金饭碗在家里出去要饭的感觉。不过总算申遗成功,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好好包装与经营了。就在今年国庆节,三清山迎来了历史第一个旅游人流高峰,也许是上饶人还没有习惯于这种大场面,也许是很多细节没有来得及做准备,总之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要排几个小时才买到票,买了票又上不去,弄得人家趁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值得好好反思,特别是我们的硬件上去了,但是软件跟不上去,这种事情在江西很多旅游景区发生。
赣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人口第一的地级市。曾几何时与他承担的使命是不相符的。赣州下辖18个县市区,这在全国是最多的。人口达800多万,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曾经盼了几辈子的铁路终于在1996年通车,很多人那时做出预言,赣州将迎来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赣南山区天将翻个个。到今年京九铁路已整整通车12年了,可是赣州天还是没怎么变化,算起来赣州这艘大船,也就是这5年间才真正起航。但是赣州下属的县发展更是不平衡,这一点比上饶还要严重。这里想说的就是瑞金,这个叫了好多年想做地级市的城市,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做地级市的,首先你得有这个实力,瑞金做为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名城,发展成这个样子实在说不过去。经济水平更不可与同样是红色革命老区的遵义,延安相比了。无论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还商业水平更是相差好几个档次。就是在省内也不如井冈山的名气,在省外也就剩下提起“瑞金医院”人家才会想起革命老区这座城市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瑞金想升地级市还有很长路要走,趁北京还有一些健在的老将军老红军,让他们发挥一点余热,念故乡之情,上北京去要钱,多争取一些大项目投资瑞金,瑞金的交通条件不错,没道理发展不起来。赣州现在江西省老二的位置已坐得很稳了,可以说短期内是不会让出这把椅子的,但是赣州家业太大,也就是吃饭的人太多,人均量还是很少,比不了那些小市船小好掉头。赣州要想发展好还任重道远,赣州不能区限于江西省区比较,要有勇气跳出江西与其它地市比,比如同是客家山区的福建龙岩市,广东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还有湖南郴州市。这里特别想说的就是,龙岩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赣州学习,同为客家人也属于山区,龙岩这几年可谓发展迅猛。赣州城市规模及城市人口目前江西省排第三,并且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大有赶超九江的态势。但是与他所处的地理位置不相称,赣州的地理位置远胜于宜春与上饶,差不多处于18个县市的中心位置,一个拥有800多万人口基数赣州,城市人口还不到50万,发展这样实为不该。商业环境也是差强人意,全城竟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超市,稍微大一点还是一家从吉安过来的国光超市,不过这几年有所改善并有暴发的际像,很看好赣州未来5年的发展,具备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就等有没有这样的领导来发展了。
孰好孰劣,高下立判了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