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2、工业生产总值: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3、就业率: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
4、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进行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交易的记录。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两部分。经常项目收支主要包括贸易、劳务和单方面转移。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直接的作用结果是汇率。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该国货币坚挺,有升值潜力;反之长期逆差则货币疲软,货币有贬值可能。
B.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指标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有三个主要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的而着名的奥肯定律则告诉我们,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经济增长率可以对失业率进行大致的判断。
在经济的周期循环中,一些经济变量的变动与经济景气的变化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把这种先后顺序定量地揭示出来,就能用于经济预测。所谓先行指标,就是这些指标的峰与谷总是比总体经济的峰与谷提前出现,利用这些指标可以预测经济运行趋势。GDP增速作为经济指标能够同步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预测GDP增速指标,能够对整个经济未来运行状况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股市价格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周期的各阶段交替的结果。一般地说,当经济衰退时,股市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下跌或处于疲软状态;而当经济复苏或高涨时,股市价格水平会随之上升或呈现坚挺之势。股市行情往往又是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因为股价变动是众多投资者买卖行为的结果,个别投资者的买卖尽管常带有随机性,但多数投资者还是依据其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做出理性的决策。
C. 宏观经济包含哪些方面指数
宏观经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CPI)、失业率、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可以反映出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通货膨胀率(CPI)是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如果CPI经济指标出现较大的增幅,表示市场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因素。
失业率指的是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劳动力的数值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率的数据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反映了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关系,也能反映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升降情况。
D.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包括
宏观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等规律性因素和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等政策性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东道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收入水平、财政预算、贸易与国际收支状况等。包括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2、经济制度及市场体系,3、收入水平,4、财政预算规模和财政收支平衡状况,5、贸易与国际收支状况。
E. 宏观经济包括哪些方面
宏观经济包括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宏观经济就是指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像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 是会 决定国家在相关政策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1 、财政政策: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决定了国家制定各种财政收入分配的政策。 在经济社会下 , 财政政策 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的手段 。 财政 政策也会不定期的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主要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 ,促进 社会百姓的就业 ,从而实现稳定的税收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够源源不断的发展;
2 、货币政策: 其实就是金融方面的政策 , 指的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国家的特殊目的 , 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对货币的供给量和流通量作出调整 ,使得货币政策能够紧紧地贴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
F. 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宏观经济环境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总体经济环境。如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值、国民经济增长率等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指标;当地的消费总额、消费结构、居民收入、存款余额、物价指数等描述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指标:当地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消费政策、金融政策等产业政策方面的情况等。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法律、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体制、投资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制定的基本政策。
国家法律主要是指公司法、证券法、税法及其他经济运行的法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为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
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与在一个非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采取的财务管理策略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往往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越强。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判断市场发育的完善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做出相应的财务对策。
经济发展周期是指经济发展存在一个波动的过程,一般经过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过程,当经济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时,企业财务管理策略要做相应的变动。
G.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1、 国内生产总值;
2、 通货膨胀率;
3、 通货紧缩率;
4、 国际收入和支出;
5、 经济中规定资产的投资指标;
6、 社会中消耗品的销售总额;
7、 居民的存款余额;
8、 各种不同的经济指标;
9、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指标。
以上就是宏观经济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当 GDP 上升时说明国民经济增长,当 GDP 下降时,说明国民经济下降, GDP 的变化速率也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变化速率;
2、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当通货膨胀率升高的时候,物价水平也就会升高;
3、 通货紧缩率:是指衡量物价水平下降的标准,这种情况一般和经济的衰退一起出现;
4、 国际收入和支出:是指国家对外交易所有的交易收入和支出,而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一般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稳定的表现之一;
5、 经济中固定资产的投资指标:反应了在一段时间以内,国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和规模,是一个投资的综合指标;
6、 社会中消耗品的销售总额:这个指标能反映出社会中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民的购买力的水平;
7、 居民的存款余额:这个指标实际上需要和其他指标配合使用,单独来看就是居民在银行中存款的数额;
8、 各种不同的经济指标:是金融变化的来源,其中利率就是最重要的,这些金融指标一旦发生变化,那么金融市场也会相应变化;
9、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指标: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化,一般来说数额会越来越大,但是收支的平衡才能反映财政的稳定。
H. 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
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三大需求来看,消费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由于近年来居民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2020年更是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导致居民消费复苏十分缓慢。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由2019年末的55.8%上升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64.1%。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居民杠杆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如果再加上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粗略估算当前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十分接近美国。另外,2018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低于经济增速,显示居民收入增速仍处于趋势性下行通道。以上均不利于消费进一步复苏。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出现放缓。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鉴于2021年经济将延续复苏,宽松的财政政策将会逐渐退出,中央财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都将调降,城投企业融资也很可能出现收紧,因此基础设施投资大概率出现下滑。房地产投资方面,鉴于近期房地产监管政策不断升级,房地产企业融资持续收紧,预计房地产投资也将出现下降。制造业投资方面,鉴于国内经济仍将持续复苏,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维持增长。然而,考虑到制造业投资占比相对有限,即便是制造业投资继续增长恐难以对冲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出口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有利于外需继续增长。尤其是拜登政府可能将出台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措施,中国对美出口可能将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鉴于新兴经济体获得疫苗的难度依然较大,实现大范围接种需要的时间更长,预计2021年产业链供应链很难恢复至正常水平,中国将继续获得来自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替代订单。然而,考虑到当前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已经处于近年来高位,预计难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综合上述分析,由于基数原因中国经济在2021年上半年有望出现高增长,但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边际走弱的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约为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