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庆为什么三次成为直辖市又是拿什么支撑来重庆的经济发展的呢
为什么重庆能够三次升为直辖市,拿什么产业来支撑整个直辖市的经济,在以后的经济发展又会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了解第一个问题, 重庆市第一次升为直辖市是在一九三九年五月五日 ,还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颁定的。当时的辖区范围也没有到现在这么大,大概是重庆的主城区有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以及江北区,南岸区、北碚区。 第二次成为直辖市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十一月三十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市 ,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的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当时西南大区驻地就设在重庆。 五年之后,也就是一九五四年的七月, 西南大区北碚市并入重庆,撤销重庆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和四川合并。一直到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八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
重庆市到目前 历史 上这是第三次成为直辖市,中央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把重庆单独划出来升为直辖市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就是四川省人口大省了 , 当时人口都有一点一亿人,面积有五十七万平方公里,超过我们国内大部分的省份, 而且有二十三个地级行政区,二百二十一县级行政区。 第二就是方便了三峡工程统筹管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重庆在长江的上游属于最大的城市,而且又不是省会, 假如说选择省会城市的话,作为直辖市会比较麻烦。比如说成都那就更麻烦了,因为要另选一个城市来做省会,所以才选择了重庆。
我们现在再来讲第二个问题,这么大一个重庆又是属于山城,拿什么产业来支撑整个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呢? 二零一九年重庆市GDP总量两万三千六百零五点七七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五。比同是直辖市的天津是高出一点六倍, 重庆有这样惊人的成绩,离不开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区位优势 ,重庆市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辐射地区广泛,也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还有商贸物流中心。 第二,虽然重庆属于山城,但是耕地面积达到一百六十二点二万公顷,农用耕地开发的比较高。第三,重庆还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而中国国内最大 汽车 产业技术,甚至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第四、重庆是我国着名的 旅游 城市,出名的 旅游 景点有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 旅游 区、长江三峡名单、大裂谷等等,这么好的 旅游 资源也是给重庆带来可观的经济。
第三个问题,就是重庆市以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一个城市想要发展肯定是离不开交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重庆市的交通状况, 二零一九年十月,重庆被确定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重庆市的民用机场就有四个,军用机场就不说了,通用机场还有两个,而且还有两个机场在建,分别是江南机场、仙女山机场。
高速公路重庆就有十七条,现在运营通车的铁路也有十三条,还有三条铁路在建,高铁站都有六个,普通火车站有三个,交通算是极为方便,再也不会有蜀道难之说了。有这么强大的交通网,有这么好的区位优势,又有工业、 旅游 业、金融业的加持,重庆是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估的。
重庆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地理优越,山城耕地多,人多,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化程度高,经济总量大,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有三峡水电最美风光。重庆是西南交通梳纽,有水,陆,空繁忙交通线。有民用机场,也有军用机场。重庆三次成为直辖市,足见重庆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道便利发达,工业十分发达,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重庆腹地就是三峡库区,其 旅游 资源名胜古迹多,还十分丰富。党中央对重庆直辖市十分重视,加大投入,让重庆经济进一步快速腾飞发达,一跃成为我们中国最美丽的风景。重庆直辖市,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有重庆经济快速腾飞发达,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和较大贡献。我黄常成十分感谢党中央领导的伟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大对重庆市经济投入和优先发展,才有重庆伟大的经济成就,也才有祖国伟大的繁荣富强。
㈡ 重庆的经济
1933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截止至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占四川省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省2/3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商业在重庆的主导地位,重庆城内有商业行业27个,店铺字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400余家,重庆仍然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城市。
抗战初期,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将大量工业企业内迁至重庆。在短时间内,重庆工业企业数猛增到300多家。一时间,在重庆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兵工厂就有17家,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脉,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脊梁。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火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5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404.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14668.15亿元,增长6.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5%;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415.18亿元,增长8.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3%;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4028.40亿元,增长12.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8% 。 金融
截止至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外,重庆市共有银行13家(钱庄23家)。1937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行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的总行或总管理处内迁到渝,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
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是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
2015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0%。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4.14亿元,增长62.4%。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3万亿元,增长11.6%。
国内贸易
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345.3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5.76亿元,增长9.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5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61.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526公里,路网密度2.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29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02公里,日均客运量173.3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0.46亿吨,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运输量7.14亿人次,增长2.0%。
㈢ 重庆经济三大支柱是什么
重庆经济三大支柱是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电子产业。
2020年重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0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992.2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7.25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2:40.0:5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摩托车产业下降1.7%,电子产业增长13.9%,装备产业增长2.9%,医药产业增长4.5%,材料产业增长7.1%,消费品产业增长0.8%,能源工业增长0.9%。
服务业说明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1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52.87亿元,与上年持平;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88.91亿元,下降5.4%;
金融业增加值2212.80亿元,增长3.9%;房地产业增加值1577.55亿元,增长0.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655.32亿元,增长4.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4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
以上内容参考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㈣ 重庆是什么在拉动经济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重庆经济发展中,目前投资的拉动有多大?
秦瑶说,2018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7%,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依然明显。
重庆持续调整投资结构,使得投资更趋优化。秦瑶认为,这一点可以从三个纬度来看:
1、从投资主体来看,民间资本表现活跃。2018年,重庆市民间投资增长了12.8%,高于全市投资水平5.8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的民间投资4.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的投资比重达到了54.9%,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和占比提升了,表明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强。
2、从投资的构成来看,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和设备购置通常更能有效地提高工业发展水平,2018年,重庆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和设备购置投资分别增长了20.7%和14.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40%和30%,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5和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中交通和城建分别增长12.6%和16.7%,民生领域投资增长了11%,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增长了13.8%,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了121.6%,卫生行业和社会公众行业分别增长了16%和71.3%,文体娱乐业投资增长了44.7%。
㈤ 谁知重庆经济主要来源有哪些
重庆经济来源以工业为主,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摩托车、汽车、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大型变压器、中成药等,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重庆拥有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有规模以上汽车、摩托车企业382家,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超过二分之一。重庆已成为全国十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目前,由于惠普、宏碁等笔电产业及富士康、英业达等笔电代工企业的加入,重庆正在向亿台笔电生产基地、亚洲乃至全球笔电生产中心冲刺。
㈥ 重庆的经济为什么这么发达仅次于北上广深
首先我要给您泼凉水,重庆的经济不是 全国第5名。 而是 全国第17名 。
重庆并非一座城市,而是一座以“重庆直辖市”为名的地方 省级 行政单位。按照我国现行行政构架,在国家层面下,地方政府最高级别的行政单位是省级。 目前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共有31个省级行政区,他们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019年度,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创造国民生产总值 990865亿元,其中广东省最高,达107671.07亿,可谓富可敌国;西藏自治区最低,为1697.82亿,只相当我国一个经济发达的县份。
西部地区排名最高的是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6615.82亿,排名全国第6。西部地区第二好的是陕西省,GDP达25793.17亿,排名全国第14名。做为直辖市的省级行政区重庆,经济状况在西部地区位于四川、陕西之后,排名西部第3位。 2019年度共创造产值23605.77亿元,排在全国第17位,经济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但重庆经济极不 健康 ,在23605.77亿元的产值中,固投、房地产占了90%以上,属于“典型的土地经济”,经济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重庆不能跟北上广深混为一谈,只可与北京、上海相比。而广州、深圳是副省级行政区,重庆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就如新加坡,它再小,论经济它只能跟国家比,而不能跟每个国家中的城市相比。
重庆的经济并不算强大,在西部只能排到第三,在西南排在第二位,在全国只能勉强进入第17名,2020年极有可能被云南(云南GDP为23223.15亿,与重庆只差382亿万元)超过。重庆经济结构组成相对落后,只靠固投、房地产、汽摩、笔电艰难支撑,与发达省份相差甚远。重庆——任重而道远!
在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地位相当稳定,但是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却有不少城市来来回回,像是无锡和大连这两座城市就一直在新一线与二线中起起伏伏,然而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这四座城市的地位却一直之比较稳定,堪称是新一线城市中的四座“巨头”城市。
然而面对众多经济发达、居民生活富足的城市来说,重庆这座城市却成了最让广大网友们“意外”的城市,虽然它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它的人均GDP却仅有7万多元,甚至是不如众多二线、三线城市的居民富足。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在我国的这座最“难”的城市——重庆,你猜到是它了吗?
重庆作为我国与北京、上海比肩的直辖市,在近几年的 旅游 热浪之下,它的经济发展更是取得巨大的进步,从之前交通不便的“山城”,发展成为现在的 旅游 名城,洪崖洞、解放碑、白帝城、巴渝民俗文化村以及丰都鬼城、万盛石林等诸多山、林、水、崖的自然景观和许许多多的人文建筑,每年为这座城市带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据不完全数据统计,重庆在2019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高达6.57亿人次,是座名名副其实的 旅游 之城。
并且在经济转型的当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也积极响应工业改造,现在逐渐形成,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金融、 旅游 等多方向发展的完善的产业结构,使得重庆的经济发展在近几年取得巨大的进步,数据显示它的GDP已经高达23605亿元,仅次于广州,是继北上广深之后的我国第一座GDP破2万亿的城市,然而就是这座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城市,它的人均GDP却仅有75555元,居民生活还不及新疆的乌鲁木齐等城市,成为我国最“难”的一座城市,让广大网友对大失所望。
重庆虽然从经济量上让众多城市望尘莫及,但是3000多万的人口压力让这个仅有8.24万平方公里的城市,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座城市,这对它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地考验,也是它的长久以来为什么无法跻身于一线城市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并且现在在繁华的城市外衣下仍旧吸引着一笔又一波的人前往重庆,你喜欢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吗?
这个问题很少人看得清楚,我发表我厂的观点,都是日本人惹的祸,侵华其间。上海南京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往后方,首先送达湖北,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湖北不保,大量的设备立马抢运至重庆,日本人只轰炸了重庆,并没有占领过,也于我老家一样,湖南有个洪江市如今的(古商城),那时日本东北远输线被苏美封锁之后,日本人只有开辟第二通道,从越南往中国移动,打到怀化芷江,中原鬼子打下衡阳常德后,匀往湘西南朴去,里外结合式,电影,电视剧许多片子可以看到,远征军的最多,鬼子从邵阳进功至原默阳地区袁隆平的家乡,那时没有怀化,默阳至芷江一百多公里未打通,我家乡蒋介石把兵工厂,纺织厂军校全压缩在我乡,日本人投降了,我家小镇一跃化为市,才不到六万人化为省级市,战后的机器与设备一开,肯定优先占领了经济市场,大街上呈现了务工潮,主要街道人山人海好不辉煌,瓷厂七家,大型的两家,化工厂四家,军工医疗设备厂好几家,从五,六,七,八,九十年代中期,人平收入,总产值样样全省第一,香港商报零几年发表了一遍文章,洪江是湖南省的工业龙头,九十年代沿海地区的开放,我市三百多个厂才落败,重庆也是这样的,汇总那么多现成的设备,解放后一开始生产,肯定走在好多地方的前面,还有一个问题,国家战略的调整也有关系,以前东北占据重工业的百分之七十,被日本人一占领完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得调整,东南两北必须得有轻重工业,备战意义深远,所以重庆一跃而起,
人口是一个省的人口,这叫经济发达?
直辖市,就是现在家里的掌上明珠的意思……自己悟吧
北上广有重庆山高吗?有重庆面积大吗?没有。现在连爱攀比的韩国人都对重庆甘拜下风。
重庆工业主要是一些电子产品代加工, 汽车 制造,装备制造,医药生产等等再加上重庆人口相当于一个省的人口了,所以经济数据比较高,
重庆名誉上是个直辖市,其实实属一个省的存在?重庆能按个体城市与其他城市比较吗?重庆城区拿出来与全国个体城市比较进前十都相当困难的
地缘优势——
是大西南最大的都市,又有长江黄金水道的依托,重庆(四川人)人天生吃苦耐劳,因此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新一线城市每年都入围15座城市,竞争比较激烈的是第11~15名,这里经常出现新城市上榜,旧城市被淘汰的情况。而比较稳定的是前10名,从2013年第一次评选到现在来看,还没出现排名前10的城市,掉出新一线名单的情况。不过各入围城市每年的名次升降却不一样,能做到年年上升的却只有一座。
最“争气”的新一线城市:排名年年上升,GDP接近广州
这座城市就是重庆。从表单来看,重庆在2013年排名第7,2016年排名第6,2017年排名第4,2018-2019年排名第3,今年更是超过杭州排名第2。相比于最早就在榜单中的城市而言,除了成都一直稳居第一以外,其它城市或升或降,但都没有像重庆这样稳定上升的。难怪一些网友评价说: 重庆是新一线中最“争气”的 。
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变迁一直都是国人关注的重点。重庆三产结构比例为6.6:40.2:53.2,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经济建设格局。重庆的发展之所以会这么好,除了其直辖市地位、国家中心城市的地利以外,产业的均衡分布和发展功不可没。
除了发展迅速以外,重庆的自然、人文风景都值得一提。重庆得名于宋光宗赵惇的“双重喜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建都史和建城史,为现在的重庆留下很多独特的文化印记。渝派川菜、川江号子、川剧、蜀绣等都是属于重庆的巴渝文化代表,而当地不少民间文学、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都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的别称有很多,人们比较熟悉的比如“山城”、“雾都”、“江都”、“桥都”,“ 美食 之都”、“温泉之都”、“山水之都”、“中国不夜城”等等,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山城”、“雾都”这两个称呼。称山城是因为重庆不仅山多,城市也是依山而建的,这就是网上有人调侃在重庆导航没用的原因。而称“雾都”是因为重庆每年都有近1/3的时间在起大雾,一年平均雾天104天,一些地方甚至能达到200天以上。
所以,到重庆 旅游 ,就算不专程去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等知名景区,仅仅在市区走一走,就能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完美体验。而且当地还有一些专门接待自由行游客的平台,服务好口碑高,可以结合游客的个人意愿,提前为游客规划出一条最完美的旅行攻略,既能玩好还能省时间。
㈦ 重庆的地方支柱产业有哪些哪个产业是重庆外贸的主力
重庆经济建设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2020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250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992。2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7。25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2:40。0:52。8。民营经济增加值14759。71亿元,增长3。8%,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0%。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重庆经济主要靠什么
重庆经济主要靠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改革导向、开放支撑和创新驱动,优化经营环境,加大“配送服务”改革力度,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突破,大踏步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目标,需要在相关领域不断努力发展。要进一步促进产业优质发展和城市配套功能的全面完善。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行业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才是提高总指标、人均、平均土地指标的有力保证。反过来又需要城市的综合配套。
㈨ 重庆的经济以什么为主
工商业、教育和第三产业。农业不是强项。
㈩ 重庆支柱产业是哪几项
重庆市的经济支柱主要有汽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建筑业、金融业。
近几年来,重庆可谓飞速发展,其GDP总量逐年增长率屡屡卫冕我国省域冠军。在三次产业发展中,2006-2012年,重庆市是“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而2013-2015年,重庆市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这说明重庆市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其对地区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重庆市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与生产基地,也是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第二产业中,重庆市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以2011~2015年为例,重庆市第二产业部分产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详见下图。
(10)重庆经济来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第三产业中,2006-2007年重庆市是“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8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9-2014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15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遥遥领先,逐年上涨,且增长幅度较大;金融业增加值后来者居上,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增长率最大;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优势明显,但是增长幅度较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基础产业,其GDP占比相对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