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品利润怎么算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怎么算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公式:
利润率(profit rate)
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B. 关于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表现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C.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计算
1、张三的会计利润是46000元。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总的咨询收入-(广告费+保险费+秘书薪酬+其他支出)
=70000元-(3000元+2000元+12000元+7000元)=46000元
2、张三的经济利润是-14000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总的咨询收入-(广告费+保险费+秘书薪酬+其他支出+张三原来的工作年薪)
=70000-(3000元+2000元+12000元+7000元)-60000
=-14000元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由公式可以看出,经济利润还可以表述为公司或个人生产经营产生的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后的利润。
(3)产品经济利益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口径:
1、会计利润是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即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即:会计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含:财务费用)。
2、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即:经济利润=收入-成本(含:投入资本成本)-期间费用,也可以理解为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D. 产品利润率怎么算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占有额)×100%。根据银监会规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X100%。这一指标可进一步扩展为: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E. 商品利润怎么算!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提示】(1)盘盈利得一般指的是现金盘盈;(2)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三、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综合收益总额
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为综合收益总额。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F. 怎样计算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利润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可见,利润是一个绝对数,而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数企业利润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才是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利润总量,一个是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增加,并不一定表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在这里存在三种可能的情况:如果利润增长幅度大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如果是同比增长,则经济效益不变;如果利润增长幅度低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了。
G. 经济利润是如何计算的呢
楼主你好:
首先我们分清下利润和利润率是什么意思:
利润的定义是: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计算公式是总收入-总成本。
利润率的定义是: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计算公式是 :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所以给楼主举出的例子:我投入1万元,到手后是15000元,那么我的利润是百分是5000除以1w,答案是50%。在比如我投入5000元,变成1万元,这利润又是1w-5000。答案是5000。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