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1 13:03:39

㈠ 我国经济能够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的原因有哪些

判断我国经济能够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因素是GDP增长达到预期;CPI没有大起大落;用电量稳步上升;进出口数值均表现良好;显性就业率较为稳定等。

㈡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国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经风历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进入新发展阶段,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中国经济将始终充满活力,奔涌向前。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我国,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㈢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实施区间管理的基础上,

创新实施定向调控,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实施定向减税、普遍性降费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加大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定向降准、非对称降息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投资政策方面,启动实施了生态环保、农业水利等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

㈣ 简述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行稳致远

1、从科技支撑条件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约占经济总量2.18%,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419万人,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

2、从市场支撑条件看,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80987亿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我国市场具有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持续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鲜明特点,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新的市场增长点正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

3、从后发优势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左右,城镇化率不到60%,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特别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同步发展阶段、优势叠加,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能量,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仍处于集中爆发时期。

4、从大国优势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资源,储蓄率接近50%;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完备;我国具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分工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的范围经济优势和区域之间差异互补的协同发展优势。

5、从经济体制看,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探索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巨大。这一体制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发展和稳定、自主和开放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活力和效率进一步增强。

㈤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原因

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举世关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吹响了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一年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稳健步伐。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0月18日18:45,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90后小伙儿沈钻专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送货小沈,晚间灵芝萌芽送货。”近一段时间,沈钻专每天都连轴转,忙着接订单、给消费者送灵芝等产品。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后,沈钻专回到家乡织里种起了灵芝等作物,一干就是3年。如今,他经营的生态农业已“有模有样”,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周边900多个农户有了稳定就业和收入。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得益于经济复苏,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蓬勃发展,以及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5%,新增就业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近期,记者在北京、浙江等多地调研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资金状况好转,利润较快增长,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最新出炉的经济成绩单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我们看到,我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呈现出平稳恢复的态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发展动能稳步增强10月20日20时,一些电商平台启动“双十一”预售活动,不少消费者又忍不住“买买买”了起来。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有所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消费有所回暖说明我国稳住大宗和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徐洪才介绍,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产量增长都保持较高水平,高科技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投资实现稳定增长。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向世界前沿国家追赶,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中国经济将增长8%。在全球疫情反复等背景下,中国外贸表现出强大韧性。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2.7%。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依然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力量。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趋复杂严峻。比如,全球疫情仍充满变数,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升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等。“我国经济在平稳恢复的过程中,也存在基础不牢靠等情况,比如从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回落比较明显,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须引起关注。”徐洪才说。专家表示,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初,要保持清醒头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迈好步。

㈥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疫情下,我国经济为何还能平稳上涨

因为我国能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策略,而且也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而不断攻克难关,并且解决现实中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的韧性强,而且潜力足,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这能够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且稳定经济秩序。

虽然我国同样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而且经济下行压力正在不断增加,但这并未影响我们发展经济的决心,而且也不会成为永久的经济发展阻碍。我国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疫情防控,所以疫情能够逐渐得以控制,经济也能够平稳上涨。

最后,我国能够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且提升综合国力。即使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我国仍然能够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且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是因为我国注重创新,所以才能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㈦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1、从发展的基础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

2、从科技支撑条件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3、从市场支撑条件看,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80987亿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4、从后发优势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左右,城镇化率不到60%,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

5、从大国优势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资源,储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完备;我国具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分工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的范围经济优势和区域之间差异互补的协同发展优势。

(7)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1、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增添动力。敢于攻坚克难,加大财税、金融、国企国资等重要领域改革力度,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才能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感受,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乱象丛生,但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巨轮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当前一些领域存在问题隐患,风险总体可控,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及早防范、主动作为,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去杠杆的落实,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良好环境。

阅读全文

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徽事业单位笔试一般多少分 浏览:852
盐城婚姻要多少财礼啊 浏览:627
社会经济政治是什么 浏览:847
美女江山一起什么生肖 浏览:99
属鼠对爱情怎么样 浏览:20
泰州和镇江哪个经济好 浏览:380
已婚的属马人婚姻如何 浏览:79
搭讪说你好美女怎么回复 浏览:283
有什么活法叫幸福 浏览:553
生活事业如何做到这点 浏览:663
蛇女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浏览:870
婚姻死亡原因有哪些 浏览:491
什么症状是恋爱情绪依赖 浏览:55
好健康蜂胶囊多少钱一盒 浏览:304
怎么样事业单位才是参公的 浏览:398
6岁孩子健康码怎么弄 浏览:224
事业单位改革哪些变成企业 浏览:257
79爱情数字是什么 浏览:972
什么单位招健康管理师 浏览:34
事业险上多久可以领失业金 浏览: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