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排名
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武汉大学
4、南开大学
5、上海财经大学
6、复旦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中央财经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清华大学
12、厦门大学
13、东北财经大学
14、辽宁大学
15、中山大学
15、湖南大学
15、江西财经大学
18、南京大学
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西北大学
部分大学介绍
1、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2、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溯源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3、南开大学,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443.12万平方米,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93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2. 中国哪所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最好
每年的排名都在变化,但是排名在前的高校基本都是差不多那几所高校:
名次:
1、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复旦大学
4 、武汉大学
5 、南开大学
6 、厦门大学
7 、中央财经大学
8 、南京大学
9 、清华大学
10 、吉林大学
11 、山东大学
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上海财经大学
14 、辽宁大学
15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10月5日,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国人民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
3. 华南理工大学好还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好
学校之间比较,容易引发争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历年以就业率高着称,但毕竟华南理工大学是985重点高校,其保研率高,学术水平也比较高,而且就业率近年也很不错,在大多数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也高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PS:文科生的话,可重点考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理科生,则除非想学外语、贸易经济类专业,可重点考虑华南理工大学。
4. 法律专业排名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政法大学
3、北京大学
4、清华大学
5、华东政法大学
6、武汉大学
7、西南政法大学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吉林大学
10、上海交通大学
11、南京大学
12、浙江大学
13、厦门大学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北京师范大学
17、南开大学
18、辽宁大学
19、复旦大学
20、苏州大学
21、南京师范大学
22、山东大学
23、湘潭大学
24、中南大学
25、中山大学
26、四川大学
27、重庆大学
28、西北政法大学
29、中央财经大学
3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31、大连海事大学
32、黑龙江大学
33、同济大学
34、上海财经大学
35、安徽大学
36、江西财经大学
37、中国海洋大学
38、郑州大学
39、湖南大学
40、湖南师范大学
41、海南大学
42、西南财经大学
43、烟台大学
44、中央民族大学
45、浙江工商大学
46、福州大学
47、河南大学
48、华中科技大学
49、暨南大学
50、华南理工大学
51、深圳大学
52、广东财经大学
53、云南大学
54、西安交通大学
55、兰州大学
56、甘肃政法学院
57、上海政法学院
58、北京理工大学
59、北京外国语大学
60、河北大学
61、山西大学
62、内蒙古大学
63、上海海事大学
64、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65、上海大学
66、华侨大学
67、华中师范大学
68、贵州大学
69、新疆大学
70、广州大学
71、宁波大学
7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3、北京交通大学
74、首都师范大学
75、天津师范大学
76、山西财经大学
77、沈阳师范大学
78、东北财经大学
79、华东理工大学
80、河海大学
81、福建师范大学
8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83、中南民族大学
84、西南民族大学
85、昆明理工大学
86、扬州大学
87、河北经贸大学
88、北方工业大学
89、北京工商大学
90、华北电力大学
91、上海师范大学
92、南京财经大学
93、杭州师范大学
94、安徽财经大学
95、武汉理工大学
96、华南师范大学
97、广西大学
98、广西师范大学
99、青岛大学
100、浙江财经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5. 国内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排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年大学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 南开大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4 湖南大学
5 西南财经大学
6 暨南大学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苏州大学
9 中央民族大学
10 中国海洋大学
11 北京语言大学
12 华南理工大学
1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5 东北财经大学
16 安徽大学
1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8 天津财经大学
19 华中农业大学
2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1 江西财经大学
22 华侨大学
23 河海大学
24 海南大学
25 西南交通大学
26 西北工业大学
27 湖北大学
28 中南民族大学
29 广西大学
30 湘潭大学
31 南京工业大学
32 武汉科技大学
33 太原理工大学
34 长沙理工大学
3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7 华东交通大学
38 延边大学
39 天津外国语大学
40 东北农业大学
41 青海大学
42 天津师范大学
43 大连外国语大学
44 西北政法大学
45 上海政法学院
46 吉林财经大学
47 烟台大学
48 湖北经济学院
49 云南财经大学
50 北京联合大学
51 西南民族大学
52 西安邮电大学
53 南通大学
54 广东金融学院
55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56 梧州学院
57 兰州交通大学
58 湖南科技大学
59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60 江汉大学
61 南京工程学院
62 湖北工业大学
63 云南师范大学
64 上海金融学院
65 河北经贸大学
66 西安财经学院
67 三峡大学
68 海南师范大学
69 广东工业大学
注:由于专业性质和知识体系结构的特点,大部分中国的常青藤级别高校本科阶段不专门招收国贸专业,而作为经济贸易大类下的一个方向。
6. 哪所大学工商管理学最好
工商管理学开设学校实力排名:
10003 清华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55 南开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056 天津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559 暨南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385 华侨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108 山西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702 西安工业学院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90026 军事经济学院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110 中北大学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1131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企业管理及生产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学经济类专业哪个大学好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9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77%,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41%。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1999~2001年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1840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41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48%。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总排名 排名 校名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上海财经大学
3 复旦大学
4 南开大学
5 厦门大学
6 武汉大学
7 北京大学
8 南京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西南财经大学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东北财经大学
14 吉林大学
15 西北大学
16 中山大学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 四川大学
19 湖南大学
20 华中科技大学
21 江西财经大学
22 中央财经大学
23 天津财经学院
24 暨南大学
25 安徽财贸学院
26 山东大学
27 清华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29 山西财经大学
30 兰州大学
31 河北经贸大学
32 北京师范大学
33 云南大学
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5 辽宁大学
36 苏州大学
37 东南大学
38 山东经济学院
39 北京工商大学
40 福州大学
41 湘潭大学
42 浙江财经学院
43 安徽大学
44 重庆大学
45 东北师范大学
46 杭州商学院
47 北方交通大学
48 河海大学
49 华南师范大学
50 福建师范大学
51 上海大学
52 陕西师范大学
53 广西大学
54 河北大学
55 兰州商学院
56 长春税务学院
57 黑龙江大学
58 郑州大学
59 广东商学院
60 湖北大学
61 深圳大学
62 山东财政学院
63 华中师范大学
64 云南财贸学院
65 河南财经学院
66 南京经济学院
67 武汉理工大学
68 湖南师范大学
69 河南大学
70 新疆大学
71 南昌大学
72 扬州大学
73 电子科技大学
74 哈尔滨商业大学
7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6 中国农业大学
77 内蒙古大学
78 合肥工业大学
7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80 青岛大学
8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82 重庆商学院
83 西安财经学院
84 中南民族学院
8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6 青岛海洋大学
87 西南师范大学
88 宁波大学
89 山西大学
90 中国地质大学
91 上海交通大学
92 河南师范大学
93 华侨大学
94 安徽工业大学
95 天津商学院
96 北京物资学院
97 哈尔滨工业大学
98 海南大学
99 河北农业大学
100 南京理工大学
101 聊城师范学院
102 汕头大学
103 中央民族大学
104 南京农业大学
105 华东交通大学
106 东北大学
107 华南理工大学
108 南京师范大学
109 云南民族学院
110 华东政法学院
111 南京审计学院
112 山西师范大学
113 西南交通大学
114 集美大学
115 河北师范大学
116 新疆财经学院
117 宁夏大学
118 湖南商学院
119 福建农林大学
1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121 烟台大学
122 外交学院
123 大连民族学院
124 嘉兴学院
125 西北政法学院
126 哈尔滨师范大学
127 广东工业大学
128 上海师范大学
129 同济大学
130 天津师范大学
131 广西师范大学
132 东华大学
133 华南农业大学
134 北京工业大学
135 重庆工学院
136 中南大学
13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38 山东工程学院
13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40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141 湖南农业大学
142 五邑大学
143 西南农业大学
1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45 昆明理工大学
146 北京理工大学
147 湘潭工学院
148 石油大学
149 长沙电力学院
150 云南农业大学
151 华东理工大学
152 兰州铁道学院
153 江西师范大学
15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55 石家庄经济学院
156 西北民族学院
157 浙江工业大学
158 江苏大学
159 中国矿业大学
160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61 上海理工大学
162 沈阳大学
163 西安理工大学
164 贵州大学
165 沈阳农业大学
166 安徽农业大学
167 长沙交通学院
168 西南民族学院
169 贵州财经学院
170 太原理工大学
171 大连理工大学
172 湖北工学院
173 内蒙古财经学院
174 哈尔滨工程大学
175 西南政法大学
176 北京联合大学
177 武汉科技大学
178 曲阜师范大学
179 沈阳工业大学
180 西安石油学院
1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2 河北工业大学
183 辽宁工学院
184 上海海运学院
185 安徽师范大学
186 大连海事大学
187 华中农业大学
188 北方工业大学
189 江西农业大学
190 杭州师范学院
191 渝州大学
192 青海民族学院
193 上海外国语大学
194 郑州工程学院
195 四川师范大学
196 岳阳师范学院
197 江南大学
19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99 西藏民族学院
200 南京邮电学院
201 贵州工业大学
202 西北工业大学
203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204 西南科技大学
205 湛江海洋大学
206 河南农业大学
207 南华大学
208 北京邮电大学
209 三峡大学
210 成都体育学院
211 淮阴工学院
2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3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14 浙江工程学院
215 华北工学院
216 四川工业学院
217 佳木斯大学
218 华北电力大学
219 绍兴文理学院
220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221 北京外国语大学
222 重庆三峡学院
223 徐州师范大学
224 甘肃农业大学
22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26 青海大学
227 延边大学
228 四川师范学院
229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230 浙江林学院
231 北京科技大学
232 北京广播学院
233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234 重庆师范学院
235 鞍山师范学院
236 南通工学院
237 鞍山钢铁学院
238 东北农业大学
239 上海水产大学
240 北京化工大学
241 天津外国语学院
242 沈阳师范学院
243 北京林业大学
244 淮阴师范学院
245 石河子大学
246 抚顺石油学院
247 西安邮电学院
248 洛阳工学院
249 南方冶金学院
250 燕山大学
25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52 山东轻工业学院
253 四川农业大学
254 湖北师范学院
255 吉林化工学院
256 石家庄铁道学院
257 东北林业大学
258 西安工业学院
259 吉林工学院
260 南京工业大学
261 新疆农业大学
262 河北科技大学
263 河北理工学院
264 内蒙古工业大学
265 北京农学院
266 青岛化工学院
267 汉中师范学院
268 内蒙古农业大学
269 天津轻工业学院
270 北京服装学院
271 重庆邮电学院
272 武汉科技学院
273 中国药科大学
274 南京工程学院
27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7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77 长春大学
278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79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280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281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282 沈阳化工学院
283 烟台师范学院
284 沈阳工业学院
28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86 郑州轻工业学院
287 常德师范学院
288 天津工业大学
289 吉首大学
290 沈阳药科大学
291 长安大学
29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93 焦作工学院
294 南京气象学院
295 南京中医药大学
296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297 首钢工学院
298 西北师范大学
299 孝感学院
300 雁北师范学院
301 仰恩大学
8. 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大学排行
经济类是经济类,管理类是管理类,分开排行,两个大学科。
具体专业又有不同.
经济类:
1 A++ 北京大学
2 A++ 中国人民大学
3 A++ 南开大学
4 A++ 复旦大学
5 A++ 南京大学
6 A+ 武汉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厦门大学
9 A+ 西安交通大学
10 A 上海财经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清华大学
13 A 东北财经大学
14 A 西南财经大学
15 A 中央财经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暨南大学
18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 A 山东大学
20 B+ 湖南大学
21 B+ 四川大学
22 B+ 北京师范大学
23 B+ 华中科技大学
24 B+ 华东师范大学
25 B+ 西北大学
26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 B+ 上海交通大学
28 B+ 浙江工商大学
29 B+ 江西财经大学
30 B+ 天津财经大学
31 B+ 南京财经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4 B+ 辽宁大学
35 B+ 苏州大学
36 B 河北大学
37 B 重庆大学
38 B 东南大学
39 B 湘潭大学
40 B 浙江财经学院
41 B 上海大学
42 B 东北师范大学
43 B 华中师范大学
44 B 郑州大学
45 B 安徽财经大学
46 B 陕西师范大学
47 B 宁波大学
48 B 山西财经大学
49 B 安徽大学
50 B 云南大学
51 B 福建师范大学
52 B 广东商学院
53 B 兰州大学
54 B 北京交通大学
55 B 深圳大学
56 B 河南大学
57 B 南京农业大学
58 B 黑龙江大学
59 B 东北大学
60 B 湖南师范大学
61 B 武汉理工大学
62 C+ 北京工商大学
63 C+ 长春税务学院
64 C+ 南京师范大学
65 C+ 湖南科技大学
6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7 C+ 湖北大学
68 C+ 北京理工大学
69 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0 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1 C+ 南京理工大学
72 C+ 南京审计学院
73 C+ 山东经济学院
74 C+ 天津师范大学
75 C+ 中南大学
76 C+ 青岛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福州大学
79 C+ 河北师范大学
80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81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82 C+ 北京工业大学
83 C+ 重庆工商大学
84 C+ 山西大学
85 C+ 山东财政学院
86 C+ 云南财经大学
87 C+ 河北经贸大学
88 C+ 徐州师范大学
89 C+ 扬州大学
90 C+ 华东理工大学
91 C+ 同济大学
92 C 中国海洋大学
93 C 华侨大学
94 C 哈尔滨商业大学
95 C 浙江师范大学
96 C 西南交通大学
97 C 河南财经学院
98 C 中国农业大学
99 C 河海大学
100 C 中国政法大学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清华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
5 A++ 武汉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北京大学
8 A+ 复旦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南京大学
11 A+ 天津大学
12 A+ 南开大学
13 A+ 华中科技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厦门大学
16 A 上海财经大学
17 A 南京农业大学
18 A 北京师范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A 吉林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同济大学
24 A 东北财经大学
25 A 中国农业大学
26 A 西南交通大学
27 A 大连理工大学
28 A 中南大学
29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30 A 湖南大学
31 A 东北大学
3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3 A 华南理工大学
34 A 暨南大学
35 A 浙江工商大学
36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 A 山东大学
38 A 江西财经大学
39 B+ 西南财经大学
40 B+ 北京理工大学
41 B+ 西北工业大学
42 B+ 中国矿业大学
43 B+ 武汉理工大学
44 B+ 电子科技大学
45 B+ 华东师范大学
46 B+ 西南大学
47 B+ 南京理工大学
48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B+ 华中农业大学
50 B+ 上海大学
51 B+ 中央财经大学
52 B+ 浙江师范大学
53 B+ 南京师范大学
54 B+ 北京交通大学
55 B+ 华中师范大学
56 B+ 天津财经大学
57 B+ 浙江财经学院
58 B+ 河海大学
59 B+ 华南农业大学
60 B+ 苏州大学
61 B+ 湖南科技大学
62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3 B+ 南京财经大学
64 B+ 华南师范大学
65 B+ 湖南师范大学
66 B+ 浙江工业大学
67 B+ 宁波大学
68 B+ 上海理工大学
69 B+ 汕头大学
70 B+ 山西大学
71 B+ 合肥工业大学
72 B+ 郑州大学
73 B+ 扬州大学
74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5 B+ 广东工业大学
76 B+ 广州大学
77 B+ 山东农业大学
78 B+ 福州大学
79 B 南京审计学院
80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1 B 西北大学
82 B 北京工业大学
83 B 安徽财经大学
84 B 江苏大学
85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86 B 南通大学
87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8 B 陕西师范大学
89 B 辽宁大学
90 B 广东商学院
91 B 湘潭大学
92 B 西安理工大学
93 B 华侨大学
94 B 中国海洋大学
95 B 深圳大学
96 B 黑龙江大学
97 B 北京邮电大学
98 B 东华大学
99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0 B 北京科技大学
9. 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第几
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第26名。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
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0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名第151-200位。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51万多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中国科技骨干、着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2017年,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8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2009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5年,专利技术转让指标居全国高校榜首。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又一次新的探索。
校区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依托学校现有优势学科资源和理工特色,与牛津大学、密西根大学等不少于20所世界着名一流高校强强联合,努力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
以上参考: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