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瘟疫事件体现了哪些经济

瘟疫事件体现了哪些经济

发布时间:2022-09-20 23:34:37

⑴ 墨西哥猪流感体现了那些经济常识

甲型H1N1流感疫情于2009年4月由墨西哥暴发,目前已蔓延至23国,其中10国已有确诊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科学与公共卫生部副主任Anne Schuchat博士认为,此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四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即北美猪流感、北美禽流感、人流感和亚欧猪流感的杂交型。

一般来说,猪流感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播,但这次的甲型H1N1流感却主要是在人际传播。美国尚未发现由猪传染到人的案例。比较令人费解的是,这次甲型H1N1流感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青壮年,而非老年人或婴幼儿。在墨西哥的死亡案例中,大部分病人都在25~45岁之间。尽管我们对这种新型的病毒了解不多,但大致可以看出,这可能是一种死亡率较低但传播速度极快的疾病。

有的传染病传播速度较慢但死亡率很高,非常典型的如亚洲禽流感,死亡率大约为61%,但传播的范围和速度有限;有的传染病死亡率较高且传染速度较快,比如SARS,估计死亡率大约为9.6%,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死亡率约为3%,但传播的范围广、速度快,有大约10亿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数高达3000万。由于不清楚被感染的人数究竟有多少,目前尚难以对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做出准确估计,但很可能会高于普通流感的死亡率,低于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

我们可以设想三种情景,以分析甲型H1N1流感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

情景一:中国不发生疫情,甲型H1N1流感主要在全球其他地区蔓延,并逐渐得到控制。

在此情景下,甲型H1N1流感可能通过如下渠道影响全球经济:

(1)墨西哥出现经济危机。世界银行已经紧急向墨西哥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用于甲型H1N1流感项目。墨西哥股市和比索汇率均出现了暴跌。考虑到墨西哥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并不发达、公共卫生条件较为恶劣,我们估计其境内的甲型H1N1流感在短期内还会继续蔓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对墨西哥的旅行和贸易隔离措施,墨西哥经济将遭受沉重的打击。墨西哥经济规模全球排行第13位,如果其经济活动瘫痪,对全球经济都会产生影响。

(2)墨西哥经济危机引发新兴市场金融危机。2009年金融危机第二波主要发生在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经济增长较快,但盲目对外开放也导致外债过高、金融部门盲目对外开放等问题,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之后新兴市场的贸易条件恶化,主权信用评级被大幅度调低。如果墨西哥爆发经济危机,可能会牵连拉美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危机。

(3)墨西哥经济危机拖累美国复苏。墨西哥和美国唇齿相依, 2007年墨西哥49.6%的进口来源于美国,而其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82.2%。美国15.7%的进口来源于墨西哥,墨西哥是美国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国,同时,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出口伙伴国,美国的出口21.4%是出口到墨西哥。墨西哥经济出问题必然会波及美国的经济。

(4)信心受挫加大美国经济复苏的难度。美国尽管有可能会逐渐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但考虑到其经济形势仍然未有明显的复苏信号,甲型H1N1流感很可能进一步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并使得美国经济复苏更加困难。

(5)贸易保护主义借预防传染病之名大行其道。为了控制疾病传入本国,各国将实行更为严格的出入境管理和检疫措施,已经出现疑似案例的国家将在国内实行更严格的对人流和物流的限制、隔离措施,这均会对经济生产,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中国需要特别关注:第一,出口前景更加不容乐观。墨西哥、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毕竟,美国和墨西哥均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由于更严格的隔离措施,中国的出口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成本,甚至遭受更多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第二,旅游、航空等行业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跨境旅游。

情景二:甲型H1N1流感传播到了中国。考虑到SARS之后中国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有了较大的改善,又有抗击SARS的成功经验,即使甲型H1N1流感传入中国,也会在较短时间之内得到较好的控制。

但我们应对传染病,仍然主要靠行政和计划的手段,SARS期间各地“省自为战、市自为战”,阻止人口和货物跨区域流通;严格控制外来人口,各单位放假,甚至对有的居民小区整体隔离,尽管较快地控制了局势,但对经济生产活动的干扰是非常严重的。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坚实,如果在境内暴发甲型H1N1流感,将使保增长的任务更加严峻。此外,要特别关注当前和SARS暴发时的不同情况,比如,2008年底农民工大量失业,除了返乡的农民工之外,还有些农民工仍然留在城市但却没有工作,比如东莞估计就有100万游荡的失业外来人口,这对控制流动人口增加了难度。要特别关注控制传染病过程中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是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如果甲型H1N1流感影响到猪肉价格下跌,将使农民收入进一步恶化;二是中小企业,甲型H1N1流感将使中小企业的出口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它们迫切需要返回国内市场,但如果限制人口和货物的流通,将对中小企业带来严重的冲击。

情景三是最坏的: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失控,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瘟疫。

过去的历史经验是每个世纪都会暴发一两次全球范围内的瘟疫。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是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导致全球范围内大约100万人死亡。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最坏的可能性,但甲型H1N1流感演变为全球性瘟疫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一是世界范围内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际间关于传染病防治的合作日益紧密,既有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国际平台,又有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政府间的合作框架,这便利了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以及各国间政策的协调。

二是疫苗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播范围和传染病的死亡率。尽管现在还没有针对甲型H1N1病毒的疫苗,但是医生们发现,在48小时之内使用Tamiflu和Relenza等已有的疫苗能够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极大的缓解。

假设出现全球性瘟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全球范围内将损失3万亿美元,将近全球GDP的5%。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传染病是典型的外部冲击,其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美国学者Acemoglu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1918~1919年那场瘟疫对1920~1930年的经济增长是正向的,流感导致的死亡率每上升千分之一,其后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会提高0.2个百分点。在SARS期间,很多学者同样过高估计了SARS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提出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四项对策建议:其一,加强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及时了解信息、把握动向,加强政策间的沟通和协调;其二,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早做出不同情景下的预案;其三,适当调整保增长的目标,政策重点应强调保稳定、保民生;其四,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帮助弱势群体的有关政策的瞄准度。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⑵ 论文 瘟疫对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医疗实验、恐怖活动等得影响 字数2500字

总的来说,瘟疫[1]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先秦时期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着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三国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着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唐朝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宋代
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朝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着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着,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着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
清朝余师愚,着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2]
编辑本段
巨大危害

2000年八国集团领导人(G8)将在日本冲绳举行年度会议。鉴于包括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头号杀手,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数计,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将首次正式列入此次会议的议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格里高利-哈特尔表示,“此举标志着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三种传染病很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经济和社会结构。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能共同为此做出贡献,事情将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该地区迄令为止已有1100万人死于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结核,后者每年夺去200万人的生命,同时又有800万人感染,几乎全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疟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传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夺取100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疫这三种传染病使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35年中,仅疟疫一种传染病就使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三分之一。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会议上曾表示,他将在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敦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支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八国集团所做的允诺往往最终不能兑现。例如,1999年,八国集团曾宣布将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削减1000亿美元的债务,但迄令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采取具体行动。
有鉴于此,积极呼吁向贫穷国家提供廉价药品的世界慈善医疗卫生阵线(MSF)警告说,八国集团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所许下的诺言。
MSF女发言人萨曼莎-波尔顿说,“八国集团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生产一些普通药品,如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品,以使这些国家摆脱对国外大医药公司的依赖。”
此外,鼓励、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制新药品不应该象商品一样为某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肺结核的治疗就是一个突出例子。目前仅有的一种疫苗还是在1923年发现的,此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药品。而这种名为TB的疫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之后,不仅价钱昂贵,而且药力也在逐渐下降。
波尔顿说,“肺结核是穷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结核,你必需呆在医院里几个月,无法工作,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根本负担不起的。”
编辑本段
第一次流行瘟疫

[3]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纪中后期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医生发现用火可以防疫,从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Hirsch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爆发情况。明显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发生在1510年的英国。
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发病范围广泛,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着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着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编辑本段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流感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
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至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天花
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5月28日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天花消灭后,人们对如何处置天花病毒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1990年,第22届世卫大会作出决定,将世界上仅有的天花病毒储存于俄罗斯的科尔索沃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有美国的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 销毁天花病毒的最后期限仍没有明确。
编辑本段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流感
世界上又出现过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
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着。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乃为描写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
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罗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200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乌北部的古卢地区突发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经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乌干达出现。这种病由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据报道,乌干达的邻国苏丹和刚果(金)曾先后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过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夺去了生命。[4]
编辑本段
人类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1 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雅典大瘟疫
2 多种瘟疫集体爆发安东尼瘟疫
3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查士丁尼瘟疫
4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
5 史上最大的种族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6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7 无法估量的损失霍乱横行的19世纪
8 20世纪人类的噩梦西班牙大流感
9 战争的帮凶俄国斑疹伤寒
10 仍在肆虐的瘟疫疟疾

⑶ 这次疫情不少行业受到冲击,什么行业将会兴起

这次灾难对于全国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影响,有太多的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饮食行业,因为这次瘟疫的爆发就是和饮食有关,人类为了贪吃野味导致病毒上身。所以在灾难过后,针对野味这一块一定会进行严加管控的。而兴起的行业我觉得一个是口罩行业,一个人直播行业。

说起来,这次瘟疫真的对全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光是一个月不上班就让很多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因为本来一年就赚不到多少钱,要知道失去了一个月工资也是一比不小的数目。不过对于家底雄厚的人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当然了最苦的还是那些一线的医务人员,所以希望疫情能够早点过去吧,也让医生们好好的歇一歇。

⑷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的瘟疫,每次发生对当时的经济影响有多大

多年来,科学家和医学研究者对大流行(或流行病)的确切定义一直存在分歧,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同的是,这个词描述的是疾病的广泛发生,超出了正常情况下的定义。

从1918年到1920年,一场令人不安的致命流感疫情在全球爆发,感染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造成2亿至5千万人死亡。在1918年发生大流行的5亿人中,估计死亡率为10%至20%,仅前25周就有2500万人死亡。导致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不同于其他流感爆发。在过去,流感只杀死老年人或削弱病人的能力,但现在它开始攻击顽强而完全健康的年轻人。

第六次霍乱流行(1910-1911)

死亡人数:80万

原因:霍乱

像前五个化身一样,第六次霍乱疫情起源于印度,造成80多万人死亡,然后蔓延到中东,北非,东欧和俄罗斯。第六次霍乱疫情也是美国最后一次霍乱爆发的根源(1910-1911年)。美国卫生当局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迅速隔离了感染者。最后,美国只发生了11例死亡。到1923年,霍乱病例已经大大减少,尽管它们在印度没有变化

流感大流行(1889-1890)

死亡人数:100万

原因:流感

该毒株原名“亚洲流感”或“俄罗斯流感”,虽然最近发现了甲型流感(H3N8)病毒,但仍被认为是甲型流感(H2N2)病毒。1889年5月,在三个遥远的地方观察到了第一例:中亚的布哈拉(斯坦,土耳其),加拿大西北部的阿萨巴斯卡和格陵兰。19世纪人口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只是促成了流感的传播,很快席卷全球。虽然这是细菌学时代第一次真正的疫情,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1889-1890年的流感大流行夺去了1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三次霍乱流行(1852-1860)

死亡人数:100万

原因:霍乱

一般认为是七次霍乱疫情中最致命的一次,19世纪第三次霍乱疫情发生在1852年至1860年。像第一次和第二次流行病一样,第三次霍乱大流行起源于印度,从恒河三角洲蔓延,然后经过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来自英国,的医生约翰斯诺,在伦敦,贫困地区工作时追踪了霍乱病例,并最终成功地将受污染的水确定为疾病的传播途径。不幸的是,与他的发现同一年(1854年)成为大流行最严重的一年,在那一年,大不列颠有23,000人死亡黑死病(1346-1353)

死亡人数:7500万-2亿

原因:布氏的瘟疫

从1346年到1353年,瘟疫的爆发席卷了欧洲,非洲和亚洲,估计死亡人数在7500万到2亿之间。鼠疫被认为起源于亚洲,可能是通过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老鼠通常生活在商船上。港口是当时的主要城市中心,是老鼠和跳蚤的理想滋生地。所以潜伏细菌兴盛,后来毁灭了三大洲。

查士丁尼的瘟疫(541-542)

死亡人数:2500万

原因:贾斯汀尼安瘟疫

据信,当时欧洲近一半的人口死于鼠疫,拜占庭帝国和地中海港口城市遭受鼠疫爆发,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贾斯汀尼安鼠疫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次淋巴腺鼠疫,它在世界上留下了印记,杀死了东地中海四分之一的人口,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城。在这座城市的鼎盛时期,它每天杀死大约5000人,最终导致这座城市40%的人口死亡。

安东尼瘟疫(公元165年)

死亡人数:5百万

原因:未知

安东宁鼠疫也称为盖伦鼠疫,是一种古老的流行病,影响了亚细亚,埃及,希腊和意大利。它被认为是天花或麻疹,尽管其真正原因尚不清楚。这种未知的疾病是由大约165年前从美索不达米亚返回的士兵带回罗马的。不知不觉中,他们传播了一种疾病,最终杀死了500万人,摧毁了罗马军队。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样?

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人类中出现。它被命名为新冠肺炎,是“2019年冠状病毒病”的缩写。这种新病毒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地球上没有人对新冠肺炎有免疫力。这种病毒在几个月内就传遍了全世界。根据世卫,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时间24日23: 05,新冠肺炎确诊肺炎病例31664104例,全球死亡972221例。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感染率仍在上升。

随着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流行期间的最佳做法,从粗心的洗手到远离社会距离。世界各国已经宣布强制“在家”关闭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的措施。几十家公司和更多的独立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和测试疫苗。努力促进人类在这一流行病中的生存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关切。在撰写本文时,还无法预测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结果。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流行病中吸取教训。

医疗保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参与医学研究的学生人数在增加,但医疗设施的质量仍然不达标,特别是在低收入群体中。技术进步可能降低了一些疾病的强度或频率,但仍有一些疾病尚未消亡。特别是,影响许多人的疾病爆发(流行病)对社会更危险,需要迅速治愈。大流行会冲击全球很多行业,比如房地产、餐饮、金融!

⑸ 历史上有没有因疫情,而导致的经济大衰退

没有,古代因为当时的问题,疫情基本断绝不了,但是也没有做到经济大衰退那么厉害

⑹ 明末大瘟疫,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

明末动荡的社会局势

崇祯帝朱由俭即位后,对当时的政治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由于多年累积的弊病,没有取得什么成效。而且当时的党争已经非常的严重,行政效率很低,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崇祯帝对于党争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训斥,但却没有收获结果。

这两个机构虽然都是按照前朝的经验设定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却没有做的像前朝那样好,运行的效果很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官的选拔不够严格,形同虚设。所以明朝的医官普遍水平都不高,有些甚至治疗一些伤风感冒都困难,别的更不用提,不出现误诊现象就不错了。

第二,惠民药局的成立时间虽然很早,可是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运转很困难。所以惠民药局也从一个常设机构,逐渐变成临时的救济机构。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到了万历年间,这个机构基本不存在了,只有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比如瘟疫发生的时候,才会临时确定来发一些药,到了明朝末年,连发药的地方都没有,只有一些大城市才能勉强找到影子。

第三,这两个机构都没有专门的制度保障,完全由着统治者的兴趣来,有时候皇帝高兴了,就对这两个机构整顿一下,但更多的是置之不理。从中央到地方,这个两个机构都缺乏严格的管理,不成系统,而且还没有普及开来,一些偏僻的地方根本就没有。

第四,明朝政府对医学并不重视。关于瘟疫的治理,在宋朝就有隔离的办法,可是到了明朝,瘟疫发生的时候都没有采取。

结语

⑺ 一个让欧洲大减员的瘟疫,是怎么样改变世界格局的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们率先开启一系列航海活动。麦哲伦首先完成了环球之旅;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些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里程碑。欧洲大航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巧合的是,郑和下西洋也赶上了这个年代,比欧洲略早几十年。东西方的交流促进了各自文明的发展。亚洲有香料、茶叶、丝绸,美洲有黄金,一次远程航海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就这样,番多拉盒子打开了,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喜。大航海时代给欧洲人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让他们开眼看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

谁也没想到,这场疫情发展到最后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黎明前的黑暗,迫使人们走向光明。最终,不仅改变了欧洲的历史,甚至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⑻ 黑死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1.宗教、种族方面教廷权威遭到挑战。老百姓中沸腾着不满,绝望的境地导致对基督上帝的质疑。因神职人员的无能无为而起的憎恨埋下了后期宗教改革运动的种子。(期间有对立于正统教会的苦修团从一处游行到另一处,手执鞭条抽打自己以期洗清罪孽的同时,更把细菌也带到各地,反而易于疾病传播。)反犹狂热被燃起。由于犹太人的生活场所更为干净卫生,因此受到的侵袭稍轻(犹太社区正好又把他们与广罗大众隔离开,这样显得更加可疑了)。谣言四起,说这是一场犹太人毒害基督教徒的阴谋——托莱多的犹太领袖策划了这一切。于是一批犹太人被抓捕并严刑逼供,极端折磨下,第一份招供便是承认了往基督徒的日常用水等里面投毒。替罪羊找到,犹太人被残忍杀(烧)掉。这导致了犹太人的整体东移至波兰、俄国东部,直到20世纪二战,在波兰建起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导致犹太人再次剧减(唉),和黑死病还是有些许关联的。

2.社会、经济方面封建庄园制度受到冲击。黑死病让以往的廉价农民(受剥削对象)变得稀缺,于是工价上涨。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而劳动人口的流动性也增强了。统治者增税却促成了农民暴动,反抗其实加快了老旧制度的死亡。东欧由于人口零散而居所受感染并没有西欧严重,因此较少有农民暴动或是社会动乱,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欧在发展上的滞后。

3.医学、巫术方面古希腊盖伦派医学的衰落。外科手术和传染病学得到关注。巫术兴起。

与瘟疫事件体现了哪些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街拍美女的微博有什么用 浏览:92
男生爱情里怎么成熟 浏览:618
什么叫幸福模样 浏览:303
鸡和羊的爱情如何 浏览:238
和鼎健康座椅艾灸仪多少钱 浏览:378
家庭经济困难要怎么写居委会证明 浏览:874
石首晚上哪里美女多 浏览:423
领导干部事业编制怎么改革 浏览:629
lol中路美女英雄有哪些 浏览:392
什么是爱情故事理论 浏览:881
婚姻调解去哪里找 浏览:288
事业单位升副科要多久 浏览:328
南桥哪里可以补办健康证 浏览:84
杭州健康通预约时间怎么看 浏览:421
什么叫喇叭裤背后的故事 浏览:500
哪里要用到健康证 浏览:405
安徽事业单位笔试一般多少分 浏览:855
盐城婚姻要多少财礼啊 浏览:630
社会经济政治是什么 浏览:852
美女江山一起什么生肖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