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的经济特点
经济的五大特点: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定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3、通过实行减税等措施,刺激投资和消费。积极引进外资。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
(1)伦敦经济发展政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英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其中英国的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而旅游业也在英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英国经济虽然基本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沼泽,但其经济复苏的脚步却显得十分沉重,而且其后续的经济动力显然不足。
而金融业是英国贸易平衡的主力,该行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且从事该行业的人员100多万,产值达到创纪录的132亿英镑。
英国主要是以出口汽车、航空设备、化工产品和石油为主,此外,英国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
其中,伦敦是世界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伦敦主要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此外,伦敦还有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
近年来,英国经济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英国整体经济增长步伐逐步好转,表现得更为强劲和均衡。其中,英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服务业。目前该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很多投资者也非常看好英国经济前景,外商向英国投资的领域有很多,如汽车、通讯、信息、电子、医疗设备、金融服务、食品、饮料等。
2. 给我介绍一下,伦敦的经济,谢了先
伦敦市长上任后,在其政府文件中频频出现诸如文化战略、创意经济、休闲经济、午夜经济,以及割裂的城市等新名词与新概念。从中可以看出伦敦认为休闲经济是该市的重要竞争优势,其六大休闲产业部门的年产值达£94亿,占全英休闲经济的25%。以下将简要介绍伦敦市政府有关机构公布的《伦敦市休闲经济》调研报告的有关内容。
一、伦敦的休闲经济定义
伦敦发展局在《伦敦重要产业评论》中定义休闲经济包括的产业部门为:饭馆、酒吧、体育场馆与体育活动、博彩、以及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其特征是人们离开住宅,在城市中到处走动,购买休闲、趣味和娱乐的体验。同时,该报告指出:电影院和剧院等演出活动也是休闲经济的一部分,但它们归属于创意产业;另外,购物中的大部分可视为休闲活动,但零售业是复杂的,它包括商品和体验的两部分消费,所以零售业和休闲产业往往分开统计。
二、繁荣的社会与富裕的经济是休闲产业发展主动力
伦敦休闲产业的主要社会与经济推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它们改变着伦敦人的生活方式。
社会趋势
年轻人总是被新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吸引,涌向繁华的大都市。许多未婚或无家庭义务的人把他们大量的空余时间和收入花在休闲活动中。中年人通常处于最高收入阶段,但他们有家庭和家务负担,他们对休闲活动的要求和年轻人不同,往往会考虑孩子的需求。但他们的时间最少,需要更多传统时间以外的服务。由于保健和寿命预期提高,老年人作为伦敦的一部分比以前活跃,他们对休闲活动的要求不仅限于周末和晚间,往往需要工作日和居住地附近的休闲活动。
伦敦的人口正在快速增长,总人口已接近720万,比1995年增加了33万人,增幅4.6%(全英国为1.5%)。预计到2016将再增加70万人。其中25-34岁年龄段为140万人,占19%(全英国14%);15-24岁年龄段95万人,占13%。伦敦有115万人处于35-44岁年龄段(占16%,高于全英比例);45-54岁占伦敦人口的比例低于全国水平为11.5%,计83万人。处于55-74岁年龄段的只有110万人(占15%),75岁以上者为40万人(占6%)。
经济走势
就业(包括全职和兼职)的全面增长使得更多民众参加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循环。新就业意味着人们趋于金钱富余,但时间匮乏。从长远来看,随着伦敦经济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会持续走高,另一方面,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下降,人均消费将逐步增长。而实际收入的增加将使消费者在花钱时有更多选择,将更明显地推动在休闲、娱乐和文化等方面的支出。
(1)就业情况
1995年伦敦大约有350万个工作岗位,到了2001年,岗位量已达400万有余。其中各服务行业的就业量分别为:商业和金融服务业130万;零售、分销和饮食业90万;公共(政府)服务业80万;包括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其它服务30万。这些产业为1995年至2001年期间的就业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制造业、交通通讯等行业则持续走低。从总体上而言,伦敦是服务型经济。服务引导的就业增长塑造了新的就业职业结构。其中,商业、金融服务业,以及许多公共(政府)服务业需要报酬优厚、技术先进和思维超前的专业人员,而零售、饮食和个人服务业则需要低工资人员从业。值得一提的是伦敦24%的工作岗位是兼职性质,1995~2001年间兼职就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总就业增长速度。
(2)收入
伦敦的平均收入在英国是最高的,平均周薪为£510(总量),比全英国平均值高出38%。
(3)消费
伦敦家庭每周的平均消费约为£500,大约比英国平均水平高出25%。大多数休闲活动可归入两类家庭支出中:(A)餐馆和酒店;(B)娱乐和文化。伦敦家庭每周在休闲上的花费高于£35,约占周支出的9%。每周在饭店和咖啡馆里用餐花费超过£15,高于全英平均水平的40%;每周在外酒精饮料消费£10,高于全英平均水平的12%;每周观看和参加体育和休闲运动花费£6.50,高于全英平均水平的31%;每周到电影、剧院和其它演出活动的消费超过£3.30,高全英平均水平的30%(注:伦敦家庭统计数据不包括由其它地方到伦敦工作或者游玩人员的额外消费。)。
(4)旅游
2000年伦敦过夜海外和国内游客共花费了£100亿。就全英而言,国内游客占英国旅游消费的三分之二,但伦敦的国内游客消费只占三分之一,而海外游客占三分之二左右。海外游客的数量在1983年至2002年间增长了66%,实际消费增长在47%左右。
三、休闲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
约有29万人就业于伦敦的休闲产业(占总就业量的7.2%),高于制造业(26万人),教育(25.5万人)和医疗(20万人),但低于金融服务(32.5万人)和商业服务(100万人)。其中餐馆业提供的岗位量最多,约为12.2万个;饮酒业雇佣人员超过5.8万;娱乐业所创造的岗位量高于4.4万个;体育运动雇员达到了2.9万;博彩业产生了2万个工作岗位;观光业吸纳了大致1.5万人。总之,休闲业就业量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增长了29%。,大大高于伦敦就业增长16%的总体水平。期间六项休闲活动总共净增了6.5万个新工作:餐馆业大致新增2.7万个岗位,增长最多;饮酒业紧跟其后,1.6万个新岗位。在增幅方面,饮酒业的就业增幅最大,超过37%,其次是博彩业增加31%,餐馆业上升28%,体育运动增长26%。
伦敦拥有全英16%的就业岗位,但休闲产业则创造了全英18%的该行业就业量。全英共有11.2万个娱乐业就业岗位,其中4.4万多个位于伦敦,占了40%,伦敦堪称全英娱乐中心。同时,伦敦也是英国的烹饪中心,其餐馆业就业岗位占全英的23%。伦敦大量旅游景点使它的观光业就业人数占全英的17%。而体育运动业工作才占全国的11%,饮酒业岗位的比例则低于11%。
四、伦敦休闲经济的市场价值
伦敦聚集了英国大约12-13%的人口,16%的就业岗位和16-18%的国民产值。休闲是这座首都城市的重要竞争优势。伦敦六大休闲产业部门的估计产值为£94亿,占全英休闲经济的25%,该比例高于其总体经济在全英的比例。吃喝(就餐和饮酒)两类占了伦敦休闲经济的四分之三。其中餐馆业为最大,伦敦市场为£47亿;饮酒业为£24亿;娱乐业为£4.4亿;体育运动业£6.9亿;博彩业为£8.6亿;观光业为£3.8亿。
伦敦休闲经济的组合在英国是独一无二的,但它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其剧院和娱乐场,伦敦拥有全英40%的演出市场,20%的博彩市场,30%的餐馆市场,25%以上的观光市场。但其体育运动市场和饮酒市场发展不足,体育活动市场仅占全英的18%,而饮酒市场则更低,仅为17%。
五、伦敦休闲经济的地理分布
一般认为伦敦的休闲经济主要集中在最中心地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tourist driven)西岸。事实上,伦敦休闲经济中大约19%的就业岗位集中在这个区域,共计5.5万个岗位,而且仍在增长,从1995年到2001年期间就增加了近8千个。调查表明:休闲经济对伦敦各处都显得相当重要,余下的81%就业岗位遍布整个大伦敦地区。
3. 英国经济的发展史
英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英国的农业高度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工业的重要性仍不断下降。
英国的教育、学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国际知名学府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位于英国,是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不仅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 英国的旅游业也相当重要:每年有超过2700万中国游客,排名世界第七,低于加拿大(3300万)而高于奥地利(1910万)。 以汇率计算,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英国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系。她的经济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英国是全球化国家之一,根据最新调查,英国在全球化指标上排名第四。英国首都伦敦是全球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纽约齐名。 英国经济被广泛形容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她的组成部分依次由大至小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自1973年起,英国是欧盟会员国。 1980年代,在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管治下,大多数在1940年代被国有化的、在工业和服务业上的国有企业都被重新私有化。英国政府只拥有少数工商产业,英国皇家邮政是其中一例。 英国经济正经历150多年来最长的持续增长时期,自1992年以来每个季度都有增长。在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方面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也使英国成为欧盟中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因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十二名。但是,与其他英语国家一样,其收入不平衡水平高于许多欧洲国家。尽管石油收入不菲,英国仍具有世界第三大经常账户赤字。 尽管英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显着增长,并超过了德国的生产率,但仍落后法国工人每周35小时工作时间的水平约20%。英国的“平均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位于“旧”欧洲(15国)的平均水平。 英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中位列第16。
应答时间:2020-1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4. 求英国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打得好有追加
有利:经济基础好,技术好
不利:缺乏资源,泡沫多
5. 英国经济体制
英国经济体制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
英国的农业高度集中,高度机械化,并且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英国拥有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储备。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在工业国家是算非常高的。
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伦敦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
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工业的重要性仍不断下降。
(5)伦敦经济发展政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自1973年起,英国是欧盟会员国。 1980年代,在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管治下,大多数在1940年代被国有化的、在工业和服务业上的国有企业都被重新私有化。英国政府只拥有少数工商产业,英国皇家邮政是其中一例。
英国经济正经历150多年来最长的持续增长时期,自1992年以来每个季度都有增长。在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方面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也使英国成为欧盟中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因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十二名。
但是,与其他英语国家一样,其收入不平衡水平高于许多欧洲国家。尽管石油收入不菲,英国仍具有世界第三大经常账户赤字。 尽管英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近20年来显着增长,并超过了德国的生产率,但仍落后法国工人每周35小时工作时间的水平约20%。
英国的平均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位于旧欧洲15国的平均水平。 英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中位列第16。
6. 英国在19世纪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资本家的要求下取消了保护性关税政策,实施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
19世纪中叶是英国经济贸易政策的重大转折点,使其放弃了原有的关税保护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的转变,即取消工业保护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发展,实行低关税和无关税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原有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已经不能再满足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他们进一步要求打开国内外市场和降低关税,来实现他们商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这却威胁到土地贵族的利益,因为在实行保护关税,只有利于土地贵族。而对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则是极其有害的。
可见,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制度已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自由贸易的形成也是这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结果的缩影。最终,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确立,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之起飞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开启英国的维多利亚黄金时代。
拓展资料: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上半叶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在19世纪就被誉为是世界工厂。从18世纪后半叶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完成了从封建小手工生产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从此迈入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门槛。”并且其中一些生产部门凭借着技术的优势脱颖而出,使其生产效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在国际方面,英国赢得了几场对外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击败了欧洲霸主拿破仑帝国,使得在海外殖民地的竞争上排除了这一强大劲敌,更加促使英国肆无忌惮地进行海外扩张和贸易经济掠夺。“在英帝国主义殖民达到顶峰时期,她所拥有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了约占全球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这些殖民地散布在五大洲上。”
凭借着这些广阔的殖民地,英国可以获得源源不断输送的廉价原料,更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广大殖民地市场。俨然英国当时已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在1825年的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经融危机把英国的经济弊端和矛盾暴露的一览无余。英国虽然通过工业革命进入大机器工厂生产时代,工业品的数量也比以前逐年倍增,但是最关键的市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大。
7. 英国的经济是怎样发展的
英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上世纪90年代末工党上台执政后,布莱尔政府基本承袭了保守党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二战后首次不因政府更迭而大幅度改变经济政策的局面,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工党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主要从福利和医疗制度、上议院世袭贵族特权、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以此来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新举措: 面向未来,着眼科技,向知识经济转型。英国决心在21世纪成为知识经济型的社会,为此在1998年底正式发布了《我们有竞争力的未来:创建知识经济》白皮书,将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作为制定工业、科技和贸易政策的新基石。主要做法包括: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大学等研究机构与企业界联合,向商业化研究发展,将知识向实用技术转化。政府努力促进企业界的联合,使企业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制定政策、法规以规范和培育市场。政府内部实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同企业界发展伙伴关系。吸引风险投资,发展基础研究。加强与国外研究力量的合作,加大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力度,重视吸引海外投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来保证和鼓励平等的竞争,鼓励扩大再生产,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利润部分酌情减免税收。在刺激投资和促进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采取鼓励措施,实施信息产业战略,帮助企业适应信息时代的产业发展。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经济过热和衰退,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英国财政大臣布朗把英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称之为“英国模式”,并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的成功范例推荐给其他国家。工党上台执政以后实行货币政策改革,由英格兰银行独立决定利率,从而遏制了通货膨胀,同时政府扩大支出保持了宽松的财政政策。目前,为防止经济过热现象,英国开始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由英格兰银行采取渐进式加息的货币政策。工党执政以来,英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GDP年均增长2.7%,物价低于2%,失业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成为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大国。
8. 简述英国经济以及促进英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英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上世纪90年代末工党上台执政后,布莱尔政府基本承袭了保守党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二战后首次不因政府更迭而大幅度改变经济政策的局面,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工党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主要从福利和医疗制度、上议院世袭贵族特权、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以此来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新举措:
1.面向未来,着眼科技,向知识经济转型。英国决心在21世纪成为知识经济型的社会,为此在1998年底正式发布了《我们有竞争力的未来:创建知识经济》白皮书,将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作为制定工业、科技和贸易政策的新基石。主要做法包括: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大学等研究机构与企业界联合,向商业化研究发展,将知识向实用技术转化。政府努力促进企业界的联合,使企业形成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制定政策、法规以规范和培育市场。政府内部实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同企业界发展伙伴关系。吸引风险投资,发展基础研究。加强与国外研究力量的合作,加大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力度,重视吸引海外投资。
2.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来保证和鼓励平等的竞争,鼓励扩大再生产,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利润部分酌情减免税收。在刺激投资和促进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采取鼓励措施,实施信息产业战略,帮助企业适应信息时代的产业发展。
3.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经济过热和衰退,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英国财政大臣布朗把英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称之为“英国模式”,并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的成功范例推荐给其他国家。工党上台执政以后实行货币政策改革,由英格兰银行独立决定利率,从而遏制了通货膨胀,同时政府扩大支出保持了宽松的财政政策。目前,为防止经济过热现象,英国开始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由英格兰银行采取渐进式加息的货币政策。工党执政以来,英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GDP年均增长2.7%,物价低于2%,失业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成为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大国。
9. 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
自由主义思想最初形成于17世纪的英国,它是在古希腊等古代西方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现代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也称为旧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指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体系和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70年代末以来,它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全球绝大多数政党所采取的政治和经济趋向。
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精典之作”。
(9)伦敦经济发展政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内容:
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可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经济政策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国家或政党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有:
1、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2、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政策,调节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费的结构,从而使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10.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
英国发布“脱欧”后新关税制度:
英国政府宣布,“脱欧”过渡期今年年底结束后,英国将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英国全球关税”这一新关税制度,取代原来一直实施的欧盟对外关税制度。
实施新关税制度旨在简化一些英国官员所称的过于复杂的手续和步骤,并帮助英国与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更加顺利地进行贸易协定的谈判。但这同时意味着,如果英国和欧盟不能在今年年底前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英国从欧盟进口的一些食品、汽车和化学品的价格将大幅上涨。
根据新的税收制度,从明年年初开始,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其他现行最惠国待遇政策,英国60%的进口商品在新税收制度下享受免关税待遇,而目前免关税待遇的进口商品只有47%。对于没有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将取消所有税率低于2%的关税。
同时,为了保护农业、汽车业和渔业等免受竞争威胁,英国对这些产业的进口产品仍将保留关税,包括牛羊肉、家禽等农产品和绝大多数陶瓷产品。此外,对汽车关税维持在10%不变。
为了实现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英国还将取消支持提高能源效率的进口产品的关税,如LED节能灯等。另外,政府准备对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医疗物资给予“临时零关税”政策。
英国脱欧准备:
据美联社报道,在欢迎新关税制度的同时,英国商业团体对与欧盟的贸易谈判进展感到担忧。目前欧盟占英国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因此欧盟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国商会表示,英国与欧盟在年底前能否达成贸易协议,对于是否能够“避免英欧企业成本大幅上升”至关重要。目前有分析认为,新关税制度的出台被视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不打算延长“脱欧”过渡期的迹象。
英国19日还公布了与欧盟未来关系的建议,其中包括一份291页的自由贸易协议草案。双方力争在今年年底前达成协议,但在渔业等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目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封锁措施已导致英国经济衰退,英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环比跳涨69.1%至210万人,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专家认为,英国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失业形势。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英国发布“脱欧”后新关税制度